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造伟大-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楼房内,残存的三十多名国军士兵,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屏住呼吸,不敢言语……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都在思考着下一步该怎办,继续顽抗只有死路一条,玉石俱焚,并且死得一定非常惨。
尽管楼房还算坚固,但是在猛烈火力的不断打击下,现在已经是摇摇欲坠,再也无法经受更凶猛火力的蹂躏。这个时候,有的人心头猛然产生了一种难以遏制的求生欲望,突然,一个士兵猛然跳起来,扔掉枪支,向门口跑去,然而没跑出几步,一声枪响,随即应声而倒……
还是那个排长凶神恶煞般的吼道:“谁敢投降这就是下场,要想活命就必须拼命,别无他法,大家都听我的,上峰已经给我们派出了大量援军,只要再坚持最后五分钟,就一定能……”
话音未了,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几个士兵同时扣动扳机,十几发子弹在他的身体上打出一个个血洞,这个还在叫嚣的家伙心有不甘的瞪着眼睛,倒在一片血污中……白色的衬衫、毛巾在窗口摇动,守军终于投降了。
路胜营成功拿下守军设防坚固的阵地,战果逐级上报,引起了集团军指挥员的高度重视。相比较其他类似规模战斗来说,这个部队取得战绩无疑是显著的,四小时之内攻占敌人一个典型的连环堡垒群,并且伤亡相对较少,出动的三个班级规模的战斗分队虽然战损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但其他部队则只有较少的伤亡,这个结果确实出乎意料。
因为所有的攻击部队,都遭到了敌人强有力的反抗,许多阵地得而复失,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争夺才能得手,后备兵力也是一再增加,伤亡数量自然也是惊人的。第一线兵力已经开始出现吃紧的现象,而现在仅仅是攻击济南外城的开始,这样的局面是非常危险的,难道这里将变成又一个“德州式”的战场。
一天的战斗很快结束,济南城笼罩在一片夜色中,枪炮声依然此起披伏,但显然并不猛烈,作为攻守双方的最高决策者,这一天的作战只是一种试探,看看对方到底有多少底牌,现在是及时总结经验、重新调整部署、研究新战术方法的时候,虽然说打仗必定要死人,但是能不能最大限度减少士兵的伤亡,也是衡量一位统帅高明与否的重要标准。
在火线上,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许多新奇的思路和崭新的战法,这些用鲜血换来的教训只有及时加以总结和利用,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出巨大的效用,才能让更多的士兵不流血或者少流血,这也是人民解放军能够在历次残酷的战役中愈打愈强、愈挫弥坚的重要法宝之一。
路胜营和其他部队的一些好的战斗经验,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军传达,一线的各基层连队、战术分队无不如获至宝、认真学习、加以领会,作为从战火中摔打出来的人来说,他们最能够深刻体会经验的可贵之处。
王兴武对共军的攻击能力也是非常惊讶。他一直觉得自己的防守措施可谓滴水不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想到了,在一些细节上更是工于心计、不吝精力,可是经过实战的考验,他还是发现共军攻坚能力强大确乎超出自己的想象。
以他对战局的了解,自开战以来,共军虽然得到了大量苏式装备,但是他认为一支部队战斗力的强弱绝非只取决于武器的先进与否,人的因素才是最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是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的一点,想当初甲午中日战中,清军北洋水师在当时不可谓不强,其装备的主力战舰无论火力还是吨位都超过了日本舰队,结果是大清第一舰队全军覆灭。
二战初期的欧洲战场,老牌的军事强国——法国,军力也是非常可观的,至少在欧洲大陆综合实力位列一等,可是在德军实施的装甲突击“闪击战”面前,一败涂地,竟毫无还手之力,迅速投降。
这一些事实都说明,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需要人来操作,能不能充分发挥先进武器的效能关键还是看人,而要把武器与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武器的潜力,才是形成强大战斗力的最可靠保证。
所以有鉴于此,王兴武认为之前的一些战役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共军又不是神,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先进苏式武器和基本士兵素质很好的融于一体,因为按照一般惯例,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本章完)
第278章 血战济南府(六)()
第二百八十二章血战济南府(六)
可是这一天来的作战让他对之前的看法开始有些怀疑。从前线反馈的情况来看,共军一线攻击部队技战术素质非常高,战术动作灵活而实用,对武器装备的应用更是非常纯熟,看不出任何生疏的样子。
更为可怕的是,共军求战欲望非常强,战斗意志旺盛,在士气上明显占据上风。尽管整体上来看,国军的防御体系还是完整的,国军各部依然在拼命抵抗,再支撑一段时间不成问题,可是自己一直设想的局面似乎并没有如期出现,共军并没有大量投入兵力与守军反复争夺,所以伤亡也并不太大。但是共军的前进步伐坚实而果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并不急于冒进、尽快夺占济南,而是摆出一副不疾不徐、长期作战的架势,这倒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看来林虎也在研究自己。不过总的来说,现在济南的整个防御体系还是完整的,再坚持半个月应该没有问题,这期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很难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得不到南京方面倾力援助的情况下,济南的失守是迟早的事,关键看能不能给共军以足够的杀伤,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
