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龙惊唐-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白下令撤退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最后思量之后,李世民做出了以下决定。
倭国必须为擅自登陆百济,攻击唐军的后果负责。
李沐的神机卫从倭国撤回。
但倭国须为神机卫撤退进行赔偿。
等等。
具体事宜,由鸿胪寺负责于倭国使团谈判。
可以说,李世民直接就将李沐和神机卫卖了。
至于卖多少,那得谈判之后才知道。
。
李靖率四万大军登陆百济。
与李孝恭在泗沘会师。
在知道李沐兵发倭国之后,李靖大惊,甚至愤怒。
渡海作战,进攻一个实力明显强于百济的国家。
以区区一万人,孤军深入。
这可是领兵者大忌。
关键在于李沐所为,没有得到朝廷的首肯,完全是自作主张。
追击?李靖岂会不清楚这是李沐随手抓来的借口?
可李靖心里毕竟还是有一丝欣喜的。
李沐,确实是个良将。
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一代名将。
以一万五千人扫平了百济,将数万倭军击溃,赶下大海。
然后趁机踏上倭国本土,从倭国身上狠狠撕下了一块肉。
不管如何,朝廷都可以因此占据主动,李沐功不可没。
可李靖也明白李沐现在的处境,如果朝廷没有对倭作战的意图,那李沐将成为一支悬在海外的一支孤军。
李靖瞪了李孝恭一眼,道:“你也不拦着他,任由他胡为?”
李孝恭嘿嘿笑道:“我拦得住他吗?除非陛下在此,或许还能阻拦。要知道,他手中的神机卫可不是你我手中的禁军。”
李靖知道李孝恭说的是事实。
神机卫虽然名义上隶属禁军,可改制不久,神机卫的军饷、粮草依旧是李沐一手包办,
如今又随李沐南下杭州。
其实与李沐私军并非二致。
李孝恭说得没错,如果李沐打定了主意,任何人都拦不了他。
李靖长叹道:“此子太野了。如果倭国真打算与大唐开战,只要封锁住对马海峡,神机卫就成了一支孤军,就算战力再强,又能如何?”
李孝恭笑道:“我当时也是这么劝他的,可经过一晚详谈,我倒反而被他说服了。”
李靖奇怪地问道:
“是。他说,虽然朝廷没有做好对倭开战的准备,但恐吓一下倭国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就算占领了石见,倭国也不敢与大唐开战。”
李靖一怔,“这么说,他并无与倭国开战的意思?”
李孝恭道:“应该没有,照他的话讲,就是追击倭军,报牟支城外一箭之仇。”
李靖长吁一口气,只要不是孤注一掷,那就没有问题。
“可他为什么非要占领倭国石见呢?”
“他说如果占领石见,与伽耶东西相对,对百济、新罗和倭国就有了震慑,关键是大唐在半岛和倭国就有了两个可以倾泻货物的港口,由此来达到掌控三国经济的目的。”
“倾泻货物的港口与掌控三国经济有何关联?”
“我也半知半解,只是他举了个例子,说如果在倭国大量倾销大唐优质铁器,那么倭国劣质铁器就会卖不出去了,由此倭国的铸造工坊就会亏损破产倒闭。如果在倭国大量高价收购铁矿石,那么所有人都会去开采铁矿石。如此一来,大唐将收来的铁矿石加工之后,再卖回去。不但挣了钱,还使得倭国的铸造业崩溃。到时,就算倭国想与大唐开战,它的军械生产能力也不足以装备大军。”
李靖倒吸了一口冷气,此子真不愧是妖孽。
“可他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倭国会同意或者默认他对石见的占领呢?”
李孝恭笑道:“他说了,如果真如他所料,倭国会派使者前往长安,以求谈判解决石见争端。”
“谈判?”
“对。他让我等你到来,然后回京亲自向陛下说明情况。”
“他怎么知道陛下会派我来?”
“他说,如今朝堂上,可为帅者唯有四人,你、我、秦琼、李勣,如尉迟恭、程知节者可为将,可为先锋,不足以为帅。如今秦琼抱病未癒,李勣在辽城,我在百济。陛下要选一个稳重善守之帅,除你卫国公,还能有谁?”
第420章 石见之战()
李沐对自己的评判切中内心深处,李靖有些惊悚。
“那他让你回京做什么?”
“向陛下解释他占领石见的用意,力求在与倭国谈判时,将占领或者租借石见做为谈判的首要条件。”
“租借?”
“呵呵。这小子说,如果倭国不肯答应割让石见,那可以退一步,租借石见九十九年。”
李靖被震惊了,这小子太疯狂了。
“他就没想过倭国绝不会轻易答应此事吗?”
“他想到了。他说倭国绝不会轻易答应,所以,接下来以战促和成为必然,打几场规模可控的战斗,打痛倭国,让他们明白收复石见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同意割让或者租借,那么倭国就会在条约上盖章了。”
“可他在石见只有不到一万军队,如何能抵挡倭国倾国之兵?”
“他说,倭国很可能分两路动兵,一路自然是攻击石见,另一路必定是发动海战,以求截断补给线。所以,他在伽耶留下刘仁轨、薛礼和三千神机卫,就是为了对付倭军发动海战。同时,他要我转告你,请你坐镇伽耶,他已经征集江南舰船北上至文登,随时可以调用。”
“刘仁轨、薛礼?他们凭三千神机卫,就能对抗倭军海战?”
