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风云之君临-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混蛋们做出及时的提醒。

    “您老是说……”有点兴奋的表情,因为有着敌国境内作战经验的娄小楼已经明白了辛弃疾这话的意思,只不过这种手段也确实太过歹毒,很可能真就把萌古骑兵给揍得后悔接下了这档子差使。

    “全力出击不留降卒,只有如此方可将我军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能让来犯之敌不敢造次!”很是残忍的命令,但不得不承认这是破掉乌库哩元那个损招最为高效的解决办法,而一旦萌古骑兵被揍疼了就该轮到大金国自食恶果。

    “别啊!各位叔伯兄弟,你们要真这么折腾,咱可撑不了多久!”从敌军手里抢补给,这确实能够减少消耗,但在鱼寒看来这根本不足以弥补他们即将付出的巨大损失。

    “某只负责练兵作战,旁事并不关心!”对于鱼寒的瞎唠叨,王翦都懒得去搭理,至少是没心情去跟这小混蛋慢慢研究战端再起之后的各种利弊得失。

第356章 难以达成的共识() 
要说乌库哩元琢磨出来的损招确实很厉害,由萌古骑兵负责执行的无底限袭扰战在鱼寒辖区内制造出了极大的恐慌,仅狄道城就在短短半个月内有近两成民众选择离家逃难,这其中甚至还包括当年被迫投靠的豪强曹氏一门。

    好在鱼寒虽然没能琢磨出应对这种无耻战术的有效手段,但他身边还有个来自秦帝国的绝世名将,认准敌军不可能在现阶段调用太多兵力,对这个时代骑兵特性还不太熟悉的王翦仗着小范围内的兵力优势歼灭了数股来犯之敌,使得恐慌逐渐得到了遏制。

    形势似乎得到了有效控制,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辖区内的普通民众虽开始学会了无视三天两头就会爆发的战事,但王翦因为当年有个强大秦帝国作为依靠而形成用兵方式,也在挡住敌军肆掠的同时给鱼寒制造出了一大堆麻烦。

    首先就是兵力的损耗问题,毕竟这可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甭管王翦的能力有多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出现伤亡,面对着源源不断的来犯之敌,如果不赶紧解决这个麻烦,就算是练出了精兵也没办法彻底扭转现在这种被动防守的局面。

    以前为了避免大宋朝廷产生误解而没有趁着金国的疏忽对军队进行扩充,如今面对敌军大兵压境好不容易稳定住了形势,如果骤然采取强硬手段征召兵员,无疑是在逼迫辖区内的民众继续选择逃亡。

    不能干出拆了东墙补西墙的荒唐事,否则只会让金国君臣如愿以偿,好在有了拍卖完颜允恭跟徒单克宁收获的那一万多匹战马,紧急对部分原有步卒进行训练之后也能凑合着多撑一段时间,但另一个更为迫切的难题则需要立即解决。

    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原因,临洮路的粮食产量在这年头也算是比较低,金军两次来犯又对今年的春耕造成了严重影响,再加上南边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对流入西河州的粮草进行严格管控,粮食的短缺问题也在开始逐渐突显。

    虽说有了同样是从大金国那里讹来的战利品,勉强能够保证辖区内的大部分百姓在年内衣食无忧,但这种依靠敌军无偿资助方式也实在撑不了多久,如果不赶紧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那后果才是真的没办法承受。

    “大伙都说说吧,这事该咋办?”最值得信任的书童们已经前往祐川准备接受体内细胞再激活,没了那些混蛋帮着出损招,鱼寒也就只能把暂时还存有些许隔阂的吕大儒等人召集起来进行商议。

    “大人,在下听闻军中最近耗费颇巨,您何不下令……”葛谆是在鱼寒攻克狄道城之后因表现不错而留任的临洮府主簿,因为这些年做事也是兢兢业业,偶尔也会有资格参加一些不太重要的会议。

    作为一个投靠了大金国又被迫屈身从贼的官员,葛谆平时也是显得小心谨慎很少有这种猴急的表现,但这件事恰好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就算仅仅是为了表示忠诚,他都得赶在别人开口之前先发表点个人见解。

    做事的时候一直都是中规中矩,也没什么特别的能耐,在葛谆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这两种手段,而前者想要见到成效可不是说话这么简单,倒是让那群耗费最多粮草的莽夫们稍微受点委屈或许更为容易。

    “林大人,您这是没当过家啊!”好歹也是当年最早投靠鱼寒的豪强之一,这些年也没少借着镖行的身份为掩护替那小混蛋做缺德事,屠焕自认为自己的身份还是要比葛谆稍微重要那么一点,说话的时候也没以前那么客气。

    “屠兄何出此言?”势不如人受点嘲讽也很正常,但葛谆这次却不打算忍气吞声,毕竟他在接到命令之后就已经猜到了鱼寒的意图,并且还根据大宋的规矩做好充分准备才提出这个建议。

    “咱不懂啥大道理,咱就知道想让别人替你卖命,那就得给人家足够的好处才行!如今正值金军大举来犯,你反倒要让军中兄弟们节衣缩食,这可就实在是有些……”冷笑着没有把话给说完,但屠焕那意思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确。

    “你……”对葛谆来说意见被否决了不算什么,但如果被趁机扣上个居心叵测的嫌疑那可就很要命了,所以他也是赶紧反驳道:“本官之心苍天可鉴,且此议乃循例而定,汝莫不知……”

    “葛大人此议随是略显无情,却也不无道理!”原本不打算参与到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辩当中,但既然话题已经扯到了大宋朝廷的某些传统,陆游当然不能轻易就让屠焕那莽夫占得上风进而损害到朝廷威严。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将士们既已肩负保境安民职责,当可……”陆游都已经被迫参与到了这场辩论当中,吕祖谦作为他的好友当然也得赶紧提供一下支持才行,只不过他老人家很是巧妙地避免了对那个有些不太招人喜欢的传统进行解释。

