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37全球速递-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洛伊要回陆军?什么时候的事?他不在路大当校长了?”阿黛尔吃了一惊。难道形势已经紧张到了这份上,连米德尔顿这种年过半百的老头子都得重新入伍了吗?
“也就这一两个月吧。他这次来亚历山大,主要是分校那边有些工作要交接,顺便也跟同事们告个别。”
看到阿黛尔一脸担忧的样子,约翰又宽慰她道:“现在陆军最缺有实际作战经验的军官。特洛伊这次回去铁定是高级指挥官,说不定直接就是师长了呢。你看他那红光满面的样子,就像是年轻了十岁。”
米德尔顿今天的状态阿黛尔也看在眼里的,知道约翰说得有道理。她只能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唉,为什么你们男人就这么喜欢打仗呢。”
约翰走上前把妻子搂到怀里,“不是我们喜欢打仗,是这个世道逼得我们不得不去战斗。也许等我们这代人把仗打完了,小艾瑞克他们就不用打仗了。”
“但愿吧。”阿黛尔压根就不信约翰的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才打完20年,全世界就又硝烟弥漫了。这次的战争要打多久,还有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谁也说不准。
“对了,晚上玛丽打电话过来,说她想孩子们了,邀请我们明天晚上去她们家吃饭。她还特意提到了特洛伊,邀请他也一起去。”
约翰听了微微一愣,然后又点了点头。“知道了,我明天一早还要回师部,到时候我会和奥马尔一去过去。至于特洛伊,明天你问一问他,去不去让他自己拿主意吧。”
和阿黛尔又聊了一会家常,约翰就洗漱上床了。没过多久,阿黛尔就进入了梦乡,但是约翰却迟迟无法入睡。
平日里,约翰几乎天天都跟布莱德利一起在师部餐厅吃饭。而闲不住的玛丽,几乎每周都要来他们家四五趟。想孩子们了就直接来串门呗,这不年不节的请什么客啊。估计也就是阿黛尔才会以为布莱德利夫妇的邀请,只是单纯地请他们一家以及小艾瑞克的教父吃顿饭吧。
约翰有些感慨,刚才还在书房里听米德尔顿说了那么多马歇尔与麦克阿瑟明争暗斗的往事,没想到一转头他自己就遇到了。
马歇尔这次的动作还真够快的。麦克阿瑟都还没上任呢,刚要召集一帮故交旧部,他就出招了。而且选择的突破口也颇为巧妙。
作为与米德尔顿的老相识,马歇尔当然知道对方的底细。虽然米德尔顿和麦克阿瑟渊源颇深,但归根结蒂他是老范家培养起来的。约翰这个老范家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完全由能力影响和左右米德尔顿的选择。而且通过他这个中间人,又恰好可以让布莱德利与米德尔顿顺理成章地建立某种联系。
能想出这招,约翰还是满佩服马歇尔的。不过他佩服的不是对方老谋深算,而是马歇尔明明有能力直接干预米德尔顿的任命,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显然,直接干预任命这个办法是最直接有效的。但为了避免刺激到麦克阿瑟,让原本就很紧张的远东备战工作再生波折,马歇尔选择了放弃。尤其可见,仅就顾全大局这一点,马歇尔确实是胜过麦克阿瑟一筹。
约翰只所以敢这么快就下如此判断,除了米德尔顿这件事,还因为历史上,马歇尔确实曾经两次出手帮助过麦克阿瑟。
一次是1942年菲律宾沦陷的时候。当时,美国政府和军队高层都很清楚,保住菲律宾是不可能的,要把几万军队从包围中撤出来也很困难。他们已经做出了放弃菲律宾,退守澳大利亚的战略决策。唯一的问题是,一直宣称要与菲律宾同存亡的麦克阿瑟怎么办。
很多人,包括罗斯福总统和作战厅长(珍珠港事件后,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升格为作战厅)艾森豪威尔,都主张放弃麦克阿瑟算了。他们认为作为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抛弃自己的部下一个人从敌人面前逃走,无论对国家、对军队、还是对麦克阿瑟个人都是不名誉的事。所以,干脆就让麦克阿瑟做烈士好了。
那时,马歇尔是完全有机会顺水推舟,置麦克阿瑟于死地的。但是他却考虑到美国当时正接连打败仗,士气十分低落。如果再让麦克阿瑟这样一个战区最高指挥官战死或被日本俘虏,部队的士气会更雪上加霜,在宣传上也会让美国会落入非常不利的局面。
所以,马歇尔力排众议,反对放弃麦克阿瑟。为了给把名誉看的比命都重要的麦克阿瑟找个台阶,马歇尔还在最后关头将其任命为了司令部设在澳大利亚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这样一来,麦克阿瑟去澳大利亚就不是逃跑而是去上任的了。
另一次,是1944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关于是否攻打菲律宾的纷争。当时,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对进军路线产生了严重分歧,麦克阿瑟要先打菲律宾,尼米兹则主张跳过菲律宾。最后,马歇尔为了陆军的团结,站在了麦克阿瑟一边(毕竟海军那边有海军作战部长撑腰就好了,作为陆军参谋长不能不站在陆军一边),帮助其赢得了“菲律宾解放者”的称号。
约翰还在那翻阅着来自前世的记忆,突然,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布莱德利夫妇是怎么知道米德尔顿在他这的。他离开克莱博军营的时候,可没跟布莱德利说啊。
这个发现让约翰一下子坐了起来。莫非,米德尔顿来亚历山大本来就是为了见布莱德利的?自己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也许,米德尔顿压根就没想去菲律宾,毕竟麦克阿瑟并不能算是什么好上司。
