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召虎-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义且安心。”刘备当即道:“吾三位兄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们此时带兵在济南国,吾这就派人去传信于他们,可速速发兵北海。”

    “多谢使君!”太史慈大喜。

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选择() 
济南国,张辽带着鲍信、关羽、张飞共计一万两千兵马横扫境内一切黄巾,向南至泰山,向东至齐国,向北至乐安,境内的大小黄巾皆被雷霆扫灭,南面的司马俱、北面的徐和两股黄巾大势力被一举击溃,向东逃入齐国,交给了田楷处置。

    因为有刘备事先知会过田楷,田楷并未干预,只是屯兵齐国,小心防范,至于鲍信,早就掩去了旗号,挂的是张辽的旗号。

    此前张辽和关羽、张飞本已扫灭了济南国过半地方,如今加上鲍信八千兵马,万数兵马皆是强兵,一路推进势如破竹,一日之内便攻入乐安国境内。

    乐安国往北,便是渤海湾了。

    刚刚经历了一场苦战,将士们在休息、疗伤、开餐,张辽与关羽、张飞、鲍信在一起商议着下一步的攻击目标。

    张辽有些失神,他在思考着自己在青州的定位,起先还想着隐瞒身份在青州打下一块地盘,但遇到鲍信北上,迟早要暴露身份,索性主动挑明,并借助鲍信的实力帮忙扫平青州。

    一切都按预想的进行,只是如今形势不同,他的战略也要相对调整了。

    先前他为了避免袁绍和公孙瓒的警惕,来青州不过一千五百兵马,只想着与刘备联合,用三到五个月之间扫平附近黄巾,在毗邻平原国的济南国和乐安国发展。

    这样可以借势发展,事半功倍,但同样会有很大后遗症,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一旦与公孙瓒交恶,势必会面临来自北面渤海郡和东面齐国的夹击,到时西面的刘备也会陷入两难。

    退一步讲,即便与公孙瓒交好,也随时可能陷入袁绍、田楷的交战中。

    故而占据济南国和乐安国可谓利弊参半,也是他在不引起几大诸侯注目下的选择。

    这也是他初时谋划的第一步行动,第二步则是在青州发展壮大后,寻机继续向东穿过齐国、北海,占据东莱郡。

    东莱郡比较特殊,属于半岛,远离中原,突出海中,整个境内是低缓丘陵地形,有平原,有山脉,北面是渤海湾,东面是大海,更遥望辽东,南面则可下徐州琅琊国,参与中原之战,沿海更有大小数十个天然海湾。

    这是张辽谋划的未来水战根据地,如今诸侯没有重视水战的,对大海更有一种天生的敬畏,都在争夺中原,东莱郡在中原之外,只被黄巾占据,只要张辽平了境内黄巾,就能完全占据东莱郡,安安稳稳的发展水军。

    水军不急于一时,但却可以走的早一些,未来可以随时从海面出发,无论是辽东、东吴都将在水军打击之内,水陆配合,事半功倍。更远一些,还可以东进倭国,南下琉球,不过这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东莱郡除了战略地位外,资源也极为丰富,首先是海盐、海产品,除此之外,便是黄金。来自后世的张辽知道,中国十大金矿,有五个都在青州,而且都在东莱郡中。如今的黄金虽然不是主要流通货币,但其珍贵性是不言而喻的,能为天下认可。

    何况占据东莱,将来进军倭国后,还能搞到大量白银,也是大好资源。

    不过一切的想法和远景,都是建立在夺取东莱郡的基础上的,此前自己实力不足,但如今情况不同了,有了鲍信八千兵马的相助,足以向东进击东莱,扫平境内黄巾,占据其地。

    “文远,汝因何被派来青州任州牧?”

    鲍信的话打断了张辽的沉思和构想。

    看来这家伙还是怀疑自己青州牧的身份,张辽看了鲍信一眼,心中嘀咕着,仰头看天,长叹道:“一切都是因为我太正义了!”

