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盗破天下-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光远上前两步,朝李亨施礼后,又看向邬元昌道:“邬大人所说,与制不合,与礼不符,请问邬大人,此制此礼,是何人所定?”

    “自然是古人!”邬元昌有些讶异地看向崔光远,下意识地回应道。

    “那不知邬大人是否听过一句话,叫作情随事迁,因时而变?”

    邬元昌本想否认,但知道崔光远所言乃是常理,只得点头。

    “既然如此,崔大人自然知道今时不同往日的道理,那为何就敢言与制不合,与礼不符呢?”

    “因为如今的礼制,如圣人之言,乃是经纶万世,绳墨古今之法,我等……”

    “邬大人!”崔光远大叫一声打断邬元昌,“要说礼制与圣人之言,我想邬大人作为读书人最是清楚,但邬大人就敢断言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在圣人所谓的礼制之内吗?”不等邬元昌开口,崔光远紧接着道,“如果都是依循了圣人所谓的礼制,那昔日商鞅之变法,秦皇之开天下之尊位,汉武之推恩,又该如何解释?”

    邬元昌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哑口。其实,这邬元昌本就书生气太浓,如今只是看不惯内官得道,因而才出面谏言的,所谓礼制,本就是个借口,可谁知碰上了崔光远这样伶牙利嘴之人。

    “其实无论内侍还是外官,都是陛下之臣,都可为陛下分忧解难。而陛下体恤臣子,奖励有功之臣,如此之大恩圣德,将会令我们做臣子的,感激涕零之余,更是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如今你邬大人突然出言阻挠陛下封赏有功之臣,却是要置陛下于何境地?”

    此话一出,众人肃然,就连邬元昌也瞪大了眼睛,急忙向李亨俯首施礼道:“陛下,臣绝无……”

    李亨大手一挥,打断了邬元昌道:“崔爱卿说的对,无论内侍还是外官,皆是朕的臣子,只要为朕立下功劳,朕都是要奖赏的!”

    其实,也并不是崔光远的话的在理,而是李亨内心里,确有想法,便是启用内侍。在他以为,相较于那些野心勃勃的边将,内侍往往与皇家结合得更紧密些,也更容易控制。

    而别看李亨如今大肆封赏一些有功之臣,甚至许下封赏一方节度的承诺,但其实多节度之祸深恶痛绝,而对于平叛后如何消弭节度割据之祸,内心里隐隐有了计较。正因如此,才说下了这番话。

    见皇帝自己都说话了,邬元昌再书生气,也知道此时不是驳君颜面的时候,因而很自觉地闭紧了嘴巴。

    “好了,边爱卿朕已经赏过了,随边爱卿一起征战的将士们也不能落下……”李亨说到此处,将目光望向边令诚身后一众兴平军的将领,“尔等收复金城县有功,将按功劳大小逐个封赏。至于兴平军,朕决定,就此将金城县改名为兴平县,以记兴平军之功!”

    “谢陛下隆恩!”边令诚领着众将领谢恩。不久之后,兴平军的将士们听到了将金城县改为兴平县的消息后,感谢之声山呼海喝般响起。

    ……

    剑南道,益州府,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接到了肃宗皇帝的命令,正在整顿兵马,打算回援鄂州的唐军,攻打安禄山的叛军。

    如今,吐蕃军被李无解的势力牵制,特别是封常清率兵突入吐蕃领土,令坌达康大惊,急忙召回了隆里旺布拱卫逻些,因而吐蕃对剑南之地的威胁已解。

    此时,李隆基身处蜀中,身边倒是有一些旧臣,像崔圆、房管、韦见素等人后来都奔赴蜀中,留在了李隆基身边,但李隆基这次只留下了一些年老旧臣,其余的,都被打发走了,去辅佐肃宗。

