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龙惊唐-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天之后,包围皇城的大军开始撤退。
神策卫返回李家庄,继续驻扎在城外。
神机卫做为唯一一支李沐直接控制的军队驻扎在长安城内,驻地为布政坊、颁政坊一线。
满员编额为八万人。
算上苏定方在战前招募的新兵,神机卫如今的人数已经达到十六万人。
所以,神机卫由此分为两部。
另一部分继续驻扎在江南苏、杭二州。
李勣大军开始遣散,加倍发放了赏赐之后,除了六万禁军回归南衙之外,其余十万府兵回归各州建制。
南、北衙禁军重建,北衙禁军依旧在皇帝李世民的绝对控制之内。
南衙禁军却归入到尚书省麾下,调动他们需要皇帝、兵部、李沐三方虎符合一。
所有官员皆被赦免,维持原状。
贞观十六年十一月初一。
朝廷正式颁布旨意,吴王李沐以亲王爵总理朝政,是为大唐第一个摄政王。
太尉长孙无忌抱恙,主动请辞,卸去所有实职,居府休养。
司徒房玄龄重掌中书省。
岑文本迁侍中,掌控门下省。
魏征调御史台,出任御史大夫。
褚遂良任尚书右仆射,知政事。
刘洎任尚书左仆射,知政事。
韩仲良重掌民部,依旧兼任银行大总管之职。
马周调任工部尚书,兼领交通监正,再次为大唐修建直道。
其余各部主管依旧。
尉迟恭、丘行恭等参与宫变的将领,没有被追责。
其实都清楚,长孙无忌的失势,李世民需要人手,由此被所有李世民阵营的大臣们,选择性忽视了。
而李沐这方,也是为了安定人心,不想节外生枝,刻意地忍耐下来。
皇帝的权力被大大削弱,除了三省六部主副长官的任命权和军权之外,所有政务权力皆归于摄政王之手。
大唐朝堂由此正式进入了李沐摄政时期。
几天之后,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堂会审梁仲业案。
李沂和房玄龄参与陪审。
房玄龄就算心中万分不愿意,也已经无法拒绝李沐的命令了。
摄政王,那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
虽然名义上,太子还比摄政王尊贵。
但那只是名义上的,太子绝无摄政王那般,掌握着实权。
这次公审,双方都是绝对地秉公行事。
都没有丝毫意愿想要偷奸耍滑。
加上梁仲业案证据确凿,本人又供认不讳。
故仅一日,便告结案。
梁仲业被判处斩立决。
奏疏呈到李世民那,李世民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朱笔勾决。
临刑前一晚,梁仲业提出见李沐。
李沐没有拒绝,带着常绿云去了天牢。
当见到李沐时,梁仲业放声痛哭。
使劲地抽着自己的嘴巴子。
李沐确实有些心软了,可心软归心软,李沐绝无再将梁仲业放虎归山的意愿。
如果梁仲业仅仅是个叛民,李沐不介意手下留情,放他一条活路。
可问题是,梁仲业已经是羽林将军,且手上还有万余兵。
第618章 梁仲业被处斩()
如果梁仲业活着,必将是李世民一伙极力争取的对象。
以梁仲业的心性,恐怕无法抵挡李世民的诱惑。
最后的结果,恐怕依旧如现在同出一辙。
自己也将因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以,李沐不得不硬下心来,“梁先生,孤知道你有妻儿在世,长安还有一妾一子,你放心,孤会照顾他们一生平安。”
梁仲业抽泣道:“殿下,属下悔啊。一念之差,便有了今日不堪之结局。若早知如此,臣还不如象常大哥一般死去,也好落得个忠义的名声。”
常绿云在一边不齿,喝斥道:“休要拿先父比较,你不配。”
梁仲业一怔,收敛起哭声,黯然道:“常侄女说得是,常大哥忠烈,某不配与他并论。”
李沐道:“你带话于本王,说是有话要与本王讲,何事?”