王兴武下定决心,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轻言撤退。再次下达命令:各部一线部队务必严防死守,没有命令决不能擅自退守,对于擅离职守者、弃守阵地者一律严加惩处,同时要求各级长官尽管靠前指挥,掌握一线实际情况,以便及时做出部署。
双方都在精心准备,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全力以赴。
利用战斗间隙,路胜抓紧进行休整补充,经过这场战斗,全营伤亡不小,阵亡二十多人,轻重伤六十多人,不过令路胜感到欣慰的是,基本干部没有太大损失,这样全营的战斗力能保持在八成以上,只要补充足够的弹药、装备,他相信再发动这样规模的两次战斗应该不成问题。
他明白残酷的战斗只是刚刚开始,随着战役的进展,部队的损失会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应对以后更加严重的情况,路胜决定精简勤杂人员,充实一线作战部队。
经过一夜的调整和准备,天亮时,攻击再次开始。我军前线部队吸取了第一天的战斗经验,大量的使用了装甲部队担任主要突击力量,并强化步坦的协同作战,在战术上以更加灵活、精干的机动分队为主,强调火力的配备。
这样的战术立即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无数的突击分队、“兆龙战队”如一把把锋利的尖刀插向敌人防守严密的阻击战地,快刀斩乱麻,就算守军的工事是“铜墙铁壁”,也能生生切开一道道裂缝,把敌人防御核心内部搅得七零八乱,一片狼藉。
路胜全营再次一鼓作气,一天之内连续发动三次猛烈攻击,部队对分对战术的应用越来越熟练,各兵种之间的配合也越发默契,在伤亡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向前推进三百多米,这个速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并且部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战士们的求战欲望非常强烈,越战越勇,有一种一鼓作气打进济南内城的气势。此时,我军在济南外城其它区域的作战同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体上保持着一种稳步推进的姿态,红旗卷过的地区不断在扩展……
激烈的攻防战整整进行了三天,我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第一线攻击分队已经普遍更换了四五次之多,在遍地火力以及前进路线极其复杂的情况下,重型装备也有不小的损失,许多坦克、装甲车遭到损毁,还有许多战车因为技术故障不得不退出战斗。因此,接下来的战斗越加艰难,因为人员、弹药的补充虽然能够及时跟上,但是大量的重型装备却很难立即调上来。
到第四天,我军前线攻击部队普遍感到困难加大,推进速度随之降下来。王兴武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变化,在他的脑海里早就酝酿好了一个大胆的反击计划,因为在他的骨子里,他并不喜欢单纯的死守一地,进攻才是他的长项。
第四天晚上,守军投入大量的精锐预备队,甚至连残破的七十四军也咬牙投入一个装甲团兵力参与反击。大批的信号弹、照明弹照亮了战区,大群的守军士兵冒着纷飞的弹雨,从各个隐蔽处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扑,枪炮声骤然猛烈起来,整个济南城都因此颤栗。
对守军的反攻,我军虽然有所预料,但是对敌人这样大规模的反攻还是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时间,所有前沿阵地陷入激烈的攻防战中,只不过攻守转换了角色,国军拼命攻击,希望夺回失去的阵地,并借此重新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面对敌人异乎寻常行动,我军也没有自乱阵脚,各级指挥员纷纷直接到最前沿抵近指挥,动员大量后备兵力,加入巩固阵地、击碎敌人攻击的战斗……这是一场双方都志在必得的较量,每一处阵地都处于激烈的争夺中,一个地堡、一座房屋,甚至一堵墙、一个射击位,双方都要进行反复的争夺,谁也不肯轻易放弃。
整整一夜的激战,天亮后,国军的反攻势头没有一丝减弱的样子,依然有大量士兵在督战队的驱赶下不顾伤亡的涌入上来。双方的战线已经彻底混成一团,许多阵地上已经发生了多次白刃战,惨烈而混乱的战斗持续上演着。此时我军攻城指挥部猛然发现一个问题,这样打下去,其实对我军非常不利,我军无法发挥火力上的优势,但是对熟悉地形的国军却是求之不得的,显然这是王兴武精心设下的陷阱。
刘亚飞果断下令:前线所有部队立即后撤五百米,同时命令所有炮兵部队准备实施猛烈的轰击。见共军竟然撤退了,国军上下异常兴奋,乘胜而上的好机会怎能轻易放过。各级指挥官自然也不肯放过立功的机会,于是乎,所有的前线国军不约而同的发起大规模冲锋。
大群大群的国军士兵在长官的严令下,大呼小叫的冲上来,根本不讲队形更完全不顾隐蔽,只是一味的猛冲。然而迎接他们的是劈头盖脸的无情炮火,大群炮弹在人群和各种建筑物中猛烈爆炸,碎石乱瓦如下雨般漫天飞溅,瞬间又变成了致人死命的利器。
盲目的追击变成了绝望的溃退……当震天动地的炮击过后,一切归于平静,只剩下遍地残破不全的尸体和满目疮痍,人的躯体已经烧的黑乎乎,鲜血已经干枯……
王兴武大发雷霆,自己精心设计战术眼看大获成功,没成想到手的成果转眼就化为乌有,震怒之余,恨恨的下达命令:以后没有他的指示谁也不得擅自对敌人发起反攻,违者格杀勿论!
然而,南京方面时刻关注着济南战役的情况,得知共军在济南城下损失惨重,老江大喜过望,根本来不及核实情况,就命令南京各大媒体大肆宣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