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科大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槐U习傩杖巳硕加卸潦榈娜Γ庋傩詹拍芄蝗巳硕疾斡氲焦页⒌慕ㄉ璧敝校霉页⒈涞母谩!�
“人人都有读书的权力?这个,不错!”李世民回答。
而在内室里面,房玄龄听了这话,脸色发青,显然是对于这个说法非常不爽快。如果说谁最反对这个人人都有读书的权力,那目前李世民身边绝对是房玄龄为主。房玄龄是山东士族的代表,山东士族是垄断了文化权利的各大家族。如果天下百姓都能读书了,那对于山东士族们的权威打击可是无比巨大的。他们山东士族其实是一体两面的,进入朝廷则是政阀,离开了朝廷则是学阀。他们一手拿着权杖,一手拿着书本,这样用来统治百姓。
他们一边按照自己的需要解释所谓的书本,然后迷惑百姓。另一方面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进入仕途,操控国家机器来统治百姓。可是假如有一天天下万民都能有机会读书了,那损害的绝对是山东士族的利益。
房玄龄作为山东士族的利益代表,他听了这个方案当然感觉不爽了。至于说什么某些后世网络认为房玄龄的儿子发明出来了所谓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然后房玄龄高兴无比,那绝对是扯淡。房玄龄作为山东士族的礼仪的代表,如果自己儿子发明出来了所谓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那恐怕房玄龄绝对是要把自己儿子给“大义灭亲”了。百姓越是愚昧,那对于山东士族来说自然是最好的。
房玄龄作为山东士族的代表,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他自然不可能做出这种让文化大量普及的事情,他脑子还没有进水呢!所以说房玄龄支持文化扩散,那绝对是傻子,根本没有了解房玄龄代表的利益阶层。
至于杜如晦看到了房玄龄脸色黑得更锅底一样,心里面却也都在偷笑,因为杜如晦和房玄龄其实关系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好,杜如晦是陕西人,而房玄龄是山东人。而如果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南北朝到隋朝中前期,分别有两个大集团在互相争权夺利。一个是以山东士族为首的士族集团,还有一个是以关陇人为主的关陇集团。山东的士族起源于文化,文化越是垄断对于他们越是有好处。
可是关陇集团起源于武夫,对于文化垄断方面反而看得比较淡,所以杜如晦看到了房玄龄如此脸色发黑,心里面却也都在偷笑。因为杜如晦代表的是关陇集团的利益,所以虽然他目前和房玄龄合作的不错,可是却并不是真正彻底的一路人。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关系,绝对没有一般后世人所认为的那么单纯和友好,他们之间也是存在不少内部的冲突的。这个也就是所谓政治,既有合作也有斗争。目前他们为了让李世民登上皇位,可以暂时合作。可是至于以后会不会斗争,其实也都由不得他们了,更要看他们背后代表的利益集团了。虽然不可否认他们私人交情也许不错,可是作为政治上的事情,由不得你们私人交情的啊!
可是看到了房玄龄这么吃瘪,杜如晦心里面那颗代表关陇集团的心也都一阵舒爽啊!
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操盘手(上)()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时不凡很快带着独孤大雪回到了家里面,他们和李世民达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协议,然后李世民通过帮助独孤大雪弟弟去担任这个千牛备身的职位,然后去争取独孤开远的帮助。而这样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也就成功概率大增,这样让李世民也都非常高兴。甚至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幕僚也都非常高兴,因为有了这个条件之下,那他们成功的概率也就大了很多了。
不过,时不凡回到了家里面,却心里一直在思考,好像这里面还是有一些问题。
“你怎么还是如此?这里有什么问题吗?”独孤大雪问道。
时不凡还是说:“我总感觉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在这次夺嫡之争里面,好像参与者远不只是太子和秦王,我总感觉好像有些问题不对。我感觉我们大家都疏忽了一个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问题!”独孤大雪问道。
时不凡说:“去帮我拿一堆纸过来,我要尝试一下建模!”
“建模?”独孤大雪明显不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时不凡开始在纸张上面进行写写画画,他然后把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关系网络都绘制了出来,然后经过了一系列的统计和分析。时不凡利用他在经济学里面学到的博弈论,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博弈论的知识来进行了一次建模。这个建模其实是后世一种科学的推论方法,这个建模应用的方面很多,从理工科可以用,甚至很多文科也都可以用到的,建模是理论经济学必学的知识之一。虽然建模需要数学知识,可是对于数学的要求没有理工科那么高。甚至很多政治上的东西也都是要通过建模来推演,然后确定理论数据。
不过,如果是大型建模,那必须要一个团队来进行完成。目前时不凡只有他一个人,这个建模的压力肯定不小了。时不凡尝试利用博弈论的知识来进行推演,然后他按照政治上获益最大者的原则,然后他发现自己好像居然推演不下去了。
“不对,不对,这里面有问题!好像这个也太巧合了吧?不对,这里面有问题,我们任何一方面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时不凡想道。
独孤大雪急忙问:“到底是什么问题?”
“我们只是尝试把这个夺嫡之争的参与者定位为太子和秦王,可是这次夺嫡之争,参与者真的只有太子和秦王吗?我好想发现了另一个参与者,另一个参与者其实也是参与了这次夺嫡,不过他扮演的角色好像是有些特殊的。”时不凡说道。
独孤大雪急忙问:“谁?还有谁参与了这次夺嫡?难道还有谁要在这里坐收渔人之利吗?”
