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之帝国再起-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他没想到黄得功那么猛,一个人连杀了他数十个亲兵,有备算无备之下,居然躲过了他必杀的一击。不过黄部依旧损失严重,随行的三百亲骑战死大半,黄得功本人也险些丧命。

    等黄得功好不容易逃回了自己的驻地后,开始整备军队,欲与高杰决一死战。同时上了一份奏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地明明白白呈交给了朝廷,以辨冤屈。

    高杰一击没干掉黄得功后,就有些后悔了,黄得功部的战力他是很清楚的,和流贼正面血战过几次,还胜多败少,江北四镇里可谓数一数二的,他没有信心战而胜之,不然也不会使用偷袭的卑鄙手段。

    这下人没干掉,还惹了一个强敌,一下子弄得自己很是骑虎难下,又惊慌又悔恨。

    朱由桦原本就担心诸镇之间会因为利益彼此起龌鹾,登基之后,有意地和稀泥,把诸镇调开驻守。

    总兵官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北,经理山东一路;

    总兵官高杰辖徐、泗,驻泗水,经理开、归一路;

    总兵官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

    靖南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

    四镇分镇江北淮河上下游,拱卫金陵。

    没想到史可法私自改变他的决策,临时调遣黄得功部南下,一下子就捅出了个大娄子。

    朱由桦暗骂史可法无能之余,不得不想办法来调节两镇的仇怨,尽力补救。

    当务之急并非是把高杰拎出来,为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抵罪,因为无论再如何制裁谴责高杰,此时也是无济于事,反而会逼得高杰铤而走险,投鞑叛变,然后四镇火并,使江北更乱。

    所以唯有先稳住黄得功,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才是关键。

    要稳住黄得功,朱由桦就必须要做一件事,找到黄得功的弱点。

    黄得功,十六岁从军,勇猛善战,智勇兼备,要找出这个人的弱点实属不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查遍了他的资料履历后,朱由桦终于找到了黄得功的弱点——他还在人世的老娘。

    知道黄得功是个很孝顺的儿子后,朱由桦总算松了口气,大事可成矣!

    几天之后,将要过寿的黄得功的母亲,突然收到了一份未曾预料到的丰厚礼品,送礼的人称是奉高杰将军的命令带来的,特为老夫人贺寿,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老夫人能劝黄将军以国事为重,暂息怒火,慎动刀兵。

    在道理与贺礼的双重攻势下,黄老夫人欣然同意了这个请求。

    不久朝廷也表了态,皇帝对此事十分震怒,严厉谴责了高杰一番。对黄得功,皇帝则言辞切切的安慰了一番,同时令江北监军兼管粮草的太仆少卿万元吉给黄得功死去的几百亲兵一笔丰厚的抚恤金,所部粮饷加增两成,但没同意出兵报仇;

    终于在朱由桦的极力斡旋和史可法的极力补救下,黄得功最终表示放弃报复高杰部,老老实实回到了镇守之地。

    这一把稀泥合得不容易啊!

    朱由桦感慨之余,越发明白,江北四镇都是靠不住的,史可法也是靠不住的,藩镇问题需要尽早解决了,不然鞑子一南下,必定是摧古拉朽之势!

    七月十六日。

    兵部侍郎,巡阅江防阮大铖向皇帝提出了募练水师的倡议。阮大铖认为:君父之仇不可不报,中原之地不可不复,而要光复故土,首先应确保江淮稳固,作为中兴之根本。

    东南一隅想要固若金汤,水师无疑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他在奏疏中言道:松江知府陈亨已经开始在筹办船只和水手。山阴知县钱世贵等人已购买三十五艘沙船,还招募了一千多水手。如果朝廷出面招募,必然能够得到各方的响应,迅速成军。

    阮大铖最后向皇帝建议,朝廷应迅速任命专人、拨出专款募练水师,以备不时之需。

    朱由桦看到奏疏后非常高兴,暗道这阮大铖到底还是有些战略眼光和进取之心的,不完全只是个搞阴谋诡计的毒士小人。

    大明在造船方面相比满清还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旦水师建成,对清军的威慑必然是非同寻常的。

    清军长期在关外作战,以骑射和陆战见长,却不习水战,更谈不上有什么水师。与此相反,南方特别是东南一带,却是以水战见长。

    如果朝廷能够组建出一支战力不俗的水师部队,既可以协助四镇防守淮河、长江一线,又能从海上突袭敌人后方,令清军始终担心后院起火,难以放开手脚、大举南下。

    毛文龙皮岛抗清和郑成功凭借自己的水师船队与清廷抗衡数十年,充分证明了朝廷编练水师的重要性。

第59章 第059 索饷(一)() 
阮大铖扬长避短的战略方针,得到了朱由桦的充分肯定。朱由桦考虑再三,批准了阮大铖的奏疏,决心组建一支长江水师拱卫南京。只是负责募练水师的人选需要慎重决定。

    整个南明擅长水战的将领并不多。

    郑成功一个,施琅一个,张名振勉强也算一个。

    眼下的郑成功还是个生员,正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是现任礼部侍郎钱谦益的得意门生,和东林党走得很近,钱谦益是前东林党魁,在朱由桦登基前是个铁杆的“反福派”,虽然近期比较低调,且随着东林党被连续打压分化,政治态度正在逐步转变,但是在没有成功将其拉拢过来前,郑成功暂时还不能用。

    施琅现任郑芝龙镇标营左先锋职,而且他为人奸猾,惯于见风使舵,危难关头,指不定倒戈相击,也不可用。

    思来想去,也只有张名振或可一用了。

    张名振,字候服,明朝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

    少时刚直豪爽,颇有谋略,心怀壮志。游历京师,东厂太监曹化淳引为上宾。崇祯末,任台州石浦游击。鲁王监国绍兴后,封为富平将军。清顺治三年(1646)鲁王败退入海,张名振扈从。

