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召虎-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右贤王在南匈奴王庭中地位极高,在匈奴中仅次于单于、左贤王和左谷蠡王,位列第四,而今南匈奴名义上的单于於夫罗与其子左贤王、左谷蠡王在中原,王庭之中除了摄政的老王外,就属右贤王地位最高了,而且此次南匈奴中叛乱的右部醯落就属于右贤王管辖,他竟然亲自来见并州牧张辽,足见休屠各匈奴的覆灭对南匈奴王庭的震慑。

    张辽看到南匈奴右贤王乌利到来,起身相迎,众胡人首领见状忙跟着起身,他们却不是看乌利的面子,而是张辽,若是张辽不起身,他们也未必敢起身相迎。

    乌利看到张辽,面色一紧,不敢怠慢,忙趋步上前,躬身作礼道:“南庭右贤王乌利见过并州牧,愿并州牧安康。”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日前这一战令他们王庭心生恐惧,如今他们南匈奴王庭的实力还不如休屠各,并州牧能剿灭休屠各,就意味着剿灭他们也是轻而易举。

    张辽打量了一眼乌利,看他神情紧张,不似强势之辈,点了点头,吩咐张既:“为右贤王看座。”

    右贤王到了座前,看到张辽仍是站着,不敢就坐,其他胡人首领亦是如此。

    张辽露出微笑:“诸位坐下吧。”

    “不敢,不敢。”一众首领看到张辽仍然没有落座的意思,忙出声推辞,有不开眼的坐下后,看到众人不坐,慌忙又站起来。

    张辽身后一众并州官吏看到这些胡人如此敬畏掌控,心中大快,这些年来他们可是吃过这些胡人的苦,跋扈难治,还屡屡遭受其劫掠残杀,此番张辽一战功成,令并州大小官吏极为振奋,扬眉吐气。

    张辽看到众人不做,没有强求,这个时候或者站着更好。

    他环顾众人,声音平和,娓娓道:“此番本将下了两次召集令,第一次只来了四十九个部落首领,而且都是小部落,还有休屠各不来也罢,反倒叛乱,本将只能平乱,这第二次倒是来了不少。”

    众首领不知道张辽要说什么,都不敢多说,不过前次来过的四十九个首领神情轻松,其他的则颇是紧张了,尤其是右贤王,他麾下有贵族部落叛变,不知道这个杀神会不会怪罪,一声令下,刀斧手将他砍为肉泥。此番他不想来,但又不敢不来。

    “本将召尔等前来,有三事宣告。”张辽神情平静,声音平和。

    众首领却不敢怠慢,忙躬身道:“我等愿听将军吩咐。”

    此一时彼一时,三日前张辽召集众部落,他们大半不来,来的也未必会听从张辽的命令,但休屠各一战,此时无人敢违逆张辽的话,因为休屠各胡覆灭后,张辽的实力已经足以碾压并州境内所有胡人部落。

    张辽点了点头,声音依旧平和:“第一事,而今我为并州牧,并州之内,便不容逆乱,不容法外,否则休屠各就是前车之鉴。”

    众首领无不打了个激灵,右贤王忙带头道:“我等绝不敢叛乱,远受将军管辖。”

    “是啊,我等绝不叛乱。”一众首领忙纷纷附和。

    张辽的口气虽然平和,但提到了休屠各,其中威慑肃杀之意,足以令他们噤若寒蝉。

    “第二事,”张辽声音微微肃然:“一个月内,并州境内所有部落之人,到所在县府编户。”

    “啊?”下面不少首领脸色微变。

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并州之事() 
张辽的声音清朗而严肃:“自今日始,凡并州境内居民,不论胡汉,皆要到官府编户备案,生有编户,死要销籍。”

    大多数胡人头领一脸茫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编户,但右贤王等大部落首领却知道,他犹豫了下,咬牙道:“将军,我族素来部落而居,编户恐怕不成……”

