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迫命录-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说得容易!”大镖头叹口气,“也不是没商量过,不过说起分多分少,不也和现在一样吗?扯不清楚,有些东西也不好分呐”

    “都折成钱是不是好分一点?”我插口道。

    “唉!”叹气已经成了大镖头的习惯,“我家这些家产,在南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想做这生意的买不起,买得起的又不会做这一行生意。再者说就算折了钱,还是分多分少的问题。”

    “你们的家产有多少?能算清楚的话或许我有办法。”我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062 家务事() 
“我们家这些房屋,差不多值个两千多两,上百匹马几十辆车,又是两千多两,还有家里的各种物件器具,估计得上千两,还有些放在公账上的银钱,就不方便对客人说了。”

    “这么说来,如果不算银钱,您家的家产大抵有五千两,是吗?”

    “差不多吧。”

    “如果要分家的话,这些家产你估计自己能分到一半吗?”我问大镖头。

    大镖头看看两个兄弟,然后摇摇头:“不能!”

    我又分别问另外二位镖头,他们也表示不能。

    “那我下面问你们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们肯说,又保证说了不反悔,我今天就可以解决你们的问题。”我态度肯定地说。

    三位镖头看了我几眼,都说:“您问吧!”

    “这个问题是:如果你能拿到两千五百两银子,愿不愿意把家产卖给别人?当然,你们公账上的钱还能拿到三分之一!”

    两千五百两银子,相当于一半家产,估计他们再拼死了争,从另两人手里也争不过来。

    大镖头沉吟片刻,开口说:“我愿意!”

    二镖头随着表态:“我也愿意。”

    三镖头紧接着说:“愿意!我也愿意!”

    “好,刚才我说过,你们答应了就别反悔了。所谓知足常乐,反正这样你们拿到的都比期望多,就不要再计较为什么贡献大小不一样却拿得一样多了。否则,就是真的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大镖头说:“客人说得对!其实我们兄弟也不是贪得无厌之人。只是不知道谁肯按照这个办法拿钱出来,这可比本来贵了一半啊。”

    “只要你们兄弟肯和睦相处,从此不再争来斗去,那么办法既然是我出的,拿钱的人自然也是我啦!”

    “是您?”

    “是啊,我今天来不就是为了和三位镖头做笔大生意吗?难道刚才我们谈的生意很小吗?”我微笑着看着他们。

    “不小,不小!不过这生意似乎让您吃亏了。”大镖头好像还有点良心,不好意思的表情看上去是真的。

    “没什么,我现在就可以把钱给你们。不过,一会你们分公账的时候,就别再斤斤计较了,想想兄弟之间的感情就不值钱吗?我看是拿钱也买不到的吧!”

    “不会啦,不会啦!谢谢客人那个不好意思,说了半天还不知道客人贵姓?”

    “我叫郭三宝,武都人士。三位有了这些钱,都能自己再做一番生意,当然,兄弟合伙也是不错的,我就不多干涉了。”我取出七千五百两银子,分别交给三个镖头,然后让他们把公账也分了,再来谈镖师们的交接问题。

    别人分账,我也不好到旁边看,只有坐在大堂喝茶。没过一会儿,听到后面居然又争吵起来了,闹的还挺凶。唉!真是不争气啊,为了点鸡毛蒜皮的至于吗?

    送佛送到西,看来我这个和事老还得当下去。我起身到了后院,才知道这次三兄弟居然是为了谦让吵起来的,一个说你是老大应该多分点,一个说你更辛苦你得多要点,一个说平日二位哥哥教了我不少东西我应该让哥哥们多分点之类的,不可开交的场面让我看了简直哭笑不得。

    “平分!平分吧。”我说,“要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的,逢年过节的请个客送个礼不就得了?”

    “对,对!还是郭先生注意好!”三个人终于彻底把问题解决了。

    之后就是契约、账册等交接了。其实我对东西之类的并不太上心,我最关心的是人,因为我就是奔着镖局里的镖师来的。

    除了自家的族人,一般的镖师其实就像长工一样,和镖局是雇佣关系,一个月能赚到五六百钱,加上零星的赏钱,一年下来也不到十两银子,但比种地还是要多点,不过有时要冒生命危险。

    兴隆镖局的镖师都召集起来,也有小两百人,听说突然间换了主人,被聚起来后都不住交头接耳。我走到众人面前,大声说:“我姓郭,以后大家伙就跟着我干了!不过我现在谁也不认识,也不知道你们谁能干谁不能干,所以现在,请大家自己选出三个领头的,以后就做我的副镖头,以后一般的事,他们可以直接说了算。”

    是的,哥接管镖局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民主选举。这样选出来的人一般都是能力比较强或者比较得人心的,下面的人听他们的话,说不定比我这个老板都管用。

    在一阵乱糟糟的七嘴八舌后,出来五六个人选,这时候也没法按投票器或者填写选票,只能用土办法,在五六个罐子上写上名字,每个人单独进屋把自己手里的豆丢进去,得豆最多的前三个人入选。

    就这么一件看上去简单的事,也折腾了两三个小时,终于确定了三个副镖头:张凤、王炜和程松,其中张凤得票最多,有一小半的人都把自己的豆放到了他的罐子里。不过我还是比较平均地把镖师们分配给了他们仨,每个人大约管了六七十人。

    待人员分配完毕,我把三个人单独带进了大堂:“从今天起,你们三个就算是我的副手了,不过是暂时的,如果不好好干,我就换其他人来代替你们!现在我先让你们做三件事:

