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状元-第8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责任最后查到是某人没有如期祈福,那就不美了。
但话又说回来,就算一本正经祈福,最后皇后的生产状况仍旧不合皇帝的心意,沈溪依然逃脱不了“祈福不力”的罪责。
总结来说,沈溪这差事做得好与不好,跟他行事没什么关系,而要看张皇后生产是否顺利,是否满足朱祐樘的期望值。
如果能一次生个男娃子甚至是双胞胎,而且还都健康成长,那沈溪此次祈福任务就算是出色完成。
……
……
乾清宫。
皇帝病榻前,这天朱佑樘将内阁三位大学士以及七卿、五寺、通政使司等衙门的负责人叫来,商讨国家大事。
皇帝病卧在床,已基本不问朝事,所有的事几乎都是内阁票拟,司礼监批阅。
不过,即便弘治皇帝对朝中事务不管不问,但因为朝廷有一批能臣在,运作得也是井井有条。
刘健和李东阳都出席了此次召见,谢迁尽量不想抢内阁老大和二把手的风头,所以他站在队列后面,听刘健向皇帝陈述近来朝廷的一些事情,然后就人事任免征求天子的意见。
“很好。”
这是朱祐樘挂在嘴边的两个字。
朝廷的确什么都好,有他这个皇帝跟没他这个皇帝似乎没什么差别,唯一让人觉得不满意的是一些老臣三番两次请辞,弘治皇帝将这些奏本留中不发,请辞奏本一律束之高阁。
请辞的老臣基本都是在闲置衙门中待久了,升迁无望,便想早些告老归田,其中声名最大之人,当属詹事府詹事吴宽。
吴宽今年六十九岁,当初在翰林体系官员中,他是跟程敏政、傅瀚齐名之人,三人都有机会继任礼部尚书,或者入阁为内阁大学士。
但在弘治十二年礼部会试鬻题案后,弘治皇帝对程敏政之死耿耿于怀,以至于嫌疑最大的吴宽始终不能得到升迁,反倒是傅瀚当了一任礼部尚书,最后却也是早早便退了下来。
吴宽到现在自知无法再得到弘治皇帝的信任,于是多番请辞,可惜都未得到准允。虽然如今吴宽还挂着东宫讲官的名头,但其实已经久不去给太子讲课,太子的日常学习安排,基本都是由梁储来负责。
此时正说到朝中这些请辞的老臣的情况,刘健将这些人的名字,一一向皇帝陈述,其实他自己也早有请辞意愿,不但是他,内阁中李东阳同样想告老,内阁铁三角只有谢迁没向皇帝上呈过辞表。
但为了保住沈溪,谢迁跟弘治皇帝闹得有些不愉快,皇帝明着对谢迁礼遇有加,谢迁自己却知触怒龙颜,平日做事尽量勤恳低调,不再争功。
今天这种场合,如果皇帝不具体询问事情,谢迁都没准备说话。
朱祐樘听完后,咳嗽两声:“朕近来沉疴在身,精神时好时坏,恐命不久矣。这些老臣乃朕之股肱,朕希望他们能留在朝中,为朝廷尽绵薄之力,朕当礼待之,赐予宝钞,此事交由谢卿家负责!”
“是,陛下。”
谢迁被皇帝点名,赶紧站出来领旨。
朱祐樘说要赐予老臣宝钞,不找刘健、李东阳,也不找礼部、吏部的人,直接找谢迁,有着深层次的意思。
这算是皇帝对之前有过请辞举动的刘健、李东阳、马文升等老臣的一个警告,朕这个当皇帝的都快死了,你们只要没有病殁,就老老实实在自己的职位上待着,至少也等新皇登基朝局稳定以后。
说完此事,朱祐樘见工部和户部尚书都站了出来想要启奏,不用说也知道跟西北备战开销用度有关,他一摆手道:
“朕今日精神萎靡不振,就再说一件事情吧。谢卿家,你不是有西北战事策略上奏吗,便呈上来,趁诸位卿家都在,一同参详!”
