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缔-第8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赵祯并不惧怕西方世界,因为他已经有了断绝别人财富的权利,至于唯一的“法外之地”就算是契丹了。

    契丹的经济和大宋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契丹采购大宋的商品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卖向西方世界的商品大多是自己生产出来的,这样以来最大程度上的保持独立性。

    以至于大宋想要插手都没有机会,这是萧挞里相当精明的决定,也是她最难缠的地方。

    赵祯想要把手伸到契丹的阴谋破产,所以他也不打算再从贸易上向契丹施压,用最为简单粗暴的办法结束这个祸患,发动最后一次的北伐。

    大宋为了准备这次北伐已经能等待了太久太久,也准备了太久太久,为此囤积的物资中已经有一部分开始折损,不能再使用下去了。

    赵祯觉得大宋酒如同一个十年磨剑的书生,眼下剑已经磨得太过锋利,已经开始不像是一把剑了,所需要的就是最后的匹夫之怒!

    复仇的时候到了,永远解决大宋祸患的时候到了!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锐,一朝而行() 
北伐战争从大宋立国开始就是一项永恒的主题,太祖太宗,甚至是真宗皇帝三代人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太祖有勇有谋,设立封庄库,蓄养精锐,但时运不济,除去阴谋论的揣测之外,只能说是天不假年。

    太宗受益于太祖之遗,当有勇无谋,用人无度,空有壮志却惨败而归,两次规模空前之北伐,皆是虎头蛇尾,起初锋芒大盛,之后便再无建树,以至于后期败绩连连,折损精锐。

    至于真宗皇帝,赵祯对自己的便宜老爹一直怀有矛盾心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种种事迹加起来几乎可以成为大宋历史上“谜一般的男子”。

    因为有所接触,因为有所了解,所以赵祯对真宗皇帝的性格和做人做事相对太祖太宗要透彻的多。

    若是用一句话作为总结,只能说时真宗皇帝有着天命的开局,完美的中场,糊涂的结尾!

    他幼时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时,喜欢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宋太祖喜爱之,将其养在宫中,这是什么样的待遇?简直就是被宠到了天上。

    哪有把弟弟的儿子养在皇宫中的道理?

    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开封府政事纷繁,赵恒留心狱讼,裁决轻重,没有不为众人称快的。所以开封的监狱多次空闲,太宗多次下诏褒奖他。

    至道元年,被立为太子,改名赵恒,仍兼开封府尹。

    赵恒既非太宗的长子,也不是皇后所生,根本轮不上他继位,但天命的地方来了…………其长兄赵元佐因叔父赵廷美之死与太宗决裂、二哥赵元僖无疾暴死,他才有幸成为太子。

    若说真宗皇帝没有能力,那是不可能的。

    当年太宗驾崩之后,赵恒遭遇了由太监王继恩和李皇后共同谋划的宫廷政变。

    宰相吕端一力挫败政变,于同月扶立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次年,改年号为“咸平”。

    这难道不是天命一般的开局?!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开局更好?

    紧接着咸平的年号,这段时间里赵恒刚刚即位,雄心壮志,决定储备国力以抗辽朝,同时挥兵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

    因为任用贤才,以李沆等人为宰相,勤于政事,并把全国分为十五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进京述职,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

    他注意节俭,社会较为安定,给大宋创造了一个相对长期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

    恰巧在此时,铁制工具制作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五亿多亩!

    又引入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使北宋进入高速发展的经济繁荣期,后世人常常称之为“咸平之治”。

    在此之后即便是澶渊之盟的出现也并没有太过影响到真宗皇帝的名声,毕竟大宋和辽朝之间获得了相对和平的几十年时间,直到赵祯亲手打破了平衡。

    只不过聪明一世的真宗皇帝晚节不保,糊涂一时,为了所谓的自尊心开始“东封西祀”,当然其中虽有王钦若的挑拨,但毕竟时真宗皇帝自己用人不当。

    一个人做了一辈子的好事后,所有人都觉得你就应该做好事,就没有权利犯错,一旦犯错,最终的结果便是一错顶百好。

    东封西祀搜刮了民脂民膏,富了皇帝和官员,却也苦了百姓,民间的舆论变开始一边倒。

    当赵祯必须要承认,便宜老爹不光做了“东封西祀”的丑事,也给他留下了大量的财富和经济基础,可以说大宋在他的手上之所以有今天,还是和真宗皇帝离不开。

    有了这些才有了赵祯后来的改革,有了后来的用兵西北和北伐。

    否则燕云十六州绝不可能轻易收回来,真宗皇帝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虽然在澶渊之战中大宋并未占到便宜,但三代人的努力最终给赵祯留下了基础,从太祖开始的封庄库,练精兵,到太宗的两战燕云,再到真宗皇帝的澶渊之盟。

    才有了今天赵祯的气贯长虹,才有了赵祯今天的乾宇盛世。

    即便是天下人都觉得赵祯才是大宋的中兴之主,才是为大宋逆天改命之人,但他自己却很清楚并非是一人之功。

    这是三代人的心血,只不过他做的更多,思考的更多,改变的更多而以。

    眼下时机成熟,辽朝改为契丹,大宋和契丹之间的关系早已是天下皆知,双方都欲除之而后快!