    一、先把伙食搞好,中午、晚上都得有肉给大伙吃,一人一天30钱标准;

    二、从明日起,每天早上带上自己的人去城南围着拜将台跑圈,十天之后我亲自考核,半个时辰之内,跑不到20圈的人辞退,除非能证明自己有别的本事。能跑20圈以上的留下,从此之后工钱翻倍。另外跑前十名的分别奖励十到一两银子,成绩最好的队伍奖励带队的副镖头十两银子,第二名五两,最后一名没奖励。

    三,跑完圈就全员出去给我召人,召来的人也参加跑圈运动,和原来的人待遇等同。召人多的人算他有特别的本事,就算跑圈不合格也能留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063 蜀锦() 
然后我取了一千两银子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把账建起来,以后无论是钱、物、人,都得有账可查。我明确了张凤是主要负责人,平时三人商量着办,意见不统一的由张凤定夺,其他有异议的可向我反映,但得先照着张凤说的做。然后我宣布他们的待遇先从原来的收入水平上涨三倍,后面具体的事情就由着他们自己去做了。我就不信他们三个做了这么久的镖师,连几十个自己熟悉的人都管不好。

    事情比预想的顺利,第一天买了宅子,虽然还没人可住;第二天收购了镖局;第三天,南郑城南的拜将台边就多了一道风景:一大早的,将近二百个精壮汉子围着拜将台不停地跑圈。

    很多人看到都感到奇怪:“大热天的他们在跑什么呢?”

    “没事跑什么跑,简直吃饱了撑的!”

    “这些人是谁啊?他们为什么跑哇?”

    “估计脑子都出问题了,一群瓜娃子!”

    而今天已到了哥预定的逛青楼的日子,不过还有一个大白天的时间,我决定还是再在城里逛一番,看能不能发现点别的商机。

    南郑果然是这一带最繁华的城市,各种物产比武都、天水都丰富了很多,商业水平也明显高了一个台阶,要不是连年战乱,应该会更发达一些。可惜没有公开的奴市,算是美中不足。

    看到旁边有家布店,想起武都碰到过的钉子户,便产生了进去瞧瞧的兴趣。进到里面发现果然比武都档次高了不止一筹,布、帛、绢、素、练都花式齐全,看来这里已经有人能消费奢侈品了。

    我注意到有一种丝绸,手工精美,颜色绚丽,或饰水波流云,或绣花鸟异兽,虽然我不是内行,也能看得出这些绸缎与众不同,在众多锦帛之中独显华贵之气。

    “这位客官好眼光!”布店老板走上前来。

    我指着那些绸缎开口问道:“这是?”

    “这是蜀锦,南郑城里唯小店一家有此锦!”老板语气中颇有自得之意。

    “哦,原来这就是蜀锦。”虽然在cd生活了十多年,但还真没留意过蜀锦,只知道这蜀锦是四大名锦之一,年头还最早。诸葛亮曾在cd设立了专门治桑织锦的一个官职叫“锦官”,后来这一官职被历朝保留,故cd有“锦官城”这一别名,后世杜甫的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俺小学课本上就有。而且cd的锦江也因有众多织工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锦江区还是俺打工经历中收入最高的一个cd主城区。

    看我沉吟,布店老板试探地问:“客官可有兴趣?”

    “请问,这蜀锦是什么价格?”

    “一匹50两银。”

    “什么?这么贵?”要知道,达到“练”这个级别的奢侈品一匹也才卖二三两银子,这蜀锦难道比最高级的练还要贵十倍以上?

    布店老板说:“小店一向薄利经营,这个价格是很公道的。”

    “我是说它和别的锦比起来有点贵了。”

    “这蜀锦织工复杂,品质精美,自然非一般的锦帛可比。客官要觉得贵,其实小店里还有些彩练也是不错的。”

    “那倒不必,我还挺喜欢这蜀锦的,给我来上50匹吧!”

    “啊?这么多?”这次轮到布店老板吃惊了。

    “50匹很多吗?”

    “客官,是这样,小店生意虽还过得去,但每次进出货也就几千两银子,但每次进货各种锦帛都得有,而且这蜀锦贵重,万一要是进得多了,容易引人关注。所以小店每次只能进五十来匹,现在卖得只剩二三十匹了。”

    “好吧,那就给我都拿来吧。”

    “这个”布店老板有点为难地说,“这蜀锦乃是本店的招牌,还请客官给小人留上几匹,卖您20匹可好?小店愿赠送客官白练两匹!”一匹白练大约一二两银子,两匹就值三两多了。

    “不用了,”我挑了两匹有荷花图案的说,“帮我把这两匹找个锦盒包起来就行了,再送我几个锦盒。”我付了一千两银子。

    走出布店,我心里暗暗琢磨着,这蜀锦薄而轻,价值又高,甚至比携带银子还方便,看来这“寸锦寸金”的说法,除了指蜀锦的价值高之外,倒还有便于运输的功效。难怪诸葛亮把蜀锦当成战略物资,北征时提出“决敌之资,唯养锦耳”。

    据说三国时期不仅是兵马之战,也有金融战,诸葛亮、陆逊先后多次使用“大钱”,结果均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使得通货膨胀、钱不值钱,最后蜀锦却成了硬通货。

    再者说不管什么年代,永远都有富人,而晋朝时的达官贵人又有比阔赛富之风,好东西不怕没人买。虽然折现费事了一点,但长途运输比铜钱之类的不知道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