“不,不。李沐的意思是,他已经交待刘仁轨、薛礼应对之道,只是兵力不足,需要卫国公分出一万兵,交于刘仁轨、薛礼统领。”
李靖心中不快,李沐要自己坐镇伽耶,却要将自己一万大军交于名不见经传的刘仁轨、薛礼统领,这岂不是怕我抢了他们功劳嘛。
李孝恭见李靖脸色不虞,忙解释道:“李沐还让我转告,如此安排绝非想抢功之举,而是薛礼的三千弓弩营应对倭军海战有奇效,请卫国公见谅。”
李靖脸色这才稍微放松下来。
“你何时回京?”
“今日即回。”
李靖长叹道:“想你我一大把年纪,竟然会被此子调动得昏头转向。”
李孝恭大笑道:“卫国公说得是,不过怪就怪在,某心中竟还是愉悦的。”
。
长安城中。
鸿胪寺卿几乎已经完成了与倭国使团的谈判。
双方就差签字加盖国玺了。
却因李孝恭的返回,一夜之间,回到了起点。
谁也不知道李孝恭和李世民说了什么。
次日,李世民不顾众臣的劝阻,直接向鸿胪寺卿下令,必须在和谈条约上,将割让石见做为首要条件列入。
这个条件就完全不在倭国使团的权力范围之内了。
虽然倭国使团没有当即离开长安,但谈判无疑陷入了僵局。
倭国使团随即向倭国都城飞鸟冈本宫传信,将大唐的要求作了汇报。
。
李沐在与五万倭军的对峙的日子里,抓紧时间修筑了防御工事。
水泥钢筋的堡垒,分为上下三层。
每隔一里地就修筑一个,中间用五尺宽的垛墙连结。
垛墙后,数百根手臂粗细的铁管子成四十度角摆放着。
这是李家庄新必进的简易掷弹筒。
不过射程远没有后世的掷弹筒远,因为没有底火,完全靠机械式的弹簧增加射程。
最远可投掷距离在二百五十步左右。
但威力却比后世的要大。
因为弹丸的装药量增加了一倍。
李沐将这批改进的简易掷弹筒带到倭国试验使用,完全出于一种恶趣味的心态。
除了这批掷弹筒,李沐还趁着夜色,在垛墙外一里范围,埋设了五千颗地雷。
唯一没有埋设的,就是堡垒正面的的通道。
因为那是神机卫骑兵冲锋的过道。
。
战争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生。
这天后半夜。
神机卫将士已经在帐逢中安睡。
当黑压压的倭军向神机卫的堡垒逼近的时候。
垛墙上没有一丝动静。
倭军至城外三里地时,还特意向堡垒方向投掷了几颗石头。
以试探动静。
可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两军对峙了这么多天,倭军士兵也奇怪唐军怎么修筑起如此高大的堡垒。
这与他们所熟稔的筑城术完全不同。
唐军不用木料和石料,仅凭着一坨坨的泥巴糊弄成了一道墙。
倭军士兵甚至怀疑,这样的墙只是中看不中用,很有可能一推就倒。
大将毛野形名也不相信从百济溃退的败兵所说,他不认为眼前的唐军会有多大的战斗力。
他很自负,在倭国他无疑是一代名将。
如果没有他率三万大军,及时扫平王子山背大兄支持者的五万军队。
田村倭皇就没有可能登上帝位。
当然,毛野形名忠诚的不是田村倭皇,而是丰浦大臣苏我虾夷。
如今,自己手中有五万大军,对面的唐军却只有八千人。
如果不是苏我虾夷明令禁止,毛野形名早就按捺不住,发起进攻了。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如今禁令解除,毛野形名便知道,他一战成名的机会到了。
将唐军全歼,这个荣耀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不过,他还是谨慎的。
他下令以五千人为先锋,去试探着进攻,以验证他的猜测没有错,唐军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
五千倭军渐渐加快了前行的速度。
一直到堡垒、垛墙前,唐军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心急的倭军士兵已经开始架梯登墙了。
而此时,垛墙上无数的火把涌出,将城墙内外映成白昼。
倭军士兵还没有在一暗一亮的光线中反应过来。
密集的箭雨将他们射成了刺猬。
如潮水而来,如潮水而退。
在留下数百具尸体之后,倭军退了。
毛野形名没有沮丧,反而心中大定。
用数百人的阵亡换取唐军显露出实力,值得。
毛野形名随即下令,再次发起进攻。
这一次,毛野形名动用了一万人。
而且,这次倭军不再试探,以极其迅速的冲锋阵形,向垛墙冲来。
当冲至垛墙时,唐军依旧重赏了之前的那一幕。
以弓弩射杀。
这让毛野形名心中大定。
因为上次唐军是突然涌出,而此次,这意外不存在了。
倭军士兵有了防备,以藤盾顶在头上,伤亡明显下降。
源源不断的倭军如同蚂蚁般地向垛墙涌来。
一万人足足铺满了垛墙外一里地的整片区域。
第421章 毛野形名自杀了()
就在石见战争爆发的时候。
对马海峡的海战也同时爆发。
倭国一面与出使长安,与大唐谈判,一面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倭国六万大军,乘船从下关出发,趁着夜幕向北进发。
战略意图是,重新攻占伽耶。
以此来获得重回大陆的跳板,和截断石见唐军的补给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