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风云之君临-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还没等鱼寒继续做出叮嘱,一身戎装的王翦出现在了点将台上,坚持着领受军令时的严苛礼节,一板一眼地禀报道:“全军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还请大人训示!”
“半柱香的时间?还凑合,那咱就去吆喝两句!”狄道成的校场并不大,根本无法容纳下经过了数次扩编的全军将士,但哪怕是只来了不到两万代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集结还是足以让鱼寒感到满意。
近两万大军全副武装列阵以待,虽然其中还有着不少陌生且稚嫩的面孔,但以老带新的方式不仅足以确保军纪得到最严格的执行,更能让新进加入的青壮们不在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感到恐惧。
“兄弟们!”出征在即,若是按照传统的步骤,鱼寒在这时候就应该先控诉敌军的暴行,然后再吼上几句豪言壮语,如果还想进一步激发时期也可以顺带许下重利,但这小混蛋偏偏就举着个铁皮喇叭很是轻松地吆喝道:“这天挺热的啊?”
没有任何的回应,或许是全军将士早已知道主帅就是个不着调的混蛋,也或许是先前被人用类似的手段坑得太多,他们甚至连鄙夷的目光都不愿赏给鱼寒,就这么鸦雀无声地耐心等待着。
“不错!”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只因鱼寒早就被商鞅糊弄得要求全军将士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换上了戎装就必须严格执行军纪,而就如今的情形看来效果确实不错。
“多年之前离开佑川的时候,咱就告诉过你们中的一部分人,复仇时机尚未到来,现在还请你们继续牢记这句话!”
“或许你们会感到奇怪,说咱如今都跟大金国的勇士们真刀真枪地玩命了,不叫复仇又叫什么。可咱还得请你们别忘了,大金国如今所在正是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界!”
“当初眼瞅着老祖宗留下的家当被抢了过去,如今咱好不容易养好了身子骨,想要去赶走那些个贪得无厌的恶霸,还有脸瞎吆喝么?”突然就板起了面孔,鱼寒大声咆哮道:“告诉本官!”
“没有!”整齐的回答响彻天际,就连身处队列之中的辛弃疾也是直到此时才明白鱼寒这么多年为什么从不提复仇两字!
“中气十足,看来大伙也确实养得比较壮实,那就准备……”正打算下达出征的命令,鱼寒却又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做出补充道:“本官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赢得胜利活着回来,等待复仇的那一天!”
第538章()
根据当初与国师定下的协议,换了个唬人名头的狄道土贼实际控制范围已是紧邻着凤翔府,想要再次攻取长安城似乎只需要清除这一个障碍就行,但就算鱼寒这些年确实积攒了些许家当也不愿因此付出太大代价。
“凤翔守军可有异动?”虽是已经过去了三年有余,辛弃疾所部并没有扩编却一直在进行着远超先前强度的训练的训练,如今早早率兵出发为全军充当先锋甚至都没有参加那场近乎胡闹的誓师。
“据前方传来的消息显示,两天之后正是凤翔知府五十大寿,守军将领皆已受邀赴宴,并未察觉我军动向!”吴松本是积石州的普通农家子弟,在随军征战多年之后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并且开始负责辛弃疾所部的情报汇总工作。
“另外周边各地凡从九品以上官员借以受邀,最为殷勤者十日之前便已出发……”继续着自己的汇报,吴松却不得不感慨这次的运气实在太好,只因凤翔知府的寿宴恰能够好使得本地守军暂时难以形成有效调动。
“这排场可真够大!”突然之间,辛弃疾似乎有些明白了商鞅制定的那些严苛法令,或许等到大金国也出现类似酷吏的时候就再难有这样出乎预料的好运气。
“谁说不是呢?将军有所不知,这位甄知府可是放出了话来,说什么谁要敢在他大寿这天不给面子,他就谁难受一辈子!”手里拿着胭脂笔,不停地根据前方传回的情报在舆图上写写画画,吴松也不得不羡慕那位甄知府的官威。
“哦?如此说来,此贼定是大有来历?”三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至少辛弃疾就已经学会了在战场之上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如果那位甄知府有着特殊的重要身份,辛大侠还真不介意稍许留情。
“他能有啥来历啊,还不都是去年给御史台的某位大人物送了近五万贯钱财,这才得以从小小仓吏摇身一变成了封疆大吏?”唐仲友的存在是绝密,即使是有资格知晓内情的吴松也不能随意提及。
“小小仓吏能有如此家当?”听到甄知府的崛起经历,辛弃疾感到了一丝担忧,毕竟大金国若是真有如此富饶定会加大军事投入,而这对毫不知情的狄道大军显然是个不小威胁。
“将军这话可是说错了,他那点家当还是搬空了凤翔府库后找咱鱼大人换得,也真是因此他才能攀上御史台那位!”对于甄知府的个人履历了如指掌,说这话的时候吴松却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那小混蛋,当年定下的损招还真就派上了用场?”辛弃疾很是轻声地嘀咕着,倒不是怕被人听到了会影响到鱼寒的威严,而是因为他当年虽然被糊弄得向国师提出了安置唐仲友的要求,却并不敢确信就一定能取得什么效果。