    虽说有当日立下的哪个皇子先收复长安便立谁为皇帝的规矩,但如今看来,也只有李亨这一支力量能与安禄山相抗,李亨,已是实至名的皇帝了,而一帮旧臣留自己身边,李隆基怕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面对羽翼丰满的李亨,李隆基更是怕因此而招祸——他对昔日六军不发,逼死杨贵妃的事情,可是一直耿耿于怀的。

    其实说到底,李亨仰仗着太子身份,号召力明显强于其他一众皇子,因而势力也最大。一众文臣武将团结在他身边,另外其他领兵的皇子,也都承认了他的地位。这令李亨的实力一时间空前庞大起来。

    而此时的李亨,自收复金城县后,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率兵攻到了长安远郊。

    至德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唐军到达长安城西南,列阵于香积寺北沣水东岸,与八万叛军对峙。

    唐军这边,边令诚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元帅府咨议参军事后,还真发挥了参军的作用,提出了几点针对叛军的方略,都每每奏效。当然,这次双方十多万士兵作战,李亨决计不敢将掌兵之权完全托付给他,所以只给了边令诚做副手的机会,而正式的领兵之人,乃是郭子仪。

    如今,河东地区由李光弼率军统辖,与叛军的作战中,也是屡屡建立奇功。而在鄂州之地,鲜于仲通扼守交通咽喉之地,令南北之叛军不能相连,也大大削弱了叛军的力量。

    形势一片大好,胜利的天平倾斜向唐军这边。而今日,双方陈兵于此,便是要在一决中争夺长安的控制权。

    叛军这边,率军的乃是李归仁。此人端是战场好手,与唐军的多次交战中,少有败绩。

    七月二十八日,天色微明。唐军这边,早已人马食饱,只待一声令下发动攻击。

    沣河水哗啦啦的流淌着,那清脆的响声对全神贯注的士兵而言,已被自动屏蔽了,他们的目光,都盯着彼此的阵营。

    长枪竖立,直戳天空,似乎显露着可与高天抗争的无敌气势。战马喷着鼻息,前蹄踢踏着地面,隐隐有一份躁动。

    终于,战鼓擂响,号角奏起。唐军这边,一骑当先,率领着一支千余人的精锐骑兵直插叛军阵营。其后,成排的唐军步兵高举长枪,在整齐的踏步声中,逼近叛军。

    面对唐军精锐骑兵的冲锋,叛军动用了弓箭,这令冲锋的唐军骑兵损失不少。但是,这支骑兵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在折损了几近一半的人马后,骑兵终于冲进了叛军阵营。

    修长的陌刀,似是死神的镰刀,在不停地收割着生命。然而,区区几百骑兵冲入数万的士兵中,犹如一块巨石扔进大海,即使再大也掀不起多大风浪。

    李归仁坐镇中军,面对冲杀而来的唐军骑兵,残忍地一笑,而后传下命令,让隐藏在两翼的骑兵出动。

    边令诚与郭子仪并骑而行,当得知叛军骑兵出动后,相视一笑,郭子仪甚至忍不住赞叹道:“果真如边参军所猜!边参军真乃神人也!”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正眼说虾话,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51章 踌躇满志的李亨() 
至德二年八月一日,长安城收复。

    三日前沣河一役,唐军骑兵从正面突入叛军绞杀,而叛军则将两翼的骑兵派出,试图冲乱唐军步兵阵列。

    面对冲杀而来的叛军骑兵,唐军士兵动用箭枝远攻,而后,又以五千余手握长枪长刀、长柄斧的士兵组成横队,如铜墙铁壁一半阻挡了叛军的铁骑洪流。

    叛军的骑兵优势就此失去,而后,偷偷潜入叛军后阵的回纥骑兵突然发动攻击,与唐军夹击叛军,令叛军阵营大乱,战至午间时分,叛军主力被消灭,只剩下零星的抵抗。

    然而,叛军将领李归仁却逃遁。

    面对如此战果,唐军乘胜追击,连番攻破了叛军的三层设防阻截后,一举攻到了长安城下。

    然而此时,叛军虽败,但有据城之利,唐军虽胜,却已如强弩之末,一时间,唐军无法拿下长安城,只得退到二十里外扎营。

    唐军休整二日,又从各处急调回一万多兵力,之后便发动了攻城之战,本以为会此次攻城会异常艰难,但谁知不出半日,长安城西北角光华门就被边令诚指挥士兵攻破,并纵兵驰入,令叛军大惊,急慌慌从城东春明门杀出一条生路逃走。

