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龙惊唐-第5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额的福利报酬,诱惑着每个有着军旅生涯的年轻人。
大唐国内五大军团,合计三十六万人。
神机、神策两卫在战后正式改编成皇帝的禁卫军,隶属皇帝直辖。
属于内阁统辖的国民警卫队,共计数量达到一百万人,但这不是大唐正规军,属于地方武装,由朝廷和地方共同供养。
但驻海外的唐军人数,却达到了一百六十万人。
它们隶属于军机阁,是大唐统治海外的基石。
但这些军队的最大组成部分不是唐人,是之前所征服各国的精壮。
当然,现在这些人都可以称为唐人,只是不是汉人罢了。
朝廷以户籍换取他们五年时间的海外服役。
而对于海外服役的汉人,就需要提供巨大的军饷、福利支出。
军机阁同样进行了改革,在军机阁以下,设立了参谋部、情报部、作战部及军训部。
军训部并非负责军队整训,而是管辖大唐境内各大军事院校,分为陆军司和海军司。
科举制度得到了系统地改进。
三年一届的科举,成为定制。
女子也能参加科举,改变了女子的社会地位、延后了女子出嫁的年龄。
第996章 皇帝不治国()
ps:感谢书友“宋代大侠”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只是女子依旧是社会地位的底层,因为她们对学识的浸润、掌握先天不足,这需要时间慢慢演变。
朝廷为此特设了教育部,把对科举的管辖从礼部独立出来,但依旧属于内阁隶属。
教育部的设立改变了各级官府对科举应试的把控。
虽然无法根绝舞弊,但对于舞弊难度,无疑提升了不止一个级别。
大唐农民的赋税已经减至二十五税一,也就是说亩产五百斤粮食,所交赋税仅二十斤。
这对于普通民众绝对是种福利,同时也保证了粮食的战略储备。
但商税提高了不少,从原先十税一,升至八税一(关税除外)。
由于彻底打通这了西域通往地中海的陆路、海路,大唐强大的货物生产能力开始发挥得淋漓尽致,无数的高附加值商品销往海外,换来巨量的原材料和特产品。
举国上下,卯着劲地从海外运回原材料和矿产。
有人统计过,这波矿产、原材料的掠夺潮的高峰期,就在与大食一战之后的二十年。
单以华亭港海路的记录统计,运回大唐的黄金数量高达十万石,白银数量更超过三十万石。
对,大唐豪富,黄金白银不以两计算,是以石计算的。
不过此时的一石已经不如以前了,因为李沐重新制定了度衡标准。
一石只有一百斤。
可饶是如此,十万石的黄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还只是从华亭港海路运回大唐的数字,这还只是二十年的数字。
其实在三年之后,大唐在沿海已经建起了泉州港口,五年之后,范阳港和石见港口相继建成。
此战之后,李沐渐渐地放手权力。
除了元月大朝会和一些节日庆典之外,李沐更多的时间都在出巡。
对于李沐而言,放手其实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姿态。
皇权的巩固,不在于暂时的权力,而是一种信仰。
与其陷入一种轮回,不如趁早放手。
但李沐并不赞同无为而治。
严密的制度是政体、社稷持续的关键。
李沐改长林外卫为巡检司,代天子巡视天下,为了防止巡检司的权力膨胀,变成又一个锦衣卫,为此李沐定下铁律,巡检司只有侦察权,没有拘捕、审查权。
也就是说,巡检司不能缉捕任何朝廷官员。
同时为了补充监察力的不足,李沐开创了乡绅奏事制度。
依大县五人,中县四人,小县三人的上限,遴选各地德高望重的乡绅做为各地官员的监督。
乡绅不是官员,但设有品阶,勋位品阶。
他们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唯一具备的权力,是越级上告和向皇帝、内阁直接闻风奏事权。
虽然与御史的权力范围有交集,但御史更多的精力在于京城,对天下各州乃至各县的情况掌控不足。
乡绅制度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乡绅嘛,代表着当地最大群体的利益,只要这一部分人稳定,天下就乱不起来。
至于少数人或者偶发的事件,那不在皇帝、内阁的考虑之中。
从古至今,皆如此。
这两种监察制度的确立,代表着李沐可以放手了。
被李沐牢牢抓在手中的只有军权,唯有这,李沐绝不放。
李沐掌控的军队不多,仅有两卫和宫城禁军。
国内五大军团和海外驻军隶属于军机阁,而非李沐直辖。
但在李沐看来,足够了,因为军机阁诸臣,如今都是自己的心腹。
只要枪杆子在手,天下就乱不起来。
所以,李沐在两种监察制度确立后,便宣布正式进行内阁全权负责制,内阁决定的政令,无须再经过自己的首肯。
甚至李沐放弃了对于三名阁臣的任命权。
仅保留了对首辅的任命权,而其余六名阁臣的产生,产生于原六辅臣的提名和朝堂廷推。
这样的后果是,内阁一旦组成,四年届期里,除非发生叛国或者国战这样的剧变,皇帝不能插手人事、政务。
皇帝真的放权了。
大唐天下从此进入了皇帝不治国的时代。
。
这次的改革,李沐顶着巨大的压力。
这不是来自反对者的压力,而是来自李沐的支持者、心腹乃至亲人的压力。
李沐被太后郑观音召到慈宁宫。
“皇帝,你到是讲讲,这是什么道理?”郑观音闻知之后,确实很愤怒,“祖宗的江山就是这么被你舍弃了,是不是?如果你执意这么做,又何必从李世民手中夺回这天下?哀家绝不同意你如此做法!”