谢迁手摸在怀里的奏本上,心想:“该逃的终归逃不掉,就信了沈溪小儿,让自己不识相一回吧!”
谢迁将奏本呈上去,那头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高兴得不得了。
萧敬非常尊敬读书人,尤其是阁臣这样天下读书人的表率。虽然萧敬对刘健和李东阳也都很敬佩,可这两位倚老卖老,这几年最能做实事的反倒是谢迁,如今谢迁有奏本,在萧敬看来一定会令皇帝龙颜大悦。
朱祐樘也是满怀期待:“拿与朕……罢了,朕身体不济,萧公公,你便读来与诸位臣工知晓!”
“是,陛下!”
萧敬恭恭敬敬将谢迁的奏本展开,才只是看了个开头,没觉得如何,毕竟开头只是一些客套的言语。
“臣请躬安,微臣愚钝,西北战事将近,臣心有所感,连夜难以成寐,辗转反侧,偶有所得,觉此战当以不战为上……”
读到这儿,萧敬感觉基调定得不太对,赶紧偷看弘治皇帝一眼,这会儿朱佑樘正在咳嗽,并未听清奏本具体说的是什么。
“继续!”朱祐樘催促道。
“是。”
萧敬接着读下去,“西北之战,根源在于蒙元遗祸,草原广袤而无险可守,历代中原王朝出兵塞外,可平流寇而不能久持,筑城无从遗留百年,草原游牧部族,兴衰罔替,千百年来先有匈奴、鲜卑,后有五胡乱华,中原之土沦丧,皇室偏安,后有突厥、契丹连年犯边不止,皆在草原部族兴衰更迭之轮回……”
读到这里,在场大臣都在琢磨,你谢迁到底是来谈兵策,还是讲历史?
你说这些,虽然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都是废话。
草原部族不就这么回事么?一家被打趴下,总会有别的部族趁势崛起,从小变大,甚至一统草原。
萧敬继续往下读:“……至蒙元,华夏倾覆,然狄夷治国不得民心,太祖平夷寇而定江山,蒙元伪朝北迁,太祖数度派兵北征,太宗五征漠北,鞑靼势弱,中原始定……”
听到这里,不但大臣,连弘治皇帝都在想,你谢迁说这么多,啰里吧嗦,居然是在为太祖和太宗歌功颂德?
你这战策写的是有点儿水平,但又不是让你著书立传,听你这些废话有什么营养?
但后面,萧敬语气突然转了:“……至英宗,瓦剌趁势而起,犯中土,有内贼王振蛊惑君心,以酿土木堡之祸,天子北狩……”
读到这里,萧敬已经不敢往下读了,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英宗皇帝被瓦剌人所掳劫这种事也能随便提?还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这是让皇帝难堪啊!
朱祐樘黑着脸:“继续读!”
“是,是,陛下!”
萧敬感觉头上已是冷汗直冒。
第一〇二五章 龙颜大怒()
谢阁老的奏本,并未获得满堂喝彩,更未赢得弘治皇帝的欣赏,因为谢迁所进言的内容太过直接,直接得想让弘治皇帝拍桌子。可惜朱佑樘倚在龙榻上,面前没有桌子,无从下手,但心中无比气愤。
当谢迁提及西北“止战”的想法后,朱?樘怒火更甚,但碍于在场那么多大臣,他一个字没说,萧敬每次中断朗读看向他,都被他冷峻的脸色所慑,最后萧敬一点点将谢迁的奏本读完。
乾清宫寝殿内安安静静,没一人说话,都知道谁说话谁遭殃。
“咳咳。”
朱?樘咳嗽两声,说话语气还算平和,“诸位卿家,对谢阁部这份奏本,你们如何看待?”
