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37全球速递-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美国顶级富豪的圈子里,无论彼此之间矛盾多深,都不能威胁对方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这是最根本的游戏规则。别看美国历史上被暗杀的总统有一大串,谁见过哪个垄断大资本家被暗杀的。班奈特这中破坏规矩底线的举动是要引起公愤的。今天你能威胁干掉约翰一家,明天你是不是也能对其他人下手?所以,这次班奈特死定了。不杀一儆百的话,整个富豪阶层的人以后就都无安全感可言了。
在让雷利安排“白山”大队贴身保护阿黛尔和艾拉,防止脑子不正常的班奈特狗急跳墙后。约翰气势汹汹地把电话打到了埃德塞尔的办公室。听了约翰的叙述,埃德塞尔也慌了。这会他已经顾不上为能彻底扳倒班奈而感到高兴了。在外人眼里,班奈特就是福特家的一条狗。他们可不会认为这次是班奈特脑子抽了自作主张,而会认为是福特家破坏了游戏规则。一旦处理不好,整个美国富豪阶层都会对福特家族群起而攻之的。
这件事很快就在美国顶级富豪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威廉和哈罗德这些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掌权者们一直对约翰和福特的“小矛盾”冷眼旁观,不置可否。他们的态度很明确,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放手让约翰和福特斗一斗,验一验这个家族后起之秀的成色。赢了固然好,即锻炼了后辈又提升了家族的威名。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约翰还年轻,代表不了整个范德比尔特家族。福特家族为了避免以大欺小的嫌疑,也不会做得太过分。
现在不同了,威廉和哈罗德都亲自给约翰打来了电话,态度坚决地支持他打好对福特家族的这一仗。因为福特家族率先突破了游戏规则的底线,用了下三滥的手段。这都引起公愤了,范德比尔特家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这次不从福特家身上咬下一块肉来决不罢休。
不仅是范德比尔特家族,通用汽车背后的摩根和杜邦家族也开始磨刀霍霍了。华尔街的那帮犹太银行家们也跳了出来,让你老亨利动不动就在报纸上骂我们,看这次不整死你。据说,在这帮犹太佬的推动下,国会已经在酝酿重启对“福特公司为希特勒政府输送巨额政治献金”一事的调查了。1933年美国国会曾对此事开展过一次调查,当时未能确定真的有捐款流向德国。不过这次,老亨利·福特怕是没那么容易过关了。
第三十一章 福特的赔礼()
不愧是一手打造了福特汽车帝国的一代强人,老亨利·福特这次的反应非常迅速。在用手杖狠狠地抽了班奈特一顿后,老亨利亲自把他的这条头号忠犬送回了警察局。倒霉的班奈特算是被自己的主人彻底抛弃了,就算侥幸不死,下半辈子也得在牢狱里度过了。
旗帜鲜明地与班奈特做了切割之后,老亨利在一名重量级调停人的陪同下,亲自来到了约翰的办公室。这个调停人就是老罗斯福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儿子——克米特·罗斯福。老罗斯福总统在世的时候,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关系非常好。几十年来,两个家族关系一直很密切。威廉堂兄当年就是在老罗斯福的提携下步入政坛的,所以克米特的面子约翰得给。
况且克米特这个人也不是凡俗之辈。虽然老狮子(西奥多·罗斯福的外号)当年对他的侄子,现在白宫里的那个小罗斯福总统改投民主党大为恼火,他的子女也大多与小罗斯福总统形同陌路。但克米特却一直跟他这个年纪相仿的总统堂兄交情甚佳。作为少数几个能同时被民主、共和两党高层认可的人物,克米特经常在两党之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虽然这些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南美经营自己的种植园和银行生意,但在HSD的影响力依然不俗。
在克米特的见证下,老亨利非常光棍地向约翰道了歉,给出的赔礼也相当可观。不仅无偿转让了约翰垂涎已久的那块福特公司试车场的地皮,还与联邦快递公司一口气签署了10年的运输承运合同。当然,这只是给约翰本人的赔礼,要想让范德比尔特家族松口,老亨利还得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行。
显然,老亨利非常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要想平安度过这次危机,把损失减到最小,必须先得让范德比尔特家族满意了才行。只有先得到了范德比尔特家族这个“苦主”的谅解,福特才能从容应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攻击。不过这笔交易可就不是约翰一个人能做了主的了,得等哈罗德这个家族代表从纽约赶过来才行。
当晚,哈罗德就从纽约飞到了底特律。在开始与老亨利·福特的谈判前,他先去宾馆见了克米特一面。哈罗德和克米特年纪相差不大,又是格罗顿中学和哈佛大学的校友,也算是从小玩到大的交情了。所以克米特也没藏着掖着,直言不讳地告诉哈罗德,放福特一马是HSD高层的意思。毕竟现在经济形势很不好,福特一旦垮了,那么多失业工人弄不好会出大乱子。
弄清了克米特的立场态度,接下来的交流就轻松得多了。两个老朋友一边喝着杜松子酒,一边闲聊起来。
“这次沾了你的光”克米特笑着对哈罗德说:“老亨利出手很大方,半卖半送了我一个橡胶种植园。就是他们之前在巴西弄的那个,足足有一万多亩。要不要我给你留点份子?”
