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缔-第6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训练辽朝汉兵一事,赵祯便更不在意了,而且是支持王圭和王鹤二人的建议,大宋需要补充兵员,此战的目标不是中京道,而是远在北方的东京道。

    若是大宋拿下狭长的辽东走廊,防御必会成为头等大事,不光是边境狭长,而且还有宋辽边境要防守,大宋从一条防线一下变为两条!

    大宋可以调遣十六卫,但却不能把他们都调遣北上,而这时候使用这些归降的汉兵,却是极好的。

    没人比赵祯跟清楚大宋军队的同化能力,别说是一个新兵,就是把一个不通汉语的倭人扔进军营,出来的时候也是和大宋士兵一模一样的。

    至于那些契丹将领,自然是要让他们前来北京城的,给个闲散的官职养着便是,大宋还是能出得起这点钱的,而且人数并不是很多又有何妨?

    “韩绍文接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北朝韩家有德与乡邻,诗书传家,人才辈出…………今回归汉室,朕心甚慰,特此诏书召其面圣!”

    当王鹤把赵祯的亲笔诏书递交给韩绍文的时候,他才松了一口气,心中的担忧这才放下。

    王鹤笑道:“恭喜韩老弟了,早日收拾行装前往北京城,我这便去派人护送。”

    王圭更是得意的说道:“如何?我大宋最重承诺,陛下诏书在此何有放心不下?”

    “谢陛下隆恩!也多谢二位指点迷津!”

    韩绍文恭敬的接过这掌管韩家命运的诏书,小心的退去,自此辽朝四大汉室家族韩家归附大宋。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双脚的抉择() 
    大宋在辽朝情报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前朝乃至太祖朝都无法比拟的,他们的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虽然商贾的撤离对黑手是一重大的打击,但很快黑手便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渠道,藏身于民。

    辽朝的汉民很多,在燕云丢失的时候,萧太后力挽狂澜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从燕云之地撤走大量的汉民,对于在辽朝生活几代的汉民来说,辽朝依旧是他们的朝廷。

    所以撤走的时候老老实实的跟随着契丹军队撤离了,耶律宗真战死在燕云的消息传到辽朝,汉民涌上街头放声大哭,在他们的心中自己的皇帝死了,天也就塌了。

    那是一个汉人在辽朝生活最好的时代,赵祯为何认真的对待耶律宗真,并且以朋友的身份和他阵前畅饮,皆因他对汉人和契丹人的平等对待,在绝对权利的面前依旧不搞种族主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现在却今非昔比,随着大宋的日益强大和繁荣,尤其是无孔不入的商业入侵后,在整个辽朝引起了一番动荡,大宋的商贾,大宋的货物,都给辽朝带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原本的辽人眼中,大宋并不强大,甚至是不堪一击的,但他们失去了燕云,失去了往日的盟友西夏,现在又失去了辽东,这让契丹人原本高高在上的自豪感开始丧失,并感到了大宋的威胁。

    于是这些和宋人同宗同源的辽朝汉民便成为了他们发泄的对象。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汉民开始还能忍受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但渐渐的,随着这种歧视越来越过分,过分到逼着人去死的程度时,一切便悄然改变…………

    汉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这时候的辽朝是否还适合他们居住下去,是否还能在这苛刻的土地上生存下去?人的目的很简单,活下去并且传宗接代,让自己的子孙过的越来越好。

    连最基本的活下去的权利都不能得到保障,汉民开始用自己的双脚选择未来。

    汉家百姓可以说是最老实本分的人,他们眼中只有黄色的土地和金黄的庄稼,这是他们生活的一切所在。

    除此之外他们并不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唯一的希望便是让自己的子孙后辈在自己的财富积累下过上更好的生活,以读书为途径出人头地,越出农门。

    甚至于千百年后的华夏人依然秉持着这种朴实的理念。

    这样“本份”的思想固然好,但却有着极大的缺陷,任劳任怨与无怨无悔的同时愿意去接受剥削,不到绝路,决不造反或是说推翻政权。

    若是真的走到了绝路,那股如钢铁般拧在一起的力量却有着推翻一切强权的可怕存在;皇帝,士大夫阶层眼中的升斗小民,在这个时候却仿佛有着如斗兽棋老鼠吃大象的力量,他们打破了规则,打破枷锁,打破了原本的自我。

    但矛盾而又讽刺的是…………

    小农经济将农民阶层的思想束缚在以小块土地为单位的狭小范围内,这首先导致了他们在政治上盲目无知,妄自尊大,在蔽塞的乡野,与世隔绝的生活使他们无法认识社会,长期处于散漫、无组织的状态,对世态漠不关心,对政治冷漠麻木,逆来顺受,只要不是统治者压迫到了无以为生的程度,绝对不会揭竿而起。

    可以说现在的辽朝汉民便处于这种状态,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农人,契丹人对农耕并不精通,即便是他们立国百年也是如此,他们最擅长的依旧是游牧,同时也暴露出辽朝对汉民的依赖。

    辽朝矛盾的日益加剧给了大宋以机会,或者说是给了赵祯与黑手的一次机会,一次挑拨离间的机会,兵不厌诈,在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时代,人命都是不值钱的东西,挑拨离间也算不得什么。

    黑手开始在辽朝中京道的各州府散播谣言,比如辽朝决定加税,比如契丹人要把汉民变成奴隶等等,这还只是开始,只需黑手稍稍引导一下,原本就剑拔弩张的关系便更加的激烈,而且契丹人甚至乐于相信这些谣言。