    本来就是大儒,在这之前又曾帮着鱼寒在军中进行糊弄,吕祖谦说出来的大道理还真有些让人难以反驳,毕竟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强大意志力也确实可以战胜很困难,而且这种观点也早就得到了将士们的理解。

    “吕师此言恐有所偏颇,须知……”要说引经据典,辛弃疾其实并不比吕祖谦逊色多少,原本不想跟恩师做对,如今却不得不为了维护军中兄弟们的利益而做出反驳,毕竟这个提议一旦获得通过,就连他率领的那支特殊军队战斗力也回难免受到影响。

    “你可真够缺德!”原本只是在讨论如何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如今却因大儒们和豪强奇侠的参与而渐渐偏离了话题,就连那些初时还因为身份地位而保持缄默的才子们也开始投入了这场辩论,唯有商鞅悄悄凑到鱼寒身边做出了谴责。

    作为纯粹的国家主义者,商鞅本就对儒家某些观点跟宋代重文轻武的传统非常反感,在看到鱼寒对于这场辩论无动于衷之后,他更是迅速根据自己的想法猜到了这小混蛋的险恶用心。

    “您老能不这么直爽么?啥叫缺德啊,有些事情要不让他们吵一架,能发现问题所在么?”完颜雍这次使出来的损招确实制造出了很多的麻烦,但在鱼寒看来解决这些事情显然要比扭转吕祖谦等人的某些固有观点更为简单。

    “可就他们这样争吵,能有用?”见到鱼寒能够拥有和自己相同的观点,商鞅感到比较欣慰,但对于这小混蛋试图借着敌军压迫而做出改变的缺德损招,他并敢抱有太多希望。

    “有用没有,那不还得试了才知道?万事开头难么!”想要扭转一种固有却已经很是不合时宜的传统观点,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鱼寒也只是在借机埋下伏笔让吕祖谦等人开始正视问题的纯在而已。

    “可眼下的麻烦呢?他们这样吵下去,还如何解决?”商鞅也承认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所以他只能是默许了鱼寒借机胡闹以静观其变,但这次面对的困难同样让他不敢等闲视之。

    “这点小事,您老不都有办法了么?”鱼寒确实有办法解决即将面临的粮食危机,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办法不能够对传统观念造成影响,想要避免辖区内百姓在衣食无忧之后枕于安乐,还必须让商鞅出手相助才行。

    “没办法,鞅对当今农耕之事尚未熟悉,如何能助汝成事?”毕竟是已经沉睡了千年,商鞅跟王翦一样还处于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期,也确实很难根据当初的经验解决现在的麻烦。

    “咱可以解决技术难题,但如何调动民众的积极性,那得您老出主意!”就鱼寒这种智商堪忧的穿越者而言,先进的技术相对来说还比较好解决,倒是如何用符合传统的方式糊弄得百姓们采用新技术并且全力投入生产,这才是更加让人头疼的事。

    “若仅是如此,鞅倒是可助一臂之力,就怕这法子你不敢用!”当年就能帮着秦孝公解决类似的麻烦,商鞅在刺激农业生产方面确实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但他很清楚在被儒家臭骂了千年之后,有些手段一旦除出来也能给眼前这小混蛋招惹来一大堆不必要的对手。

    “咱可是混蛋,还会怕挨骂?”很是无耻的表态,不过对鱼寒来说,名声什么的确实不太重要,况且这些年他也没少遭到来自各方的谴责,至少北边的完颜雍跟南边的太上皇等人就肯定没少对他进行诅咒。

    “那我现在就去?”既然得到了鱼寒的承诺,确实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的商鞅也不打算继续拖延下去,说着就准备要投入到已经进行的非常激烈的那场辩论当中。

    “您老别急么!主意咱可以用,但您老是不是也该想办法把话给说得漂亮点?毕竟吕师他们折腾起来也挺烦人!”鱼寒不怕挨骂,但说起来吕祖谦等人的喋喋不休也确实很容易让这小混蛋心存畏惧。

第357章 府衙的悬赏令() 
曾经帮着秦孝公迅速提振国力的《垦草令》于千年之后在狄道城内重现江湖,由于商鞅参照宋代法律对内容做出了部分修改及修饰,这部打着兴水利课农桑旗号却又充斥着法家思想的新法令并没有引起太大反感。

    当朝大儒吕祖谦在忙着进行宣传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这部新法令居然是出自那个千古第一酷吏之手,雄慨豪迈早就对朝廷官员慵懒惰政颇为不满的陆游更是对其中整顿吏治的狠招赞口不绝,就连那些即将因新法令而受到影响的商户也迫于金兵带来的直接威胁而选择了支持。

    没人意识到这是大变革的开始,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这部新法令能够得到坚决执行,在解决了部分技术方面的难题之后,想以临洮路区区四州之地而敌金国百万雄师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技术难题其实也不是什么难题,因为相对于这个时代的江南地区而言,临洮路的耕作方式还比较落后,就算鱼寒那小混蛋不趁机传授超时代的先进技术,也同样有着非常巨大的改进余地。

    “老杨,你这老东西不好好在家里打铁,跑这地方来凑啥热闹?”狄道府衙门口,一大早就等候在此的姜慕扭头就看见了匆匆赶来的老熟人。

    “你这老东西都能来,咱凭啥不能?”正在琢磨着用什么法子插队才不会引起旁人的反感,如今有了老熟人的招呼,老杨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就这么一边回应着一边很是自然地站到了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