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37全球速递-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绾蚉…51野马的产量更是都超过了一万五千架。

    现在,约翰已经顾不上为自己之前的“低级错误”而感到懊恼了。他连夜给瑞莫打电话,要求他准备材料,向右野基地的军方订货当局再次提出申请。因为之前H1曾经被右野基地“枪毙”过一回,再加上新版H1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都有很大改进,约翰干脆让瑞莫在材料里使用了H2这个新编号。希望新名字能够带来好运气吧。

    电话里,约翰让瑞莫专心做好H1和H2的申报工作,把给D…2换液冷发动机的事暂时放一放。经过瑞莫和范登堡这些“专业人士”一天的“科普”,约翰也知道自己之前一门心思给所有飞机换装梅林发动机的想法有点太“想当然了”。

    梅林发动机确实不错,但也不是万能的。对于一款远程轰炸机来说,D…2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受空中和地面的火力拦截,液冷发动机易损的弱点实在是太致命了。虽然英国的“兰开斯特”、“哈利法克斯”都用的是梅林,但这不是英国佬没有气冷发动机吗。约翰现在有普惠的“黄蜂”可用,干嘛还费那工夫换液冷,多出来动力用处又不大。

    况且好像惠普的“双黄蜂”就要问世了。(普惠双排黄蜂R…2800,P…47雷电用的就是这款)相对于八竿子打不着的罗罗,约翰本人和普惠的关系可就紧密得多了。

    从表面上看,普惠公司曾是波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34年《航空邮政法》颁布以前,普惠的母公司——联合技术公司(以生产奥的斯电梯起家的),与波音飞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三家企业形成了一个从发动机到飞机再到航空公司的洛克菲勒式托拉斯,是美国航空业的巨无霸之一。

    但约翰打小就知道,任何一家美国企业想要做大,最后都免不了被大财团掺上一脚。看似庞大的波音系,实际上是各财团在航空业投资的一种联合,老波音不过是被推到台前的“管家”,从来都不是这个航空帝国的主人。

    具体到普惠公司,它的背后是谁呢?从普拉特·惠特尼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其中必有惠特尼家族的影子。说起来,这个家族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关系可就源远流长了。

    惠特尼家族最早是搞铁路发的家(亨利·惠特尼创办了波士顿西端街道铁路公司),后来威廉·惠特尼在担任海军部长期间,主持重建了因南北战争而支离破碎的美国海军。惠特尼家族也利用这个机会把势力渗透进美国的军工产业,成为了美国军火巨头之一。

    但是在约翰他们这个圈子里,说道惠特尼家族,首先想到的是“骷髅会”、赛马和艺术品收藏。这三样,几乎是每个惠特尼家族成员的标志。

    这家族最早就是从威廉·惠特尼在耶鲁大学加入“骷髅会”后才逐渐发迹的,之后几代的惠特尼家男性成员都是“骷髅会”的会员。这其实也没啥好说的,道理跟约翰加入“共济会”差不太多。

    爱好赛马的传统也是从威廉·惠特尼开始的,最早不过是他们打入上流社会的手段。不过几代人下来,赛马也成了他们的家族传统。他们家参加或者赞助了美国乃至欧洲的大部分马术比赛,甚至后世美国的马球联赛也叫“惠特尼杯”。

    不过投资艺术品这件事,却是范德比尔特家族帮他们挖的坑。第一个挖坑的人是著名的惠特尼美术馆的创始人——惠特尼夫人。在出嫁前,她的名字叫葛楚·范德伯尔特。没错,这位惠特尼夫人就是约翰的大伯,科尼利厄斯·范德伯尔特二世唯一的女儿。她的老公是哈利·惠特尼,她的儿子就是目前惠特尼家族的当家人,泛美航空公司总裁科尼利厄斯·范德伯尔特·惠特尼。

    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惠特尼和范德比尔特两家走的多近。约翰想要与普惠公司加深合作,难度可比跟罗罗要容易得多了。

第九十七章 下场的资格() 
其实,早在今年国会刚通过《民用航空法》的时候,约翰就开始琢磨怎么与惠特尼家族进行合作了。没办法,谁叫他穿越晚了,错过了美国航空业自由发展的黄金期呢。

    自打20年代末,美国的民用航空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期后,各大财阀就把目光瞄准了这块肥肉。短短10年时间,几百家飞机制造企业和航空公司,最后只剩下了38家公司组成的5大集团。

    等大家族把这个新兴产业的地盘差不多分割完后,《民用航空法》就应运而生了。与1934年的《航空邮政法》不同,那部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法律针对的??就是大财团的垄断行为。甚至还由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莱克组建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调查航空运输业的垄断行为。

    当初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帝国可就是被这种类似的委员会给拆散了的,任何一个商人甭管如何权势熏天对此都会头皮发麻。这个委员会也确实很强硬,一出手就把庞大的波音帝国给拆得七零八落,形成了联合技术公司、波音公司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哈密尔顿、西科斯基、诺思罗普等一票“小公司”也由此诞生。心都碎了的老波音,因此愤而辞去所有职务,出售了所有股份,改行养纯种马去了。

    但是,这次的《民用航空法》却从实质上保护了垄断。它严格控制了民航业新企业的进入,控制了国内航空运输企业的数量;对航空公司的飞机数量、飞机的座位数以及运营范围进行了严格管制,规定航线的进入和退出必须得到政府批准;同时禁止了航空企业的合并;最重要的是它规定由政府来控制航空运价。