    而剩下的,便是肃清城内的叛军残余。

    但这些,已经是细枝末节了,对唐军而言,光复长安,与早先时与叛军征战时取得的胜利不同,这次胜利乃是意义更为重大。

    而对肃宗李亨而言,此次光复长安,意义更是庞大到了极致。

    此刻,李亨坐镇望贤宫,元帅府行营也设在此处。其实,李亨倒是想亲率大军光复长安,然而,临行之前却突然身体不适,硬挺着赶路,但到了咸阳地界后,却一头倒地栽下马来,不得已停留下来。

    当光复长安的消息传来,李亨的病也差不多好了些,连带着有些苍白的面孔都红扑扑的。

    此时,皇后张良娣正在位李亨整理穿戴好的盛装。其实,所有的一切,已经由宫女伺候好了,但多年的习惯,让张良娣仍然如一个寻常媳妇一般,亲手为李亨整理了一番。

    最后抹平了李亨的肩膀,张良娣轻声道:“陛下身子有恙,一定不能喝酒,以免加重……”

    “朕记得了,皇后莫再担心!”李亨打断了张良娣的话。

    其实内心里,李亨隐隐有些恼意。在李亨看来,如今正是大喜的时候,但一个妇道人家在一旁嘀嘀咕咕个不停,显得有些丧气,不免心里不爽。

    张良娣觉察到了李亨的不耐烦,最后拉了拉其衣襟,这才后退两步,细细地端详着李亨道,微笑道:“好了,陛下!”

    “嗯!”李亨点点头,看了一眼张良娣后,将目光投向了殿外。深深地吸口气,让自己的胸膛鼓了起来,连带着腰背也挺拔起来,李亨迈动了脚步。

    当李亨的脚跨出殿门门槛时,候在殿外的大臣中间,李辅国尖细地声音大声喊道:“恭迎陛下归京!”

    其声刚落,一帮大臣近卫纷纷应声而起:“恭迎陛下归京!”

    而后,驻扎在望贤宫外的士兵们,也纷纷应声大喝道:“恭迎陛下归京!”

    大喝之声不绝于耳,而待李亨率领众人出了望贤宫,出现在士兵的视野后,大喝之声突然变得更加狂热和高涨了。

    “恭迎陛下归京!恭迎陛下归京!”……

    李亨的目光中不禁泛起一股热流,整个人忍不住有些颤抖,一颗心砰砰跳得热烈。

    昔日仓皇西逃出长安,对他们皇家来说,是何等的耻辱和狼狈。如今,终于雪耻了。今日,他身着龙袍,头戴帝冠,盛装出行,为的就是向世人宣示属于皇家应有的威严。

    看着一排排昂首挺胸的士兵,李亨内心澎湃,但还是抬手示意,欲止住众喝之声。

    好一阵儿,呼喝之声才完全停止。

    李亨紧抿嘴唇,抑制着汹涌的情绪,但还是忍不住接连叫道:“好,好,好!不愧是朕的虎狼!”

    说完这句,李亨回头,看向身后的一众文臣武将,又道:“众卿,随朕归京!”而后,李亨仰首挺胸,径直走向侍从牵着的御马。其后,众侍卫和文武大臣紧随。

    突然,一个身影越过李亨,率先一步到了御马跟前。

    李亨一看此人,却是李辅国。

    李辅国躬身向着李亨,开口道:“陛下,昔日您居东宫之时,臣便是东宫洗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