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是皇帝-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了。”

    段固过来轻声解释道:“大人,他们应该是去清理燕桥水道了。”燕桥水道?刘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有工钱拿吗?”

    妇人一脸茫然,魏鞅与段固也面露古怪之色,刘邦看到他们的表情疑惑道:“怎么,我说错了吗?”

    魏鞅笑着解释道:“大人,清淤治河这本就是百姓该尽的义务,又怎么会有工钱呢?”那妇人连忙应和“是啊,官府能给我们一个住的地方,还给吃的,救了命,已是天大的恩情,哪里还敢讨要工钱?”

    “庄子里可有病患吗?”

    “有啊,人哪有不生病的,前些日子,经常有老人过世,孩子也夭折了不少,家里发了水,也没有人照料,下土的时候连块像样的棺材的都没有,就用草席卷了,官家每隔两天就会来收,据说是埋到城北的乱葬岗子里了,哎,可怜哟,他们命不好,没赶上好时候,没熬到张县令这样好官来。。。”

    妇人见刘邦说话十分和气,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盛气凌人,心情也逐渐放松了下来,一说到庄子里的事情,就显得格外健谈。

    刘邦无喜无悲,听妇人絮絮叨叨说完,他又问:“这位张大人是好官吗?我听说,他这个人目无尊上,欺压百姓,是个恶官?”

    妇人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刘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啊,您可千万不要治张县令的罪,那都是小人在胡说,张县令用自家的地为我们建房子,还经常派大夫过来给我们看病,是青天大老爷,要不是他,我们这些人就都没命了。”

    青天大老爷?刘邦被惊得够呛,他与张治杰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通过那天的事,刘邦就已经能够断定,这个张治杰绝不是个能为百姓说话的官员。

    但眼前这妇人话虽说的语无伦次,但语气却是极为诚恳,倒不像是说谎的样子“难道。。。真的是我看走了眼?恶官变成了青天大老爷,有意思。。。”

    ps:又断了多半个月,实在是不好意思找借口,在这里,对起点,书城,还有浏览器上看书的小伙伴说声对不起,快毕业了,学校的事情今天终于处理的差不多了,先发一章吧,明天起,应该会恢复更新。。。捂脸ing。

    (本章完)

第141章 与民共苦() 
对于张治杰此人,刘邦觉得还需要在观察一下,如果确有其才的话,他不介意给予其重任,而且,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喜恶就故意打压人才,但假如,这个人心术不正,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沽名钓誉,保全自己的前途,刘邦说什么都不会放过他。

    想了一会,刘邦指着灶台问妇人“朝廷放的粮食为何这么少?是不是有人在这上面贪墨?”

    “没有,没有。。。贵人有所不知,朝廷放的口粮是按人头算的,俺家人少,每个月有三十斤米,十斤面,现在年景不好,大家都不容易,能有这些粮食已经够了。”

    妇人颇不好意思地从床底抱出一个陶罐,打开封纸送到刘邦面前“过日子,能省一点,算一点,万一再出什么事,这些粮食可都是用来救命的。”

    刘邦看了一眼,果然,陶罐里还有多半罐米,刘邦满意地笑道:“这就好,你们放心,你们都是大渝的子民,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理,你们安心住在这里,等过些日子,朝廷就会给你们土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妇人欢喜地摸索着陶罐,听刘邦这么说,她咧嘴笑道:“贵人这么说,俺就放心了,张县令也说会封给我们土地,一口人至少有两亩地,之前还有人说他撒谎哩,这下看谁还敢胡说八道。。。”

    刘邦眉毛一挑,与魏鞅段固二人对视了一眼,听她的意思,张治杰应该是已经承诺给难民田地了,这事,朝廷都还没决定呢,他倒先斩后奏了,万一,朝廷不打算给难民分土地,这岂不是失信于民?

    到时,肯定会有参他一本,轻点这是失职,重点这就是欺君之罪,再加上他之前犯的事,足够让他全家抄斩的了。

    “这个家伙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刘邦心道,那妇人见刘邦脸色异样,还道是自己说错了话,惹恼了贵人,不由又开始紧张起来。

    刘邦见她不安的样子出言安抚道:“不要多想,朝廷说给你们土地,就一定会给。”说罢,他起身向外面走去。

    不少人都在观望着这里,刘邦此次虽说是微服出访,没有带很多的随从,但就从穿着打扮,所有人都能看出,走在最前面那个贵气逼人的少年身法不一般。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今日突然出现在这里,怎么会不引人注意?

    不少人在窃窃私语着“哎,那少年郎是谁家的公子啊?去老林家干什么?”

    “难道是看上了谁家的闺女?不过,老林就一个七岁的儿子,没听说他有闺女啊?”

    “不好!说不定他在打问谁家有长得俊的闺女,老王,我听说你家闺女今年十三岁了。。。”

    旁边那个叫老王的中年汉子脸色一变,急匆匆往自家走,他得让自家闺女赶紧藏起来,要是被那纨绔公子瞧见了,那一辈子就算完了。

    刘邦站在马车前打量了一下庄子的大致布局,接过魏鞅递来的水杯,一饮而尽,一个侍卫走过来,对刘邦轻声报告刚才庄民的议论内容。

    听罢,刘邦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他涨红了脸,好不容易才缓过气来,段固小声问道:“陛下,要不要微臣把他们赶走?”

    “算了,老百姓随便说两句,难道还能掉几斤肉不成?况且,朕今日来这里,穿成这样确实不妥,还有你们,一个个人高马大的——”

    话说到这,刘邦眼睛突然一亮,他对段固轻声耳语了几句,说罢,段固拱手称诺,就下去了,魏鞅好奇道:“陛下,你让他去做什么了?”

