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们的1649-第7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讲过,1648年时,鞑虏正式成立了四川行省,委任李国英为四川巡抚,主持四川军政事务。

    李国英巡抚上任之始,鞑虏在四川的形势并不太好。

    在第一次平定四川时,虽然当时大酋张献忠已经战死,但他的余部尚有数十万人。

    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秀、王命臣占据川南,南明旧将谭、谭弘、谭诣、杨展、刘惟明等人占据川东,李自成余部邢十万、马超、刘二虎、郝摇旗、袁宗第、李来亨遥相呼应,总体上与鞑虏形成对峙格局。

    但是幸好他们三方势力并不团结,反而还互相背后下刀子,动手脚。

    当李国英巡抚上任后,二月,谭弘即率部进攻保宁,被他击败退走。

    他趁胜追击,攻占顺庆、潼川、绵州等地,招降刘惟明,平定龙安、绵州、达州,巩固了鞑虏在川西的殖民统治。

    1649年,李国英巡抚率军攻占安县、彰明二城,夜夺曲山关,占领石泉县。

    1650年,李国英巡抚命部将率军攻取川北地区。

    1652年,大西军余部主力在孙可望、刘秀率领下大举进攻保宁,大军横列十五里,李国英巡抚指挥鞑虏奋力抵抗,从小道背后偷袭孙可望,斩敌数万,溺死者无数,终于击退孙可望的进攻,因此功封二等轻车都尉。

    1654年,他甄别督抚,又因军功卓越,兼任兵部尚,李国英巡抚此时权势正是如日天。

    这时孙可望率军攻占成都,重庆、夔州、嘉定等地都在农民军和明军的控制之下,鞑虏在四川处境非常不利。

    就在吴三桂盘踞上汉地区,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时,李国英巡抚早就已经上鞑虏朝廷,请求允许吴三桂出兵四川,还献策先取肥沃的成都、嘉定,且屯且守,然后攻取重庆,扼其咽喉,接着顺流而下,平定夔关,最后再去平定云贵。

    吴三桂在焦急等着主子的命令,因为他下的判断是南方之事不可为,一切待回到北方重打鼓另开张了……

    他经常被《汉唐时报》上的信息吓到,虽然有时候并不明白。

    比如那报纸上写着“除原有设备不算,五年内新增加的马力数目,人均还不到一马力……”

    一马力?他们那里竟然几乎是人人有马?

    他们说自己那个岛上有一百多万人,天神,一百多万匹马??

    但凡来他汉经商的人,他绝不允许有人伤害他们,反而是公平对待。

    这样,他虽然远在西部地区,但是得到的消息,应该不比京城里的主子少。

    但是李国英巡抚不是这样,他对汉唐海盗集团恨之入骨,但凡出现在他管治之下的所谓汉唐海盗集团的物件,只要让他抓到敢于贩卖者,必斩无疑,持有者也是如此,这分明是在资敌

    他们竟然敢伏击我二十万大军

    他也知道汉唐海盗集团控制了长江重镇南京,但是他认为海盗集团嘛,毕竟早晚还会回到海上漂泊去,他们上岸来,现在是势大,但是他们的根基还是在海岛上,早晚还会给主子们赶跑

    当然,也要小心他们顺着长江而上,所以尽快让吴三桂从汉赶赴四川来,这才是正道,关键是,他哪里有这个兵权?

    兼任兵部尚?呵呵,这只是主子给的荣誉了,当真可就完蛋了……

    所以,动兵之事,必让主子下令才对。

    李国英巡抚现在倒是风轻云淡,安心等候主子的命令。

    果然啊,听闻汉唐海盗集团闹腾了一阵子后,又安生了。

    他现在倒是砺兵秣马,等着与吴三桂配合,好尽快安定了四川,他心里还有一种隐隐地期盼呢,待安定了四川之时,若是汉唐海盗集团真敢大胆地孤军深入,当他们远离了大海之后,我等来个瓮捉鳖,岂不美哉?

    这是为主子立下了不世之功啊,还就怕到时吴三桂会抢功呢。

    吴三桂这人沉稳而志向不低啊,愁人,还离不开他的帮助。

    李国英巡抚深深地明白了,世上绝无完美之事。

    他现在风轻云淡,平南王尚可喜就是如披冰雪了。

    广州城的初夏是格外美丽的。

    别的不说,单单说那木棉花就开得正好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

    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岭南。

    他们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那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

    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而且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

    此时广州城内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

    每年的三四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观者达数千人,场面热闹

    木棉树属于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

    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就是平南王尚可喜了,他在《木棉花歌》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这诗句,就透着一种武将的大气与豪情

    当平南王尚可喜看着那些,他用分给广州城城郊田地的代价,来征募的士卒们,跑过一株株木棉树时,他都有一种感觉,那些战士们的脸庞比木棉花更红

    当然,边跑边喊口号更要累人,很是考验肺活量。

    “保卫田地,保卫广州城在人在,城亡我亡”

    平南王尚可喜面上是满意地看着战士们在跑操,让每一个人都看着他肯定的笑脸。

    无人注意时,他却悄悄地回头,用低低地声音问自己的弟弟们,说:“你们准备好离开这里了吗?”

