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37全球速递-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运输机的货仓里颠簸了快2个小时,约翰本人倒是没有什么太大反应。毕竟玩了这么多年飞机,连特技飞行都试过了,他怎么会怕这个。几个常年坐办公室的后勤军官,包括克劳福德少校却都已经脸色发白,就差没当场吐出来了。

    “罗伯特,你还好吧。”约翰关心地询问了克劳福德的情况。

    “我没事,呃~就是有点恶心,一会儿就好。”克劳福德一边干呕,一边摆了摆手,示意自己问题不大。

    “好了,大家都收拾一下,接我们的人来了。”约翰看到远处走过来几个陆军军官,连忙提醒大家整理好仪容,别在下级部门面前丢了参谋部的脸。

    匹兹堡补充兵训练营地对参谋部这次下来的检查团还是很重视的,霍奇斯准将的副手韦德上校亲自带人来机场迎接。约翰在韦德上校的身后,还发现了艾森豪威尔的身影。

    “艾克,你怎么在这?”约翰以为艾森豪威尔还在本宁堡呢。

    “上周五15团就调到匹兹堡这边来了,现在正和36团一起训练。”艾森豪威尔先是给约翰敬了个礼,然后又热情地拥抱了他,“你现在也是中校了,真是神奇。奥马尔跟我说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

    显然约翰现在身上的这身军装,大大拉近了他与艾森豪威尔之间的距离。“听说这次是你和马丁一起带队过来,我就跟韦德上校一起来接你们了。对了,马丁呢?”

    “我在这呢。”走在队伍最后面的马丁连忙上前,跟自己多年的老战友打了招呼。

    “大家都上车吧,匹兹堡可真够冷的。霍奇斯将军还在营地等大家呢。”韦德上校招呼约翰一行上车,直奔补充兵训练营地。

    匹兹堡的这个营地是马歇尔开展扩军计划后新建的,目前有四个从远东地区调回国的步兵团在此修整训练。明年春天,还会有9000多从中西部几个州征召的退伍老兵入驻这个训练营。到时候,这些人会被整编成两个步兵师。

    霍奇斯作为营地的最高指挥官,在指挥所接待了约翰率领的检查团。这个1906年从西点军校中途退学的军中老将参加过一战,担任过本宁堡步校的副校长。约翰知道,历史上,霍奇斯在二战中先后担任过第三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四星上将。1945年4月率军在易北河畔与苏军胜利会师的就是他。

    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军衔职务,霍奇斯都用不着对约翰这个参军不过两周的临时中校太过客气。他只是出于对上级部门的尊重,才例行公事地露了下面,为约翰等人介绍了一下训练营地的基本情况。之后,他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让韦德上校陪同约翰下部队检查。

第十二章 匹兹堡之行(2)() 
约翰这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与这个时代的一线部队接触,看什么都觉得很新奇。他把韦德上校提供的一堆账簿交给了马丁和随行的会计人员,让克劳福德带人去清点军火库,自己则在韦德上校的陪同下,到部队驻地转了转。

    约翰先去的是艾森豪威尔所在的第15步兵团。约翰对这个曾常驻中国天津,用蓝底黄龙图案作为团队徽章和团旗的“龙旗军团”很感兴趣。

    目前第15步兵团并没有满编,只有2000左右。分成了3个步兵营和1个团直属连、1个勤务连。按照新的陆军编制,团部还少了一个反坦克炮连,各营也只是在每个连设置了火器排(迫击炮),营部缺少了直属火器连。

    艾森豪威尔到第15步兵团当参谋长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团里上下对这个性格随和的新参谋长感观不错。当然了,雷利那帮老战友对艾森豪威尔的帮衬也功不可没。

    约翰在营房里转了转,今天正好是Field…Day(清洁日),这帮美国大兵们正在做内勤。美军虽然不要求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他们的被子是平铺在床上的),但也有自己的内务标准,比如衣服、鞋子的摆放顺序,私人物品如何收纳,床铺放枕头一边必须留白12英寸,床单四角必须叠成四十五度折角等等。

    当然了,一般也就是军校和新兵营会对内务要求比较严格,目的是培养新兵的纪律性和专注力。像15步兵团这种老兵居多的部队,Field…Day就简单多了,只要确保营房清洁,物品摆放整齐就行了。

    约翰和几个正在检查勤务的军士长聊了聊,感觉部队的士气还不错。这些常年在海外服役的老兵都很高兴能够被调回国内,一些人已经在憧憬圣诞假期如何与家人团聚了。

    “艾克,你觉得15团怎么样?”约翰一边参观,一边问艾森豪威尔。

    “还算可以,部队的士气不错。之前在中国的时候训练有点松懈,经过这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已经有所改观了。”艾森豪威尔如实回答道:“很多老兵都见识过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争,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在战场上保命。”

    “后勤方面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约翰对训练和作战一窍不通,他更关心后勤补给的问题。

    “轻武器不缺,火炮也在陆续配备中,弹药和其他后勤补给也很充足,就是卡车数量太少了。目前整个训练营就几个汽车连,现在还好说,等明年春天新兵来了以后肯定不够用。而且火炮配齐了以后,也需要车辆去拖拽。”