“是皇上!”时不凡回答。
“皇上?不可能啊!只有皇子参与夺嫡的,哪里有君主参与夺嫡的?”独孤大雪惊讶道。
不过时不凡在自己在图纸上建立的模型,然后问独孤大雪:“你看得懂这个模型吗?”
“看不懂,这个到底有什么用?”独孤大雪问道。
“算了,你也看不懂。可是我却在这些图纸上,看到了很多好像无法解释的事情。”时不凡回答。
独孤大雪问:“什么事情?”
“大雪,你说秦王和当年的杨广,有什么区别?”时不凡问道。
独孤大雪想了想之后马上摇头,然后显然不太明白时不凡的意思。
“大雪,你不觉得秦王和当年的杨广很相似吗?当年的杨广,在年轻时候带兵南征,他是南征南陈的名义上的统帅。而他本来没有势力的,可是在南征之后担任扬州大总管,成功的利用了南陈的那些士族来积累了一批势力。而秦王何尝不是如此,他利用征讨山东河北的时候,积累了班底,然后这才有了现在争取夺嫡的资本。可是我现在分析皇上的心态,我们要帮助秦王夺嫡,那必须要分析皇上是什么心态!”时不凡解释说。
独孤大雪皱眉,然后显然不太明白时不凡这话,而时不凡看了看那张建模的图纸,然后他明显看到了这张图纸上好像有些问题。明显是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暗中影响着这些事情,也许秦王李世民和太子并没有彻底意识到。当年时不凡在后世也都没有专门分析过,可是现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建模,然后他明显发现在已知的玄武门之变里面,有几个关键点不符合常理。
而这几个关键点不符合常理,也许能够用巧合来解释。可是如果只有一个点是有问题,那也许还是可以称之为巧合。可是足足好几个点出现了令人感觉稀奇的事情,那这样还是一个彻底的巧合吗?
“历史固然有偶然,可是这个偶然也太多了吧?”时不凡小声嘀咕道。
独孤大雪马上问:“什么历史的偶然?”
“大雪,你在宫廷里面也算是有经验的人了,那你认为一个强势的开国之君,对待太子的态度会是如何?”时不凡问道。
独孤大雪想了想说:“如果是一个强势的君主,那对于太子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他们自己非常优秀,他们也都希望自己的继承人优秀。可是他们却也都害怕继承人太过于优秀,这样的思维是非常复杂的。”
“没错,我想也是这样。因为君主和太子,不管是父子关系,更是君臣关系。一旦涉及到了权力之争,那父子往往也都要翻脸。一个强势的君王的太子不好当,好像很多雄主的太子都是不得善终啊!”时不凡说道。
时不凡仔细分析了一下历朝历代的那些优秀君王的太子,他发现这些优秀君王的太子往往不得善终。当年汉朝时期,汉景帝刘启的太子刘荣最后倒霉了,而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重要开创者,所以说他是一个英主也不是不可以,结果太子刘荣被废,才有了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后来的汉武帝的太子刘据,也没有能获得善终。远的不说,就是近的隋文帝的太子杨勇没有善终。李渊的太子李建成没有善终,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没有善终。而后来的明朝朱元璋当太子朱标去世的早,可是他的儿子建文帝没有能够善终,清朝康熙皇帝的太子没有善终。
经过了这么多数据的分析,而可以发现那些优秀君王的第一个太子,往往都是不能善终的。这个其实是起源于古代君臣父子的关系,皇帝和太子之间不但是父子,更是君臣。作为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优秀,可是却也都不希望他太过优秀。因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他的眼光很高,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也都能够优秀。可是如果一旦太优秀了,那他作为君王的一面又会出现担忧,担忧臣子的权力超过自己。
所以一个优秀的君王,对于太子往往是处于打压状态,不会轻易让他掌握重要的权力。
“我怀疑,皇上其实是故意有意放纵秦王做大的!”时不凡突然说道。
“什么?皇上有意放纵秦王做大?”独孤大雪颇为意外,她没有想到时不凡居然会得出了这么一个分析解雇。
时不凡肯定的说:“没错,作为一个君王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平衡,实力之间的平衡。而如果只有一个太子,太子也许会有恃无恐,而且朝廷重臣也都会以为他是唯一的继承人,这样很容易威胁到皇上的权势。所以这个时候,皇帝也许会扶持起来另一个人来平衡一下。这样故意挑唆他们竞争,然后他可以作为一个裁判者,然后通过这种方法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独孤大雪考虑一下,明显也都点头认可了时不凡这个说法。因为作为君主自然希望自己手下的臣子实力平衡,不然一旦失衡了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不过目前李渊放任李世民做大也不是不可能,尤其是威胁太子李建成。
“不过事实上李建成并没有嫡系,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太子身边的人,其实他很多都是皇帝派去东宫任职的。事实上太子的东宫官僚和朝廷的交流非常频繁,东宫只是一个迁转官而已,并非是一直如此。皇上不会容许太子积累自己的势力,然后威胁到他的地位。所以太子目前事实上并没有多少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