    感谢老朋友yezhongye、黄金盟主guozhiyin、白银盟主友ha1846、凌步虚、河马象、清1色、六路站长、臻荣岁月的支持。手机请访问:

    :

第七百二十八章 你哥哥要拼了() 
平南王尚可喜在广州城没有闭关,也没有禁海,他对海上经商的事情可太明白了。

    当初杜允和那个老杂毛跑的时候,还真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把官库里值钱的物件他娘地都拿走了。

    广州城里最有钱的几家大商户也都跑了,当时是房子有的是,地皮有的是,但是他没有办法变现啊,留下的大多是小商户的小商户,没有多少油水的。

    他再狠也不能大小都通吃吧?

    还纵兵劫掠呢,发给手下们一些得胜银子,把军纪还得整严实了,要不然,他在这城里呆不了多久的。

    粮是不缺的,但是光有粮不成,守不住大城。

    当初打下广州城时,杜允和那个老杂毛的火铳和火炮让自己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光有城头的火炮还不够,自己还得要再买

    他很轻松地再拿下佛山地区后,那里的铁料还真不缺,会铸炮的工匠也不缺,但是都是小炮。

    有当地刚招的幕僚出主意说,那个澳门有炮厂而且火铳的水平还不错,着人去买了

    但是听说那些蕃子竟然不卖真是有病,有银子不挣,他们大老远地跑来干什么?

    人生在世,只跟住了主子,就图稀个银子那你活着还能为了啥?

    当然,自己的家族不能不管……

    当时他真有心把澳门地区一下子抢过来

    但是在粤东那里还有郑家的那个小子,在粤西还有李定国的兵马没有清除干净,海外还有逃跑的杜允和那一帮子人,还有汉唐集团……

    他当时就知道这广州城的军器都是用广州城的女人和他们换的,而且那帮子人就是跑到他们那里的

    汉唐集团不简单的,要不然自己早请了主子了,准自己派出海船去追杀他们

    几天的海程不算啥……但是不能,再看看。

    所以,澳门那块巴掌大的地方,放一放吧……他们不敢公开了卖,私下里一定能,走私嘛,当年谁没有干过。

    果然,很快就有军器送来了,一大船。

    真有心扣下啊,但是不能,以后还需要……贵了些,但还能承受,把市舶司的商税涨一涨也出来了,他还亲自上疏请求取消其它地方的迁界禁海命令,这些还都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

    买卖好,不在税上,特别是这个时空。

    那些小商小户的人还一直在感谢自己呢,哪个敢不交税?

    就这样,广州城慢慢就恢复了生气。

    他才不操心商人们怎么经商呢。

    他开始十分十分操心汉唐集团了。

    主子身边少有自己这样海陆都通的主将,要不然当初听闻自己投靠了,也不能亲自迎出大老远的,还命名天助军,几十万大军就放心让自己带着南下

    最重要的,广州城破了后,就地认命自己镇守广东,没有派出官替代,这都是没有过的……

    但是郑家集团的意外崛起一时间让他更加警觉起来,守户之犬也发力了?

    真他娘的是乱世啊,然后接着汉唐海盗集团也插手了

    一战伏击,灭我大军二十万……

    然后兵发长江口,又夺下南京城

    再停了一阵子后,一下子夺下岳阳

    这时他如披冰雪,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是在顺治六年,也就是1649年,官封“平南王”,赐金印、金册,与“靖南王”耿仲明携家口旧部进军广东的。

    当年他沿着海州、山海关、天津、登州、武昌、岳阳、南韶、最后直至广州城,这一路上走了一年多

    他怎么能不知道岳阳

    好在,他在郑家集团意外发力后,就赶紧把城外周边的“无主”田地用来招募农民,来吧,跟我干,上好的田地就是你的

    同时,他也有了一队绝对忠于我大清的军队,很像样子的。

    好在,他能从海外蕃子那里弄到军器……

    好在,他能随时从《汉唐时报》、《福建时报》上得到最新的消息……

    好在,他也派出了细作分别潜入了福建和台湾地区,虽然回复慢一些,但是结合着两份报纸看,他知道的更多……

    平南王尚可喜常常在自己的花园子里北望,仰天长叹,不对劲了,我的主子啊,汉唐集团势大啊

    在台北地区,他们竟然能随便就炸起几十丈烟尘的火药,巨石可以化为齑粉

    那还是火药吗?

    他从郑家集团弄到可以声声巨响,炸碎顽石,炸断木桩的掌心雷,都以为是天物了,它们竟然可以拉燃,还可以在水里炸开

    但是,如何能比得了他们的,若是用来攻城呢?

    他们的军营报名参军的人员比比皆是,竟然还往外拒之……

    他们的大铁车,竟然能从热兰遮城拉着几十人一直到台北地区,间只停几次……

    他们的火炮越来越小,还打得越来越远……

    他们真有可以连发的火铳,威力无比……

    主子派出两帮人马分别到了福建和台湾地区招安,权宜之计嘛,他知道,但是去福建地区的人员定是被郑家害了性命,从没有见他们出来。

    去台湾地区的是洪承畴,无端在那里被人殴打,但是那一行人眼下没有性命之忧。

    这些他都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