可是米德尔顿之前为什么没有对他明说呢?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第一百一十五章 摩托罗拉和李奇微()
第二天天刚亮,米勒就开车过来接约翰了。今天是周日,新兵们可以不用训练,少数幸运儿还能得到长官的批准,到亚历山大市里去逛一逛。但约翰这个参谋长的工作依然安排得满满的。如果他晚上还想准时去布莱德利家做客的话,那就非抓紧时间不可。
一直快到中午1点钟,约翰才完成了上午的最后一项工作,把情报参谋小林奇、作训参谋马修斯和通讯营长送出了办公室。
原本小林奇带着通讯营长过来,只是来向约翰汇报最新一批通讯设备的配发计划的。结果约翰只听了一个开头,就把刚准备出发去503团布置反坦克火箭筒手训练任务的马修斯给叫了回来。四个人讨论了快两个小时,又给各团布置了一个新的训练科目。
其实,这倒也不能怪约翰心血来潮,主要是前段时间他的注意力都被苏德战争的消息吸引过去了,没太关心后勤那摊事。一周前,当后勤参谋史蒂文向他的报告,上面给82师配发的一批新式通讯设备已经到了的时候。约翰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按照惯例,让史蒂文去和分管通讯业务的林奇中校对接,做好与通讯营的物资交接工作。
今天听了林奇他们的汇报,约翰才发现自己当时犯了个错误。一听说通讯器材,他就想当然地以为是配发给通讯部队的,压根就没注意,这批新到的通讯设备居然是大哥大的鼻祖——大名鼎鼎的摩托罗拉无线步话机。
在后世,很多二战电影里,都有美军战士在炮火横飞的前线,用一个类似大哥大的东西呼叫后方火力支援的画面。这种通讯设备就是摩托罗拉无线步话机。
约翰之所以一开始没察觉,主要还是被摩托罗拉步话机这个名字给误导了。摩托罗拉公司是1947年才改的名字,这会儿还叫加尔文制造公司呢。而且这套新产品也不叫无线步话机,它的学名是“便携式步兵用无线电接收发射器”。
当然了,这款通讯器材叫什么名字根本不重要。约翰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是因为他知道这种看似不起眼的辅助装备其实是美军最大的制胜法宝之一。
后世,有人曾经这样总结美军的致胜关键,一个是令对手绝望的后勤补给能力,一个就是领先于所有参战国的战场组织协调能力。前者,美国人靠的是自由轮、C…47运输机、道奇卡车和吉普车,后者美军主要依赖的的就是这款摩托罗拉步话机了。
这次,82师这次收到的无线步话机有两种型号:一种是功率较大,配备给连一级使用的BC1000背负式步话机,另一种是功率较小,配备给排一级使用的BC611手提式步话机。根据通信营的检测,在通信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即便是功率较弱的手提式步话机,通话距离也可以达到4公里。
可别小看这区区4公里的通话距离,有了步话机,美军基层作战单位就能随时联系上友邻部队和上级,将步兵、机枪、迫击炮、支援火炮,坦克、舰炮甚至飞机都成为一个作战整体,初步具备所有指挥官都梦寐以求的协同作战能力。
虽然目前这款步话机的可靠性并不算太好(毕竟是40年代的产品),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比如南太平洋岛屿的密林,有效通话范围甚至只有1公里。但这也比其他参战国要强的多。
德军也就仅仅是给装甲部队的每辆坦克以及空军的每架飞机安装了无线电,基层步兵的通讯手段依旧少的可怜,至少到营一级都是如此。苏联人和日本人就更惨了,他们连炮兵的无线电设备都没能普及。历史上,当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抱怨雨季影响步话机通话效果的时候,对面日军的通讯能力都下降到“基本靠吼”的地步了。
不过,装备有了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好又是另外一回事。约翰现在要做的,不仅是要教会连排基层单位怎么使用这款步话机,还要教会他们在战场条件下如何正确运用它。这就涉及到了一系列作战单位的协同合作问题,必须从全师的层面对下一步的战术训练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约翰还在办公桌前埋头整理刚刚讨论出来的方案初稿,一直守在办公室外面的米勒就推门走了进来:“长官,已经快1点了,你是现在去餐厅吃午饭,还是让格兰特帮你带回来?”
“我一会儿自己去。”约翰头都没抬,“你去问问布里奇,布莱德利师长下午有时间吗?我有事要找他。”约翰打算把手里的方案整理完就去向布莱德利汇报,顺便还能就米德尔顿的事向他谈谈口风。
“布莱德利师长一早就带着布里奇去沃克堡了,好像今天上午路易斯安纳国民警卫队那边有个什么活动,估计得等晚上才能回来。”作为约翰的副官,了解师部各位长官的日程安排本来就是米勒的工作职责之一。
“那行吧。”约翰这才想起来,今天是路易斯安纳州民兵挫败英军偷袭计划(此战是路易斯安纳州加入联邦后的第一战)的127周年纪念日,布莱德利应邀去参加庆祝活动了。反正晚上还要见面,约翰倒也用不着急于一时,索性还是先去填饱肚子再说吧。
今天是周日,而且已经过乐饭点,师部军官餐厅里只有寥寥数人。约翰要了一份鸡肉套餐,刚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就看见李奇微带着几个人推门走了进来。
“马修,这里。”约翰主动起身招呼起李奇微来。目前在82师,受远东陆军重组、麦克阿瑟出山影响最大的就是李奇微。无论是华盛顿还是在克莱博军营都有他已收到麦克阿瑟的邀请,将赴菲律宾上任的消息传出。约翰挺想知道这位现在的马歇尔派中坚,曾经的麦克阿瑟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