“谁说不是呢?如今这凤翔府有三成官员皆是受御史台那位庇护,余者虽口称不耻,却从不会放过融入其中的机会!”同朝为官,兢兢业业为完颜雍效力却还不如钻营取巧,也就难怪自唐仲友进入大金国御史台后很快就改变了官场风气。
“入乡随俗,看来吾等亦需为真大人多筹办点贺岁之礼才行。”已经没心思去关心大金国官场风气的转变,辛弃疾只是觉得自己作为知书达礼的传统文士,既然恰逢其会淡然就不能太过失礼。
“敬请将军吩咐!”又经过了三年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辛弃疾所部官兵不指望能闯处什么显赫的名声,因为那与他们的作战风格不符,但他们务必渴望能够抢得此战首攻。
“许皋率兵两千即刻出发,本将军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阻止周边各地守军在三天内发出任何消息!”根据事先的约定,狄道主力将在三天后进入凤翔府境内,甭管周边各地的守军战力如何,一旦形成了协防总会是个麻烦,辛弃疾显然不会让这种情况轻易出现。
“若有机会,可否予敌重创?”同样是经受住了历次战火的洗礼,同为寒门出身的许皋无比迫切地希望能够继续建功立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维护家人们的安逸生活。
“可于大道设伏,但切不可进入城镇!”虽说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仅用两千兵马就想掐断凤翔府周边各地通讯,也不是什么容易事,自信却不自大的辛弃疾显然不敢指望还能同时制造出什么混乱。
“末将领命!”徐昊也非常清楚,他们率先出发就是为了替主力大军扫清前进障碍,以便确保战斗发起的突然性,而这显然要比进入城镇剁掉几个祸害更为重要。
“何宏,你立即率军两百前往凤翔城外十里扮做流寇,务必将明日酉时前抵达的所有贺礼截下!”辛弃疾已经决定要去给甄知府拜寿,怎奈出发的时候没能让鱼寒帮忙备下贺礼,也就只能顺便再次充当土贼。
“若有奇珍异宝,是否需要……”在没什么见识的何宏看来,既然是去给知府拜寿,值钱的东西肯定比较多而且其中也可能有大量易碎品,所以还得先征求辛弃疾的处理意见。
“还是按老规矩办,所有物品记录在册,三成上缴府库,余者充入军中备用。”按照商鞅定下的规矩,任何截流战利品的行为都会遭到严格惩处,唯有辛弃疾所部因为采用了特殊作战方式可以例外,却也必须做出如实汇报。
“将军是准备用这些贺礼掩饰身份,以潜入城内?”为了避免按规矩在战后进行总结的时候出现疏漏,辛弃疾特别在府学里挑了个有些军事理论基础的优秀学子作为随军书吏,也给予了随时提问的权力。
“此贼搜刮民脂民膏年余,想必早已见惯了奇珍异宝,哪还能瞧得这些许物件?”虽说此时送给甄知府的寿礼最后有很大一部分回被送回来,但辛弃疾还是不愿意如此折腾。
第539章()
“幼安兄,您这动作可真够快!”领着七万大军突袭凤翔,结果确实经过三天的强行军之后未遭遇任何抵抗就直接进了城,虽说鱼寒对此很是满意却又不得不为了照顾某位大叔的感受而对辛弃疾做出抱怨。
“为兄这不也是没办法么,人家都跪地求饶主动配合了,咱总不能硬是拿刀逼着他们非得做出反抗吧?”很是有些无奈的语气,但嘴角的一丝得意笑容却还是暴露了辛弃疾的真实想法。
轻松混进了凤翔城,辛弃疾也没想到自己的突然出现竟会吓得原本欢聚一堂的大金国忠臣鸡飞狗跳,根本就不需要他剁掉几个倒霉蛋作为威慑。
对手如此配合,偏偏辛弃疾还学不会鱼寒的胡搅蛮缠,原本还以为逢迎拍马者的懦弱影响有限,再怎么也能留几个顽抗者给主力大军练手,可谁知……
反抗着确实出现了,毕竟唐仲友进入金国御史台的时间还不太长,可问题是自从当年传出徒单克宁战场投敌的消息之后,临近西北的割地金军早已士气低落,再听闻辛弃疾率军入了凤翔城自然也就没了心情陪主帅胡闹。
顶头上司们选择了跪地求饶,军中士卒又在忙着临阵脱逃,大金国的忠臣们就算个人能力再强,那也没办法挡得住善于偷鸡摸狗的辛弃疾所部兵痞算计不是?
“话是这么说,可您也总不能让咱白忙活不是?况且就算小弟没有怨言,可……”斜眼瞟了瞟一身戎装的蒙武,行军途中因失误而耽搁了半个时辰的鱼寒可不愿落下什么埋怨。
“看老夫做甚?幼安能轻取敌军重镇实属可喜可贺,莫非尔等皆认为老夫乃是嫉贤妒能之辈?”正在认真评估若需强攻经过整修的凤翔城防工事会付出多大代价,蒙武却没放过鱼寒的那点小动作,此时当然不愿受到莫名其妙的冤枉。
“哪能呢?咱这不是怕您老……”由于攻取凤翔的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使得本应负责接管城镇的陆游等人难以及时赶到,暂时需要率军防止混乱的鱼寒也有了时间继续瞎胡扯。
“如今既取凤翔,长安已近在咫尺,可令领军驻防等待文官前来,吾等当继续前行以免贻误战机!”没有理会鱼寒的吹捧,蒙武嘴里说着不介意,却也实在不希望领着数万大军只能跟着看热闹。
“可咱就算动作再快,跟王大叔比起来,那也是望尘莫及,还不如……”同样是为了避免让敌军提前进行充分准备,在得知辛弃疾已经基本控制住凤翔全境之后,王翦已经率领骑兵先行前往京兆府,剩下的步卒就算再怎么玩命也很难追上。
“竖子糊涂,纥石烈志宁既已奉命调兵协防,又怎可轻取?”虽然鱼寒已经自立为王,但在没有外人的时候蒙武依旧不怎么给面子,而这种行为甚至还数次引起辛弃疾等人的不满。
当然了,蒙武的训斥也并非毫无道理,毕竟京兆府不仅最为大宋所惦记而且还有过曾被狄道土贼趁虚而入的先例,在徒单克宁选择战场投敌之后,纥石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