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龙惊唐-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内,李勣的官邸。
李勣拿着刚刚收到的李沐书信,眼中浮现了一抹泪光。
大战三日,一万多人阵亡,三万多人受伤。
可见此战之惨烈。
朝廷至今没有任何回应,十三道请援奏折如同石沉大海。
幸好,殿下还记得臣,竟亲自率军北上赴险。
李勣心中涌动着一股豪气,某纵横疆场数十载,岂能让蛮夷宵小得逞?
“来人,传令三军,摄政王殿下已经亲率神机卫北上,不日便可抵达辽东。”李勣大声下令道。
李勣没有说出信中,李沐率领的神机卫来了多少人。
因为,二万人对于这块战争根本无足轻重。
说出二万人反而令将士心寒。
有李沐亲临这个消息,这就足够了,至少今日能安全地顶过去。
能多撑一日算一日吧,李勣如斯想着。
第750章 鬼天气()
在满朝文武一致要求出兵增援辽东的压力下。
李世民终于妥协了,满朝文武同声连气,让李世民不得不妥协。
他下诏,以尉迟恭为主帅、程咬金为辅,率南衙三卫共六万人北上,驰援辽东城。
这三卫其中两卫,选得是李靖所掌控的两卫。
李世民存了私心,将这两卫调出长安,那么长安城中再无李沐的军队。
李世民最终没有调动李沂的神策卫。
在李世民看来,李沂只能待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他才能放心。
或许,等晋阳公主有了身孕,诞下孩子,朕才可能真正放心吧?
满朝文武都松了口气。
暗想陛下还是明君,终究心怀天下。
只要出兵,以现在大唐直道,援兵最晚可以在六、七天后,赶到辽东。
有这六万生力军的加入,以李勣之能,辽东应该不会有什么不测。
可他们并未想到,这支援兵是不可能按规定时间到达辽东的。
更甚至于,这支援兵根本就没打算增援辽东城。
。
当李沐的大船停靠在大行城外。
苏定方率众将已经恭候多时了。
没有任何寒喧,甚至李沐连大行城都没进。
在岸边搭了个帐蓬,就召开了军事会议。
不,准确地说,是传达李沐的战略部署。
席君买说得没错,一将功成万骨枯,苏定方知晓了李沐的作战思路之后,迅速表态,愿意全力配合李沐对木底州的突袭。
不过苏定方对战术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
那就是如果遭遇平壤而来的大军攻击,允许唐军放弃新义州,撤至鸭绿江以北,与大行城、泊汋城唐军会合,依仗鸭绿江进行对抗,并建议在鸭绿江沿岸修建防御工事和堡垒。
此建议获得李沐同意。
一场决定辽东战局的破袭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李沐随即率神机卫经泊汋城北上,苏定方则令孙仁师、刘仁愿各率二万唐军,以两天的时间间隔向木底州运输粮草、军械。
然后在神机卫攻下木底州之后,刘仁愿部驻扎木底州,孙仁师部往返于泊汋城与木底州之间,负责补给。
这也是苏定方对李沐战术的完善和修补。
这个方法,等于给了李沐四万大军的支持,可实际上,孙仁师的二万人又随时可以回援泊汋。
苏定方的战术,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
辽东的冬天,是可以冻死人的。
大军的行军,变得异常艰难。
许多士兵在行军路上退队,许多战马在途中侧翻。
李沐没有下令停止,而是留下小数人马照顾他们,让他们原地等候救援。
因为刘仁愿、孙仁师的补给部队就在后面。
急行军,造成了近二成的士兵掉队,到木底州城外五十里一处山坡时,二万神机卫仅剩下一万六千多人。
其中还有不少冻伤手脚的士兵,强撑着追随行军。
但有一点,就算如此,神机卫将士都没有丢失肩扛手提的军械。
看着黑压压一片,被棉帽遮掩着,看不清脸的神机卫将士,李沐流泪了。
入半岛以来,一直舍不得让神机卫产生伤亡。
可仅三日两夜的行军,生生让近四千人掉了队。
当冰凉的泪水从脸上滴落,针扎般的灼痛感,让李沐有种嘶吼的冲动。
“孤想带你们所有人回家的。”李沐喊道,“可现在,孤要告诉你们的是,孤做不到了。你们之中,很多人会死在这里。”
李沐有些哽咽,可他坚定地喊道:“但孤能保证,带你们的尸体回家,绝不让你们埋在异乡。”
“西面,高句丽、靺鞨三十万联军正在发疯般地攻打辽东城,英国公率唐军正在浴血抵抗,每日都有上万的人死在城墙上。”
“北面五十里,就是木底州,攻占它之后,西北方向就是我们这次急行军的目标——新城。拿下它,敌人的补给线和退路就会被我们截断,辽东城之危就会解除,辽东大战就会结束,孤就能带你们回家!”
