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叩心-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被打开,李渺还没走进来,爽朗的声音就传来:“刘盛,你可让我好找“。

    “你怎么来了?“刘盛看着李渺很惊讶,此时的他不是应该在使馆中,承受那刀山火海的愤怒?为何还有时间来这里。

    李渺看着刘盛惊讶的表情,笑容更浓了几分:“你是不是很惊讶我为什么在这里,还这么高兴“。

    “你不是应该在使馆接受那满腔的怒火?怎么有时间来这里?“。刘盛见李渺把话挑开,也就不在隐瞒直接说到。

    李渺看着刘盛,指着一个椅子。刘盛这时才想起来太失礼了,连忙不好意思的说道:“你看看,一时怠慢勿怪、勿怪。快请坐“。

    李渺坐好后,对着刘盛解释道:“此时贸然拜拜访,是为了一谢昨日的恩情“。

    “客气客气,昨日我还没谢你的美酒“。刘盛听李渺说专程来道谢,连忙客气到。

    李渺听到刘盛说酒的事情,想起昨夜的场景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惭愧惭愧,昨日有些孟浪了“

    “李兄说错了,若非昨日。我又怎么可能,结识到你呢?“。刘盛连忙说到,想想昨夜。此时才明白,为什么古往今来,都喜欢在酒桌之上交朋友。

    李渺想到这里,也是一笑道:“若非贱内吩咐,我也不会对你如此客气。毕竟我们两人怎么说,也都在酒后彼此吐露过心声,又何须如此多礼“。

    “不错,虽然我和李兄认识的时间短。但毕竟都说过一些掏心掏肺的事情,至交好友也莫过如此“刘盛也连忙感叹的说到,想想昨日聊的真痛快。

    李渺听见刘盛这样说,脸上露出笑意:“今日我开心,是因为刚刚送辽人回使馆。就想找个理由跑,没想到居然成功了。你说这成功躲避一次大难,心中会不会开心“。

    “那我就恭喜李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刘盛调侃到。

    李渺突然露出一脸的晦气的表情,对着刘盛说道:“呸呸呸……什么大难不死,这话题到此为止,昨日你说的我现在还有些迷糊“。

    “昨日的什么事情?灾情?战争?“刘盛疑惑的问到,显然有些忘了。

    李渺见刘盛迷惑,提醒道:“就是这些,这些老狐狸“。

    “你是说他们即不敢开战也不敢不开战,他们在等一个人,心甘情愿的背负万世骂名“。刘盛也感叹的说到,可是他们就不想想,如果没人背负这个世界又会发生什么。

    李渺听到刘盛的述说,赞叹的说道:“你说不是吗?他们这些人……哎,你说我,应该如何抉择“。

    “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会怎么做。我只想问你几个问题“。刘盛看见李渺迷茫的样子,开解的问到。

    李渺坐直了身子,恭恭敬敬的问道:“愿闻其详“。

    “如果开战,我朝胜算如何“刘盛看着李渺严肃的样子问到。

    李渺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些年在朝廷中知道的消息:“我朝兵力多于辽国,武器铠甲多于辽国。若说士气也不逊色于辽国,粮草补给更是数倍于辽国。基于这些,我朝请战之声,才会如此一发不可收拾。昨夜你和我说,因为灾荒。造成我朝国库不足,所以不能开战。思来想去,还是不成立。历年来国家都很重视灾荒,在丰年修建过不少粮仓。这些年虽然天灾不断,可并没有动摇国本“。