    不久,鲁王去厦门,张名振留舟山待机。

    顺治五年,又迎鲁王还浙东。次年,联合阮进,讨伐奉隆武年号之舟山总兵黄斌卿,黄被阮进沉海灭之,张迎鲁王正式驻跸舟山。此后和张煌言等领兵三入长江,希图收复明朝失地,但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顺治十一年第三次攻克舟山后,终因国恨家仇,郁积于心,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舟山军中。

    从其履历上看,是个忠贞有原则的水师大将,人品还是靠得住的,至于水战能力如何还需要进一步实战检验,好在建奴不通水战,甚至连个像样的水师都没有,张名振哪怕能力平庸,也能在水战上完虐建奴。

    好不容易确定好了水师统领的人选后,朱由桦又为钱的问题发愁了,当筹款募勇的圣旨送到户部后,高宏图两手一摊,没钱?

    为了怕皇帝说他欺君,他还特意给朱由桦算了一笔总账:武昌左良玉部额兵五万,年计粮饷一百万两;

    江北四镇额兵各三万,总计十二万,年计粮饷二百四十万两,追加的另算。

    京营额兵六万,年计粮饷一百二十万两;

    其余方国安、黄斌卿、黄蜚、卜从善等八镇共计十二万兵额,岁计粮饷二百四十万两。

    不算御营亲军,不算地方镇戍及卫所兵将,诸镇额兵总计三十五万,岁计军饷七百万两。

    百官及皇室宗亲的俸禄、后宫及朝政开支岁计二百余万两。

    江南税赋一年合计本色,折色约七百万两。还是在没有旱、涝、虫等灾害的情况下,满打满算的。

    高宏图给朱由桦提供了税表,显示了朝廷财政的拮据,赤字已达二百余万两!

    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朱由桦也一阵头大,还有些苦恼,就在这时,卢九德在朱由桦耳边轻声低语了一句:“不过是账面上的一些虚数,皇爷不必忧虑,这光景,夏税才刚入库呢!”

    经卢九德一提醒,朱由桦才知道差点被高宏图那老棒槌忽悠了,那些军饷开支固然没错,朝廷财政也确实拮据,但那是按年算的!

    眼下距离他登基才三四个月,军饷也好,俸禄也好,都不是一次性发到诸镇手中的,如今夏税刚收,江北江南收缴的漕粮,白银正成堆的往南京户部库房押送,估户部各大仓库的粮食和白银估计早已堆得跟小山一样高了,可以说,现在是朝廷最为财大气粗的时候!

    也许几个月,甚至半年后,这些银钱都要开支出去,至少目前户部的还是很有钱的,除了京营、左镇和江北四镇,其他军镇的兵力完全可以大规模缩编,降低军费开支,或者将其部粮饷压一压,拖一拖,优先御营亲军和长江水师。

    想通其中的关卡后,朱由桦下旨户部抽调五十万两白银出来,用来招募水手,筹买战船,火炮等军械。

    高宏图硬顶着不肯拨付,说户部库银虽多,都有相应用途,没有多余的银钱用来筹建水师,购置器械,请陛下体谅一下臣下的难处。若陛下执意为之,臣只能乞骸骨归了。

    朱由桦见高宏图又以辞职相威胁,非常恼火,很想立即成全了他,换个户部尚书。

    然而很快他又冷静了下来,真要直接批准了,反而成全了他的忠直,提高了他的声望,使自己陷入被动,给了东林党以口实,一顶昏君的帽子肯定是要戴上了。

    他可以不在乎东林士绅的想法,但是不能不在乎南京市民和南方普通百姓的想法,眼下清廷兵锋锐利,随时可能控马南下,大明的形势十分危急,正是需要团结人心的时候,他绝不能给东林党拿到污蔑的口实!

    但是不拿下高宏图,就得不到户部的银钱,就没钱组建水师,增加对抗建奴的资本,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无论无何高宏图必须下台!

    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

    “高宏图!真以为我拿你没辙了么?”

    朱由桦抬头朝着内阁的地方望了望,眼中凶光闪烁。

    ……

    七月十六日的清晨,数百名京营打扮的士卒,从东城破门而入,一路上高声嚷着索饷,因为是闹饷,除了少数的军校带着腰刀外,大半的官兵都是拿着棍棒。

    乱兵们一路走,一路打砸抢,所过之处一阵鸡飞狗跳的,一些在街道两旁的茶肆酒庄喝酒聊天,挥斥方遒的东林复社子弟,包括黄宗羲,侯方域等人也在其中,他们当时正秦淮河畔的媚香河房内和歌妓们品诗放对,好不快活,得知城内的乱相,纷纷接伴出了河房,前往乱兵闹事处,企图凭借着一腔正义制止乱兵的行为。

    他们都是有功名的生员,其中甚至不乏举人,在地方那是可以和县令分庭抗礼,称兄道弟的存在。国朝向来以文制武,在京师甚至连二,三品的部堂官的面子都可以不给,若是摆出破靴阵,内阁大佬也得绕道走,在哪都是横着走的人物。

    见是京营内的丘八闹饷,他们嗤之以鼻,一点儿也不惧怕,若是换成别的藩镇兵马,或许还会有些忌惮,至于京营兵么,那是一百个瞧不起,几百年的沿袭下来,京营的那些丘八们早已没了锐气,能不能拉弓扛刀都是两说。

    所以众人凭着一股子愣劲,就想为百姓强出头。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京营兵都是朱由桦的御营亲兵假扮的,阮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