梁仲业道:“臣是想提醒殿下,当心李沂。”
李沐闻言大怒,“梁仲业,孤念及当日凉州的情分,方才入狱相见。可你若再离间本王兄弟,休怪本王收回方才的承诺。”
梁仲业急忙道:“殿下息怒,殿下且听臣一言。李沂昨日已经来见过臣,细细问了当年的经过,臣也向他解释了,当初行刺李英节确实是为了隐瞒殿下的身世,也是臣与常大哥共同商议后所为。臣观李沂神色,很有可能迁怒于殿下,更有可能对常侄女不利。臣之上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哄骗殿下,更勿论企图离间殿下兄弟之情了。”
李沐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李沐相信此刻梁仲业不会说谎。
李沂的性格执拗,遇事容易钻年角尖,认定的事,很难回头。
如今李沂得知李英节确实死于谋杀,自然要找梁仲业和常玉复仇。
梁仲业是待死之囚。
可常玉已经不在了,所谓父债子偿,常绿云真有可能成为李沂的目标。
而李沂知道常绿云在自己心中的位置,绝不会亲口向自己要求处置常绿云,当然,李沐也绝对不会同意将常绿云做为牺牲品,以全兄弟之情。
这样一来,事情就会变得更复杂。
人心就是如此,疙瘩之所以难解,就在于双方各有忌讳。
很多心中的想法无法放到桌面上来说开。
李沐心中叹道,若世事都能说开那就好了。
可李沐又无法主动向李沂提起常绿云之事,这会使得在李沂心中,李沐要以兄长的身份,甚至摄政王的身份袒护常绿云。
这将会使得事情变得更糟糕。
想到此处,李沐的心情变得异常地烦躁。
他一甩袖子,连声招呼都不打,顾自离开了。
常绿云瞪了梁仲业一眼,紧随李沐而去。
梁仲业对着李沐的身影三磕首,大喊道:“某对不住少主,对不住先主,这就与少主诀别,向先主请罪去了。”
李沐的脚步为之一顿,犹豫了一会,仰头深吸一口气。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次日,梁仲业被当众处斩。
。
程咬金已经被关在小黑屋里将近半个月了。
程处弼这已是第三次前来王府向李沐求情。
李勣、李靖也皆劝谏李沐,如今朝政刚刚平稳,不能以程咬金一命,而乱了整个大局。
程咬金毕竟是当朝国公,玄武门之变时确实参与了,可归根结底,也算是各为其主。
不如让程处弼做说客,劝程咬金归附。
如此既可免于授人以柄,又可在皇帝身边安插一枚棋子。
被二人一劝,李沐有些动摇。
梁仲业的死,让李沐终究有些难受。
鉴于攻城时自己的承诺,李沐令程处弼先行劝降。
有了效果,再来禀报。
当然此劝降非彼劝降。
不同于两国交战,同在一个朝堂中,无非是阵营不同罢了。
程咬金在小黑屋,关了快半个月,着实是心有余悸了。
幸亏这不是李家庄军营的小黑屋。
否则,以程咬金这个年龄,一把子老骨头,恐怕早已魂兮归去了。
这小黑屋不过是嗣王府,不,现在该叫摄政王府了,是摄政王府东院马厩旁边的一间长时间人打扫的小屋罢了。
里面没有油灯,没开窗户。
白日里,多少还是能见到光的。
再说一日三顿,李沐也没去亏待他。
只是,程咬金养尊处优了十几年,早已不是那个随秦王征伐天下的三板斧了。
小黑屋的体验,让程咬金觉得比死还难受。
程处弼的劝说显然是有用的。
程咬金得知李沐已经成为摄政王,便一下子泄了气。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李世民在这次较量中彻底输了。
而自己追随长孙无忌宫变,显然是回到李世民身边去了。
就算能回去,程咬金也不想。
芥蒂一旦形成,将无法轻易消去。
这个道理,程咬金知道得很清楚。
那么程咬金只有一个选择。
就是投靠李沐。
大唐能与李世民抗衡的也只有李沐了。
只是,程咬金还是有所忌惮。
因为玄武门时,程咬金也是主犯之一。
如果说李世民会记恨自己此次背叛,李沐又何尝不会因玄武门之变忌惮自己呢?
所以,程咬金没有松口。
现在被提到李沐面前,程咬金再没有当日喝骂李沐的勇气。
“臣参见摄政王殿下。”
“宿国公不必多礼,请坐下说话。”李沐没有起身,只是淡淡地应了句。
“谢殿下。”程咬金依言坐了下来。
李沐将手中奏本合上,“国公想必已经体悟到孤请你来的意思。”
“臣自认能揣摩到殿下的用意。”
“那就好,孤就不讳言了。看在程处弼的面子上,本王给国公准备了两条路。第一条,罢黜一切爵位官职,本王允许你回故乡养老,可保你平安善终。第二条,归顺本王麾下,效忠于孤,孤保你官爵依旧。”
程咬金没想到李沐会如此直接,一时间有些下不了台。
怎么说,程咬金自认是功勋之臣。
可问题是立场不同,对李世民而言,程咬金有拥立之功。
对于李沐而言,则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李沐微微蹩眉道:“孤的时间紧迫,国公快快做出决定。”
第619章 劝降程咬金()
程咬金忍不住向着侍立在一边的程处弼看了一眼。
心中暗叹,最不入自己之眼的庶子,如今已是堂堂神策卫将军。
假以时日,想必晋升大将军应该不成问题。
看来程家的门楣还得此子来光耀了。
程处弼却以为程咬金要反悔,心中急得快要哭出来。
他上前几步,跪在程咬金面前道:“父亲,听孩儿一句劝,归顺吧!大唐的将来皆系于殿下一人,父亲万万不可一错而错。”
程咬金遂叹息道:“殿下可否容臣问一句?”
“问吧。”
“臣当日参与玄武门之变,若臣投殿下麾下,殿下能否摒弃前嫌,赦免臣之过往?”
这才是程咬金最关心的问题。
李沐看着程咬金的眼睛道:“孤自然是了解清楚了,你确实参与了当日事变,不过幸好,你手上没有沾染太子、齐王一族的鲜血,否则,就算孤看重程处弼,也断然不会容你活到现在。”
程咬金一愣,脱口而出,“殿下确要报复当年涉事之人吗?”
李沐道:“天理昭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任何人做下的恶,都会得到报应。”
程咬金道:“臣劝殿下一句,当日之事,先太子与陛下已经势若水火,陛下若不先下手为强,先太子日后也必会置陛下和我等于死地,我等追随陛下起事,不全为了争夺帝位,最重要的是为了自保。就算如今殿下贵为摄政王,某也依旧实话实说。”
李沐嗤笑道:“玄武门之变前,先太子动手加害汝等了吗?”
“这倒没有,可。”程咬金有些慌乱。
“既然没有,尔等以揣度之心,以莫须有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