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缔-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 
整个北京城已经变成了朝圣的地方,人们奔走相告,呼朋唤友,齐齐的往御街而去,无他,大宋的帝王回来了,圣天子归朝……

    在这个时代,个人崇拜甚至已经达到高峰,帝王是一国之君,在儒家思想中人君是世上最高的统治者,也是华夏一族的族长,君父,世人皆是在宗族之中。

    于是赵祯就成为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明星”,所有人都希望一睹天颜,不光是看到真实的皇帝,更是为了能得到这位能与上天交流的皇帝赐福……

    可以说,赵祯已经开始向圣人,甚至天人的位置转变,这种转变不是他刻意为之,而是人们通过他所作的事情,把他一步一步的送上神坛。

    北京城几乎已经是万人空巷,所有人都跑到御街两旁看热闹,即便是北京城的御街比东京城的还要宽阔也是显得拥挤了,人数实在太多,北平府的衙役全部出动也不够,最后只能出动北京城中的禁军维护秩序,否则很可能出现踩踏之事,到时必然酿成大祸,官家祭天回朝出了这种人祸,那时候就不是北平府知府事能担待得起的。

    所以身为知府事的韩琦格外小心,不断的派人在御道边上奔走,大声呵斥胆敢拥挤上前的人,并且传出话来“寻死的杀才!陛下乃圣天子,今日南郊祭天回朝,祥瑞骤降,天光开而云雾散,尔等喧闹推搡成何体统?就不怕冲撞圣驾?!到时间非但没有福祉降下,反而遭罪!”

    这话确实管用,一时间御街两旁的百姓开始自觉的站好,并不向前拥挤,只有孩子会在人群中乱窜,但很快被家长叫骂回到身边,人群变得有序之后,距离空间也逐渐变大。

    中心御道,不得人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叉子之外,叉子里有两道砖石砌城的御沟水道,其中种满了莲荷,而在水道的边上种满了桃,李,梨,杏,杂花其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秀。

    这御道宽约二百余步,两边满是店铺,大多数与皇家或是朝廷都有买卖,应是临街店门前有走廊,所以被人们称为御廊。

    御廊就在御道边上,里面允许小摊小贩做生意,这是赵祯的特旨,商贾无不夸赞,没人驱赶自家店门前的这些生意人。

    而在这人潮涌动的时刻,他们小摊小贩的生意一下子便爆好,只要是个摊位便一定会坐满了人,各种吃食琳琅满目,炭烤的羊肉,一把香料便使人垂涎三尺,只要卖力的吆喝几句,便会有更多的人站在一边等待。

    因是快到中午,人们的肚子早已是咕咕叫,烤肉摊子,鱼脍摊子,馄饨摊子,羊汤摊子……每一个都坐满了人,食物的香味甚至飘到了城外……

    百姓们都明白,相对于等待官家,用吃食填饱肚子更为重要一些。

    而很快,百姓们没有等来皇帝,却等来了皇后娘娘已经后宫妃嫔,皇嗣,作为妻子儿女,他们将要迎接皇帝的郊祭回朝。

    当然,皇后及后宫的出现也意味着官家的大驾就快回来了,皇后的凤驾虽比不上皇帝的,但能成为皇帝的正宫皇后,也是天神庇佑,本身就是祥瑞。

    女子最是喜欢观瞧皇后的凤驾,谁不喜欢漂亮?谁不希望凤驾旁的侍女抛出的宫花?这东西的意义可是非常!一旦得到了宫花以后便不愁出嫁的时候没有好陪嫁了!

    城墙上的禁军吹响了号角,巨大钟声回荡在城中的每一个角落,稍稍了解北京城的人便知晓,这是城墙四角的钟楼同时奏响的声音,上一次还是陛下灭国西夏的时候奏响的。

    当身着精美铠甲的宫中亲卫出现时,百姓们便迅速跪倒,这意味着官家的车驾出现了,以往见君只需躬身施礼,敬而不拜,可现在不同了,官家乃是圣君,乃是能与上天对话,并驱散春灾的人,在百姓心中,赵祯已经成为了半神的存在,同那些陆地神仙差不多……

    当赵祯的车驾出现时,只有仪仗是站着的,而整个北京城,满城拜下,无人直立,这便是万万人之上的地位,这就是皇帝的权利!

    骤然间,万岁之声响彻天宇,上天仿佛也被震撼,云开雾散,阳光普照……

    当赵祯走过御道,两边的百姓这才缓缓起身,刚刚他们没敢起身,现在却也看不见官家的天颜,颇有些失落的感觉在其中。

    春天本就应该春暖花开,而这场春灾给大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宋人其实不怕寒冷,因为已经出现铁炉子以及烟囱,有了这两样东西,便不怕烟气之毒,房间中烧上一个便温暖如春。

    春灾最大的危害是土地无法种植粮食,春天本就是播种的季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是上天早早就安排好的事情,现在春耕已然是被耽误了,大宋的夏税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夏税主要是以征收小麦为主。

    现在时间已然是快入三月,本就是阳春三月的季节却还没有粮食种下,即便是今日出现太阳,大地解冻,也还是慢了些……根本赶不上种植夏粮。

    所以在赵祯回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免去了大宋受了春灾之地的夏税,但粮食同样也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即便是免去赋税,也百姓春耕被耽误,也就意味着夏天到来的时候可能会收,或是粮食只能在冬天才开始收获。

    大宋富裕,撑过这个春天不难,可是夏天没有粮食该怎么办?这次大宋受灾的地方可不止是北平府和燕云,甚至连四季如春的杭州都受了春灾。

    粮食只能从南海诸国往大宋运送主要以海运,水路为主,同时辅以公路马车,甚至还是东京城开往北京的火车,所有能用得上的运输都将被利用起来。

    这是对大宋运输能力的一大考验,而赵祯正好要通过这一事情提高大宋的运输能力,这是大宋的经济动脉,同时也将是赵祯为下一步做好准备,受到这次小冰河影响的不知大宋和辽朝,还有女真,高丽,倭国,吐番甚至是西域……

    如此正是赚钱,收买的好机会,岂能错过?