李沐陪着笑脸,上前坐在郑观音身边。
“母亲,且息怒,听孩儿慢慢解释。”
“有何可解释的?皇帝,你必须收回成命。”
“母亲,孩儿从李世民手中夺回江山,为得是让事情回归到它原本应该有的样子。这天下本是父亲的,孩儿必须将它夺回来。”
“这就象咱家有十两金子,被强盗闻知,闯入家中,杀我父兄,夺走金子。孩儿自然该杀死强盗,夺回金子,为父兄报仇。可至于夺回之后,孩儿见朋友有难赠与或者路见乞丐施舍。最后金子一样不在孩儿手中,但前者是被迫,后者是自愿,自然不同。”
“有何不同?在哀家看来,你就是在肆意挥霍这江山。皇帝啊,这么大好的形势,为何非要这么做?哀家也是知书识礼之人,纵观古今,哪有皇帝自己主动放弃皇权的道理?皇帝,听哀家一句劝不,就当哀家求你了,收回成命吧!”
“母亲,该如何治理天下,那是孩儿经过深思熟虑的,请母亲体恤。孩儿虽然放权政务,可孩儿依旧掌控大唐军队。还用那十两金子做例子,孩儿其实还有至少五两在手里。母亲试想,如今大唐天下,子民已经超过万万人。孩儿就算真如臣民传言,是不是千古明君,但终究是个人,人力终有尽时。母亲想来不会希望,孩儿活活被政务给累死吧?”
李沐的打趣,引来郑观音的喝斥,“如此说来,终究是皇帝懒政。”
不过郑观音虽然斥责,但她的脸色稍稍和缓了些。
第997章 以何为君,牧何民?()
李沐轻叹道:“母亲说得没错,孩儿确实是懒政。可孩儿也是迫不得已,打下这么大一片江山,孩儿的威望已经到达了顶峰,大唐江山传于后世,试问,可有后人能有超越?那么日后新皇如何服众,面对被大唐吞并的国家,新皇以何镇服?”
“放手,不是孩儿的目的。为得是将来太子继位,能有事可做,能有功可建,能威慑群臣。母亲应该知道,大唐如今的国力足以荡平大食,可孩儿为何不去做?固然大唐需要整固偌大的新增疆土,但更主要的是,孩儿要把这个贪天之功,留给日后太子去建。”
“如今,孩儿已经将政务的框架建起,其实孩儿放不放权,没有任何不同,内阁诸臣虽然权倾天下,但他们的时间只有四年,就算破例留任,最多不过一届,皇帝常在,而阁臣常变,这就是孩儿要达到的目的。”
“再有,皇帝脱开政务,看似权力不在,实则不然。古时权臣之所以为祸,一是久居其位,二是结成朋党,三是政军勾连。但如今这三点都不存在了,阁臣任期只有四年,下边够格的官员挖空心思要入内阁,内阁辅臣想要结党就有了难度,内阁首辅还得由朕任命,这就等于在内阁中安了颗钉子,首辅被认为是朕的人,自然很难与其余六位阁臣结党。至于军政勾连,如今更已经不可能了,朕勒石为记,竖立在承天门前,连坊间百姓都知道军政勾连者斩这六个字。”
郑观音的脸色好了许多,她有些懂了,皇帝看似放手,实际上一切还在他的操控之中。
郑观音更领悟了一点,那就是皇帝有了背锅人。
内阁全权执政,做对了,是皇帝慧眼识人,做错了,自然是内阁背锅。
臣民们绝对不会因此去责怪皇帝。
反而,皇帝会超脱于纠纷之上,最终成为一个裁判者。
而且,郑观音听懂了李沐的另一层意思,为太子铺路。
这一点很重要!
李沐的威望,确实已经到了顶峰,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
这种高山仰止的威望,有好处也有坏处,从某个角度,坏处更多些。
因为到了太子继位之时,会给人一种虎父犬子的感觉。
这对新皇非常不利,就象一句俗话,叫富不过三代。
不是富二代不行,而是富一代太厉害,无法超越。
。
李沐好不容易说服了郑观音。
回到含象殿时,就被李沂给堵上了。
“大哥,是不是有人在逼你这么做?你说出来,我去屠他满门。”李沂是一脸激愤,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被迫,哪有皇帝主动放弃皇权的道理?
李沐笑骂道:“放屁,这世上还有能逼迫朕的人吗?”
“那你为何?”
“来,先坐下。”
李沂忧郁地坐了下来,“大哥这没什么人,你是不是身体有抱恙?”
“别乱猜!”李沐瞪了一眼道,“朕都不急,你急什么?真是皇帝不急,急是太监。”
李沂怼道:“臣可不是太监,臣的如夫人刚给臣生了个儿子。”
李沐闻听大笑道:“小蛮生了?好事啊!你看朕这些日子给闹的,都糊涂了。明日朕让皇后送份赏赐去。”
说起儿子,李沂嘿嘿笑道,“臣已经三子二女了。”
李沐瞪眼道:“那你也比不过朕,朕已经五子七女了。”
二人互相对视着,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李沐道:“李沂啊,朕是马上皇帝,治理国家,真不如那些人。为大唐江山计,朕放开手让他们去做,并无不可。你回去安抚军心,不必胡思乱想。”
李沂道:“既然陛下主意已定,臣遵旨就是。只是臣怕权易放,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