    噗!一旁正在喝水的张飞一口水喷出。

    关羽转过了头,鲍信的脸黑了下来,史阿等亲卫无不暗笑。

    张辽却是一副伤感的神情,摇头道:“一年前,董卓身死,王允处置凉州人不当,导致十万凉州人攻破长安,挟持天子,屠杀百姓,关中哀鸿遍野,吕奉先败退武关,余者皆降,我张辽却不能与残暴的凉州人同流合污,我当时只有一万兵马,奋力抵抗凉州人,掩护百姓撤退,更想救出天子与朝臣,无奈凉州人太强大了,太多了,内有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外有马腾、韩遂虎视眈眈,在长安城激战了七天七夜,救出了数万百姓和朝臣家眷,我与手下儿郎受伤无数,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不得不败退到左冯翊,据渭水而守。”

    随着张辽的叙述,鲍信和关羽、张飞神情皆变,默默的听张辽说着,他们在关东争夺地盘,还是第一次听到关中的情形。

    十万凉州人,足以令他们色变,张辽没有详细讲述战场情况,但他们已经完全脑补了。

    “之后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凉州人挟持天子与朝臣,据守长安城,我无力再行攻击,只怕他们玉石俱焚,杀害天子与朝臣。”张辽继续道:“李傕、郭汜也曾数度攻打左冯翊,但没能讨得好,他们无奈之下,便以天子诏令安抚于我,先是征北将军、并州牧,而后是青州牧,什么地方最险,什么地方最乱,他们就把我往什么地方塞,这不,他们知道关东诸侯最恨于我,便将我打发到了这里,名为青州牧,实际上我的兵马都留在关中独力与河东对抗李傕、郭汜,以牵制其不敢加害天子与朝臣,否则以李傕、郭汜那般虎狼之性,朝廷早已危险,关中早已十室九空,更好引兵东来劫掠郡县……”

    关羽和张飞眼里露出敬佩之色,张辽的所作所为足以令奔波十余载一事无成的他们汗颜,鲍信沉默片刻,朝张辽抱拳一礼,慨然道:“不想当初我等五人离开大将军府,反倒是最弱的文远做的最好,关东群雄本为讨贼,匡扶社稷,安定百姓,如今一个个失去本心,争权夺利,反倒是文远不愧英雄,某不如也。”

    张辽摇摇头,叹道:“时势混乱,皆是身不由己,倘若诸位在关中,未必不如我张辽,只是如今我来到这青州,势单力薄,袁绍、袁术、张邈等关东诸侯更是深恨于我,我只能借助几位兄弟之力,尽快在青州寻一处立足之地,免得身亡于此,实在不甘。”

    关羽抱拳,肃然道:“四弟放行,某定然倾力相助,助四弟杀出一块立身之地来。”

    张飞拍了拍张辽肩膀,大声道:“正是,杀出他几个郡国,我兄弟齐心合力,成就大事。”

    张辽抱拳:“多谢二位兄长。”

    关羽抚须呵呵笑道:“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气。”

    “正该如此。”张飞示威的看了鲍信一眼。

    鲍信也抱拳道:“某既应文远之请,自然会助文远,文远不安,某兵不退。”

    张辽欢喜的道:“多谢!多谢!”

    他心中却在嘀咕着:不知师父能不能给讨来青州牧?

    没想到鲍信看了一眼关羽和张飞,沉吟了下,又道:“如今青州形势混乱,文远要在青州立足,济南与乐安并非上选。”

    张飞眼睛一瞪:“一派胡言,此二地与我平原国相邻,互相照应,如何不是上选?”

    鲍信看了他一眼,道:“刘玄德倒是英雄人物,二位也骁勇善战,万人之敌,然则公孙瓒却非善主,文远在此处,若袁绍来攻,汝二人会相助,若公孙瓒令田楷来攻,汝二人又该如何?”

    张辽气势一滞,又强道:“田楷赶来,俺也杀他个片甲不留!”