    。

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钱袋子() 
寒冷的春灾对于大宋百姓来说已经过去,自从赵祯南郊祭天回朝之后,阳光便开始普照大地,日升月落之时,霜雪解冻春暖花开,大抵是老天算错了时间,这个迟来来的春天格外温暖。

    雪水化开成为了充沛的水流,经过严寒的考验,万物复苏之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刨开厚厚的春泥,土地仿佛能捏出一把油来!这对农人们来说最是开心不过。

    官家免去了夏税,趁着晚春,还能加紧种植一茬粮食,说不得就能多一季的收成!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农人是快乐的,即便因为他们遭到了春灾,但粮食的价格一路上涨,即便是有朝堂的常平仓调控,也只不过是把粮价抑制在每石五百文,但这其中已经有非常多的油水可以赚了。

    只不过这次春灾的影响之下,整个大宋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即便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富户,也是家中没有余粮,只能等待朝廷从南海之地调取粮食前来。

    天灾面前大家都是一样,但天灾过后可就不一样了,农人们开始拼命的种植粮食期望在夏季结束之前赶上最后一茬,说不得就能把官家免去的夏税搬进自己的腰包之中。

    谁不希望能在这个春灾过后挽回一些损失?

    和百姓一样,朝堂中的官员也是这么想的,在最大的程度上挽回国库的损失,如今大宋的国库可没有多少盈余了,从灭国西夏开始,大宋一直往外掏钱。

    先是内迁宁夏百姓,这笔费用堪称万巨,紧接着便是官家以内藏库之财犒赏三军,这又是一大笔开支,谁知道祸事接连发生,原本以为在能从西夏捞取钱财补偿亏空,谁知道帖进去的比赚的还多,不,根本就没从宁夏赚取一文钱!

    这下算来,里外里大宋损失的可不是一点两点,基本上数十年积攒下来的盈余以去半数,不算不知道,当身为三司使的包拯把六千万贯的数字报出来的时候,整个朝堂炸开了锅。

    六千万贯,已经相当于真宗朝近一年的赋税!且还是没有削减苛捐杂税之前,但如此也能看出大宋的经济之强劲,许多朝臣始料未及,他们认为现在的国库也只不过比真宗朝好一点而已,没想到好上这么多。

    包拯并未被朝中嗡嗡的讨论声所打扰,而是继续道“启奏陛下,大量商贾赶赴宁夏,妄图通过宁夏进入西域,重开古丝绸之路,但一场春灾让他们在路上损失良多,许多商贾被困兴庆府等地,可否派兵开道护送之?”

    随着他的话,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静的有些不像话,谁都没想到包拯这个固执保守的三司使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许多朝臣提出反对,而反对的理由却是朝廷却不能自降身份的为商贾派兵。

    包拯听到这些无稽之谈稍稍冷笑的再次出班道“启奏陛下,我大宋赋税如此之多,乃是多的商贾之功,每年关税,商税,数千万贯,乃万巨之才,岂能错失?!”

    赵祯坐在御座上微微一笑,包拯所说的数千万贯都是客气的,应该是大几千万贯,包拯显然是有所保留,但即便如此也使得朝中反对的声音渐渐减小,谁敢反对?谁和钱过不去?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宋还要从这些商贾身上获得赋税,赵祯瞧着眼前神色尴尬的朝臣道“如此便传旨宁夏路之兵,护送商贾国境,入西域,沿途多照看,勿有劫掠之事。”

    赵祯的话便意味着朝廷的方针,庞籍出班,带领所有朝臣躬身应道“尊陛下旨意!”

    接下来便是各部官员汇报各地情况,以及如何扶持受灾百姓,这些都是必须的,赵祯详细的听取朝臣们奏报,不时开口指正一二。

    从他们的汇报可以看出,这次春灾对大宋最大的打击并不是在人的身上,而是在经济上,春灾导致了粮价的攀升,也导致了物价或多或少的增加。

    而朝廷免去夏税之后,灾情便大有好转,农人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提升,各地州府抢种粮食,争取在夏天到来的时候收割。

    赵祯微微点头,看来自己免去夏税果然是正确的选择。

    就在大朝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内诸司之一的四方馆派人来了,内侍在一群朝臣的注视下,两腿发麻,进了大殿之后便缓缓而行,到了大殿中央躬身拜下“启奏陛下,辽朝使臣耶律贾求见!”

    果不其然,赵祯早就料到辽朝很可能派遣使臣前来,不一定是求援,但多半会要求互市买卖粮食,春灾过后什么最值钱?当然是粮食了!即便是耶律贾还在外等候,赵祯知晓他来作甚。

    赵祯笑着对满朝文武说道“果然还是来了,辽人怕是坐不住了!宣他进来。”

    内侍如蒙大赦,再拜而起“奴婢遵旨!”对于内侍来说,真正可怖的并非是皇帝,而是朝臣们无时无刻不盯着他们的眼神,稍稍有一点不妥便会被朝臣上奏弹劾。

    而官家在这种事情上绝不会袒护内侍,所有人都说官家仁,可内侍们知晓,这是在不犯错的情况下……

    煌煌大殿,乾宇为名,耶律贾站在殿外,心中一阵无言,这么多年来,他越来越不喜欢这里了,要不是自己的头上顶着一个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