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召虎-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众儒师无不激动起来,就连一向淡泊名利、主张出世的司马徽身子也忍不住颤抖着,看着那满纸文字,忍不住喃喃道:“成了……成了……”

    张辽却神情镇定,平静的道:“元直、广元,取第二张纸来。”

    徐庶和石韬急忙将这张纸放在一旁晾墨,又取来第二张,张辽则拿了第二面雕版,涂墨,印刷,然后是第三张……

    大约半个时辰后,一本印制装订好的蓝皮封面《论语》出现在众人面前,郭嘉急不可耐的从张辽手上接过,先睹为快,看得忍不住咧嘴大笑。

    而后是一旁的司马徽,急忙接过,颤抖着翻开封面,露出里面一页页工整的小楷字,正是张辽亲自书写。

    “好!好!好!”司马徽嘴里喃喃的念叨着。

    这三个好字,却不是平时那个好好先生的好,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激动。

    司马徽小心而不舍的将书递给了郡丞王邑,王邑翻看着新书,也激动起来。

    旁边一众儒师无不兴奋,期待,犹如一群新入堂的学子。

    张辽见状,呵呵笑道:“诸位不必着急,如今雕版已成,很快就会有第二本,第三本,乃至成百上千本。”

    这第一版意义非凡,所以由他亲自动手,印制的慢了些,实际上在真正的印刷中,数十面雕版同时开工,每三四人操控一版,每个页面印刷数百上千张,然后再统一装订,正如张辽所说,转眼就是成百上千本书。

    当然,雕版也有使用次数,用多了也会自己模糊,但比之手抄,无论是误差还是效率,何止强了千百倍!至于活字印刷,张辽也在搞,不过还没好,字模的制作太麻烦,活字和雕版各有优劣,完全可以结合着用。

    “主公,此千古盛事也!”郭嘉在一旁激动的道:“他日,将人人有书可读,天下不知有多少渴盼读书的学子会感激主公。”

    郭嘉相信,只要雕版书籍出去后,再宣传得当,张辽在儒林中的地位将会极为尊崇,令天下读书人仰望!他日开科举的阻力必然也会小很多。

    “不错。”王邑也是神情振奋:“从今往后,天下书籍出河东,河东书院必将名扬天下!”

    此时,众儒师传看着那本印刷论语,无不激动非常,看向张辽的目光多了尊敬和炽热。

    书籍传到外面,外面的学子更是一震狂呼怪叫。

    “使君盛德,泽及万千,我等幸何如之。”司马徽突然向张辽躬身一礼。

    其他儒师纷纷向张辽作礼,齐声道:“我等谢过张使君。”

    张辽呵呵笑着,心中大是开怀,从今往后,这些儒师和学子对他算是彻底归心了,只要培养出来,就是大批人才哪。

    他又想象着自己数年后开科举的情形,到时候必然会令天下学子更加沸腾,纵然是有世家阻力,自己也无所畏惧。

    终究说起来,东汉时期的世家还在起步阶段,并未尝过完全垄断政治的甜头,势力也远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强大,风气更是比魏晋南北朝好多了。

    自己有望破除阻力,扭转一切!

    张辽来到正堂外,看到一众学子激动的朝他行礼,一时之间兴致来了,当即又取了笔,让徐庶取来两卷长幅,挥笔写就了两列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虽然辞赋中多有对仗句,但对联对于汉代人而言,还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文体,众儒师和学子看着那两列字,喃喃念叨着,心中登时感受到了一种洗礼。

    这是一种奋进的姿态,不同于时下日渐消沉的风气。

    张辽看着众儒师和学子,沉声道:“我期望众学子好好读书,胸怀经纶,腹有韬略,但我更期望诸位儒师和诸位学子能够体会世间百态,心系国家安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不负平生所学。”

    轰!

    张辽的这句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数百名学子一下子沸腾起来,个个看着张辽,无不振奋。

    最前面的徐庶和石韬眼睛直放光芒,徐庶看着那两列字,脑海里回味着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时之间如痴如狂。

    康德看着张辽,喃喃的道:“此谓之大贤乎……”

    一向主张出世的司马徽怔在那里,微微失神。

    看着那些激动振奋的学子,见识广博的他知道,从今日以后,张辽将带起一股新的风尚,必然会有无数人附从。

    而这个年轻人才不过二十二岁!

    “此谓伏龙乎?”司马徽看着站在那里的张辽,喃喃的道:“不,他已是见龙在田矣……”(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 
张辽从河东书院赶回郡府,到了后院,吃了午饭,刚与尹月逗了会小何晏,郭嘉便匆匆赶过来了。

    张辽将他带到厅堂,郭嘉递上两份文书,道:“主公,是长安来的,王司徒责问主公擅自罢免解县令宋方一事。”

    “哦?”张辽翻看着其中一封文书,挑眉道:“消息居然传到了长安?这宋方有什么来头不成?”

    郭嘉道:“他是太原郡介休宋氏子弟,宋氏与王氏素来交好,如今的司徒长史宋翼便是宋氏家主。郡府对县令没有任免之权,如今王司徒插手,主公须要小心对待。”

    “不必理会他,一个败类,不收拾不足以平民愤。”张辽将那封文书抛在一旁,又翻开了另一封文书。

    郭嘉又道:“这是尚书台批文,先前我们向长安呈请免除河东赋税,被王司徒驳回了,并急切催缴。”

    张辽翻看了下文书,不由皱起眉头,哼道:“王允,王允,他怎么不叫王不允?亏得还是同乡。”

    郭嘉不由失笑道:“主公说笑了,其实主公早该料到才是,如今朝廷仅能掌控京兆、冯翊、扶风、弘农与河东五郡之地,董卓又四处搜刮,而天子用度,满朝公卿大臣俸禄耗费不小,恐怕王子师这个司徒兼尚书令也头疼的很。”

    “这倒也是。”张辽听了也不由赞同道:“一郡之事尚且如此繁琐,何况朝廷,若是太平之世还好,如今关中形势混乱,还有董相国在那里横着,王司徒不容易啊。”

    “那这赋税……”郭嘉摸着下巴。

    张辽摆摆手,断然道:“他不容易是他不容易,赋税却是没有!交去了关中也是进了郿坞,我明日便去找老牛,让他这个女婿向董相国进言,他也知道河东的情况,打仗多年,没钱没粮,若不是籍没了卫范,如今我们还在为粮米发愁呢。”

    郭嘉不由暗笑,果然如此,主公也是一毛不拔的性子,他呵呵笑道:“牛中郎会进言吗?”