    鲍信摇摇头道:“田楷不过是公孙瓒一条鹰犬,汝等若与田楷交恶,公孙瓒自渤海举大兵来攻,恐平原、济南、乐安皆不可守。”

    张飞再次语塞,还要再说,张辽心中一动,阻止了他,看向鲍信:“允诚有何建议?”

    鲍信指向东面:“而今青州之地,西有刘玄德、田楷与袁绍,中有孔文举,唯东面东莱郡为黄巾占据,若除之,可安居也,文远与关东诸侯有隙,不便留于此地,正可东向取东莱,求得喘息之机,暗中积蓄实力……”

    “好,就依允诚所言。”张辽大笑。

    鲍信果然是深通谋略之人,与他所见不谋而合,关羽和张飞在武力上强于鲍信,但在谋略上却差了不少。

    张飞神情不悦,嘀咕道:“文远便不留在这济南国了?”

    关羽也眯起眼睛不说话。

    张辽呵呵笑道:“如今我等攻下济南,乐安也不日可下,两位兄长出力颇多,此地便留与汝等,如今我为青州牧,可表奏二哥为济南相,三哥为乐安相,与大哥平原互为拱卫,势力大增,岂不妙哉?”

    鲍信看了一眼张辽,对他更是佩服了,拿起的放得下,如此干脆利索,恐怕曹操也不如。

    关羽和张飞听了张辽所说,皆是一愣,二人迟疑了下:“此事须问过兄长。”

    他们二人一直在刘备手下,如今一下子要与刘备同列,不由迟疑起来。

    张辽笑道:“此事好事,兄长岂有不应之理?”

    他话音刚落,就有士兵来报,刘备来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诏令至() 
“管亥围城,孔北海求援?”张辽愕然看着匆匆赶来的刘备,

    “正是。”刘备沉声道:“情势紧急,吾已写信告知田楷,当速速前去,不知贤弟……”

    张辽脑海里瞬间闪现出这段历史事件,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北海相孔融被管亥带数万黄巾军围困,危急之时托太史慈孤身出城求援于北海相刘备。孔融乃孔子二十世孙,名望极高,闻他求救于己,刘备受宠若惊,立时举兵相救,遂解了北海之围。而孔融又与陶谦交好,刘备因此进入了徐州牧陶谦的视野,此次援救也成为刘备后来做徐州牧的缘由之一。

    不过张辽关心的不是这个事件,他看向了刘备身侧落后两步的陌生青年,相貌英武,卓尔不凡,毫无疑问,这个青年就是太史慈了,也是他此次来青州的挖人目标之一。

    “贤弟?”刘备看张辽发愣,又问了声:“贤弟可一并前去?”

    张辽与鲍信对视了一眼,大笑道:“自当前去,我今领青州牧,讨贼平乱本是分内之事。”

    他如今正愁不知怎么跨过齐国与北海国前去东莱郡,如今倒好,一个最好的理由摆在了面前,为北海相孔融解围,田楷不会阻拦,孔融更不会有异议了。

    正可谓瞌睡送来枕头,张辽又如何不喜?

    “青州牧?”刘备听到张辽的话,却是愕然不解。

    张辽呵呵一笑,忙拉过鲍信:“兄长,此乃济北相鲍信,字允诚,此番来助小弟定乱。”

    鲍信的名望和实力皆在刘备之上,刘备见到张辽身边之人竟然是鲍信,不由一惊,忙抱拳行礼:“平原相刘备见过鲍济北。”

    鲍信抱拳回礼:“刘平原不必多礼,某带八千兵马本助文远讨贼,今日正好一道向北海。”

    “八千兵马?”刘备先是一惊,随即大喜,他与张辽不过四千兵马,本来还有些势单力薄,如今加上鲍信的八千兵马,足以轻易击退管亥,解北海之围。

    刘备身旁的太史慈也露出喜色。

    张辽早已迫不及待,当即下令:“传令,速速整军,一刻之后,急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