一片寂静,甚至连喘息声都听不到。
除了树枝承受不住积雪的重量,偶尔发出“吱”声,就只有“呜呜”的风声。
将士们知道李沐说得是实话,神机卫中都知道摄政王殿下从不说谎哄骗他们。
既然殿下说许多人会死在这里,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死在这里。
殿下说能带他们回家,就一定能带他们回家,哪怕是尸体。
在这一刻,士兵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悲壮。
他们没有想到,一场急行军就会折损二成人。
更想不到,神机卫战无不胜,竟会败给这见鬼的天气。
可他们不认输,从护卫营起,将士的心中就被注入一种霸气。
与人争,与天争的霸气。
李沐缓缓地环视一圈,抬起手抽出腰间的佩剑,指着北面木底城依稀的影子,“木底城见。”
说完一夹马腹,当先冲下山坡。
随后神机卫大军分为三路,如倾泄而下的泥石流,翻滚着向木底城席卷而去。
木底城守军根本没有想到,唐军会从己国的腹地突然冒出来。
城中一万守军仓促地涌上城头。
可战况远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甚至绝大多数士兵都从没见过这种攻城场面。
神机卫骑兵冲至木底州西城门外二、三里地时,迅速改变方向,向南、北分列。
尾随而来的带甲步兵“隆隆”地压上。
城楼上的弓弩箭矢击打在步兵的盾牌上,根本没有丝毫反应。
甚至连阻滞一下唐军都做不到。
就这样,距城门三百步外,步兵停止了前进,他们便长盾立在地上,盾后以支架固定。
这时,一座座掷弹器从盾牌的缝隙中,伸出头来。
城墙上的高句丽士兵莫名其妙地看着唐军的“表演”,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可当“嘭嘭嘭”地闷响过后,一颗颗乌黑的物体飞向城门。
然后伴随着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
高句丽士兵才明白,这是唐军的天雷,与新罗人用手投掷的一样。
两轮之后,西城门被炸毁。
掷弹器开始抬高,向城楼上发射,进行压制。
南、北分列的神机卫骑兵随即向城门口鱼贯而入。
第751章 高延寿献策()
在高句丽守军的猝不及防之下,短兵相接由此开始了。
三里之外,李沐勒马观战。
他的脸色很平静,一个区区木底州,根本不放在心里。
他的思绪已经飘向新城。
那个唐军得而复失的城池。
从闻香处得到的情报,此时新城中,驻有二万高句丽军队和三万靺鞨军队。
其中,有二万靺鞨骑兵。
新城不象木底城,它是个大城,可与安市州相提并论的重镇。
想用炸药炸毁城门,寻求突破非常难。
因为三百步外,掷弹器的距离够不到城楼。
无法形成压制。
城门有一尺厚,外包铁皮,除了用炸药包,否则无法炸毁城门。
如果没有压制城楼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接近城门,进行爆破。
想要迅速攻下新城,唯一的方法,就是诱出城内守军,寻求在城外决战的机会。
可如何引诱守军出城呢,闻香给出了一个建议。
示敌以弱,围点打援。
就是说,攻下木底州,招降一批敌人,向新城报信。
只说木底州被一万唐军偷袭,需要增援。
此时,从木底城西门,驰出数骑,直向李沐方向而来。
来者正是席君买。
奔至李沐面前,席君买道:“禀殿下,城中敌军主力已经被击溃,现只有小股敌军在负隅反抗,最多一个时辰,便可剿灭。按殿下之令,神机卫骑兵已经封锁东去的道路,所有溃兵皆被堵在城中。”
李沐点点头,用力一挥手道:“随孤进城。”
前后不到一个时辰,木底城信手拈来。
进入城中,一堆堆的降兵在神机卫的刀尖在簌簌发抖,随处可见。
来到木底城城中心的官衙。
李沐跃下马来,对席君买道:“去找一批愿意归顺的降兵,最好挑个将军、校尉之类的,孤有用。”
席君买一拱手道:“末将这就去办。”
李沐带着亲卫走进衙门。
见有一群高句丽官员被神机卫士兵看押着,蹲在地上。
其中有几个衣着华丽,象是有身份之人。
李沐用手指点了点二人,“把他们带过来,孤有话要问。”
几个亲卫随即上前,将二人拖拽到李沐面前。
“跪下!”亲卫往二人的膝弯后面处一脚踹去,这二人“扑通”一声跪在李沐面前。
“会说唐话吗?”李沐问道。
“阁下何人?”其中一人问道。
李沐道:“孤乃大唐摄政王李沐,你是何人?”
那人道:“我叫高延寿,木底城城主,他叫高惠真,我二弟,皆乃高句丽王族。”
李沐心中一动,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木底州还能捡两个高句丽王族。
“原来是高城主,失敬,快快请起吧。”李沐的笑容温柔可亲。
高延寿拉着高惠真(这二人并非杜撰,史实是二人都归顺大唐,被封为鸿胪卿、司农卿)起来,向李沐拱手道:“见过上国摄政王殿下。”
李沐让人搬来两个凳子,让二人坐下之后。
“孤很奇怪,荣留王被害,高藏王被杀,贵国不勘乱,反而勾结靺鞨与我大唐为敌,这是何故?”
高延寿叹息道:“殿下不知,渊盖苏文嚣张跋扈,独揽朝政,为求掩盖谋害先王之恶,意图以战争化解朝堂之争,我等确实没有攻打大唐的意思。”
李沐轻哼道:“二位既然没有与大唐为敌的想法,不如就归降大唐吧。”
高延寿道:“若殿下能保证救出我王,我等愿意归顺大唐。”
李沐想了想道:“贵国高藏王可未必愿意归降大唐。”
高延寿道:“殿下放心,我等必定能说服我王接受大唐册封,永世奉大唐为宗主国。”
“那行,眼下就有一事,需要二位帮忙。”
“殿下尽管吩咐,我等必效犬马之劳。”
“你带一队溃兵前往新城,就说木底城遭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