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召虎-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旻脸色又是一阵涨红,却总认为张辽强词夺理,怒道:“董卓弑杀天子,我等师出无名,本要偃旗息鼓,却是阁下又挑起战乱……”

    “呵呵,真是好笑。”张辽止不住连连摇头,这李旻真是完全不知兵,他冷哼道:“尔等关东诸侯挑起战争,然后又说不打了,当这天下是玩儿的吗?当董卓是这么戏耍的吗?”

    看到李旻还要争辩,张辽一下子打断他,哼道:“关东诸侯挑起战乱,又迟迟不进,内生变乱,如此早晚退去,董卓岂会干休,必然驱兵报复!而诸郡之中,颍川距离雒阳最近,关东诸侯一撤兵,董卓第一个攻打劫掠的必然是颍川!”

    张辽怒斥道:“今日汝连两千胡骑尚且抵挡不住,乃至不少百姓惨死,而董卓麾下可调动的兵马足有五万以上,到时倾兵劫掠颍川,颍川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白骨枕籍,十室九空,汝身为太守,妄自起兵,自领其祸,身死也罢,但九泉之下却如何面对颍川的一百五十万百姓!如今我激将关东诸侯再次讨伐董卓,将胡兵逼在雒阳,难以东进,汝不思感激也罢,还妄加斥责,真是可笑之极!”

    一旁唐翔看不过去,出言道:“文远,仲秋兄也是一番公心。”

    李旻听了张辽的怒斥,呆愣片刻,扑通一下子瘫倒在地,今日阳翟的种种情形在他脑海里闪现,那一刻心中的无力与悲怆再次涌起,断手处的痛楚再次剧烈,他浑身颤抖着,对张辽的话无力反驳,对自己方才的指责感到无言。他本为一腔热血而与孔伷起兵,却从没想过其中的后果,没想过自己打不打得了仗。

    张辽看李旻痛苦与自责的样子,脸上神情也柔和下来,叹道:“李太守,汝擅长治理州郡,若在太平时期便是一等一的好官能吏,但如今遭逢乱世,汝不懂兵事,所治州郡又是四战之地,护不得百姓,如此可不成。”

    李旻似乎明白了什么,问道:“不知阁下所谋为何?”

    张辽也不隐瞒,指着唐翔道:“请李使君让出太守之职,由他担任。”

    “啊?”李旻听了还没反应,唐翔却险些一下子跳起来,连忙摆手道:“文远,不可!吾岂能夺仲秋之职,此不义之事,断难为之!”

    张辽哼道:“何为不义?兄当颍川太守乃美职乎?一个不慎,便是粉身碎骨,李太守伤残,兄难道不该为他分忧?”

    李旻也看向唐翔,唐翔还是连连摇头,苦笑道:“文远,仲秋兄不知军事,为兄岂知之?还是另择他人罢。”(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布局颍川() 
张辽看到唐翔连连推辞,皱起眉头,不悦的道:“圣人有云,当仁不让于师,兄长明通经义,又曾担任丹阳太守,有治理郡县经验,如今岂能退缩?”

    看唐翔还要说话,张辽打断他:“兄长自治理好郡县,令百姓安居乐业便可,至于军事,小弟自会派人相助。”

    唐翔一怔,不由默然,脸色不住变化,显然在心中迟疑不定。

    李旻叹了口气,朝唐翔抱了抱拳:“若起凤兄担任颍川太守,旻也放心,正如张将军所说,我如今失去右手,伤残之身,本不适合担任太守之职,更是才智不足以任之!”

    张辽看了看唐翔:“便如此定了,兄长任太守,小弟再遣返先前俘虏的孔伷五千旧部,足以为兄长获人心,再加上阳城六千兵马,只要训练得当,足以应对变故!”