    “你只看到了表面,你说说看,我朝都是什么兵种,正真能打的又有多少“。刘盛听见李渺越说,他脸上的疑惑越浓,连忙解释到。

    李渺思索后回答道:“据我所知,除去灾年招募的湘军。正真能打的不过四十万,辽国四十八万“。

    “这不是最主要的,辽国是骑兵,我们是步兵。骑兵打步兵,是歼灭战。步兵打骑兵,是击溃战。如果不准备万全,我们输不起“。刘盛对着李渺详细的解释到。

    李渺听完后感叹道:“原来如此,朝廷输不起。只能去议和,如此一来只怕会更艰难“。

    “在这样下去只怕一场战争,在所难免“。刘盛惆怅的说到,突然又感觉没必要,毕竟这些事情离自己很远。

    李渺一叹想起以前种种困难,在心中下了一个决定,对着刘盛说道:“罢了,既然如此,那就让我来承担这骂名吧“。

    刘盛看着李渺满是坚定的目光,不由得问道:“其实李兄早就想好了吧“。

    李渺看着刘盛的事情,突然笑了起来:“我为官二十余年,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思来想去发现你这人眼界不错,想考考你,看来你真是一个心中有货的穷酸“。

    “唉,小人这条路可不好走。李兄,真的考虑清楚了?“。刘盛还想劝劝,毕竟背负这些骂名,内心会受到不小的煎熬。

    李渺看着刘盛,突然笑了起来:“小伙子,你还年轻。可知多少人为了留名青史,穷其一生历经险阻,只是想在那史书上要到一个位置。我若站出来背负骂名,不用再多做什么。这些芸芸士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在史书上给我留个位置。如此划算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做“。

    “李兄高义,世间有李兄,是天下人之幸“。刘盛对着李渺重重行一礼,现在心中才明白有时那些历史上背负骂名的人,往往对国家和民族默默付出了很多很多。

第十八章 背负骂名() 
李渺心满意足的从刘盛住处走出来,直接往前去。七弯八拐的走入一个偏僻之地,前面是一个低矮的房屋,在这个地方毫不起眼。

    站在房前,轻轻扣门。门被打开,从里面出来一位中年人,年岁有些偏大,身穿员外服看着李渺双眼露出怒容:“说说看,你捅了多大的篓子。要不是官家感念着咱家的好,你早就被罢官了“。

    “下官明白,这些年不懂得变通。给公公添了,不少的麻烦。公公的恩情,下官不敢忘“。李渺站在门外,诚恳的说到。

    中年人看着李渺认错的态度不错,指了指屋内:“进来吧,谁让你是咱家同乡。哎,你怎么就不能让我省省心“。

    李渺跟着中年人往屋内走,两人坐好后。李渺满脸堆笑的说道:“公公前段时间教训的对,下官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听公公的“。

    中年人突然两眼放光,面带微笑的对着李渺说道:“此话当真?“。

    “在公公面前,下官怎么敢,口出狂言“。李渺恭恭敬敬的回答到,心中反倒舒了口气。有些事情,没做最终的决定时如泰山压顶。等正真做完决定,心头反倒轻松起来。

    中年人突然站起来抚掌大笑,对着李渺道“李渺啊李渺,我以为你永远是榆木疙瘩,没想到你终于聪明了一回。此事宜急不宜缓,速速陪我去见官家“。

    皇宫之中,皇帝听有人汇报,太监曹高以回来连忙召见。曹高领着李渺走了进来,皇帝露出比较感兴趣的神色:“卿深夜进宫,有何要事“。

    “臣为辽国使节一事而来,臣认为应该满足辽国使节的合理要求,至于那些过分的条件。我们可以和他们谈,能不动刀兵最好就不动刀兵“。李渺神色郑重的说到,语气极其坚定。

    皇帝点点头,再次问道:“卿明日早朝,可上奏此事,群臣廷议“。

    “臣谨遵陛下旨意“。李渺连忙深深的拜了下去。

    皇帝连忙上前扶起,对着李渺说道:“若朝堂之上,人人都如卿一般,眹无忧“。

    “曹高拟旨,李渺接待辽国使节有功,升礼部左侍郎。旨意拟好后,先递给丞相府,让丞相过目“。皇帝想着连忙说到,此事终于可以告一段落,放心睡个安稳觉了。

    清晨司马昭那琅琅读书声传来,刘盛、贾福两人刚刚醒来,贾福趴在床上对着刘盛说道:“昨日你不和我们一起游览洛阳,是你的损失。你不知道,错过了多少风景“。

    “比如呢?“刘盛还在床上没动弹,迷迷糊糊的。

    贾福先抬起头四处观望一下,看着刘盛确定他不是在说梦话,接着十分夸张的说道:“洛水之畔,风景优美,如诗如画。洛阳西市,商旅往来,摩肩擦踵好不热闹,还有、还有……“。

