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龙惊唐-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儿之前不知道自己身世,擅自收下了。”李沐有些讲不下去了。
“我儿收了什么?”郑观音不解。
“庚贴。”李沐吞吞吐吐地说道。
“庚贴?”郑观音惊愕了,李沐才多大?十一岁啊,就敢收女方的庚贴,这也太耸人听闻了吧?
“噗”地一声,陪在郑观音身后的李婉顺忍俊不禁,轻笑出声。
李沐老脸挂不住了,怒瞪李婉顺一眼。
好在郑观音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她心里还以为是李沐不检点,才有了这一幕。
“沐儿,庚贴何在?”
“这庚贴孩儿放在了庄子里,母亲若要看,孩儿这就派人去取。”
“派人去取来。”
李沐出门吩咐人去庄子里取庚贴,然后回来。
“沐儿,女方姓甚名谁?是何出身?”郑观音问道。
“博陵崔氏家主崔尚的孙女,名字孩儿一下子记不起来了。”
“博陵崔氏?”郑观音一惊,五姓女可不是谁都能娶得了的。
“是。”
“女方生母是何出身?”郑观音首先想到的是门第嫡庶。
“孩儿依稀记得女方生母好象姓王,出身太原王氏。”
郑观音有些愣了,问道:“如此说来,那女方该是崔氏嫡女?”
“是。崔尚曾说是他唯一的嫡孙女。”
“与五姓嫡女联姻,这是好事啊,为娘不明白我儿脸色为何如此?”郑观音明显心神一松,她就怕李沐少不更事,擅自应允了一家破落小户,那可就出大问题了。
一个前太子嗣子,当朝嗣王,如果娶一个平常小户之女为王妃,那真就失了宗室颜面了。
不要说在她这通不过,就算她同意了,报宗室也会被驳回的。
如今听是博陵崔氏嫡女,这让郑观音心中放下了大石。
她甚至不必去担忧女子的教养和容貌。
因为数百年的世家所出的子女,就不会有长得太惨的。
五姓世家的子弟,就算纳妾娶进家门的是平常小户,必然也是容貌出众的。
然后经过数百年的进化,代代优生优育嘛,哪还会有长得出不了门的嫡女?
教养更不必挂心了,世家之所以为世家,是他们的家教远比律法更严苛。
曾有崔氏家规流传,其中有一条便是“崔氏子孙,无论男女,三岁习诗书,五岁通礼仪,七岁谙文选,九岁达风骚,十二达六艺,十六通古今”。
李沐叹道:“母亲有所不知,如今皇上已经向五姓世家动手,如果孩儿与崔氏联姻,恐怕引起皇上猜忌。”
郑观音脸色瞬间一沉,问道:“皇上因何向五姓世家动手?”
李沐将李世民纳郑氏女被打脸的事情与郑观音说了一遍。
“母亲,这其实不过是起因,皇上真正的用意是要集权,将分散在世家手中的人口和土地,掌握在朝廷手里,由此增加朝廷岁入。”
郑观音能做太子妃,自然能听懂其中的意思。
她冷笑道:“果然如此,先王想做的,皇上便要反其道而行之。”
李沐一愣,问道:“母亲此话何意?”
“先王在生前得到天下世家支持,而皇上却欲求而不得,如今不过是找借口报复天下世家罢了。”
李沐有些迷惑了,难道李世民向世家动手的目的,真如母亲所说,是报复而非他口中所言,为了江山社稷吗?
“母亲话中之意,父亲是赞同并扶持世家共治天下的?”
“当然。先王在时,数次明言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李沐闻听,有种错乱感,“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应该是出现在宋朝吗?
这也太超前了吧。
“是何人将这说法谏言给父亲的?”
听李沐这么问,轮到郑观音惊愕了。
可郑观音很快回过味来,她转头看了一眼李婉顺。
李婉顺道:“沐弟,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说出自汉高祖刘邦,之后东汉末年,曹操的求贤令中也有提及,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
李沐老脸一红,暗道,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第311章 想着想着就想多了()
ps:感谢书友“浮夸”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李沐对李婉顺却有了深刻的认识,虽说史载李婉顺是个才女,可现在终究只有十五岁,非亲见,总有些怀疑。如今算是领教了。
郑观音看李沐脸红,道:“沐儿自幼流落在外,怕是没有好好读过书吧?”
“五岁那年,梁先生替孩儿开的蒙。”
“梁先生?”
“就是父亲的亲卫梁仲业。”
郑观音闻听无言,好半晌道:“其不过是个武人,能识字已是不错,教人怕误人子弟了。”
李沐有种吐血的冲动。
“沐儿啊,为娘思虑着,在闲瑕之时,让你二姐教你读书,你意下如何?”
李沐的头顿时一个变成两个大。
“咳母亲,其实如果不是孩儿身世暴露,皇上原本是令我去国子监读书的。”
“沐儿是怕婉顺教得不如国子监那些司业?”
“啊?不,不,母亲误会了,孩儿的意思是说,如今神机卫扩编,庄子里事务繁忙,还有各种迎来送往需要应酬,孩儿确实没有读书的时间。”
郑观音闻言叹了口气,淡淡地说道:“看来我的话,你是不愿意听了。罢了,大王退去吧,我要歇息了。”
李沐一听傻眼了,崔尚之事,还没着落呢。
他赶紧道:“母亲训诫,孩儿自当从命。日后闲瑕之时,孩儿定会向二姐请教。”
郑观音这才点点头道:“沐儿啊,不是为娘逼你,只是你身系先王一脉,不读书明礼,岂不是失了你父亲的颜面。”
李沐连连应是。
“好了,现在讲讲,你是不是不愿意与崔氏联姻?”
