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奸臣-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自在的叔叔,那时是村里的老乡吏,当时的换届,王自在就拉了一帮子人,到村里拉关系。乡下的乡吏任职,跟衙门口不同。

    一般由几个人端着一本万民书,挨家挨户去收百姓署名。由于当时端书本的人,是王自在的叔叔,很多人不得不给面子,纷纷将名讳写在上面。

    尽管如此,王自在的民意还是远远不够。

    后来叔叔便暗自叫人把署名给做了手脚,因为署名是复查的,做手脚起来很容易,他们干脆也不挨家挨户走动,自己动手把署名写好,对他们这些做惯了手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王自在就这样被叔叔扶上了乡吏的位置,又经过縣衙门的确认,一个混混摇身一变,就成了掌管杏花村的乡吏大人。

    而当上乡吏之后,王自在依然劣性不改,而且现在还披上了合法的外皮,他做事就更加明目张胆起来。

    村里两家闹田地纠纷,谁家丈地想占点便宜的时候,只要送个几两银子给王自在,这事基本上能解决,没出孝敬的那家准吃亏,给王自在送礼有个规矩,一亩地一两,吃吃喝喝都不算在内。

    在施韦派人下去查的时候,据百姓反应,王自在自从当上了乡吏后,他们整个家族的人头税等,从来就没有人再上缴过了,而上面拨下来的赈灾之类的款子,到了他们叔侄俩手里,一向是有去无回。

    王自在的叔叔是上个月病死的,縣里户部下来结算的时候,村里账目上非但分文不剩,而且算下来,村里几百户还倒欠了他一万多两白银。

    现在,王自在是乡吏,就替叔叔承担起了收取这笔债务的责任。所以村里每次有什么款拨下来,他都要先截留下来一些钱,当作是偿还债务。

    这些还不算,现在村里通官道,上面都有拨款下来,别的村里每户人家征收的款项,杏花村每户只能拿到五成,剩下的要支援朝廷。

    其实大家都明白,是他自己截下收租子了,但一说修官道,是造福后代的大好事。村民自然就没说什么,只要有账就不怕算,估计管道修完之后,以前所谓的欠债也应该还清了。

    甚至大家还主动帮忙修官道,但是路修通了,却看不到帐目。有人要求王自在把帐目交出来,给大家看看时,王自在说自己喝酒喝大了,所有帐目都丢了。

    至于之前的债务,王自在矢口否认他截取款项,欠账依然还在,后来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王自在的劣迹,远远不止这些,施韦派人到下面去调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村里也是如此黑暗的一幕。

    上面下来的公文,只要是通知减税免税的,到了縣衙一级,基本上被隐瞒下来,公文就不下达了,该收税一样收。

    所有的税照收不误,而这些村里的乡吏,就成了他们作恶的得力帮凶!

    施韦将这些铁证,毫不隐瞒地上报给荆州时,徐茂先真的愤怒了,他决定铁腕出手,严励打击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恶杀这股歪风邪气!

    (本章完)

第424章 婉儿发火() 
杏花村的事件,查处了一大批人,徐茂先也因此,再次重设了州令公堂,为广大百姓提供便利的诉状机会。

    徐茂先万万没有想到,州令公堂刚刚开设一天,投到的第一张状纸,居然是荆州城鼎鼎大名的金郎中,说有人在医馆闹事,把医馆的收账柜台给砸了,还打伤了一名大夫。

    处理这件事情的是王麟,王麟当时也没有把消息告诉州令,只是通知了荆州典狱去处理这事。没想到典狱的人赶到医馆的时候,说自己无能为力,又一个招呼打到了典史颜昭义那里。

    颜昭义正和几个朋友在喝酒,接到消息时,立刻就放下酒杯,亲自赶到了金郎中的医馆。颜昭义万万没想到,砸柜台的那位居然会是董长顺。

    虽然董长顺没有穿官服,刚才来处理这件事的捕快中,还是有人认出了他。徐茂先的嫡系谁敢得罪?因此也不敢处理,就把这事直接捅到了荆州典史那里。

    董长顺是徐茂先的嫡系,颜昭义当然明白其中的关系。看到董长顺在医馆里发飚,他尴尬地笑笑着走过去,递过来烟丝,道:“我说董老弟啊,什么事让你发这么大的火?”

    颜昭义看到这医馆柜台和门脸,被董长顺砸了个稀巴烂,听说还有一个大夫被董长顺打了,具体伤势尚不太清楚。

    颜昭义此刻心里就有想,希望董长顺这次师出有名,否则就是有徐大人护着,只怕也难逃处罚。

    现在荆州城里,徐茂先查处了很多的人,自然也得罪了很多人。他们都巴不得看着徐茂先,或者他下面的某个人弄出点事情来,这样就有了做文章的机会。

    董长顺很生气,也没跟颜昭义解释,只是叫颜昭义自己去问金郎中。

    金郎中听说荆州典史都来了,亲自从暗处冒了出来,却见颜昭义对刚才这个砸医馆的人很客气,他心里就没底了。

    也不知道对方的来路,今天发生的事情,金郎中心里有数,但是董长顺火气太大,闹得这么邪乎,他不得已就报了官。

    刚才有人跟他说了,捕快来过了,但是没有人敢把这个砸医馆的人怎么样,于是他就估计这人,是不是有背景。

    没想到董长顺看到金郎中出来之后,火气依然这么大,指着正朝这边走来的金郎中,冲上去一把提起对方的衣领,励声吼道:“如果今天的事,不给老子个说法,老子就把这医馆,夷……为……平……地!”

    颜昭义立刻上前,劝住了董长顺:“老弟、老弟,你不要激动,且慢动手啊!”

