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之帝国再起-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崇祯十六年下半年,李自成兵锋很近,崇祯接连调兵,叫他入京勤王,结果他置之不理,李自成部偏师刘芳亮打到山东的时候,他闻风而遁,立刻南下,溜之大吉了。
南明弘光元年五月十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则选择北遁淮安。五月二十三日,清兵破淮安,淮安一带望风投顺,刘又航海而去。是年闰六月二十四日,刘赴淮安投降清朝。顺治五年(1649年)十月二十五日,泽清勾连曹县叛贼,谋为不轨,清廷以其反复无常,将他及其弟侄、党人李洪基、李化鲸等磔死。
作为满清的带路党之一,刘泽清早入了朱由桦的黑名单,不论公仇还是私恨,朱由桦都理由清洗整治他。只是现在根基未成,羽翼未丰,不便轻举妄动,处处皆需三思而后行,否则后果难以想象。藩镇有枪杆子,不比书生文臣,一个不好就会引发内战,让鞑子趁虚而入了。
第31章 第031 酬功()
江北四镇外,对自己的一力栽培出来的亲信班底朱由桦自然更不会薄待了。
升府卫统领张堂功为御营亲军总兵官,挂正二品都指挥使衔,赐金银布帛若干,负责组建御营亲军,护卫皇城,帝驾。兵额,粮饷待议。
北京沦陷,天子的上直亲军二十六卫尽没其中,作为皇帝不能没有一只亲军随侍护卫。
所以重组天子亲军是很有必要的,亲军守卫帝驾,皇城,勋臣执掌的京营兵负责保卫京城,维护城内治安,彼此权责明确,没有利益纠葛。重组亲军不会侵夺南京勋臣的利益,这是最主要的,朱由桦现在已经得罪了东林党,如果再把南京城内的勋臣也得罪了,那就真的混不下去了,勋臣是他暂时需要极力拉拢的一支力量,南京的六万在册京营兵是他们的禁脔,目前绝对不能插手其中。
除了张堂功,骑队队头马雄升御营副将,挂从二品指挥同知衔,赐金银布帛若干;弓箭队队头韩诚同升副将,挂从二品指挥同知衔,赐金银布帛若干。三人共同负责组建御营亲军,护卫帝驾。
升王府长史王世勋为户部右侍郎,赐金银布帛若干。
升承奉田成为内官监掌印,御前首领太监,赐金银布帛若干。
升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为御马监掌印兼司礼监秉笔,赐金银布帛若干。
升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为司礼监掌印兼掌文书房,赐金银布帛若干。
亲信班底封赏完,下面就是几个“挺福派”的南京实力派勋臣了,这是一支十分值得拉拢的力量。
晋操江提督诚意伯刘孔昭为诚意侯,世袭罔替,赐金银布帛若干。所部粮饷优先拨给。
晋京营提督忻诚伯赵之龙为忻诚侯,世袭罔替,赐金银布帛若干。所部粮饷优先拨给。
第一批中旨主要是针对拥立功臣的封赏,借着封赏提拔了亲信骨干,以增强自己的力量,第二批中旨是专门提拔那些既有节操又有能力的大臣的。
诏令,淮扬巡抚路振飞入京担任兵部左侍郎;
诏令,陈奇瑜入京担任吏部右侍郎;
诏令,湖广参政堵胤锡入京担任刑部右侍郎;
诏令,原辽东总兵官刘肇基入京待命听勘。
诏令,台州石浦游击张名振入京待命听勘。
……
路振飞的忠诚自不用说,何况还有拥立之功,这种实干派大臣必须重用。
至于陈奇愉,其为山西保德人,字玉铉。万历进士。崇祯五年(1632),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镇压农民起义军甚得力,名噪关陕。七年,擢为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进驰均州,调集诸将围击各路起义军。李自成等部农民军被迫退入汉中,困于车箱峡,遂诈降。他檄所过郡邑传送。被围义军既出栈道,连破宝鸡、凤翔、麟游,州县告急。各省巡抚、朝廷言官交章弹劾,被除名、戍边。
观其履历,其虽为文臣,资历名望和统兵能力当不在孙传庭之下,是个得力文臣。用得好也能抵得上几万大军。
而对堵胤锡这位历史名人朱由桦更是仰慕已久。
此刻堵胤锡还没有绽放他璀璨的光芒,在原本的南明历史上,堵胤锡与张煌言一样,都是卓而不群,眼光独到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清军铁骑大举南下,攻破南京后,两人终其一生皆奔走于湖广,东南抗清前线,为自己的抱负耗尽平生心力,不死不止。堵胤锡为人自负其才气,行事以“苟利国家,我则专之”为信条,丝毫不肯假人以辞色。他的英锐之气咄咄逼人,在因循守旧的南明官场上自然受尽误解与妒恨。“购我头颅十万金,真能忌我亦知音”。堵胤锡正是这样一个磊落不羁,心怀坦荡的真英雄,真豪杰。也是南明为数不多的几个实干大臣。
这样的能臣要是不重用起来,真是暴殄天物了!