    张辽嘿声道:“老牛不同意,就让他那些兵喝西北风去!”

    郭嘉不由大乐,说来怕是也只有主公才敢对牛辅如此说话,这个主公还真是有手段,几个月下来,与牛辅关系好的像兄弟一样,无话不谈。自己原本谋划的收买巫女进言之计如今倒是用的不多了。

    “如此,我们便先拖着吧,只等牛中郎出手。”郭嘉呵呵一笑。

    “老牛出手还不够,除了节流,我们还要开源。”不想张辽沉吟了下又道:“如今我等兵马太少,须要暗中扩张兵马,积蓄实力,却需要大量粮草,屯田短时间内难以见效,一两年内我们的粮草也是大问题。”

    如今张辽在河东,只需防范北面的白波与东面的河内,所以数千兵马还够用,但一旦与董卓闹掰了,那就必须重兵防守南面的陝县与西面的关中了,所以他得未雨绸缪,加紧扩张兵马,纵然走精兵战略,但兵马也不能太少。

    如此一来,粮草就成问题了,仅靠卫氏和范氏那些粮草还是不够的。

    郭嘉自然也知道张辽眼下的情况和未来要面对的局势,闻言也不由沉思起来。

    二人正琢磨着法子,府内潘奉突然来报,五官掾毌丘兴在外求见。

    张辽心中诧异,索性与郭嘉去了前面郡府大堂,不想到了前面大堂,却发现除了毌丘兴,竟还有一个很意外的人。

    他先是一愣,随即大步迎上去,大笑道:“毌丘兄,你何时回的河东?”

    那人一身布衣,却是毌丘兴的父亲毌丘毅,曾经的大将军府都尉,张辽的旧日同袍。

    “呵呵,某当初果然没看错人,还要多谢文远照顾犬子。”毌丘毅向张辽抱拳,上来就先道谢。事实上他昔日就对张辽的观感不错,在雒阳更曾暗中放走他,此次回到河东郡,又听了儿子说在郡府得到太守张辽信重,他自然对张辽更是感到亲近了。

    张辽哈哈大笑:“毌丘兄可别这么说,实是贤侄鼎力助我,说来小弟倒要感激毌丘兄教出个德才兼备的好儿子。”

    毌丘毅闻言亦不由大笑:“文远倒是会说话,莫令这逆子得意忘形。”

    一旁的毌丘兴忍不住脸颊抽搐。

    张辽拉着毌丘毅的手臂,呵呵笑道:“却不知毌丘兄此番回河东是何打算?”

    毌丘毅先将自己的儿子毌丘兴赶了出去,张辽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将毌丘毅请进了内府,只留下了他与郭嘉、毌丘毅三人。

    毌丘毅这才沉声道:“文远,为兄麾下还有三千兵马,你可愿意收下?”

    张辽闻言,登时一愣,看向不像说笑的毌丘毅,愕然道:“毌丘兄这是何意?”

    毌丘毅叹了口气,道:“去年我等五人奉大将军之命前往各地募兵,为兄去的是丹阳,虽募得了三千丹阳精兵,然则未曾回归,便听闻大将军被害、董卓入京的消息,为兄无处可去,只能带着三千兵马四处剿匪,只到今年响应袁本初号召,讨伐董卓,然则此次关东讨董,袁氏兄弟暗斗,诸侯自相征伐,而今袁绍又要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天子,实令为兄大失所望,便想回河东隐居,只是手下还有三千丹阳兵背井离乡,无处可去,为兄听闻文远做了河东太守,而且做的很好,便决意将这三千丹阳兵交与文远,不知文远可愿接纳?”

    毌丘毅的决定令张辽和郭嘉都大是惊愕,这可是三千丹阳兵,天下有名的精兵,而且是久战之卒,就这么送给他们了?

    这可是大好事!对眼下的张辽而言,实可谓雪中送炭!他要培养三千精兵,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而时间不等人,眼下毌丘毅直接送来了精兵,他岂能不喜。

    郭嘉当即给张辽使眼色,让他不要拒绝。

    张辽沉吟了下,也不矫情,沉声道:“毌丘兄,三千丹阳精兵,小弟自然是求之不得,又岂会推拒,不过毌丘兄何不亲自统领,相助小弟一臂之力,保一方安宁?”

    郭嘉咧了咧嘴,主公野心更大,居然想把毌丘毅也拉到麾下。毌丘毅此人虽不算猛将,但胜在行事稳健,治兵严谨,倒也能独当一方。

    不想毌丘毅摇摇头:“世道越来越乱,为兄已是心灰意冷,更无大志,不愿意再去折腾了。”

    张辽连劝了几次,毌丘毅只是不愿意再领兵,最后道:“三千丹阳兵还在河内轵县,为兄只是先行来探消息,文远既肯收留,为兄这便回去将兵马带来,只是还需暗中放开轵关与箕关。”

    张辽当即道:“好!不过毌丘兄须要谨慎,防范袁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