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隐龙惊唐-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乾心中悲苦,暗道李沐如果能遵从教化,哪还有眼下之事,那小子也是能教化得了的?

    可李承乾不敢顶撞父皇,只能低头应是。

    李世民转头看着长孙无忌道:“辅机也是,这么大年纪了,揪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放,岂不为老不尊?朕没空理会这些破事,退下吧。”

    长孙无忌其实在听到李世民责备太子时,心中已经有了预感。

    可他完全想不到,皇帝竟会为此公然责怪自己。

    他原以为,李沐不过是李建成的儿子,皇帝也不至于帮着李沐,欺负太子吧?

    可现在才发现,李世民竟然真袒护李沐,训斥李承乾。

    长孙无忌是个人精,哪会真以为,凭打架斗殴就能将李沐置于死地?

    唆使李承乾进宫告状之举,无非是利用李承乾试探出李世民对李沐的容忍底线。

    这下,长孙无忌只能与李承乾灰溜溜地退了出来。

    待李承乾、长孙无忌走后,李世民转头对袁仁国道:“替朕口谕训诫李沐。另外责令魏征对李沐严加管束。”

    “奴婢遵旨。”

    “传韩仲良进宫见朕。”

    “奴婢遵旨。”

    出了大殿,李承乾就发作了,“舅舅素来善谋,如今三番两次失算,害得孤几次被父皇责备,以后,凡是有关李沐的事,舅舅自行决断便是,别来找孤了。”

    说完,拂袖而去。

    长孙无忌目瞪口呆地站立着,望着李承乾远去的背影,突然暴跳着道:“竖子不相与谋。”

    说完,长孙无忌立马回过神来,这是在宫中。

    他左右四顾,没有发现有人在场,才松了口气。

    可心中怒意并未消散,他跺了跺脚,出长乐门而去。

    。

    平康坊内,酒楼周边,躺满了哀号的东宫卫率。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回去报信的校尉,并没有带来太子府的援兵。

    校尉带来的太子命令,便是立即撤回东宫。

    东宫卫率再也不想躺在地上装伤哭喊了,赶紧起身灰溜溜地离开。

    引得旁观的吃瓜群众纷纷起哄不已。

    尉迟环大笑道:“没想到东宫卫率如此不堪一击。”

    程处弼也点头道:“看来禁军中能战者不多了。”

    李师道:“南衙禁军中的几卫还有些战力,其余禁军十余年不曾上过战场,当年骁勇善战的将士几乎都老去了,补上的都是新兵,何谈战力二字。”

    李沐拍拍手上灰尘问道:“这架打得过瘾吧?”

    “过瘾。”众人哈哈大笑道。

    “那就好。绿云,去安排酒楼重新开张。”

    “是。”

    “一杯倒”酒楼在李沐率一干人等,当众殴打了东宫卫率之后,重新开张了。

    而“凶犯”李沐,只是被皇帝传谕训诫。

    长安城的百姓乃至朝堂上的官员们,由此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宁可得罪太子,也千万别去招惹李沐。

    当天傍晚,韩仲良来访。

    “臣见过嗣王殿下。”

    “韩相不必多礼。请问此来有何事见教?”

    “不敢当见教二字。臣此来有二事。一是奉陛下命,告诫殿下不可再张扬跋扈,凡事须恭谨守礼。”

    这是李沐今日接到的第二道皇帝训斥口谕,李沐遂躬身道:“臣谨领旨谢恩。”

    韩仲良继续道:“另外,臣有急事禀报,还请殿下决断。”

    “韩相请讲。”

    “当日殿下说司空将长孙氏名下一千余店铺入股钱庄,可昨日,京城中所有长孙氏店铺皆被长孙氏派人接管。”

    “此事我已经知道,不但是长安城内十余家店铺,甚至长安周边州县的店铺也都被长孙无忌派人收回,我派往店铺的人员皆被遣回。估计到此时,所有店铺都已经回到长孙无忌手中。”

    “臣想请教殿下,如何应对?”

    李沐问道:“韩相之意如何?”

    韩仲良道:“既然司空无意入股钱庄,一成股份自然不用再给他。只是如果没了长孙氏的店铺,恐怕钱庄推行的计划会延迟许多。”

    李沐道:“这倒不怕。天下不是只有长孙氏有店铺。”

    “殿下的意思是?”韩仲良听出李沐话中的意思,不禁迟疑起来。

    “天下世家多得是,现成的店铺更是多如牛毛,我不知道韩相担心什么?”

    “可陛下欲压制天下世家,殿下之意恐怕不妥吧?”

    “无妨。你就据实上奏,陛下若有见责,自会见询于我。”

    韩仲良本就想不出办法才来找李沐,如今见李沐担下责任,自然不会反对,“那臣便写折上疏皇上了。臣告辞。”

    “请。”

    。

第297章 嗣王府(一)() 
果然,第二天一早,有内官前来传李世民口谕,召李沐即刻进宫。

    李沐早已打好腹稿,所以,大大方方地随内官进了宫。

    “臣叩见皇上。”

    “李沐,你端得是好威风啊?”李世民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臣惶恐。”

    “居然连东宫卫率都不放在眼里,你究竟想做什么?”

    “臣也是迫不得已,请陛下责罚。”

    “在朕看来,你是泄私愤。”李世民的声调突然拉高,“韩仲良上疏,原属于司空的一成钱庄股份取消,这应该是你的主意吧?”