    “那批新兵来了后会配备新的汽车连的。”约翰在参谋部的时候看过相关文件,“按照计划,新组建的两个步兵师会配备290辆两吨半卡车。倒是火炮拖拽车辆的事你们最好向上面打个报告,陆军部最近在底特律订购了一大批卡车,你们可以争取一下。”

    “其他方面呢,伙食怎么样?”约翰继续问道。

    “这里离匹兹堡近的很,给养补充很容易。”艾森豪威尔笑了:“一会你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我们团的厨子在中国学了几招,手艺还不错。”

    约翰被艾森豪威尔的话勾起了兴趣,这个年代中餐在美国没有后世那么流行,他已经很久没有尝到过“家乡味”了。虽然15团驻扎地在天津,做菜口味肯定和他前世老家不太一样,但他还是有兴趣去尝一尝。

    约翰今天的午餐是在15步兵团团部解决的。菜式还不错,炖牛肉、卷心菜、火腿土豆浓汤和通心粉,有荤有素,营养均衡,热量也足够。但是约翰没尝出里面有什么中餐的味道,可能是因为中餐常用的香辛料、调味料不在给养物资名单里面吧。

    约翰琢磨着回去是不是应该建议把生姜、花椒这些中国香料添进采购名录里。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可以预防风寒感冒和痢疾。不过要让卫生处的那帮军医们认同这些中医经验估计有点困难。

    下午,约翰又去了36团等其他几个团转了转,大致情况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这几个团都是常年驻扎在菲律宾的,习惯了那里的热带气候。乍一来到匹兹堡,有点受不了这里冬季寒冷的天气,生病的人比较多。

    这才是初冬呢,等到天气最冷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冻伤减员。约翰在随身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了这个情况,准备回去在报告里提一下,给训练营多准备点预防冻伤的药品。

    晚上,约翰集合了所有下属,听他们汇报白天下去检查的情况。马丁那边在对账簿审查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点约翰并不觉得奇怪,就算真有问题一般也不可能直接从账目看出来。他叮嘱马丁核查完账簿后,别忘了与克劳福德那组人的实地检查情况进行对比核验。

    克劳福德那边对军火库的检查已经接近尾声了。各种武器、弹药和其它军事装备(主要是工兵和炮兵使用的工具、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数量都没有问题,各种物资储备都很充足。当初参谋部把训练营地设在匹兹堡,本来就是因为这里是美国重要的军火生产中心,物资补充起来比较容易。

    约翰让克劳福德在检查完军火仓库后,立即动手,对被服、药品、油料、车辆、野战物资(帐篷、军毯、战时口粮、燃料等)的储备情况进行逐一检查,务必做到数据详实,不留死角。

    约翰一行在匹兹堡补充兵训练营的检查工作一直持续了三天。总体情况还算令人满意,各种物资储备都很充足。即便是运输车辆和防寒药品数量存在一些不足,营地指挥部也在约翰的提醒下也拿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霍奇斯将军也已致电布尔少将,代表训练营地对约翰等人的敬业和高效表示了赞许。

    至此,约翰的第一次基层检查行动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虽然谈不上完美,但回去交差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了。在回华盛顿的飞机上,约翰开始考虑另外一个问题。目前美军的这种后勤补给形式,应付和平时期的训练是没问题,但到了战场上恐怕就不行了。囤积的海量物资如果无法及时精准地投放给前线部队,那一切就等于零。

    约翰琢磨着,是不是借鉴一下后世精准物流的理念,给现在的美军后勤补给方式提点建议。算算日子,也该是他在作战计划处放第二炮的时候了。

第十三章 后勤改革号角() 
这些天,约翰一直在研究前海军陆战队中校乔治·索普的那本《理论后勤学》。在约翰看来,这本1917年出版的军事后勤理论著作虽然内容有点“老套”,但是对改进目前的美国陆军后勤管理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约翰认为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其对军队后勤组织体制、领导机构、管理方法,以及和平时期如何进行战争准备,战时如何进行生产动员等问题的一系列论述,而是在于它第一次将后勤与战略、战术一起定义为了构成工业化时代战争科学的三大分支。

    乔治·索普在书中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工业时代的战争就好比是一场百老汇歌舞剧,战略就是剧情设置,战术就是演员扮演的角色,而后勤则是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等一系列舞台设置。这三者无论是哪一个出现了问题,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可惜的是,据约翰了解,这本已经出版了20多年的理论著作在当下还比较前沿和小众的读物,索普先生的这些理论并没有得到军方高层的普遍重视。

    历史上,这本书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才被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和重视,1959年才被军界普遍认可。后人在谈到这本书时曾感慨,如果索普先生的理论能及时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二战期间美国至少可以节约近百亿美元的军事开支。

    当然了,在约翰这种具有“超凡远见”的人看来,乔治·索普的很多观点一点也不新鲜,有些地方甚至过于“老土”。但正是因为它“老土”,才更贴近现在的时代背景,才是约翰最迫切需要的。

    在约翰前世所处的时代,战争模式早已经由农业时代的C2战争(指挥管理)、工业时代的C3战争(指管通信)进化到了信息时代C4战争(指管通信资讯)。军事后勤管理也随着数字化部队的建设进入了精准后勤时代。

    但是,没有条形码、MIFARE智能卡、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来进行物资标志识别和编目,没有全球定位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对物品进行跟踪定位,没有光纤、短波、微波传输技术来及时进行信息传递,也没有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