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元朝帝国风雨-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林儿船翻人亡,死得不明不白,想做皇帝成了一场春梦。其实韩林儿早就知道,当今天下,朱元璋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当初,朱元璋驻扎和阳时。农民起义军领袖郭子兴刚刚去世,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当时朱元璋孤军守城,而韩林儿因自称宋朝之后,四方群起响应。于是朱元璋便用其年号以号令军中。韩林儿死后第二年,朱元璋才将这一年定为吴元年。当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平定中原,元顺帝逃至北方,此时距韩林儿死仅一年多时间。韩林儿在草莽之中,称帝共十二年,最好梦成空,死于非命。

    当时的河南强盗首领刘福通,拉大旗作虎皮。遵奉韩林儿为小明王,号称皇帝,建都亳州,把国号定为宋,改元龙凤年,以韩林儿的母亲杨氏为皇太后,任命自己为朝廷的丞相。刘福通异想天开,立了皇帝。建立了国号,立即分兵四出。对河南各郡县,大肆焚烧房屋,抢劫财物,残害民众,让当地民众深受其害,当地民众对他们恨之入骨。元朝宫廷接到地方的警报。立即命令答失八都鲁,统领朝廷大军前往河南增援讨伐。

    答失八都鲁奉命率军西征,蒙古大军开到许州的时候,刚好遇到刘福通派来的军队,农民起义占据有利地势。隐蔽在丛林中预先设伏,等到元朝大军进入伏击圈以后时候,农民起义军官兵,就像猛虎下山,出其不意地与朝廷大军展开激战,朝廷大军猝不及防,被打得措手不及,最后大败亏输,不得仓皇逃走,不久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答失八都鲁仓皇逃跑,到了中牟才停息下来,喘一口气,这时元朝溃散的官兵,才得方稍微聚集起来,他们正在忙乱之中,忽然看见远方尘土飞扬,又开来了一路兵马,朝廷官军不禁心惊胆战,异常恐慌。答失八都鲁连忙派出侦探前去打听,不久回来报告说,那从大都中派来的增援大军,增援统领名叫作刘哈剌不花。

    正当答失八都鲁惊魂未定的时候,看见朝廷派来了增援大军,真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异常欣喜,连忙走出军营,接见增援将领,叙述战败经过。刘哈剌不花全身披盔戴甲,英气逼人,显得异常忠诚勇敢,他一边对答失八都鲁拱手行礼,一边气愤地说:“朝廷现在连年征战,都劳而无功,没有让一处得以平靖,我们身为将帅,难道还不羞死!愧死!明天我们就去和敌军决死一战,我首先出阵,为前敌先锋,你率领大军作为后援,如果能够打了胜仗,就可以为我们元朝蒙古大军扬眉吐气了。”答失八都鲁虽然身为朝廷将帅,却是一个不会打仗的脓包,只得依从他的命令。

    第二早晨,刘哈剌不花天不亮就全军开饭,率领朝廷大军誓师出征,凭借着一股锐气,杀气腾腾地扑向敌营。当时正是拂晓,天还没有大亮,起义军还的睡梦之中,毫无防备,突然被元朝军队冲杀进来,措手不及,立即车马混乱,被敌军疯狂砍杀,最后败得精光,被敌军杀得片甲不留。这时答失八都鲁也率领增援的大军,冲进敌人军营,这时已经不见留下一个敌人,营地里一片狼藉,周围的山川水碧山清,一片宁静。

    两支大获全胜的朝廷大军,一鼓作气,齐头并进,乘胜追击,从汴梁直到太康,逼近农民起义军的老巢,刘福通看见元朝蒙古大军来势凶猛,立即自行出战,与刘哈剌不花展开激战,刘哈剌不花手持长矛,愈战愈勇,蒙古大军乱箭齐放,农民起义却装备落后,刘福通手持宝剑迎敌,被敌军将领打败,不断败退。蒙古大军乘胜追击,直抵亳州,蒙古大军英勇善战,昼夜攻击敌军,毫无喘息的机会,吓得草莽皇帝韩林儿魂飞魄散,惊惶失措,只得与刘福通悄悄地打开城墙后门,逃到安丰躲藏起来,苟延残喘。

