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召虎-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好了上下马,接着极是稳固骑马和控马,动作包括卧倒、左转、右拐、前进、后退、加速、减慢等,以便于将来在骑战中能够越天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而不落马。

    控马的训练之后,就是骑战训练了,包括射御和骑驰,也就是弓箭远程打击和戈矛近战厮杀。骑战最基本的要求是在马上活动自如,其次便是可以拉弓射箭,可以挥动武器快稳准狠的劈砍刺,可以稳妥地躲闪避或格挡拨架敌人的兵器,这比之步兵操弓、搏击之难度大得多。

    因为步兵作战是脚踏实地,基础稳定,易于发力,准确性高,而骑兵是在战马奔驰中攻击,在战马背上,不但攻击准确性降低,而且很难做到浑身协调发挥力量。这一步极为艰难,需要苦练。

    最后就是骑兵的战阵训练,战阵至少要能及时应对敌人的变化,能够做到统一向左、右、后转而不乱阵,应对敌人的侧翼或后方突袭,能够实现骑射和骑战的远近配合等,这个难度更大。

    所以对于骑兵的训练,还是任重道远,但张辽虽然着急但不焦虑,他的骑兵训练比之董卓的凉州兵、吕布的并州兵和公孙瓒的幽州兵自然迟了很多,但比关东诸侯却要早的多。

    除了训练,张辽和贾诩商议后,又制定了“课殿最”之法,所谓课就是考核,殿为下等,最为上等,课殿最就是考优劣了。无论骑兵还是步兵的训练,都要每月以曲和部为单位定期课殿最,对优胜者优胜者予以奖励,不合格者进行惩罚,以激励士兵训练。

    每日张辽忙完骑射训练之后,便回到尹氏的小院,他已经将自己那个小院交给了几个军侯居住,而且又买了几个小院供高顺、张郃和韩浩等将领居住,河内一战,让他们一军上下都得了不少赏赐,对于手下,张辽出手很大方的。

    尹氏看到他回来,每次都很欢喜,还有小翠和苏婳的几个胡姬帮着做饭,让张辽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自尹氏那次被王方暗害,疲累过度受了风寒后,如今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张辽对她可谓照顾周至,不敢让她再出丝毫意外。用左慈的话说,再出一点意外,尹氏腹中的孩子怕是难保。

    袁绍既败,如今短时间内再没有战事,加之小人王方已被他斩杀,小平津可谓一片和气,虽然训练辛苦,但张辽身心却放松了很多,每日回到尹氏这里,都是有说有笑,他风趣的言辞常逗得尹氏开怀而笑,加上爽直热情的苏婳常来陪她,让尹氏对于何咸去世的哀伤不知不觉消减了许多,脸上哀愁也去了不少,整个人开朗起来,更是容颜焕发,令苏婳也羡慕不已。

    不过如此亲近的居处,加上张辽又悉心照顾尹氏,与尹氏日常便难免有些耳鬓厮磨,二人的心在慢慢贴近,感情在慢慢升温,尹氏对张辽的感情也慢慢不再是单纯的感恩了,而张辽也很喜欢这种温馨美妙的生活。

    这一日,张辽刚回到尹氏小院,突然有士兵过来,说是贾诩相召。张辽有些纳闷,却没有怠慢,急忙赶去了贾诩的居处。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 
袁绍大败之后,小平津暂时没有了战事,又经张辽几次助推,特别是忠烈祠的建立,令贾诩如今在小平津的声望极高,加之王方身死,是以贾诩已然完全掌控了小平津,又将一应事务交给张辽,自己倒是完全清闲了下来。

    而贾诩的性格素来是,能用三分力办事,就绝不耗五分力。因此他也不再常住军营,而是住进了张辽给他买的小院子里,并把在雒阳的家小也接了过来。

    张辽大步而行,远远的就看到贾诩院门口不少人来来往往,有十多辆车子,上面都是大红箱子,用大红丝绸缠缚,看样子倒是像办喜事,他心中有些诧异,难道师父家有喜事了?

    师父贾诩有三个儿子,长子贾穆年方十七,次子贾玑十五,幼子贾访才十二,难道是贾穆要成亲?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这个地方?

    张辽心中有些纳闷,径自进了院子,却感到一种怪异的气氛,似乎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看得他更纳闷了,难道自己哪里不对了?

    这时,贾玑满脸兴奋的迎上来:“师兄,恭喜啊。”如今贾诩似乎也默认了张辽这个弟子,虽然没正式承认过,但贾玑已经改叫师兄了。

    恭喜?张辽看着贾玑一脸笑意的恭喜他,不由一愣,更加莫名其妙了:“何喜之有?”

    贾玑笑而不答:“小弟先带师兄去见父亲吧。”

    张辽一头雾水的跟着贾玑来到贾诩书房,向正默立在窗前的贾诩行了一礼:“师父。”

    贾诩摆摆手,贾玑退了出去。

    张辽准备看贾诩今天的情绪似乎也有些异常,要是平日里,他都是坐在那里看书的,他看贾诩没有说话,也不打扰,过去给贾诩倒了杯茶,来到窗前,却突然听到外面一阵热闹声。

    透过窗户看去,却见不少人将那些大红箱子抬进了院子,又看到西厢里似乎有不少女子,有一个是师母张氏,除了张氏外,似乎还有数名年轻女子,里面热闹的很。

    张辽不由指着西厢,诧异的问道:“师父,这些人是?莫非是师弟要娶妻?”

    贾诩回头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的道:“这是董公赐给你的娇妻。”

    嘎?张辽一下子傻了眼,脑子里霎时间一片空白,连话也说不清了:“董公赐……赐给我的……娇妻?”

    他回过神来,失声道:“师父,不会是弄错了吧?董公怎么会赐给弟子娇妻!”

