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之上杉幕府-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见糠部郡的三户氏对于邻接三郡的控制主要是以一户氏等庶流及谱代家臣世袭城将,并将小规模的在地领主编成为“众”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在岩手郡南部,又有斯波、稗贯、和贺和远野四郡,而且这几郡的支配者大部分是从镰仓时代以来的地头发展而来。前面已经提到,斯波郡由奥州探题大崎氏的同族·被尊称为“斯波御所”的斯波氏支配;稗贯郡和和贺郡则由分别以本郡名字为苗字的稗贯氏和和贺氏支配,二者皆出自于中条氏;远野郡由出自于藤原秀乡流的阿曾沼氏支配。
这些以南部氏为代表的北奥诸领主们称自领为“当郡”,对方的领地称“贵郡”、“御郡”或“他郡”。而领内分支领的支配者称“郡主”,相当于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小领主。其中斯波、稗贯、和贺、远野四郡的郡主们在十六世纪前期通过联姻的方式结成了一揆性质的领主联合,稗贯氏还获得了室町幕府足利义稙、义晴、义辉三任将军的偏讳;斯波氏作为奥州探题大崎氏的一族,协助强化了室町幕府——奥州探题大崎氏这一室町时代的支配秩序。
在南部信时之后,因三户氏的当主·南部信时的嫡子信义早夭,年幼的南部政康继承了当主之位,而在北门地区田子城隐居的南部信时则再度出山成了嫡孙政康的后见人,助其维持领国的安定。文龟三年,南部信时殁;永正四年,南部政康也去世,其长子南部安信继承三户氏的当主之位。大永五年,包括糠部郡在内的三户氏所有领地被称为“奥州南部殿御知行”,进一步强化了三户氏作为南部一族总领家的主导地位。
但进入到天文年间,在南部信时时期所建立的通过城代及“众”进行领地支配的体制日趋动摇。天文八年六月,三户氏的居城圣寿寺馆被对主君怀有怨恨的家臣赤沼备中纵火烧毁(据《祐清私记》所载,赤沼备中对主君南部晴政将其妻女带入城中一事不满,同时因知行问题与家老奥濑安芸守有矛盾,所以赤沼备中纵火焚城并杀死奥濑安芸守,后在逃亡过程中被下斗米将家所追斩),造成了三户氏家中的不安定;次月,南部安信的嫡子南部安政随奥州探题大崎义直所派出的使者团上洛,获赐将军足利义晴的偏讳,改名南部晴政,以期通过将军的权威来安定家中。
在三户氏的支配不大安稳的这段时期,辅佐南部安信稳定局面的是以田子城为本城因此被称为田子家的安信之弟高信。天文二年在平定了津轻地方后,高信又以平贺郡的石川城为居城,就任津轻郡代。天文三年,闭伊郡爆发叛乱,被久慈信义和三户氏的谱代家臣樱庭光康所讨平。在天文十年闭伊郡黑森神社的营造栋札中(记录建筑物修建信息及过程的记事牌称栋札)记载大檀那(为寺院或神社等提供布施或帮助其营造之人)为“南部右马允安信”和“同左卫门督高信”,而旦那(性质基本同檀那)田锁氏和小笠原氏等闭伊众则为其从属。
斯波郡斯波御所的斯波诠高在十五世纪末期将庶子诠员和诠义分别配置于岩手郡西部的“雫石御所”的斯波郡北部的“猪去御所”,觊觎着岩手郡。为了应对斯波氏的策谋,石川高信(即田子高信,此时尚以田子城为居城,称田子高信)在天文初年将家臣福士氏配置于与斯波领交界处的岩手郡不来方城,并迎娶了岩手郡北部国众一方井安政之女为侧室。天文九年,石川高信先击败在岩手郡西部滴石地区保有部分地盘的户泽氏,将其赶至邻国出羽的仙北地区,后又与斯波诠高之子·斯波氏时任当主经诠之间产生了摩擦;天文十二年,石川高信与斯波经诠之子诠真交战并占据优势,最终在稗贯辉家的调解下两家达成和睦,南部氏逐渐恢复了对于岩手郡的支配。此外,在天文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南部军还进至出羽的下国安藤氏的领地,与其交战。