    这种情况下契丹官员对汉民更加的无情,往往是原告的汉民被下狱,而作为被告的契丹人则是继续逍遥法外,这便造成了极大的不公。

    在汉民的怨声载道中,黑手开始了行动,他们的方法很简单,组织汉民起义!但他们的目标不是在攻占县衙后继续进攻,而是撤退,向大宋的所在南方撤退。

    大宋需要人口,同时辽朝也需要人口,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此消彼长,大宋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而辽朝的人口越来越少。

    汉民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民或是手工业者,他们是被契丹人压迫的劳苦大众,当然了即便是到了大宋依旧改变不了他们农人的身份,但至少不会受到如此不公的待遇,而且大宋会给他们土地进行耕种。

    这些承诺可比身在辽朝的待遇好上太多,最少没有性命之忧不是?

    人活不下去了,也只能用自己的双脚选择出路,在黑手的领导下,从大宋秘密运来的有些军械便把原本两手空空的农民武装了起来,虽然不会给他们多么犀利的兵器,但有一定防护能力的盔甲,兵刃却是有的,剩下的便是大宋已经淘汰掉的大黄弩。

    这东西操作简单,杀伤力也不弱,这种汉代便出现的劲弩乃是对付骑兵的利器,虽然速度慢,上弦费力,但杀伤力是真的强,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三百步,堪比大宋的棘轮弩。

    义军有了这些东西,拼杀起来便更加的得心应手,短短一个月,便开始逐渐壮大起来,因为他们对付的都是些县城的兵丁而并非是辽朝的正规军,只要稍加训练自然没有问题。

    而这次起义时有不少的汉民组成的兵丁临阵反戈,加入或是投靠了义军,一时间中京道处处烽烟起,狼烟遍地。

    这让那些原本就驻守在中京道各大州府城池之中的契丹军队更加不敢擅自出击,若是贸然行动,一个转身自己身后的城池易主了怎么办?

    农民起义的最大好处便在于人数,他们的数量庞大,有些人甚至拖家带口的夹杂在义军之中,一万人的军队能号称十万人,十万人的军队能号称五十万…………

    单单是这庞大的数字和漫山遍野的汉民便让辽人吓得不敢轻易出城,虽然他们也知道这样的军队真正的战力不过三五万而已,可眼下是中京道遍地如此啊!

    一会这边冒出十万叛军,一会那边冒出二十万,三十万,甚至五十万,谁知道到底数量几何?谁知道有没有宋军夹杂其中?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南归,难归……() 
    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同样的道理,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镇压,辽朝的朝堂终于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这些义军的目标并不是要攻陷中京道的大定府,也不是北上,而是南下。

    这种战略意图是瞒不住的,毕竟辽人也不都是傻子,朝中的臣子中已久有一部分的能臣,他们把自己的担忧和对大宋意图的猜测汇报给了耶律洪基与萧太后,面对这一情况,萧太后当机立断,立刻命令驻守在中京道各个重要州府的辽军四散出击,务必扼杀这种全面南逃的势头。

    赵祯低估了辽人的决心,刘振所率领的武烈军在北安州附近游击的时候,辽人出兵了,泽州松亭关的八万铁骑尽出,向四面八方的义军队伍开始了进攻。

    他们很快便摸清义军的战力,除了少数叛逃的汉军外,其他的队伍大多数是毫无战力的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虽然他们奋力反抗,但对付全副武装且战力强悍的正规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样的义军很快就会被击溃,义军主力一旦溃散,剩下的便是妇孺和老人,在契丹铁骑面前,他们显得那么的渺小无力。

    在这个时候,耶律洪基再次犯下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下令对这些妇孺老人进行无差别的攻击,只要他们在义军之中,便会惨遭屠戮,无论是襁褓之龄的幼童,还是正值妙龄的女子,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正值壮年的男子,皆未躲过这场屠杀。

    中京道的土地上流淌了大量无辜汉民的鲜血,哀鸿遍地,尸骨遍野,这是一场绝对强权中夹杂着民族仇恨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之中的牺牲者却是最为平凡的阶层。

    消息传到大宋,传到辽朝,甚至传到了高丽,天下震惊!

    耶律洪基的行为无疑是在警告世人,为的也是震慑其他的义军和整个辽朝的汉民,告诉他们这就是南归的下场,但这种行为同样使得辽朝被推上了道德的对立面。

    张俭率领辽朝的文官冒死与皇城外上谏,身为韩王的萧惠率领武将漠然的看着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契丹人的利益才是一切,既然这些汉民背叛大辽,那就应该屠戮殆尽,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

    看着昔日老友没有波动的眼光,张俭绝望的发出哀嚎,声如猿啼,泣血鸣鸣…………仿佛是感受到了他的悲戚,宫门缓缓打开,宫中的内侍出来了,众人都认识他,他是太后的贴身内侍哲呼鲁。

    “太后宣左丞相张俭觐见!”

    哲呼鲁的话给了张俭和汉臣以希望,太后贤明,自会知晓陛下的错处,也会终止这场浩劫,这些汉臣和汉民之间的利益是相关的,或者说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汉民惨遭屠戮,他们也一样不好受,多少的汉臣是出自中京道?他们或多或少的和汉民有着联系,并且也和家族有联系。

    穿过长长的宫门甬道,张俭觉得此时的皇城是那么的陌生,四周都是契丹的精锐,每个契丹人看向自己的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