    赵祯当然不会愚蠢到让契丹真的崛起后再动手,那时候就不是仁义而是妇人之仁。

    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放着契丹与不顾,一来契丹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二来塞尔柱人当初的东征确实让赵祯看到了威胁,至于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赵祯希望草原越来越城市化。

    草原最大的苦难点便在于此,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民族没有多少固定的城池,大多以营帐为主,军事力量分散,极难一次歼灭之。

    最多便是被汉家王朝向西北方驱赶,待休养生息后,待中原没落之时,再次窥伺华夏国鼎。

    而萧挞里犯下的致命错误便是如同汉家王朝君王大多会犯的错误一样,搞起了休养生息,大搞经济发展,类中原之国法,仿汉家之遗风。

    总结一句便是好的不学,学坏的,把汉家王朝的胆小谨慎当作了优点学习。

    可有一点萧挞里不知道,汉家王朝和草原王朝有着本质的区别,双方之间从立国之本上看便完全不一样,之后的国情跟不一样。

    这么做只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

    不单单是国情不同,连带着人口基数也不一样,大宋有着庞大的人口可以支撑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内的市场便可以消化一大部分,而契丹人则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只能通过出口获取财富。

    这就为契丹埋下了一条祸根,大宋完全有能力切断契丹的对外贸易,一旦没了出口的渠道,生产再多的货物都是自寻死路。

    于是大宋北伐的第一战打响,长期驻扎在恒逻斯城一带的狄青并没有班师回朝,而是名正言顺的切断了契丹从西域出发的丝绸之路…………

    

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击鼓,点兵!() 
如果仔细的观察契丹的西域地图,便会很快得出一个结论,契丹人的西域已经被大宋完全垄断。

    从大宋的宁夏路开始,到于阗,再到新疆一个极大的弧度完全把契丹人的西域所包围,剩下的唯一缺口仅在契丹的上京道的粘八葛部。

    但可惜的是,想要从粘八葛部抵达西域要翻过漫长高耸的金山山脉。

    单单是这一点就要了命,金山就是后世的阿尔泰山!山高险峻,路陡道远,稍有不慎便会财货两空,基本上没有商贾回冒险前往。

    这条天然屏障不光能阻止大宋再拿下西域后向北推进,也成为契丹人自己的巨大障碍,只能通过准格尔盆地绕过大宋的新疆地域继续向西出发。

    而这条商道被赵祯看在眼中,只一道圣旨,浩浩荡荡的狄青大军便开赴西域边境等待,切断契丹的商路,使得契丹的货物只能耽误在当地而不得前进。

    随着时间的增加,契丹的货物越多越多,越来越需要资金周转,越来越需要走出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大宋撕破脸,击败宋军。

    可这段时间契丹人对大宋军队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甚至于当地的守军不敢出营于大宋对抗,只能求助朝廷,让朝廷派出更多的军队前来。

    但是问题来了,契丹的朝廷秉持减少摩擦,努力恢复贸易的原则并不愿和大宋撕破脸,一旦双方之间爆发战争,以后能卖出去的商品就更少了。

    契丹人已经通过几年的时间在经济复苏上下了大功夫,完全不原意“一朝回到解放前”的苦日子。

    朝臣们不愿意,做生意的商贾也不原意,这就没有办法了,他们知道契丹被大宋卡住了喉咙,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可若是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越是繁荣的国家越厌恶战争,因为这会耽误所有人赚钱啊!

    萧挞里为了稳定契丹上层,不短的鼓励贵族阶级开设工厂投入到商号之中,也就是说先在的契丹冲女皇到宗室,从宗室到外戚,再到广大贵族都不希望开战。

    因为越有钱他们便越了解大宋的实力,越觉得自己的钱财还没赚够。

    天下的钱财什么时候能赚够?

    没有时间!但契丹人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了解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商贾们为了赚钱,为了弥补损失,只能不断的生产,单纯的希望以高产量低价格弥补损失。

    但这么一来完全是饮鸩止渴,自寻死路。

    契丹人只是一味的效仿大宋,效仿大宋的工厂,效仿大宋的出口,甚至效仿大宋的产品,可却从来没有研究过经济到底时这么一回事!

    从头到尾都把眼睛盯在了别人的身上,而不回头看看自己的问题。

    于是乎商品过剩生产的同时也运不出去,只能想办法以低廉的价格在契丹国内自己消化,而到了这个时候契丹人才猛然发现,自己根本就消化不了!

    没办法,人口实在太少了,而生产出的东西又太多,一家能需要多少的瓷器?够用就行了,能消费多少的布料?够穿就行了!

    至于马鞍之类的东西更是出现了严重的滞销………………

    于是契丹人便在着个时候开始认真的考虑如何对付西域的宋军。

    总不能一直被人家这样卡住脖子,这是要逼死契丹啊!

    出于求生的本能,契丹决定对大宋驻扎在西域的守军进行反击。

    赵祯早就知道这场战争无论如何都是要打的,契丹人已经彻底被大宋封锁,这段时间契丹人都是靠内部消化过剩的东西,现在消化不了当然开始发疯。

    所以从大宋拿下黑汗开始,赵祯便下旨狄青,让他暂不归朝等待时机。

    这一等就是三年之久,军中的将士虽然也能勉强接受,毕竟是皇帝的旨意,但他们不知道,新疆早已被大军如同爬犁一般犁了好几遍,为何还不归朝。

    征伐黑汗的军功赏钱一个字不少全都发了,这让他们心中稍稍有些底。

    但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