“得了,你自个留着吧。”哈罗德笑着拒绝了。他知道克米特这是在暗示自己,老亨利给中间人开出的价码都这么高,明天谈判的时候,他要价可以再狠一点。
第二天一早,谈判正式开始。虽然哈罗德和约翰已经拿定了主意,非让福特大出血一次才行。但他们还是被老亨利拿出的“诚意”吓了一跳。这个老爷子显然是摸准了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脉,拿出的筹码让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拒绝。
老亨利·福特准备的杀手锏是一笔数量可观的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股票。这家1846年成立于费城的老牌铁路公司,从老科尼利尔斯时代就与范德比尔特家族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斗得不可开交。
特别是19世界80年代后,两家公司打了很长时间的恶性价格战、并开始在对方的现有铁路旁大肆修建与之竞争的铁路线。约翰之前在辛辛那提管理的铁路就是那场恶性竞争的产物。它与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著名的“锅柄线路”几乎完全一样,都是从匹兹堡向西至俄亥俄州的布拉德福德,然后分叉为两支,一支向北前往芝加哥,另一支则继续向西由辛辛那提抵达圣路易斯。
这场持久的恶性竞争让两家公司都苦不堪言,也严重影响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最终华尔街大亨J。P。摩根出面把两家公司的管理层共同请到了他的“海盗号”豪华游艇上。这艘游艇一直在哈德逊河上来回航行,直到摩根促成双方达成后来著名的“海盗协议”。
虽然恶性竞争从此被禁止了,但两家公司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直在继续。比如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开通的从纽约至芝加哥的豪华客车——“20世纪快车”,就一直与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跑同一线路的“大道快车”斗得难解难分。这两班当时美国最豪华的“大亨专列”为了争抢名流客人各出奇招,那架势丝毫不比后世网络社交平台争夺明星大V逊色。后世流行的所谓“红毯礼遇”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诞生的。
对于每个出身范德比尔特家族的铁路人来说,击败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就是他们的毕生的追求。虽然约翰知道永远也不会有这么一天的。来自前世的记忆告诉他,这场竞争一直到1968年两家公司在联邦政府的撮合下合并为了宾州中央铁路公司,也没有分出胜负。
但是这些哈罗德并不知道,他完全被老亨利拿出的筹码吸引住了。虽然不清楚他手里的这笔股票从何而来(从未听说福特收购过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股票),但只要吃下了这部分股票,再加上之前家族几十年来陆续暗中控制的一些小股东手里的股份,范德比尔特家族完全可以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董事会占据一个席位了。
老亨利奉上的这份大礼实在是太诱人了,哪怕是诱饵哈罗德也决定吞下去。还有什么能比成功进入宿敌家后院更让他兴奋和满足的呢。哈罗德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马丁·克莱门特(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总裁,哈罗德的老对手)在自家董事会里看到他时的表情了。
虽然约翰对这笔巨额股票的来历还有些疑虑,但哈罗德已经听不进去他的意见了。不过想到家族一旦进入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董事会,联邦快递公司迟迟无法打开密西西比河沿岸各州市场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约翰也就没有再坚持。
与老亨利达成谅解协议后,哈罗德就立即赶回了纽约,开始筹集购买这笔股票的资金。即使老亨利给他打了不小的折扣,最终哈罗德还是几乎掏空了家族的所有流动资金,并且抵押了一部分房产才凑够了这笔钱。交易完成后,整个纽约中央铁路公司都为之振奋,大肆庆祝了好几天。“20世纪快车”为此还特别推出了包含法国白葡萄酒、金枪鱼沙拉、波士顿龙虾和深海鳕鱼的特别套餐。
直到几年以后,哈罗德才发现自己上了当。这笔股票的主人压根就不是老亨利·福特,而是摩根家族。摩根家族假借老亨利名义完成的这笔交易,成功卷走了范德比尔特家族绝大部分的流动资金。之后的几年里,在摩根家族的暗中支持下,一部分公司股东开始频频推出一些针对中小铁路公司并购计划。由于拿不出足够的资金跟进,随着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规模的一步步扩大,范德比尔特家族在公司的股份比重也在被一步步压缩。要不是后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的参战为家族赢得了喘息的时间,范德比尔特家族极有可能彻底失去在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内的话语权。
一想到由于自己的失察,家族引以为傲的铁路公司差点就改姓了摩根,成为摩根财团庞大企业舰队中的一艘,哈罗德就懊悔不已。这件事后来成为了他一辈子的隐痛,至死不曾释怀。
第三十二章 白宫晚宴()
抛开摩根家族之后的阴谋不谈,至少在1938年的春天,约翰可以真正算得上是春风得意了。不是因为他免费获得了那块位于迪尔伯恩的福特试车场地皮,也不是因为范德比尔特家族成功进入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董事会帮他打开了美国中南部州的市场,让联邦快递公司顺利完成了覆盖全美的物流网络布局。而是因为老亨利·福特向他“公开“道了歉。
这真是太惊悚了,有木有。老亨利·福特身为一代汽车大亨,推动整个美国进入汽车时代的强人居然向约翰这个才34岁的年轻人低头认错了。如果这件事在社会上传开来的话,不知道会惊掉多少人的下巴。
当然,无论是作为当事双方的福特和范德比尔特家族,还是中间人的克米特·罗斯福都不会对此进行大肆宣扬,这件事也仅在美国上流社会圈子里小范围流传。但即使这样,也足以让约翰名噪一时了。
在原来待的“富N代”圈子里,约翰现在已经被奉为传说级别的怪物了。你想,一个原本看起来跟自己差不多的家伙突然发威,生生干趴了一个和自家长辈地位相当的大佬。这家伙不是一只“扮猪吃虎”的怪物是什么?崇拜也罢,害怕也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