    “遣返五千俘虏?”李旻和唐翔均是一怔。

    李旻是震惊,不知道张辽为何如此支持唐翔。

    唐翔却是感动了,纵然张辽让他做颍川太守或有其他图谋,但颍川太守本身就是重职,虽然张辽说了那是负担,但唐翔心中却明白,那只是说说而已,让李旻心中舒服一些而已,事实上想做颍川太守可做颍川太守的人多了去了,自己白白得来这个重职,张辽又送五千兵马支持,可谓付出极大了。

    “不错,”张辽道:“这五千俘虏小弟已经操练数月,战力大不同从前,可以凭恃。”

    唐翔深吸了口气,道:“如此,颍川太守之职为兄接了也罢,只是难免名不正言不顺……”

    张辽摆手道:“兄长不须为此担忧,小弟自会为兄长谋一份表奏,至于眼下,就说李太守为胡贼所害,可令阳翟各世家联名推举,兄长先行上任便是。”

    唐翔默然片刻,躬身向一旁李旻一礼:“仲秋兄……”

    李旻摆摆手,朝唐翔道:“起凤兄不必介怀,诚如张将军所言,颍川太守不易谓之,小弟不才,只能苦了起凤兄了。”他又看向张辽,沉声道:“无论阁下图谋什么,但请不要祸及颍川百姓,否则某死不瞑目!”

    张辽道:“李兄尽可放心,某本就是为了保颍川安定。”

    唐翔也道:“定不负仲秋兄所期。”

    李旻看向张辽,道:“调兵令符阁下已取走,金印在太守府,可差人取之。”

    张辽点了点头,道:“我已命人传言,李兄为胡贼所害,今后李兄恐怕要暗中跟随在下了。”

    李旻面色微变,唐翔忙道:“文远……”

    张辽摆了摆手:“兄长放心,小弟要害李兄,早就动手了,此番带李兄回去,也未必不是一番际遇,他日还能为百姓做事。”

    李旻呆了下,情知自己反驳也没用,看了看自己的断手,神情颓然,不再说什么。

    随后张辽安顿李旻去休息,自己则与唐翔密谈。

    “兄长。”张辽沉声道:“小弟已命人传言,李太守被胡贼杀害,正是兄长在危急关头,不惜深入贼巢,清除高循道为李兄报仇,解去阳翟大难!明日清晨再邀请阳翟各大世家家主,推举兄长为颍川太守。”

    唐翔点了点头,沉吟道:“阳翟世家之中,赵氏、严氏与唐家颇有龃龉,怕是不会同意推举为兄担任颍川太守。”

    张辽淡淡的道:“兄长不必为此担忧,但准备做好颍川太守便是。”

    唐翔听出了张辽声音中的肃杀意味,不由一颤,想要说什么,却又没说。乱世用重典,而且他不得不承认,张辽这个妹夫虽然比他年轻,但行事却比他老练的多,不必他多说什么。

    张辽又道:“至于颍川太守的奏表,小弟会设法令袁绍上表,他的表奏对于关东郡县而言,也算名正言顺,不过日后要小心袁术便是。”

    “袁本初?”唐翔一惊,没想到这个妹夫居然有如此手段,在董卓麾下,居然还能影响到袁绍!

    张辽想的自然是郭图,郭图游说关东诸侯起兵,如今也算名声不小,以他的本事,说服袁绍上个奏表完全不成问题。

    至于郭图的忠诚问题,张辽不去多想,但贾诩手段岂能小觑,拿准了此人的性格,他的家眷在自己手中,便不会违逆惹怒自己。何况对于这种于他无害的事,他动动嘴皮子变成,何乐不为。便是了解郭图的郭嘉也对此颇是赞同,因而张辽很是放心。

    没理会震惊的唐翔,张辽又嘱咐道:“小弟已取了李旻的调兵符令,明日便将阳城兵马调回,而后小弟会从轩辕关暗中遣返五千俘虏,由小弟麾下宋超、薛明、蒋奇三人统领,宋超为主,其余二将为辅,他们三人却要听从高顺调遣,兄长可借此次高顺救援阳翟之事,招揽高顺,授其都尉之职,统率颍川诸军,以高顺的能力,足以应对一切。”

    说到这里,张辽神色凝重的道:“兄长不精通兵事,切忌不可过分干涉高顺用兵,否则今日李旻之败就是前车之鉴,到时高顺离去,颍川恐遭大祸!”