    李沐道:“陛下圣明。臣确实是泄私愤。”

    “你倒是实在。”

    “臣不敢在陛下面前说谎。敢问陛下,如果臣连自己的身边人都保护不了,那这个嗣王当得还有什么意思?常玉无辜被杀,臣只是打了几个人而已。况且司空两天前,擅自收回店铺,使得开设钱庄的计划延迟,臣只是请陛下收回一成股份,已经是相当大度了。”

    李世民其实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不过是敲打敲打李沐,他戏谑道:“你胸襟大度?那天下就没有眦睚必报之人了。”

    “陛下圣明。”

    李世民被李沐逗得忍俊不禁,差点憋不住笑出声来,他努力让自己严肃道:“可你为何忤逆朕的意思?准备与五姓世家媾和?”

    李沐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敢问皇上压制五姓为得是什么?”

    “朕为得是天下公允,为得是大唐江山稳固。”

    “臣与陛下不谋而合,为得也是如此。”

    “此话何意?”

    “五姓之所以为祸大唐江山,其本质在于兼并。大唐赋税实行的是租庸调制,可根本在于均田制,每个成年男丁可获得百亩田,这才能保证租庸调制的顺利施行。可天下世家利用兼并,谋夺百姓手中田地,加上人口增加,以致各地官府渐渐无田可分。”

    李世民点头道:“你倒是说得通透,可朕不明白,你欲媾和世家,所图为何?”

    “陛下容臣细说。世家兼并土地为得是什么?其实无非两字,利益。有利可图,才造成他们兼并土地,有了土地,百姓为谋生路,自然依附,由此世家日益壮大。可如今,臣将更大的利益放在他们面前,敢问陛下,他们会不会意动?”

    李世民皱眉道:“你说是钱庄?”

    “对。钱庄获利远比土地产出来得丰厚,更体面,试想天下世家豪族岂会不闻风而至?不仅仅是钱庄,臣还打算将庄子中的产业慢慢扩散出去,由此扩大货物产量,为之前的输出战争方略布局。”

    李世民皱眉道:“可世家获利了,朕能得到什么?”

    “陛下能得到大唐江山永固。”

    “不对。世家豪族获利越多,实力就为越强大,离朕的初衷便越远,何谈江山永固?”

    “敢问陛下,世家因何而强大?”李沐自问自答,“无非是土地和人口。可当他们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从事商业后,依附地他们身上的土地和人口就会渐渐远离。陛下以为,失去了土地和人口的世家还是现在的世家吗?况且,从古至今,臣听闻过藩王、重臣造反,也听闻过农民造反,就是未听过商人造反的。为何?就是因为商人再富有,也没有依附的人口。”

    李世民一瞬间就被李沐说服,他眼光精光大盛道:“好。此事朕允了。”

    李沐躬身道:“只是臣担心司空会因为股份被夺,而阻碍钱庄的推行。”

    李世民摆摆手道:“此事朕作主,你放心去办便是。”

    “臣遵旨,臣告退。”

    李沐离开之后,从李世民身后的江山万里屏风后,走出二人。

    赫然是房玄龄和韩仲良。

    李世民问道:“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叹道:“臣自认才谋过人,可与此子相比,怕是远远不及。嗣王思路之开阔,前所未有,他所呈之计谋,臣闻所未所,想来秦之甘罗、魏之曹冲,也不过如此。”

    韩仲良道:“臣亦有同感,臣自小精通明算,可与嗣王相比,便如繁星与皓月,不可同日而语。”

    李世民听了,心中如饮蜜水一般,这可是朕的儿子啊。

    。

    次日一早,朝廷册封李沐为嗣王的旨意正式颁布。

    同时布政坊王府也由宗正寺正式移交。

    可能是为了避嫌,更有可能是受父亲长孙无忌的阻止,在几乎所有五品以上的宗正官员到场情况下,身为宗正少卿的长孙冲缺席了。

    当然,李沐是不会在意这等小事的。

    况且,两方之间已是势如水火,就算见面,也是徒增尴尬而已。

    交接的场面非常宏大。

    单就皇帝派来的宫中太监、宫女,就有数百人。

    江夏郡王李道宗、河间郡王李孝恭一起到场。

    身为宗正卿,李孝恭特意从太庙请来数十个僧侣,在王府祈福祭祀。

    二个郡王引领百官恭贺,这样的移交阵容,可以说是超规格了。

    好在律法没有在移交人员上有限制,倒也不在乎会有御史弹劾。

    李道宗前来其实还另有内因在里头。

    当初李泰派死士袭击李家庄,他为了迎合圣意,故意将庄子里有活口的消息泄露给李泰,由此与李沐的关系陷入底谷。

    本来也没什么,况且二者间身份的距离实在太远,一个是郡王,一个只是开国伯,说八杆子都打不着,也不为过。

    李道宗自然不会顾忌到李沐。

    可现在不同了,李沐被朝廷正式册封为嗣王,虽然没有划定封地,但嗣王要比郡王高半级。

    大唐爵位,亲王、嗣王、郡王,而后是国公、郡公。

    嗣王的认定其实很简单,承嗣亲王爵者为嗣王。它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爵位,只能算是一个资格,这也就是说,只要朝廷认定李建成的息王爵位有效,那承嗣李建成王爵的,就必定是嗣王,不需要朝廷认定。

    朝廷的认定只是走个官面文章,重新确认一次罢了。

    这也是朝堂上,魏征等人敢于直接请求皇帝册封李沐为嗣王的原因。

    但从嗣王转变成正式的封王,就需要论功、论资历、论亲疏了。

第298章 嗣王府(二)() 
譬如,象李沐这样的情况,上可以触碰亲王爵,下也可以封郡王,就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从品阶上来说,郡王与国公的品阶相同,只是受封郡王的都是皇族宗室,也就是说异姓论功最高只能到国公止步。

    李沐的嗣王正处于亲王与郡王之间,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