称呼都改了,以前朱?樘怎么也会称呼谢迁为“谢阁老”、“谢爱卿”、“谢卿家”,甚至以示隆宠时,公开场合会称呼“谢先生”,这次直接冠以“谢阁部”,一听就是公事公办,这是皇帝生气的表现。
就算明知道龙颜大怒,将谢迁这份奏本的内容贬损一通必然会赢得皇帝的信任,但在场大臣没一人吱声。
今日乾清宫的大臣,六部中只有兵部才是由左侍郎熊绣奉诏而来,因为兵部尚书刘大夏远在西北,其余之人不是阁老就是尚书,又或者是左都御史、通政使和五寺正卿,这些人能做到这官职上,靠的可不是谄媚,就算他们心里清楚谢迁奏本所奏内容有失偏激,可没一人点出。
这不是得不得罪人的问题,而是他们觉得去靠攻讦谢迁的奏本而获得存在感,实在没有必要。
而且在场大臣中,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谢迁的奏本很有道理,他们不认为西北这一战应该打,反倒应该留着钱粮发展一下民生,皇帝所想“趁鞑靼病要鞑靼人命”,这主张在他们这里行不通。
“都哑巴了吗?”
朱?樘忽然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声,这一声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在场许多大臣甚至是第一次见到皇帝这般动怒。
很多人下意识跪下,站在前面的几个尚书和阁老,最后也都跪到了地上。
朱?樘本来是想借助谢迁的奏本,详细讨论一下西北用兵的问题,现在倒好,不用议论了,谢迁上来就说“止战”,后面还提出一个设想,就算不马上止战,在西北也只是象征性地搞搞面子工程。
皇帝心想:“我要做样子的话,至于调动大明朝最精锐的兵马,将兵部尚书还有诸多勋贵调去西北,打这一仗?”
“也罢!”
朱?樘发觉自己继续生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面前一干大臣都不是什么好事,语气变得平和,道,“诸位卿家,请起来吧,朕乏了,你们先退下,朕要休息。”
“是,陛下!”
在场大臣彼此搀扶着站了起来,因为大家都是老骨头,里面谢迁已经算是“年轻力壮”,至少他起身不用人扶,还可以搀扶别人。
被谢迁扶起来的刘健没说什么,只是瞪了谢迁一眼,这些个大臣告退到门口,这才转身出了寝殿。
一行人步出乾清宫,才走了几步,李东阳凑过来道:“于乔,你这是做什么?明知陛下西北用兵心意已决,还写出此等奏本,诚心是要让陛下病上加病?陛下怒气你也见到,你说这怎生是好?”
一向脾气耿直的李东阳,过来怨责谢迁也只是说他这奏本上的不是时候,而没说这奏本有错,因为李东阳也不支持这么一场劳民伤财的战争。
谢迁老脸漆黑,那些尚书、正卿什么的不好意思过来质问,因为他们在朝中地位最多跟谢迁持平,甚至不如谢迁,没那资格,但李东阳毕竟在内阁中排序在谢迁之上,可以说这话。
谢迁道:“敢问一句,陛下乃是稚子?”
李东阳眉毛胡子皱到了一起:“此话何意?陛下岂是稚子?”
“既不是稚子,莫不是还要人哄着,凡事专捡好听的说,难听的就藏着掖着?进臣之该进之言,老夫有错吗?”
这句话说得干净利落,掷地有声,但却很刺耳,对皇帝多少有些不敬。
但别人知道,谢迁和李东阳都是帝师,天子若有什么过错,先生这么说无可厚非,连皇帝都要恭恭敬敬说一句“朕受教了”。弘治皇帝并非昏君,自然能分辨出谢迁所言只是一时气话,不会追究。
在场没人会去告谢迁的刁状,现如今谢迁已令龙颜震怒,落井下石的事,他们不屑为之。
李东阳气得说不出话来,但他感觉谢迁脾气改变不小,以前总是别人得罪皇帝,谢迁在旁边笑着打圆场说情,现在犯颜纳谏触怒皇帝的反而变成谢迁本人。
李东阳本来觉得谢迁奏本里的内容,是经过深思熟虑写出来的,并非置气。
之前弘治皇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