    贾诩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道:“你初见董公时,不是很难舍娇妻美妾之赐,此次立功,董公正好遂了你的心愿。”

    张辽忙道:“那不是……匈奴未灭……”

    贾诩破天荒的打断他,又道:“你又多次求李文优为你说亲事,还惦记他的女儿,可有此事?”

    “原来是李文优这个家伙捣的鬼,弟子不过是与他说笑的。”张辽脸一下子黑了:“师父,这亲事能不能退了?”开玩笑,董卓赐给他的妻子,他敢要吗?说不定就是个董卓的眼线或暗谍什么的,潜伏数十年,到时候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同床共枕怕也是心惊胆战,哪有什么夫妻的样子。

    贾诩淡淡的道:“董公赐婚,你敢拒绝吗?”

    张辽脸色一下子不好看起来,的确如贾诩所说,董卓赐妻,他不敢要,但却不能不要,娘的,这是什么烂事!

    他皱了皱眉,心中一动,忙问道:“不知董公赐给弟子的妻子是谁?该不会是董公的孙女吧?”

    贾诩嘴角抽搐了下,瞥了他一眼:“你想多了。”

    张辽讪讪的笑了笑,心中却暗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要是董卓的孙女,那可就麻烦了。

    “那是谁家女郎?”张辽忙又问道。

    贾诩沉默不语。

    张辽心中一个咯噔,他很熟悉师父的习惯,沉默不语就是不能说了。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忌讳的?该不会是董卓把自己的侍妾什么的送给自己吧?那可坚决不能要!他娘的,那可是一顶绿油油的大帽子,他誓死不干!

    他一时心中忐忑不定,不知不觉将本该倒给贾诩的茶喝了一口,定定神,又试探的问道:“她多大了?”

    “年方十四。”贾诩的声音很平淡。

    噗!张辽一口茶喷在贾诩衣服上,连连咳道:“十……十四?师父,你确定?”

    贾诩拂去衣服上的茶末,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有什么奇怪的?”

    张辽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后世,这个时代的女子一般过了十三岁就能出嫁,甚至还有更小的,他一下子就呆懵了,十四岁的妻子,这在后世才上初中吧。娘啊,这是犯罪啊。

    “太小了,这个妻子弟子不能要。”张辽连连摇头。他此时的心里阴影一大片,前世他好歹是二十七八的人了,心理年龄也成熟了,对一个十四岁的妻子,他还着接受不了。

    贾诩淡淡道:“董公做出的决定,谁也改变不了。”

    张辽心中一阵郁闷,道:“不如我去和她说说吧,只要我们两个人都不同意,董公想必会考虑收回成命的。”

    贾诩默然片刻,道:“她也是身不由己,何必为难于她?”

    张辽心中一沉,他从贾诩的话音中听出来了,那个未曾谋面的“小妻子”是被逼迫的?

    “董公有没有指定日子?”张辽的声音有些干涩,也有些愤懑,娘的,自己的婚姻自己还不能做主了?也是,这个时代就是如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董卓这种霸道的家伙,他的赐婚怕是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要权威。

    贾诩点头道:“后天是个好日子。”

    娘的,果然连日子都指定了,只是还不知道这女子到底是谁?

    张辽看着西厢热闹的情形,脑海里不由闪过尹氏和还有苏婳的面容,尤其是尹氏,不知她知道会是什么心情。

    他一时之间心情五味陈杂,沉默了片刻,试探的问了句:“师父,这女子该不会是代董公来探查管束弟子的吧?”

    “不是。”贾诩吐出两个字,张辽顿时松了口气,只要不是董卓想要派来的暗谍,带着政治目的,那自己找董卓退婚兴许有用。

    他却没有注意到贾诩眼里复杂的神色,这个妻子的确不是董卓派来探查和监视他的,但真相却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更严峻。

    “师父,弟子若是去找董公,不知是否可以退婚?毕竟弟子还有母亲在并州老家,成亲岂能不告知母亲?”张辽还是心有不甘,存了一丝侥幸。

    贾诩没有回答他,显然是对他退婚之事不抱希望。

    “师父,你觉得尹氏……”张辽又问了句。

    贾诩打断了他的话:“她有何氏血脉在身,不合为汝正妻,否则将来家室必乱。”

    看着贾诩严肃的样子,张辽苦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贾诩是为他好。

    他一时之间还是心乱如麻,想了想,抱拳道:“师父,若无他事,弟子先去了。”

    贾诩点了点头:“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去雒阳不迟。”

    张辽不由苦笑一声,看来师父猜到自己不甘心,想要去雒阳找一趟董卓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劳() 
张辽回到尹氏那里,心中仍在琢磨着董卓赐婚之事,这可是人生大事,关乎他一辈子的生活,绝对不能大意。

    虽然他常和左慈开玩笑说三妻四妾,但那也是玩笑之言,是奢望。

    所谓三妻,除了嫡妻以外,偏妻和下妻都只能算是妾,地位根本没法和正妻相比,所谓的平妻只是清代后期才出现的,三妻四妾实际上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秦汉律例规定,平民一妻一妾,士一妻二妾,只有王侯公卿才能多纳妾,但正妻始终只有一个,正所谓诸侯无二嫡,妻者齐也,与夫齐体,夫有二妻则诛,乱妻妾位也要问罪。

    其实这也是为了维护家庭秩序,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如果出现两头大甚至多头大的情况,很容易后院起火,家室不宁。

    正因为正妻的位置重要,所以张辽才要慎重考虑。而贾诩反对他娶尹氏为妻也是如此,如果尹氏生了何氏血脉,如何作为嫡子?毕竟不是张辽的血脉,那很容易出现问题。

    何进、何苗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不是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