    其他几个懂得编户的头领见右贤王出面,忙纷纷道:“是啊,编户难……”

    张辽声音又变得平静:“两个月后,未曾编户者,有两条路,要么离开并州,要么埋尸并州。”

    右贤王看到张辽眼中的森寒,不由面色一变,忙低下了头,其他几个附和的首领登时噤若寒蝉。

    “第三事,自今日始,并州牧命令不容违抗。”张辽直接跳到了第三事,眼神凌厉:“记住,做大汉的子民,而不是敌人,做本将军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本将从来不怕叛乱,本将只是不想把并州这片土地变得血腥。”

    众人闻言不由打了个冷颤,尤其是听到血腥两个字,当即急忙附和。

    张辽扫过众首领:“此三事可能做到?”

    不少首领看向右贤王,右贤王偷偷抬头看了张辽一眼,却见张辽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不由打了颤,忙道:“禀将军,能做到。”

    众首领看到王庭已经表态,当即纷纷应和。

    张辽点了点头,神情这才缓和了些,道:“本将军的眼里没有胡汉之分,只有敌我之分,从今而后,并州诸胡部落皆编户,设亭、里,分土地,屯田、畜牧、纳赋、入学,一切与汉民同。”

    众胡人首领闻言不由一震,一个首领忍不住问道:“敢问将军,我等果能与汉人同乎?”

    张辽点了点头:“不错,一切与汉人同,若有争执,可报县令郡守,除此之外,郡中有督邮,州府有部郡从事,皆监察地方,若有不公,可申诉至本将,本将自会公正处置。”

    众首领面上露出喜色,一人道:“我等相信将军。”众人皆附和。

    张辽扫过众人,又道:“三日前应召集令来马邑的部落首领可上前一步。”

    众首领一愣,很快有一部分首领走出来,张辽大略扫了一眼,正是四十九人。

    他脸上露出微笑:“尔等先前能奉令前来,足见忠诚,本将深感欣慰,本将不久要分田、屯田、建学堂,尔等部落凡是想种田之人,可半价得土地,屯田者子弟可半价入学堂,绩优者可为乡县掾吏,若是做的更好,可为郡府掾吏。”

    那四十九个头领闻言,不由大喜,慌忙拜谢。他们都是小部落,而且多半来自太原、上党一带,早已习惯种田,与汉人的生活习惯也颇是接近,如今一听能半价得土地,还能入学堂,做官吏,对他们这些在夹缝中穷困生存的小部落而言,可谓莫大的恩赐,他们岂能不喜。

    其他胡人首领眼里露出羡慕之情,不过也羡慕不来,谁让他们第一次没有奉命前来。

    事实上,张辽正是要通过这种手段,先行拉拢亲附自己的胡人部落,同时也扶住这些小部落胡人发展,打破并州胡人目前的固有格局,与诛杀匈奴贵族有异曲同工之处。

    很快有其他部落首领道:“我等亦忠心归属将军,不知可得土地?可任官吏?”

    张辽点了点头:“尔等亦可半价得土地,不过要为官府耕种三年,五五分成,子弟入学堂,要全付资费,至于入县府为吏,须经过考察方可。”

    “多谢将军。”这些胡人首领忙行礼道谢。

    经过休屠各覆没之事,他们对此次拜见并州牧本就忐忑,做了最坏的打算,没想到并州牧竟然给了不少好政策,对于在并州境内生活的胡人而言,他们对汉人的富庶和安定生活还是很向往的,只是素来被汉庭排斥,加上王庭制约,难以融入而已。

    看到一众胡人首领欢喜的样子,右贤王神情低沉,却不敢反驳张辽,他不知道张辽的命令会对王庭造成什么影响,但毫无疑问,王庭对各部落的掌控力从此要下降了。

    恰在这时,张辽看向右贤王:“右贤王,不知王庭可有难处?”