    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施行政府定价后,航空运输业就不存在价格和运力上的自由竞争了,这从根本上排除了反托拉斯法对航空运输业的适用。历史上,打这以后的四十多年里,除了目前现存的23个承运人外,再没有新的航空公司被授予骨干航线的经营权。

    这对约翰来说,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是,他在经营休斯飞机公司的同时也可以参与航空运输业,不用担心被强制拆分了。坏消息是,航空运输业的门槛被抬高了,没以前那么好进了。他以后打算开展航空运输服务,就只能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了。约翰找惠特尼家族,加强与普惠的合作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想要得到一张进入航空运输业的入场券。

    其实除了泛美,约翰还有两个其他选择。首先,是休斯目前刚刚从杜邦家族手里吃下的环球航空。这家公司的前身是华尔街金融家克莱蒙特·吉斯在吞并了一系列小航空公司后建立的北美航空。

    约翰一直觉得吉斯这个家伙有点脑残,放着北美的业务不好好做,一心开辟国际市场。你开辟国际市场也就罢了,学人家泛美,搞搞古巴、拉美航线就是了。他把目光瞄准了中国,费了半天劲跟民国政府达成了协议,创办了中国民航公司,开辟了以上海、广州为核心的几条中国国内航线。

    结果中日一开打,他就傻眼了,再加上之前经济危机的影响,北美航空下属的几家航空公司纷纷破产了事。最后吉斯辛苦多年打下的基业,便宜了杜邦家族。杜邦家在买下福克航空,插手了洛克希德后,又接手了北美航空。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目前在美国的五大航空集团中位居第三位的环球航空公司,亨利·杜邦亲自担任了公司总裁。

    休斯从1937年就陆续开始吃进环球航空公司的股票了,不久前刚刚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以约翰和休斯的交情,想借环球航空发展空运业务并不太难。但他并不敢这么做,因为休斯这人实在太坑了。

    虽然休斯往环球航空公司投了不少钱,公司发展得也很不错,但他本人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却简直一团糟。最后他甚至被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告到了法院,被剥夺了对环球航空的控制权。

    这其中要是没有通用在背后兴风作浪就怪了。约翰记得,日后休斯的大部分产业可都被通用系兼并了,他可不想被卷入休斯与通用的斗争漩涡中。。

    约翰的第二个选择是美国航空。目前,这家公司在全美26条航空邮路中独占了12条,比波音系的联航和通用系的环航加起来还多。但是约翰不想跟他背后的AVCO打交道。

    AVCO(AviationCorporation)是1929年在特拉华州成立的。那里一直有很好的税收优惠,后世依然是美国公司注册很受欢迎的地方。在约翰看来,这家公司与其说是企业,倒不如说是家俱乐部,一家专门帮股东打理航空方面生意的中间机构。

    AVCO通常充当着资产二传手的角色,为其股东物色合适的收购目标,或者帮股东手里的航空企业寻找买主。这家公司的董事人数多达66名,大部分都是大家族成员。董事长是威廉·哈里曼,他手里不仅掌握着家族的传统产业——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还控制着富国…运通公司(富国银行和美国运通的前身)。

    哈里曼的耶鲁校友,华尔街老牌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的老板,也和AVCO有扯不清的关系。在雷曼三兄弟的帮助下,AVCO近一年就并购了90多家各种公司,其中就包括罗斯福家族在纽约长岛的机场。

    约翰一直有一种阴暗心理,觉得这次《民用航空法》的顺利出台和罗斯福家族进入AVCO有内在的联系。这家公司的很多董事都是民主党的大金主,很多人都出任过民主党政府的部长和大使和州长。

    作为一名共和党人,而且一只脚已经踏入政坛的约翰,并不想跟AVCO扯上更多的关系。虽然只是商业上的合作的话,并不是什么太犯忌讳的事,但操作起来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约翰并不想找这个麻烦。

    至于其他的航空公司,要么规模太小,手里的航线范围无法达到联邦快递的业务辐射要求。要么就是像波音系的联合航空一样,正陷入产权纠纷之中,短期内无法下手。

    所以,惠特尼家族的泛美航空无疑就是约翰的最佳选择。反正日后,它和百事可乐、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一样,是共和党的三大资金来源之一。约翰准备找机让休斯飞机公司加入泛美系,拿到航空运输业的入场券。

第九十八章 布局泛美() 
虽然惠特尼和约翰有比较近的亲属关系(约翰是科尼利尔斯·惠特尼的堂舅),但生意就是生意。约翰想要加入泛美系还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况且惠特尼虽然是泛美的总裁,但谁都知道,泛美的灵魂人物是胡安·特里普。准确的说,泛美航空公司应该是胡安·特里普在威廉·洛克菲勒和科尼利尔斯·惠特尼等几位投资者的支持下创立的。

    只不过1927年,在并购了纽约银行家理查·霍伊特的大西洋…海湾及加勒比航空公司后,公司改名为了美洲航空控股公司。理查·霍伊特担任董事会主席,惠特尼任总裁。泛美航空公司则成为美洲航空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由胡安·特里普负责。

    从公司的名字泛美世界航空(PanAmericanWorldAirways)不难看出,最初它主要经营的是美洲的航空?运输业。当时美国政府为避免由德国资本持有的哥伦比亚航空公司控制美国来往拉丁美洲的航权,把泛美航空定为了美国国外航线的指定公司。泛美航空在政府大力扶植及垄断国外邮件运送合约的情况下扩展非常迅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