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龙惊唐-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关键的是,李怀道还活着,这让李世民在盛怒之余,感谢上天的恩赐。
至于沈氏,经过了这么十多年,就算再喜欢,李世民也已经渐渐淡忘了。
“起来吧。”李世民闷声轻喝道。
长孙无忌心中吁了一口气,这坎算是迈过去了。
。
翼国公府。
随着秦琼过世而衰落的翼国公府,在这两日间迅速热闹起来。
李怀道推辞了李世民所赐的王府,坚持回到翼国公府。
于是,长安城中的豪门世家,纷纷前往国公府送礼。
以借此获得这新晋亲王的青睐。
李怀道却闭门不纳。
令门房谢绝了一切造访。
李怀道没有遵照秦琼的遗愿,携遗书去投靠李沐。
在他看来,投靠李沐无非是被圈养起来,过富足的生活。
他不甘心,也不愿意。
他要凭自己的能力,为养父和生母报仇。
李怀道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后院的一间空房内。
此时,他跪在地上,面前的一张桌子上,立着养父秦琼和生母沈裳的两块紫檀牌位。
“义父、母亲在天有灵,保佑孩儿铲除长孙氏阖族,为你们报仇。”
李怀道“咚咚”地向牌位磕头。
贞观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李世民特进邓王李怀道为左羽林军将军,掌控太极宫北面宫城肃章、朱明、虔化三门宿卫。
。
常何的话得到了印证。
李沐将父亲的印信交给常绿云。
常绿云在荥阳狼牙卫的配合下,迅速前往查探。
得到的结果与常何所说的完全一致。
不过常绿云说到了一个疑点,就是山腹的空间很大,按空间算,其中所藏应该是瑞的三倍以上。
而常何的解释是,因为玄武门事件的暴发,太子身亡,故没有继续向山腹中输送。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李沐正式采信了常何的说法,释放常何,并调任常何为润州刺史。
这倒不是李沐还对常何有所保留。
而是苏州刺史一职,李沐心中有了合适的人选。
那就是南下的李靖。
李靖虽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政务官员,但苏州最需要的是安定。
苏州、润州是与扬州邻边的两州。
如果日后与朝廷起了战事,这两州便是第一战场。
润州是小州,打烂了也不可惜。
可苏州是大州,加上有华亭县在。
如果打烂了,李沐会心痛万分。
李靖是个稳重、谨慎之将,由他就任苏州刺史,李沐方能安心。
因为常何之事的耽搁,李沐在苏州多待了十多天。
所以,三天之后,李沐在苏州等到了李靖一家十数口。
“孩儿拜见祖父。”李师跪在地上向李靖磕头。
李靖没有理他,而是向李沐行大礼道:“臣李靖拜见吴王殿下。”
李沐没有回避,而是生受了这一礼。
此礼与往常礼不同,是定君臣名份之礼。
从李靖接受狼牙卫帮助的那一刻起,李沐已经知道李靖的选择。
“能得李帅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此时的李沐已经不须讳言,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志向。
李靖拱手道:“臣有一请求,不知殿下可否应允?”
李沐点头道:“李帅但讲无妨。”
“若有一日,殿下挥师北上,占据中原,可否宽恕陛下?”
这话问得突兀,让李沐踌躇起来。
李靖太直接了,直接到没有一丝遮掩。
李沐看着李靖,李靖也一样看着李沐。
李靖知道,以李沐的实力,挥师北上只是时间问题。
第515章 班师杭州()
李靖不象朝堂中那些腐儒。
只以三百多州对十九州来计算朝廷与江南东道的实力对比。
李沐神机卫的战力是其次。
主要的是李沐这些年在朝野布置下的棋子。
单就五姓而言,只要李沐一声招呼,天下就乱了。
五姓世家的实力虽然不足以逐鹿天下,可搞乱天下还是能做到的。
关键是钱庄,现在叫皇家银行。
从之前的挤兑潮引发动乱,李靖已经很清楚李沐手中的实力。
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整个朝廷陷入混乱,这种能为谁能阻挡?
李靖从戎数十载,他明白一旦李沐挥师北上,只要攻克几州,剩下的各州必会闻风而降。
其中的得失绝不是简单的加减所能预计出的。
原本李靖心中还有期盼,认为李世民可以凭借整治,使得有与李沐对抗的本钱。
可李承乾、李祐的叛乱让李靖清楚地认识到,李世民改革的难度,无异于登天。
而李沐攻占长安而不据,拱手奉迎李世民回京。
别人看到的是李沐忠诚于大唐,忠诚于皇帝。
可李靖所看到的是李沐心中的自信。
取长安如探囊取物一般的自信。
从太上皇传谕侦查李沐身世的那一刻起,李靖就能猜到李沐所图。
他绝不会认为李沐将长安拱手相让是忠诚。
所以,李靖在对李世民彻底失望之后,选择了李沐。
只是李靖心中期待与李世民君臣有始有终,希望李沐在取得天下之后,不要斩尽杀绝。
李靖看着面前的李沐,虽然李沐依旧称呼他为李帅,但这已经完全不是五年前在朝堂上叫自己李帅的那个孩子了。
如今的李沐可以说一声令下,足以令天下动荡的一方诸候。
李靖渴望李沐能效仿先贤,点头应允下来。
可李沐却摇摇头道:“李帅见谅!宽恕,我做不到。”
李靖失望地长叹道:“殿下难道也要效仿陛下,再次骨肉相残吗?”
