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缔-第9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最远的扶余城,到最近的长霸城,皆是人去屋空,若是换成汉家文明是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撤走如此多的百姓的。

    但契丹人办到了,他们完成了一项壮举,在大宋攻伐之前完全撤走百姓。

    虽然这和萧挞里的果断和才智分不开,但也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最大优势,机动性。

    契丹人在作战的时候长途奔袭,甚至不需要劫掠便能存续很久,皆是他们的作战方式完全依靠战马来进行,游牧民族作战时,不需要后勤人员,一人带三马:驮马,战马,走马。

    顾名思义,驮马就是用来驮物资的,宝贝的很,因为在紧要关头,驮马还可以产马奶,以供军中所需,而战马便是作战时所用,走马是正常行军时所用。

    契丹人常以地为席,以天为被,饿了的时候随便弯弓射箭,猎物手到擒来,或是靠劫掠的方式以战养战,不像传统的中原军队,三十万战士中有五万是押运粮草的!

    军队如此,上京城定然也是如此,草原民族最不缺的便是战马,而上京城中的契丹人也不会缺少马匹,赵祯相信若是萧挞里有心要北迁,早早就计划好了北迁的事宜。

    一定会把马匹集中分配,最少保证每家都有足够的马匹使用,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想要搬家实在太容易了。

    事实上契丹人并没有放弃游牧多少年,商业的繁荣和工厂的兴起也就是这两年时间才出现的。

    现在转回游牧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对于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来说,放牧就是天生应该做的事情。

    上京城算是被契丹人彻底抛弃的旧都,也让他们品尝到了商业繁荣所带来“甜美果实”的滋味,只不过这颗“甜美果实”却对契丹人有着致命的“毒素”。

    现在他们发现了这一点,上京城连带着整个临横府都抛弃了,这里是契丹为数不多既能放牧又能耕种的州府,再往北去,基本上就没有适合耕种的地方。

    契丹人所面对的情况和大宋完全不同,他们只能孤注一掷的把所有“本钱”投入到草原之上,否则别无出路。

    他们的所有退路都被大宋所切断,如同草原上的孤狼,要么饿死,要么孤注一掷,萧挞里的选择让赵祯内心愤怒,你有一个如此强大的男人,为什么还要带着契丹走上不归路?

    是,赵祯承认存续契丹的最好办法就是远远的避开大宋,远到让大宋觉得不值得派兵去征伐,现在的契丹已经迁徙到北方,最终的目的地应该就是阻卜大王府。

    那里距离乌兰巴托紧紧“几步之遥”完全可以作为契丹人休养生息之所。

    可那又如何?

    草原的本性就是会向南扩张,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而且作为“华夏的固有领土”赵祯绝不会放弃对乌兰巴托以及整个的控制。

    当然赵祯也知道自己心中的愤怒是男人自尊心的可笑想法,面对民族的存续,爱情这东西便显得很奢侈,萧挞里是对他有感情,可这感情怎么能比拟民族的危亡?

    明知道归附大宋就会彻底消失,那还有谁会去这么做?

    萧挞里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是不正确的,在赵祯看来,身为一个女人就没必要扛着如此重的负担,只要和自己见面,万事好商量…………

    上京城的规模不小,这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扩建的,城区的划分明显有新旧的区别,高大的城墙采用了和大宋差不多的构造,内以夯土,外裹城砖。

    只不过这些夯土根本抵挡不住炸药的攻击,虽然缺口已经被堵上,但赵祯依旧能从难以磨灭的痕迹之中看到爆炸带来的威力。

    上京城的皇宫相交契丹人其他都城的皇宫并不显眼,规模不是最大的,装饰不是最为华丽的,但却是最有契丹风格,最为古朴的。

    事实上整个上京皇宫都应该叫龙眉宫。

    精通契丹事物的文官在边上解释道:“陛下,契丹之上京临潢府,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辽太祖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

    这便是上京城皇宫的由来,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先有上京城,再有龙眉宫。

    赵祯进入契丹的皇宫之后,并没有直接去正殿之中,而是去了契丹人的祖殿…………

    

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张俭之死() 
契丹接受了汉家文明的儒学,自然也有供奉祖先的家庙,不过对于天家来说,家庙有着另一个名字,祖殿。

    缓步步入契丹的祖殿,殿中的长明灯还在散发着明亮的光芒,这里算得上是上京城皇宫之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即便是契丹人撤走了,殿中的华丽装饰依旧保留了下来。

    金碧辉煌的雕饰,玉石打磨成的祭祀之物,每一样都让人惊叹契丹人的艺术成就,这个文明的艺术造诣一点也不比别的文明要低,反而是因为草原文明特有的粗矿而显得别具一格。

    脚踩在殿中的羊毛毯子上,赵祯看着眼前山墙上的巨大牌位默默无语。

    虽然从立国到现在契丹只有八位帝王,但这是契丹的祖殿,不光有实际的君王,还有名义上的君王和直系先祖。

    从唐时的松漠都督府都督大贺咄罗开始,一共有二十一位可汗,再加上辽朝立国之后的追谥的十五位君王,总共三十六个巨大的牌位。

    其中最为特别的便是有一座皇后的牌位,淳钦皇后耶律平,这个女人是契丹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后,也是堪比武则天的一位女人,手段相当强势,简重果断,有雄略。