    董长顺推了金郎中一把,朝颜昭义吼道:“我能不激动吗?人都死了!”

    董长顺连他的面子都不给,颜昭义脸上就有些不好过。但听到董长顺那句话,他才感觉到事情闹大了。难道董长顺有什么亲戚在医馆出事了?

    果然,一个刚刚出去的捕快,跑过来在颜昭义耳边嘀咕了几句。颜昭义脸色变了变,立刻就沉了下来,冷冷地对金郎中道:“金郎中,那名接生的大夫在哪?必须把他交出来!”

    金郎中哪里敢把人交出来?那名大夫刚才被董长顺打了个半死,现在正躲在仓房里不敢出来见人。

    颜昭义知道他的担心,便劝着董长顺:“老弟啊,先到我那里坐坐,既然这事发生在荆州城,我自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董长顺点点头,对颜昭义道:“那就多谢颜大人了,卑职这就叫人走!”

    “不忙,安心在这里住下就好,要是再出什么差子,你找我就成。再说她现在刚刚出了这事,走来走去,对她也不好是吧?”在颜昭义的劝慰下,董长顺才上了马车,跟颜昭义到了荆州典狱。

    徐茂先正在堂议,听说董长顺在金郎中的馆里打了人,他就暗自皱了皱眉头,董长顺这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鲁莽?不用多说,几天后的荆州通文上,肯定会出来一些不好的言辞。

    于是,他立刻就叫碧锋去了解详细情况。

    碧锋赶到医馆后,董长顺已经被颜昭义叫走了,他在医馆的病房里,看到了董长顺的弟弟董长标。

    董长标的情况,与碧锋当初有些类似,刚刚从军营里负伤出来,送到了塘平府经略司,给李秋仁手下当差,去年成的亲。

    刚好赶上媳妇快要生了,想着家里条件也不差,找牛婆子接生有风险,他就联系了董长顺,要他派马车送一下,去荆州金郎中的医馆。

    董长顺当时也没空,只派了马车,叫董长标自己过去,董长标就把老婆,送到了荆州城金郎中医馆。来到医馆之后,总算是托关系住了间上房,但是医馆迟迟不肯接生。

    因为董长顺一直没忙完,也没跟卢本旺他们打招呼,就让弟弟一个人守在医馆,说自己明天再过来看他。谁也没想到,董长标老婆在当天晚上就要生了。

    大夫说要难产,然后就暗示董长标,要他打个红包。董长标当时手里没多少银子了,百八十两的人家看不上,他就说等孩子生下来,尽快补齐。

    可大夫偏偏不答应,派人催了三次,说如果没有红包,他们不能保证大人小孩的命。董长标当时就把身上剩下的所有一并递了过去。

    红包是递过去了,可大夫却哼了一声,说这家人太小气了,这句话是董长标老婆,在产房里听到的。

    快接生的时候,董长标老婆虽然使了一些麻醉散,但人很清醒,她告诉大夫自己快不行了,感觉到要生了,求大夫快一点,可大夫却拖拖拉拉,半天没有使出真功夫。

    董长标老婆又对女药童催了几次,一个药童回答,医馆里生孩子的又不只你一个,大夫也忙,一会就轮到你了。

    过去一个时辰后,接生的大夫才慢慢吞吞地过来,说麻醉药效过了,要进行第二次麻醉。于是又等了近一炷香,药童才将麻醉散的药包拿来。

    前后折腾了一个半时辰,等到二次麻醉后,才开始正式接生。等接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董长标老婆感觉到自己快挺不住了。蒙蒙胧胧中听到大夫说什么大出血,大人小孩只能保一个!

    (本章完)

第425章 造谣生事() 
董长标老婆当时就晕了过去,再后来的事情,她什么都不知道了。

    董长标等在产房外面,看到接生的人进进出出,而自己老婆进去这么久,快两个时辰了,依然没有动静传出来,他顿时急了。

    刚好这时,产房里传出消息,说老婆大出血,小孩大人只能保一个,问他要保哪个?

    这一下,傻子都会选择保大人。

    等女药童进去之后,又过了近半个时辰,才产房里室里传出来消息。施救很成功,大人安然无恙,不过肚子里的小孩,因为在里面憋得太久,不在了。

    董长标当时就气懵了,发了个笺条给董长顺。董长顺赶到医馆的时候,一气之下,把医馆给砸了。又把那接生的大夫狂揍了一顿。

    现在医馆活死不承认自己索要过红包,只是说这是一起无法避免的惨剧,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为董长顺家保住了大人,否则大人小孩都有危险。

    只是他们忽略了一点,董长顺是办案出身的,这中间到底有没有问题,只要稍加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很多的疑点。

    一个乡下的老牛婆子都能做好的事,为什么要进行二次麻醉?产妇都躺在产房里了,接生大夫在前面的一个多时辰内,迟迟不肯接生,他又在等什么?

    只有董长标知道,人家在等红包,但是当时董长标身上已经没有银子了,送了一百两进去,也没有能挽救孩子的一条命。

    在董长标老婆生小孩之前,所有的准备已经就绪,孕妇也一切正常,在接生之前,医馆出来的说法,也没有古怪的地方,偏偏在进产房之后,大夫催了三次红包未果,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

    董长顺很气愤,要不是自己当初觉得,金郎中的医馆名气大,远比乡下的牛婆子靠谱,这才极力推荐弟弟把老婆送过去,谁想这样的悲剧就发生了。

    颜昭义也得知了整个事情的原委,但是医馆已经极力否认,整个事情与索取红包有关,他们说医馆所做的一切,都按照规矩来办事的。

    但是第三天的荆州通文上,还是报出了董长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