    刘哈剌不花等人很快就攻占了城市,立即派出快马,向朝廷传送捷报。元朝宫廷得亳州城被攻破的消息,朝廷上下喜气洋洋,一片欢腾,元顺帝立即召刘哈剌不花返回都城,论功行赏。战场立即失去能征善战的猛将,起义军得知消息,顿时群情激奋,重新振作起来,整顿大军,与元军对抗。

    刘福通为了聚集力量。向全国各地传送捷报,召集枭雄豪杰,共同协作,相互增援,壮大力量。因此唤醒了潜伏海底的蛟龙,鸣凤朝阳。在濠州大地,就涌现出了一位不文不武,也能文能武的乱世枭雄,他四处征战,平定天下,接受天命。这位乱世枭雄是谁呢?就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的祖先居住在沛县,后来又迁徙到泗州,到他的父亲朱世珍的时候。又全家迁徙回濠州,居住在锺离县。朱元璋在他**岁时,父母双亡,朱元璋只好跟着养母生活。秋季的一天,养母让朱元璋出去拾柴禾。可是,朱元璋出去后,领着一村的小孩做游戏。他们在一个土丘上用土坷垃垒了一座金銮殿,之后。他们开始扮演“做皇帝”的游戏。朱元璋在台上坐着的时候,其他小孩向他拜倒山呼“万岁”。朱元璋在台上坐着四平八稳,没有一点事儿,可是当别的小孩扮演皇帝时,朱元璋每向他磕头时,那个小孩就一头从台上摔了下来。让当地人极为稀奇。人们争相传说,真龙天子降临人世了。

    在朱无璋十七岁的那天。发生天灾,当地民众缺少吃穿,由于饥饿,他的父母相继去世,朱无璋从此孤苦无依。为了生存,他就到当地的皇觉寺,成为了那里的僧人,在各地州县,化缘求吃求穿,生存下来,不久他返回到皇觉寺,寄居在那里。

    不久郭子兴在濠州起兵,反抗元朝的统治,到处兵荒马乱,民间不得安居,民众纷纷逃亡,躲避战乱。朱元璋亦也逃避战乱,他向鬼神占卜,寻求指点出路,但是无论是去还是留,都不吉祥,朱元璋不禁想入非非,自我解嘲说:“现在去也不行,留也不行,难道是上天让我当皇帝吗?”他想到这里再次占卜,果然获得吉祥的卦象,他就立即决定不再当僧人,投军作战,征服天下,圆皇帝美梦。

    朱元璋径直来到濠州,拜见了起义军首领郭子兴。郭子兴立即接见了朱元璋,他看见朱元璋身材魁梧,相貌奇特,英气逼人,就把他留下来作为亲兵,留在身边。当时刚好遇到元朝蒙古将领彻里不花,率领大军前来攻打起义军,朱元璋立即跟随郭子兴出战,朱元璋在战场上,作战英勇,一马当先,把元朝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去。

    后来元朝宫廷又派遣贾鲁再次向起义军发起进攻,包围了起义军,发起猛烈攻击,濠州几乎被敌军攻陷,面对强敌,朱元璋临危不惧,他率领敢死队,冲出城门,奋勇冲杀,最后把蒙古将领贾鲁击退,转败为胜,挽回了战局。看见这种情景,郭子兴不禁心花怒放,立即提升他为镇抚,又将养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作为妻子,就是后来有名的马皇后。

    当时除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外,还有李二起义军的残余党羽赵均用、彭早住,他们看见郭子兴势力强大,也率领部众前来投奔,但是他们率领的部众,残暴野蛮,蛮横无礼,在起义军队伍中称王称霸,几乎喧宾夺主。看见这种情形,朱元璋认为郭子兴懦弱无能,治军无方,不足以与共图大事,就私自率领他的家乡人徐达、汤和等人,离开郭子兴,自立门户,攻占了南方的定远,接收了当地投降的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壮大了起义军队伍。