在对外扩张的同时,南部晴政也从南部安信那里继承了三户南部氏的当主之位,且因一直以来的本城圣寿寺馆在天文八年烧毁,晴政便将本城迁至了三户城。
十五世纪末期,三户氏的家臣大致分为“亲类”、“家子”、“老中”、“御内众”、“外样众”等;分家八户氏的家臣在天文年间则有“一家”、“亲类”、“御内五人老”、“小御内”、“外样”、“中间等”;另一分家九户氏的家臣也有“亲类”、“内众”等等。他们通过大致相同的编成手段,形成了各自的家臣团。
天文年间前期,南部安信分别将弟弟信房和信次配置于田子城西侧的石龟城和鹿角郡的毛马内城,并以此为苗字成立了石龟家和毛马内家,与田子家一起执行出击和警戒出羽安藤领的任务。另将一弟长义配置于奥州街道的要冲五户浅水城,成立南家,以此作为三户城北方的屏障。再加上出自于三户氏的庶家北家和东家等,三户氏通过创建有力的庶子家,构成了其家臣的主体,并以此作为与周边的斯波氏、安藤氏等势力对抗或平定领内动乱的骨干力量,这也是三户氏由一介国众向战国大名转化的契机。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弘治二年,南家与另一“亲类”北家间因斗贺村而起了纠纷。可见在建立有力庶子家的同时,如何解决家内纷争并更好地统御诸庶子家,又成了一个让人困扰的课题。
另外,在糠部郡内以“户”为地域单位的这些领主们以“户”作为其独立所领,拥有自己的家臣,再加上糠部郡面积较大,这些“户”的领主们的势力甚至可与其他分国拥有一郡的在地领主比肩。这些“户”的领主们所构成的“族缘”集团称作“一家”,虽然推举三户氏为他们的“家督”,但三户氏却不能把他们直接视作家臣,只不过是领主们依靠某种契约的集结在一起的结合体。
十六世纪前期的天文年间,南部氏的有力庶家北家、东家和南家及石川高信·信直父子、九户政实等逐渐取代一户氏和久慈氏成为进攻鹿角郡和岩手郡的主力。石川高信率领麾下的岩手众屡次入侵两郡,而且高信的嫡子南部信直(即南部氏第二十六代当主,石川高信的嫡子。此时尚称田子信直)于永禄八年与南部晴政的长女结婚,因晴政当时尚无儿子,所以指认信直为三户氏的继承人,并作为南部晴政的阵代出兵鹿角郡;而九户氏也在十五世纪末期,时任当主九户光政将居城迁至九户城,并通过将女儿嫁给久慈氏的结姻方式,将其纳为从属。
在田子氏(即石川氏)和九户氏的势力上升期,一户氏、久慈氏反而日趋没落。另外,根知城主八户氏在天文年间前期的三代当主治义、义继、胜义先后去世,且因胜义无子,便从一族新田氏入继了年仅五岁的彦次郎(幼名久松,即后来的八户政荣)继承当主之位,祖父新田盛政为其后见役,但另一一族田中宗祐为了篡夺当主之位而谋反,后被镇压。天文二十一年,七户庆胤入侵八户领;永禄七年、永禄十年八月、永禄十二年,四户的栉引氏多次入侵八户领,可谓内忧外患,造成了八户氏权力的严重衰退。由于四户氏和七户氏未与三户氏结姻,且无法通过对外战争扩大势力,所以只能在糠部郡内扩张。而从作为诸“户”家督的三户氏当主南部晴政的角度来看,上述纷争只是“一家”内部因领地纷争所引起的私战,自己无法擅自处置,命某方停止交战。永禄十年八月,彦次郎的亲父新田行政殁,次月,彦次郎获赐南部晴政的偏讳,取名八户政荣,可以说是以暂时从属于三户氏为代价换来了本家的存续。