    “不错啊,啊福你都会背文章了,来来接着背,还有什么“。刘盛根本就不吃他这一套,直接调侃到。

    贾福露出一个晦气的表情,对着刘盛说道:“唉,你就不能让我显摆一下文采,就这样告诉你多没面子“。

    “好好好,你继续“。刘盛被贾福这样一说,睡意全无。

    司马昭听到他们两个人的话音,从大厅走进来。看着两人还在床上,笑着说道:“我说二位,这太阳都晒屁股了,你们到底什么时候起床?“。

    “我说司马昭,你可真扫兴“。贾福听司马昭叫他们起床,好不容易酝酿出的,一点文艺气息,被一扫而空。

    司马昭显出迷茫的神色,两眼不知所措的问道:“怎么就扫兴了?“。

    “因为你打断了啊福,即将面世的旷世奇作“。刘盛看着司马昭疑惑的样子,笑着解释到。

    司马昭看着贾福幽怨的目光,连忙起哄道,语气充满夸张:“原来是此等大事,还望贾福贤弟恕罪。在下已知错,每每思之,悔不当初“

    三人一阵打闹,刘盛贾福两人起床洗漱,一起吃过早饭。司马昭看着刘盛,语气低落的说道:“昨日我们几人一起去游览洛阳,到皇城门外。所见触目惊心,让人心中发寒“。

    “哪里到底是怎么样的场景“。刘盛看着司马昭语气低沉,心中有些不好的感觉,对着他追问到。

    司马昭思索片刻,在心中组织话语,良久后感叹道:“昨日皇城门外,士子无数,一眼望不见边际“。

    “当时的气氛,很是凝重。一个个跪在地上,一言不发。如此多的人,居然是一片寂静。士子们不喝不食,有的以跪多日。支撑不住的,直接昏死过去。此等情况,辛亏朝廷早有安排。及时施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贾福接过话头,继续说到。想想当时的场景,贾福心中倍感压抑。

    司马昭一边听贾福的转述,眼前一边浮现出昨日见到的场景,叹息道:“如此行为哪里是请愿,分明是对持。开战对他们,就真的这么重要吗?甚至不惜,以命相谏“。

    “反正我是想不通的“。贾福听到司马昭的感叹,也是感觉无法理解,那些士子们的所作所为。

    刘盛看着他们恋人苦恼的样子,并不直接解释,反倒问道:“司马昭,如果你是一个人进京。假设这中途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你沿途中也没有遇见灾民,那么现在的你会如何“。

    “那皇城门外,必定会有我一个“。司马昭不假思索的回答到,说完他自己也是一愣。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居然已经变了这么多。看来不是士子们不理智,而是他的眼界。在不知不觉中,已变的更加开阔。

    贾福更加疑惑,甚至有点,不可理解的问道:“为什么?你也会这样“。

    “我等士子,十数载寒窗苦读,每日以书为友。知礼义廉耻,明忠孝仁义,断善恶是非。纵观我国史书,五代十国以前,异邦都以朝拜我朝为荣,我族强异族弱。五代十国后,异族日渐强盛,我朝却内乱不休。百年乱世,我等士人,朝不保夕。时至本朝,辛有先帝雄才大略,重用我等文人。仅在位两年,便一扫南北结束乱世。为夺幽云,我朝与辽人一战,大败而归。不得已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