    朱元璋率领获胜的大军,继续东征,边夜袭击和攻占了张知院占据的横冈山,接收投降的士兵三万多人,他在道路遇到了前来投奔他的定远人李善长。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从小就喜爱读书,有智慧和谋略,通晓法家学说,预计事情,大多被他说中。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时候,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朱元璋知道他是当地年高有德之人,并对他以礼相待,并将他留下掌管文史书籍。元太祖朱元璋曾经神情从容地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他回答说:“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朱元璋称赞他言之有理。

    率领起义军四处征讨,取得节节胜利的朱元璋,不久后就听说郭子兴被赵均用紧紧围困。他立即设下计谋,让郭子兴安然脱险,朱元璋把郭子兴迎接到滁州,让他在那里担任主帅。朱元璋还派遣部将张天佑攻陷和州,郭子兴命令朱元璋前往那里住守,统帅各路起义大军。

    郭子兴生病死亡后。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继任主帅,得刘福通通报檄文,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任命张天佑和朱元璋为左右副元帅,朱元璋当初心里很纠结,嫌官职太小,本来不想接受。后来他想到韩林儿虽然是一位草莽皇帝,没有多大作为,但是现在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势力很强大,旁上这棵大树也好暂时乘凉,因此仍然使用他的龙凤年号,号令天下群雄,继续与元朝对抗,把起义军做大做强。

    这时,正在朱元璋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有士兵奔跑进来报告说,怀远人常遇春率领大军前来投奔。朱元璋顿时欣喜若狂,连忙说:“快请!快请!”不一会儿,一位战将带领着几位随从,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那位战将身披战甲,相貌英武。燕颈豹颔,相貌堂堂,朱元璋见了十分高兴,一边拉着常遇春的手,一边激动地说:“常英雄。兄弟我久仰大名,你的到来,真是让我猛虎添翼,求之不得呀!你就让我的帐下总兵吧!我这里所有的军队都听从你的指挥!”

    接着又士兵前来报告说巢湖渠帅,有书信到来,愿意率领水师和千艘战船,前来投诚。朱元璋从士兵接过书信,满脸喜色看了一遍,一掌拍在桌子上,大声说道:“真是天助我也,我对渡江战船的事儿发愁,今天巢湖统帅廖永忠、俞通海等人,愿意前来归附,真是天赐良机,助我成功了!”

    朱元璋立即在军营外的练兵场上,集合队伍,率领将士浩浩荡荡地开进巢湖,与廖永忠、俞通海等人相见,他们在战船上举行宴会,受到热情接待,他们开诚布公,真诚相待,订下友好盟约。他们在那里停留了三天,率领水师扬帆出发,直接开到了铜城。他们在那里与元朝的中丞蛮子海牙军遭遇,被阻住水路通道,战船无法通过。

    那天刚好天下大雨,河水暴涨,起义军用轻快的小船,偷偷地通过小港,出其不意,袭击元朝官兵,一鼓作气,大获全胜,打败了元朝水军,起义军战船顺风挺进,直抵牛渚。牛渚南岸就是采石矶,地处重要关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与牛渚相互为犄角,两岸都有元兵驻扎守卫,刀枪林列,壁垒森严,易守难攻。

    朱元璋观察了当前的战事和地形,果断下令起义军先攻牛渚,后攻采石矶,起义军将士奋勇争先,勇往直前,争先登上了牛渚渡。元朝守军也倾巢出动,拼命抵抗起义军的进攻,虽然元朝军队人多势众,但是并没有什么战斗力,无法有效抵抗,渐渐败退下去。常遇春一边率领士兵徒步前进,一边挥戈杀敌,就像出水蛟龙,下山猛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