    述律平小名月里朵,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阿保机死后,以皇后身份摄政,为全力支持二儿子耶律德光继位,以断腕的方式压众。

    赵祯觉得就是因为这个女人的存在,给契丹人本就存在的母性地位增加了分量。

    赵祯上前看着这些硕大的牌位,微微点头,这些人都不是简单的人物,虽然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但终究会被人铭记。

    上前点燃香火,赵祯在耶律阿保机的牌位前恭敬的上了三炷香,这不会对契丹的屈服,而是对一代强者的尊重。

    跳过其他的牌位,赵祯来到耶律宗真的牌位前,兴宗皇帝四个字让他颇为感慨,虽然契丹没有在他的手中中兴起来,但却是让契丹开始出现转变。

    四周的人都退了下去,三才知道这是官家在和老对手叙旧。

    这么多年来大宋和契丹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不管是在明处还是在暗处的一直在进行,但现在随着上京城的陷落,大宋基本上已经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契丹人并没有担心赵祯凌辱契丹的祖殿,亵渎契丹的先祖,毕竟契丹和大宋一样都是正统王朝的延续。

    环顾四周,这里确实不错,和大宋皇宫中的祖殿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不过高高的藻井上描绘的是契丹的各种风情而已。

    赵祯盘腿在蒲团上坐下,望着耶律宗真的牌位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绿了你,兄弟,但她确实需要人照顾,你知道她的性子,一个人扛起一座江山实在不容易,为了放止外戚彻底占据契丹,不惜把大半个贵族拉着一起陪葬,萧家完了,以后只有你耶律家的宗室还能好过些。嘿嘿,不得不说你这个女人娶的实在是值得。”

    “你也别生气,这事情没办法,我大宋就是要攻伐契丹,两族之间势不两立已久,即便朕不做个了断,将来还是会有了断的。”

    “当然,朕会好好照顾她的,咳咳……若朕数到三你不说话就表示你同意了哦!”

    “一,二,三!朕就知道你会同意。”

    赵祯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无耻,当然他和萧挞里之间是真心的,萧挞里是真的对他有感情。

    望着耶律宗真的牌位说了好些话,赵祯都觉得有些累了才起身,给他上了三炷香后转身离开,并下旨派人看护打扫,不得荒废。

    这也算是保护了契丹的宗庙,虽然这个王朝还是会灭亡,但这是对一个百年王朝应有的尊敬。

    当赵祯离开的时候,殿外已经站满了人,文臣武将站了一大堆,让原本做了“亏心事”的赵祯吓了一跳。

    自己在殿中的话不会被他们听见了吧?这要是传出去真的是有损圣谕…………而且大宋有个极为不好的习惯,对帝王八卦尤其上心。

    老爹当年的“绯闻”基本上都被揪了出来,暴露在了大庭广众之下,甚至成为百姓茶余饭后偷偷议论的谈资,大家都知道,只不过不明说出来而已。

    但显然赵祯理解错了,事实并非如此,三才上前在赵祯的面前躬身道:“启奏陛下,张俭指纹了与北上的路上……”

    “什么?”赵祯大惊,望向三才道:“怎么可能?朕放他走了,为何要自刎与道?”

    王韵上前道:“陛下,此乃忠义之举,又意在污蔑我大宋,眼下当昭告天下,大赞其名节忠义。”

    王韵说的对,确实该如此,张俭毕竟是从大宋军中离开后自刎的,若是不知道的人谁知道他是不是在宋军之中遭到了凌辱?

    这是一招死棋,无论如何契丹人都会把问题算在大宋的身上,士可杀不可辱,天下共知。

    若是不提前采取行动,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清。

    张俭为何要自刎,赵祯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答案,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儒家提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毁伤自己都是不孝的表现,何况是自刎?

    张俭这么做很大的可能就是为了栽赃大宋,同时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计划,但却不愿被动的配合自己,把话传给萧挞里,于是便使用最简单的方式,自刎。

    如此一来栽赃了大宋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计划。

    这才是真的绝杀,赵祯没想到张俭居然能用最宝贵的性命报复自己,这样的代价太过惨痛也太过狠毒。

    不过张俭的忠诚确实让人感叹,不惜性命去破坏自己的计划,如同一位迟暮的勇士,宁死不屈。

    虽然他是汉人,但生在契丹之后,对君王的效忠一点也不弱于汉家的朝臣,忠义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即便身死也会被载入史册之中。

    这也算是求仁得仁,赵祯呆立了许久后,稍稍无力的挥手道:“派人厚葬,命史官记入辽史,并着礼部官员以太子太傅之礼厚葬之!”

    “臣等遵旨!”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

    赵祯是现实主义者,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连命都没有了,便彻底失去翻盘的可能。

    但张俭的自刎让他明白了舍身取义,也让他看到了什么叫无可奈何。

    毕竟若是有其他办法,张俭也不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来挫败自己的阴谋,顺便报复大宋。

    更为他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

    所以赵祯觉得张俭的自刎是划算的,压根就没往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上靠。

    但对于大宋的,朝臣们来说,张俭的行为却是可歌可泣。

    一时间随赵祯北伐的文臣武将个个感慨,甚至有人歌颂张俭殉国的情节,大声疾呼。

    当然这种行为赵祯不会反对,毕竟也是让世人明白,张俭是自戕,与自己和大宋无关,中不过这种行为让赵祯颇为不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