前三道中旨都是提拔的文臣,后面提拔的是武臣,总兵官刘肇基虽是武臣,忠贞节操却得到了历史的鉴定。
刘肇基,字鼎维,辽东人。明末抗清名将,以与史可法死守扬州而闻名。
其出身于将门之家,祖辈世袭指挥佥事。1634年,刘肇基跟随总兵尤世威镇压中原地区农民起义,战事颇不顺利,后刘肇基接替尤世威,与游击罗岱力战,终于将其击破,升任辽东副总兵、总兵官。1639年,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刘肇基至辽东,负责训练宁远诸营士兵。次年3月,清军围攻锦州,刘肇基奉命与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往支援,双方互有死伤,清军退却。此后,他曾率士卒千余人救吴三桂于松、杏之间,却被诬以临阵退却,遭到解职。
在原本的历史上,南明建立后,刘肇基自请从征效力,得加授左都督、太子太保衔。史可法督师扬州,命其率兵守高家集。1645年3月,清军包围扬州,史可法命附近驻军增援,只有刘肇基一支孤军赶到,入城守北门。城破之后,刘肇基率部四百人与清兵死战,格杀数百清兵,但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
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史书,嘉奖明末殉难武将,因刘肇基忠于明朝,特赐谥号为节愍。
明知必死,义无反顾,可谓大忠大勇!而刘肇基无疑就是这样的人,也是上天给朱由桦的穿越福利,作为皇帝,作为上位者想要去准确的分辨人心,去判断手下的忠奸,要花多少心思,又何其难也,而历史又那么残酷,鉴定出忠贞的代价往往就是当事人的生命,等人死了,才知道其是忠勇之辈,已经晚矣。
亏得朱由桦是穿越客,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相对正确的鉴别出人才,遇到刘肇基这样的忠勇之将,不去重用,还有什么人可用!
正当朱由桦斗志昂昂的开启他的揽权之路时,新鲜出炉的内阁却让他绊了个大跟头,几乎是鼻青脸肿的。
中旨刚下,那些东林阁臣们就一拥而上的强烈反对,除了封赏江北四镇、亲军将领、内臣和勋臣的旨意按惯例通过外,其余任命朝官的中旨他们给予了所能给予的最彻底的否定,不仅否定了朱由桦对朝官的任命,更否定了中旨的形式。
在大明权力场打爬了几十年的他们,深知皇帝的这一举动并非是一次简单的头脑发热,错出昏招,而是赤裸裸的挑衅!
本来对福王的一举一动就已经非常敏感的东林党老官僚们,此刻更是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政治信号,那就是皇帝想要削弱内阁的用人权!
眼看着就要众正盈朝,皇帝却想重新洗牌,这怎么行!
第32章 第032 妥协()
于是内阁的东林们不干了,朝中的东林们不干了。
内阁首辅史可法带头上疏反对皇帝发中旨任命路振飞、陈奇瑜、堵胤锡等为部堂官,然后又上了一道请辞的奏疏,明确表示抗议。
史可法在奏疏中摆事实,讲道理:“王者爵人于朝,与人共之。祖宗会推之典,所以行万世无弊也。”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英明的君主要选拔官员时是会和大臣们商议的,而不是一意孤行,照个人的喜好来。再说大明的列祖列宗所沿行的“会推”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无条件地尊重并坚持奉行。
当然,还有不能明说的隐含意思:家将,内臣陛下想怎么赏就怎么赏,想直接插手朝官大臣的任命,削夺内阁职权,没门!
当朱由桦将史可法的奏疏看完后,立马就出了一身冷汗,这史可法太狠了,没两句就把祖制搬出来了,还顺手把用人问题提升到了伦理孝道的新高度,一下就把朱由桦踢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朱由桦如果坚持用中旨任命朝官,立马就会背上不孝的罪名,如果东林党们在这个问题上大做一番文章,再在民间宣传夸张一番,其必然大失人心,严重点,甚至会失去继位的合法性,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这些东林党可是牢牢掌握着文字的传播权,民间的话语权的。历史上的弘光帝朱由崧不信邪,强制用中旨任命了朝官大臣,分分钟被黑成了狗!
朱由桦虽然不会那么鲁莽,但也绝不甘心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他要做的绝不是一个傀儡皇帝!
朱由桦绞尽脑汁的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想到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应对之策。
第二****又颁布了一道中旨。
戳佥都御史张有誉为礼部右侍郎,张有誉,名副其实,确实在广大朝臣中有着极好的名誉。此人是是天启二年的进士,曾历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且以“清慎”、“干练”著称,绝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才。
朱由桦发这道中旨的目的在于,如果这次内阁批准通过这份中旨,那么就是肯定了中旨的政令形式,也就是说,今后朱由桦无论想召见谁、提拔谁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人事任免从此将受到皇帝和内阁双重节制。
如果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内阁再次否决封还这道中旨,那么肯定会使在朝中人气很旺的张有誉十分不满,而其支持者也会从此站到内阁的对立面上,甚至站在整个东林党的对立面上,不知不觉中就会倒向皇帝,寻求皇帝的支持。连张有誉这么有才能的人都被东林排斥,内阁中的东林党们必将在无形之中得罪一大批非东林人士,好不容易竖起的招贤纳士、量才适用的牌子将就此砸在自己的手上。
事情成了,能限制内阁权力;事情不成,依然能打击内阁威信,还能顺带着搞臭东林党。因此无论事情是成是败,朱由桦坚信自己都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中旨下达不久,内阁那儿就很快有了答复:封还。
“诸位阁老让奴婢给皇爷传个话,谁誉(张有誉的字)才望堪用,而中旨必不可开。”
这意思是说张有誉是个人才,可以用,但是中旨就免了。如果没问题,内阁会负责廷推张有誉担任礼部堂官。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和内阁的那帮东林老油条比起来,朱由桦这个后学末进的官场斗争水平还是有待提高。
之前也就是借着东林党们轻视武人,轻视枪杆子的弱点,才能顺利的刷了他们一把。真要和这些老官僚搞政治斗争,他还欠了不少火候。
不甘心的朱由桦又派心腹伴当田成再次将诏书送至内阁,并下旨,就按朕说的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