李沐道:“是。”
“那就回了便是。”
“这母亲,现在问题是,孩儿需要借助五姓世家之力。”
“哦?何事需要借助五姓?”
李沐沉默起来。
“我儿如果不便向为娘透露,那为娘便不问了。”
“不,不。孩儿说就是了。”
李沐将与五姓交往的过程,向郑观音述说了一遍。
在说到卢挺、郑之桓二人指派刺客行刺自己时,郑观音的脸色大变。
而说到卢、郑二人被当街诛杀,郑观音再也忍不住了。
她本就是冰雪聪明的女人,身为太子妃,不过是内敛罢了。
“沐儿,你可知道,郑之桓论起来是为娘的族兄?”
李沐瞬间有种石化的感觉。
他突然反应过来,郑观音便是出身荥阳郑氏。
“孩儿有罪,还请母亲责罚。”李沐跑在郑观音面前请罪道。
郑观音沉默了许久,才道:“罢了,郑之桓敢行刺大王,也是罪有应得。”
“孩儿当时真不知道郑之桓与母亲的关系,否则,怎么也会留他一条命。”
“杀了便杀了吧。只是唉。”郑观音叹道,“你杀了卢、郑二位家主,你可知道,这二家联合起来,与你为敌,那该如何是好?”
“当初崔尚答应孩儿,只要卢、郑二人一死,他便能按压住卢、郑二族族人。”
“胡说。”郑观音轻喝道,“卢、郑氏皆为数百年世家,岂是仅凭一个外姓就可能压服?”
“母亲的意思是说,崔尚在坑孩儿?”
郑观音沉思了一会,道:“害你倒未必,不过是利用你让其坐稳五姓盟主之位罢了。”
李沐闻言心中一盘算,觉得母亲所言确实在理。
“敢问母亲,如今孩儿该如何行事?”
“你先告诉为娘,你究竟想要借助五姓世家行何事?”
李沐不再隐瞒,回答道:“孩儿初来京城,没有根基,也不知道自己身世,只能与长孙无忌合作。原本庄中所产的货物皆依赖长孙氏的店铺销往各地。如今既然明白长孙无忌是害父亲的元凶之一,自然是不能再与其媾和了。”
“你是想与五姓合作?”
“是。”
“这该是崔尚乐见其闻之事啊,莫非他还不愿意?”
“母亲误会了。崔尚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孩儿提了个要求。”
“什么要求?”
“孩儿提的要求是五姓在半年之内,打垮长孙氏在各州的店铺。”
郑观音沉默起来,她怔怔地看着李沐。
好一会,才叹道:“你还是想复仇?”
李沐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你最终的想法,恐怕是这天下吧?”郑观音幽幽叹道。
李沐知道无法隐瞒郑观音,便实话实说道:“是。这天下本该是父亲的。”
“沐儿可知道,你一旦动了长孙无忌,皇上岂会坐视不理?”
“可据孩儿了解,皇上与长孙无忌之间并非铁板一块,这些年在大唐各州,长孙氏的势力日益见涨,皇上心中对此也非常忌惮。”
“就算如此,皇上可以为利益而疏远长孙无忌,或者时不时敲打长孙无忌,可如果到了生死之时,皇上会毫不犹豫地站在长孙无忌一边。”
郑观音轻轻摇头道:“你毫无胜算。”
听了郑观音的话,李沐如醍醐灌顶一般,自己之前确实想得简单了。
李世民虽然忌惮长孙无忌的势力渐长,可这毕竟只是利益之争。
如果到了生死时刻,李世民岂会抛弃长孙无忌,而帮助自己?
毕竟长孙无忌是他坐上皇位的最大功臣。
这种关系绝不会因为区区利益而割裂。
换句话说,只要长孙无忌没有谋反,李世民就绝不会将长孙无忌打落尘埃。
“母亲说得是,孩儿想得太粗浅了。不过,复仇之事,孩儿不会放弃。如今孩儿身份已明,皇上册封孩儿,只是顾忌到声名和朝中安定,才行的权宜之计。如果孩儿苟延残喘,等长孙无忌等人布置完成,灭门惨事还会重演。”
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如何的仇恨,岂是能轻易化解的?
不管是哪一方都会想尽方法置对方于死地。
否则,连睡觉都不会安稳。
郑观音自然是明白这道理的。
人的心里,就不能有希望。
因为有了希望,就会生出许多不该有的想法。
而且,想着想着就会想多了。
最后往往发现,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是美梦罢了。
郑观音沉默了,她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第312章 人心怕是要散了()
ps:感谢书友“legion”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家中骤然间有了李沐。
就算有了男丁,而这男丁虽然年少,却有能为,关键在于,心性人品上佳。
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让她有了奢求。
可如今正如点醒李沐一般,她也被李沐点醒。
安于现状,无疑是自杀。
“好吧,娘帮你。”郑观音喟叹道。
“母亲放心,如果真有什么不测,孩儿会将母亲和三位姐姐一并送出京城,绝不会重蹈当年覆辙。”
郑观音点点头,道:“你能想到娘和三个姐姐,吾心甚慰。不过真要是有这么一天,娘不会独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