    右贤王犹豫了下,道:“族人只是苦于圣朝招募我族儿郎,战死于北疆。”

    自南匈奴内附以来,汉庭曾多次从南匈奴和乌桓征兵,讨伐北匈奴、鲜卑和羌族,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引起中平五年休屠各叛变,他们不满于汉人屡屡招兵,杀了羌渠,驱赶於夫罗,令立单于。

    张辽闻言,却是看着右贤王,沉声道:“贵族当初分裂,依附我汉族,保贵族安定一百五十多年,一百五十年间,可曾征兵几次?若是贵族依旧居于塞北,却又不知要战死多少人?孰轻孰重,孰多孰少?”

    “这……”右贤王一时不能回答。

    张辽冷哼道:“贵族依附我族,本就该唇齿相依,齐心合力,共保安宁,北匈奴与鲜卑几番入侵,我汉兵皆为主力,从贵族征兵不过少数,难道有过吗?反倒是贵族几番叛乱,背信弃义,害我百姓,如今倒还来申诉?真是不知所谓。”

    右贤王沉默,众首领也不由沉思。他们对汉人几次征兵未尝不有怨言,但听了张辽所说,才细细去想,的确,如果他们还在塞北,那一百五十年来死去的族人会更多,绝不止征兵战死的那些。

    张辽高声道:“今日,本将军命高顺为护匈奴中郎将,领两万兵马,驻西河,守朔方、西河,赵云为护乌桓中郎将,领两万兵马,驻云中,典韦为护鲜卑中郎将,领两万兵马,驻雁门,共护并州。”

    “喏!”一侧高顺、赵云和典韦出列领命。

    右贤王不由面色微白,他明白,张辽此举是对南匈奴王庭的震慑。

    张辽又凛然道:“本将视胡人与汉人同,但谁若是违法乱纪,那便要依律处置,绝不容情!若是再有谋反叛乱,诛灭全族!汉人如此,胡人亦如此!”

    “喏!”

    众胡人首领慌忙应道,休屠各覆没后,他们如今就是一盘散沙,哪能抵御张辽在并州的六万兵马!哪敢有丝毫怠慢!

    事实上,两汉以来对西北四大异族就有防御将官,分别是使匈奴中郎将、破鲜卑中郎将、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这四个官职虽然有校尉和中郎将之分,但实际地位相当。

    不过因为他们都是朝廷任命的特殊官职,不在张辽的权利范围内,所以张辽打了个擦边球,一律以护中郎将任命,与那四个职务分别,免得惹不必要的麻烦。

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 
张辽在城外与众首领约定三事后,便回了马邑城,由长史荀彧和别驾张既对一众首领讲解编户、屯田等政令实行之法。

    一套政令要推行下去,需要从上到下的接续和配合,尤其是对于不懂汉人政令的胡人,更要因地制宜,引导到位,否则很容易出乱子。

    平定休屠各这场大战,虽然规模很大,但作用不过是威慑,正如张辽一向阐述的,军事是为了政治服务,大战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安定并州,使并州能够得以治理。

    威慑有了,接下来就要趁热打铁,做好治理之事,若是治理不好,先前的威慑也会化为流水,所以治理之事至关重要。

    为此,张辽专门将长史荀彧从河东调来太原郡,统御大局,推行政令,他相信凭荀彧的大才,处理这些问题游刃有余。

    统御大局的人有了,还需要基层的人才,并州这片土地不同于其他州郡,它脱离汉庭太久了,胡汉杂居,情况很是复杂,治理起来难度要比其他州郡难得多。

    所以张辽此次将手下的精英干将几乎全部调来了,对并州的郡县人事全面布局,除了雁门太守郭缊、上党太守袁基、太原太守审配、西河太守崔钧没动外,其他五郡皆做了补充。

    他任命沮授为云中太守,同时兼领右军师之职,与赵云共同守卫云中郡,同时处理云中休屠各的后续安抚之事。

    任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