    “你猜?”刘邦神秘一笑。魏鞅不禁莞尔,稍微一想,他就猜到,皇帝陛下估计是派人乔装打扮成难民调查这里的情况去了。

    刘邦看了看天色挥手道:“走,我们去燕桥看看这位胆大包天的张县令在干什么。”

    两人一路步行,穿过整个庄子,刘邦越看越觉得满意,别的不说,这里的卫生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有专门收集生活垃圾的地方,有统一建的茅厕。这样很好,卫生搞好,就能从源头控制病疫的发生,刘邦最担心的就是难民营出现疫情,这里离金陵太近,万一有疾病大规模传染,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看来,张治杰做的还不错!”

    。。。

    金陵水网密布,整座城池被大大小小的河流,溪流包围。这些河流很多都和金陵的护城河相连,朝廷每年都会组织人来清理淤塞比较严重的河段,燕桥就是其中一段。

    出了庄子,往西继续行进大约三里路,隔着老远,刘邦就看到许多人在河里河外忙碌着,他吩咐身边侍卫“叫张治杰过来接驾吧。”侍卫应了一声,策马往工地驰去。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张治杰就到了驾前,他翻身下马,跪地磕头行礼“罪臣张治杰恭迎陛下。”

    刘邦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张治杰整个人瘦了一圈,脸也晒黑了,嘴唇上起了两个大水泡,看起来好不狼狈,哪里还有朝廷六品官员的样子?和之前刘邦见到那个富态可掬的胖官员简直判若两人。

    “最近感觉咋样啊?”刘邦戏谑地看着他问道。

    张治杰不停擦着额头的汗水,这会还没有缓过神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陛下会亲临这里,听刘邦问他过的好不好,张治杰嘴唇颤抖了几下,他很想痛苦一场,向皇帝陛下哭诉他这段日子的悲惨遭遇。

    但他还是忍住了,今天的遭遇,完全是他自作自受,就算委屈,也只能憋着,张治杰张张嘴道:“幸蒙陛下关心,臣。。。感觉还不错。”

    不错?呵呵,你那个样子就差没在脸上写上‘衰’字了,还嘴硬?刘邦眸中精光一闪,不由得玩心大起,他嗯了一声“既然不错,那就接着干吧,等这里的难民都能自给自足了,到时朕再考虑该怎么处置你把。”

    张治杰不可思议地抬起头,和刘邦对视了几秒钟又把头低下去“臣。。。遵旨!”

    “陛下,这不公平!”突然,一个声音从张治杰身后传来。刘邦这才注意到,跟张治杰一起来接驾的还有一个人,那是一个长相消瘦的青年,浓眉大眼,长得很是清秀。

    “齐霄,不可对陛下无礼!”张治杰回过头斥责道。

    那个名叫齐霄的青年脖子一梗,俨然一派‘今天我一定要把话说出来的’势头,刘邦笑问道:“哦?你倒是说说,朕是如何不公平了?”

    齐霄拱手道:“陛下,臣素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今我大渝有明君如陛下者,诛佞臣,亲贤良,善待黎民,仁治天下,百姓无不拍手称赞,都道是我大渝承蒙上天眷顾,降下不世出英主。

    如此明治之世,岂能有不公之事发生于天下脚下?臣虽调至金陵不久,但这段时间,对张大人的为人虽不能说是了若指掌,但他为百姓做的这些事情,臣都看在眼里。

    一个能将自家祖田捐出来,给难民建住房,能为了百姓的生计,夜不能寐,事事亲力亲为的人,臣绝不相信这样的官员是奸佞之徒,既不是奸佞,陛下为何将如此重任只交于张大人一人?而听任那些真正的尸位素餐的蛀虫,霸占功劳,洋洋得意?故此,臣认为,陛下此举有失公允!”

    “逸才慎言!”张治杰喝道。齐霄依然固执自见“下官自认为没有说错什么。。。”

    “你知不知道。。。”

    张治杰话还没说完,就被刘邦出言打断了“行了,不要说了!”他盯着齐霄“这么说,你不服?”

    齐霄分毫不让“自然不服!”

    刘邦盯着他看了半晌,最后笑道:“很好,好一个不服,你们都起来吧。”

    “多谢陛下!”张治杰站了起来,齐霄还是跪在地上“陛下如果不改变决定,臣就一直跪着!”

    刘邦皱了皱眉头,说实话,他很欣赏齐霄实话实说,不畏强权,保持初心的品质,但凡事都得讲究方法,都得有个度,他这样一言不合就长跪不起,逼迫刘邦改变决定的行为,让刘邦很是反感。

    能看的出来,这是一个‘魏征式’的人,就像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这种性格在官场上可不怎么吃的开。

    “愿意跪,那你就跪着吧。”刘邦强压下心中的火气,往身后的一处高坡走去,张治杰看了齐霄一眼,发出一声长长叹息,也跟了过去。

    站在高处,眺望远处的河流,刘邦指着在河中作业的民工道:“这么多人的粮食不好解决吧?”张治杰拱手道:“不瞒陛下,确实有些捉襟见肘,加上庄子里的口粮,朝廷拨下来的粮食只够支撑三天的了。”

    嗯,刘邦点点头“说说,你组织这么多的民工,想做什么?该不会是想把金陵所有的河道都请一遍吧?”

    (本章完)

第142章 河患猛于虎() 
张治杰苦笑着摇头“臣虽有心,但实在是没那个能力啊。”刘邦不置可否,他沉吟半晌问道:“说说吧,对于这件差事,你是怎么想的?”

    “安置百姓嘛,说容易倒也容易,只要给他们一个住的地方,能填饱肚子,再给找份差事,说难却也着实让微臣束手无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