    看到唐翔郑重其事的点头,张辽也松了口气,沉吟了下,又道:“小弟方才询问过婉儿和苏婳,他们说左道长去颍川南部招抚几股黄巾余孽了,左道长在道门之中威信颇高,这些黄巾若是暗附,他日或许也是臂助。”

    唐翔闻言,不由露出喜色。汝颍一带的黄巾余孽一直是颍川的心患,若是左慈能招抚几股黄巾余孽,也算他在任的政绩了,足以服众。

    张辽安顿了唐翔,已是寅时,他去了唐婉闺房,唐婉却还在等人,小别胜新婚,夫妻二人自然又是一番缱绻。

    第二日一早,典韦便带着猛虎营赶了回来,密县的五百羌胡兵不防之下,被他诈取,全军覆没。

    而后张辽和高顺召集阳翟各大世家,商议推举唐翔为太守之事,郭家和其他几家与唐氏关系不错,均是赞同,而赵氏、严氏的家主果然反对。

    张辽和高顺都戴着面具在场,高顺扮演的是高循道的角色,早就得了张辽吩咐,二话不说,直接将二人拿下,又派兵攻打两家堡坞,两家不过半个时辰便被攻破,满门老小被带了出来,近两千部曲也全部被俘虏。

    其他世家本还自恃堡坞为防,见状无不骇然,惶恐不安。

    而唐翔则“义正言辞”责问高顺,“曾受唐翔之恩”的高顺最终看在唐翔的面子上放了两家老小,不过那两千部曲却被高顺吞了。

    赵氏和严氏只能自吞苦果,又不得不附和推举唐翔为颍川太守。

    随后,张辽又凭借调兵符令和几个世家家主威望,收服阳城驻扎的守军,向唐翔效命。

    自此,张辽算是间接掌控了颍川,随后他便与典韦、史阿赶回轩辕关,处置五千颍川俘虏遣返之事。(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 
张辽回到轩辕关后,立时召集当初从颍川俘虏来的预备兵。

    颍川预备兵有八千之余,当初被选拔入编一千多人,余下七千,而这七千名预备兵中,还有千数不是颍川本地子弟,有千数是孤家寡人,无牵无挂,余下的就是五千,这也是张辽计划拨给唐翔的数目。

    当初,张辽在荥阳和颍川先后俘虏一万四千多人,早已超过他麾下该有的编制,因此只能设置大量的预备兵,以此来打擦边球隐藏实力。

    不过这些预备兵的规模着实有些大了,几乎是两倍于在编士兵,虽然不辍训练可以作为隐藏力量,但眼下是军饷和粮草却是极大的负担。

    张辽初时让预备兵兼顾耕田种地,自给自足,但在荥阳种了两个多月,还没收获,就被调走了,只能送予荥阳,勉强换取一些粮食。

    而且张辽估摸着,这种矛盾在一段时间里会越来越尖锐,令他颇是头疼。

    郭嘉显然也看出了张辽的尴尬情况,他在谋划颍川据点之时,给张辽出了个主意,便是将五千颍川预备兵送予唐翔,即可让唐翔尽快稳固势力,又可减轻自己这边的负担,而且这五千预备兵也不是白送,而是由自己麾下信任的将领统帅,为自己在颍川建立起稳固的势力。

    此计可谓一举数得,令张辽喜出望外,他权衡之后,决定派出宋超、薛明和蒋奇三人统帅新兵。

    一来,这三人在张辽的安排下都曾操练过这些预备兵,在预备兵中颇有威望。

    二来,这三人都是他手下曾经的八大军侯之一,多次跟随他出生入死,忠心都不会有问题,又得他传授禽兽拳,武艺虽不如高顺、张郃等大将,却也远超寻常将领,尤其是宋超,是从并州就跟随他的旧部,行事稳重,到了颍川,加上高顺统领,足以应对局势,达成自己的目的。

    轩辕关校场之上,五千预备兵阵列整齐,前面是宋超、薛明与蒋奇。

    点将台上,张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