李沐再次摇头道:“李帅误会了,我不会宽恕陛下。我要他活着,活着忏悔他所犯的罪恶。”
李靖闻言惊诧道:“殿下的意思是?”
“对。我不会杀陛下。”
李靖动容,再次跪下道:“殿下仁慈。今日之后,臣一身老骨,就交与殿下了。”
李沐上前搀扶道:“真正的军人只在于守护国土和百姓,在我的心中,李帅便是那样的军人。”
李靖闻言涕泪迸出,“能体会某心中所苦者,唯殿下一人。”
“李帅不必自苦,相信我,往后大唐天下,会有无数与李帅共同志向的军人。”李沐另一手拉起李师,“李帅祖孙已经有数年未聚,今日在此共谋一醉,明日我们便在返回杭州。”
李靖闻言一怔,看了看李师,问道:“殿下难道不让臣随同前往?”
李沐道:“我希望李帅能接任苏州刺史一职,替江南守住大门。”
李靖心中一凛,迅速猜到了李沐的战略安排。
“殿下放心,臣在,苏州在。”
李沐道:“我会为李帅留下一万神机卫。”
李靖大喜,“有机会统率神机卫,乃臣之幸事。有这一万虎贲在,苏州无忧矣。”
说完转过头去,看着李师道:“你父亲虽然流放西州,但有我的一张老脸在,也就吃些苦罢了,性命无虞。你好好追随殿下,休堕了李家的名声。”
李师恭应道:“孩儿谨遵祖父教诲。”
。
回到杭州,魏征、马周率百官出城迎接。
李沐此次北上平叛,大获全胜,被封为江南东道大总管。
这对于江南官场来说无疑是一场剧震。
越州刺史宁纯、台州刺史何应博、温州刺史秦令明这三州主要官员也齐赴钱塘府进见李沐。
除润、苏二州之外,其余各州主官也陆续前来拜见新上司。
没有任何一州敢于挑衅李沐的权威。
这不仅仅上李沐大总管之职是朝廷册封,而更重要的是如今李沐的实力今非昔比。
就连普通百姓都已经看出李沐志向甚远,何况这些在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条?
短短半年之内,李承乾、李祐两位皇子谋反丧命,魏王李泰被李承乾诛杀满门。
李世民的根基明显已经出现动摇。
一个年过不惑的皇帝和一个正如日东升的一方诸候相比。
聪明值得都懂得作何选择。
谁不想攀上李沐这颗大树,为将来做打算?
加上朝廷排斥、清除异己的举动,就算之前不是李沐党的官员们,也动了南下的心思。
。
魏征、马周在得知常何之事后,都显得很担忧。
魏征劝谏道:“殿下如此轻易相信常何,臣以为很不妥。臣虽然没有参与当日之事,可常何毕竟仅凭一个先太子宝藏取信于殿下,这事有欠商榷。”
马周也进言道:“臣以为魏公所言极是,润州乃北下要冲,殿下将润州托付于常何,无论如何都是欠妥的。一旦常何怀有异心,那苏州就独木难支了。”
其实李沐也有些后悔,倒不是被二人说动了,对常何产生了怀疑。
而是润州地处要境,乃苏州以北第一要冲。
之所以让常何任润州刺史,一是李沐确认了宝藏的存在,相信了常何所言,二则常何本是朝廷所授的苏州刺史,李沐要调任常何,也不能太过分了不是?
“魏公和宾王所言在理,只是我已经任命常何为润州刺史,如今常何并无过错,去罢免或者调任他,恐怕会引起常何的怨言。况且,如今江南东道新入我的手中,缺乏得力官员,无罪贬之,恐怕为引起江北欲投奔我的官员的不快,岂不自断了纳贤之路?”
听李沐这么一说,魏征点点头道:“殿下所说也有理,那不妨就看看常何的言行举止,再作定夺吧。”
马周也点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好在润州只有二千府兵,就算常何怀有异心,也搅不起什么大浪来。不过臣有一建议,殿下可让润州狼牙卫暗中监视,也可防范万一。”
这提议其实是符合李沐心思的。
第516章 李婉顺的婚事()
不过李沐思忖了一会道:“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常何真有异心,必定小心谨慎,狼牙卫在外围恐怕也很难拿到什么有用的线索。若常何并无二心,那此举万一被他察觉,反而寒了他的心。罢了,就先这么着吧。”
看李沐已经有了决断,魏征也就不再赘言。
“江南东道十九州新入殿下之手,除杭、越、台、温、苏、润六州之外,其余各州刺史及各主官是否留任?”
魏征的话让李沐深思起来。
这十三州的官员皆是朝廷安排,虽说这些年杭、越两州的发展迅猛,引得周边各州都在向李沐靠拢,可这些主官心里究竟是何心思,还真无法得知。
“以魏公之见,该当如何?”
魏征道:“臣以为必须换,只是如今钱塘府官员紧缺,一时无法凑齐应有之数啊。”
马周道:“县学学子倒是可以为官,可这些年青人做做佐官也就罢了,将他们放在一州主官的位置上恐怕不妥。”
李沐想了想道:“那就先不换,当初我离京时,带来百余名国子监学子,我曾经许诺过他们,担任县学先生满三年就委任他们实缺,如今三年之期已满,就在他们中间抽调数十优等者,前往各州就任别驾之职。一是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二则也不会引起各州刺史的抵触。”
唐朝立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