进入永禄年间,北奥的争乱进一步激化。邻国出羽的下国安藤氏当主安藤爱季图谋向糠部郡渗透,并于永禄元年开始通过其从属国众·比内郡领主浅利则祐拉拢南部氏麾下的大汤氏、大里氏等鹿角众,以及津轻平贺郡代大光寺氏和浪冈御所的浪冈北畠氏。在进行了周全的准备后,永禄九年,安藤爱季纠合浅利氏、虾夷的蛎崎氏、出羽的由利众等共计五千人马入侵鹿角郡。三户氏当主南部晴政急忙派遣岩手众及有力庶子家的北家、东家、南家等迎击但败北;次年,在双方均付出不小的代价后,鹿角郡终被安藤氏占领,史称“鹿角大乱”。但是仅仅不到两个月,南部晴政便亲率大军夺回了鹿角郡大部。而安东爱季此次唯一的收获便是夺取了进出鹿角郡的桥头堡——土深井城。
第三百五十四章 攻入佐久()
就当上杉家在北陆道、东北奥羽两国连战连捷的同时,太田资正也不甘落后,想要迅速将武田军击败并且收复相模一国。小山朝幸倒是秘密向太田资正献上了围魏救赵的计策——再次发兵攻入武田家的腹地甲府,迫使武田信玄收兵返回甲斐,这样一来上杉军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平定相摸一国。
然而太田资正认为此计颇为冒险,稍有不慎派出的偏师将会全军覆没,便就没有采纳小山朝幸所提出的计策。
但是,最令太田资正所没有想到的是,小山朝幸竟然会直接派遣其心腹家臣高梨内记前去会津若松城去征求朝定的意见。而朝定在听完高梨内记的叙述后想都没多想便同意了,并且授予小山朝幸驻守在武藏边境上州兵的统帅权。
得到朝定首肯的小山朝幸便不再理会太田资正、山本寺定长等人,自己独自一人率小山众大部前去与上州兵合流,仅仅留下森五左卫门、水科盛直、舟越五平次等家臣率百余军势继续听从太田资正的调遣。
太田资正在得知小山朝幸不告而后只能气得直跺脚,毕竟小山朝幸是朝定真正意义上的一门众,并且还是迎娶了朝定侄女的人,自己并不能把小山朝幸怎么样。而太田资正自己则只是上杉家的谱代家臣,仅仅只是被朝定授予了一门格罢了。
小山朝幸随后便整合上州兵、小山众共计一万余大军从武藏秩父山出阵,翻越天目山之后进入甲斐国内。
与此同时,朝定还火速派遣加藤段藏前去上野,令上杉景满、本庄繁长、小笠原长时、桃井义孝、曾我佑重、沼田佑光等将迅速率军攻入北信浓牵制北信浓武田军,使其无法出兵南下支援甲斐。
本庄繁长一接到朝定下令出兵的命令后立即动身征召军势,他已经被朝定冷藏很久了,必须要乘此机会立下大功好让自己的地位不低于小山朝幸,毕竟他的正室是上杉景信之女,还能与谦信沾亲带故。
永禄三年,四月十五日。以上杉景满为总大将、本庄繁长为先阵、沼田祐光为军师、小笠原长时为副将、桃井义孝为小荷驮奉行、曾我佑重为兵粮奉行,总计一万余大军经轻井泽进入北信浓佐久郡。随后,上杉景满便在上野原布下本阵,并且将武田家在北信浓的重镇小诸城包围起来。
而作为北信浓侵攻的先阵本庄繁长则是被上杉景满和小笠原长时等将命令去攻打小诸城西面以及南面周边的支城兵砦。
本庄繁长接到命令后也不抵触,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方面能让自己扬名甲信两国,另一方面将小诸城周边的支城兵砦攻落后还能立下不少军功。
随后,本庄繁长便迅速率本部军势三千余向着岩尾城行军。然而,武田信玄则是迅速下令保科正俊率以诹访先方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