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叩心-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简听见这消息,想起平日里学的那些兵法,心中有些意动:“小盛叔、神机营,怀远你可还记得,一般你来的时候。小盛叔都会和我们,有意无意说起,关于火器的战法,难道小盛叔就是为了此事,做准备的“。
“若朝廷建立纯火器的军队,是刘叔的谋划。那以后上战场的机会,一定会很大。说不准是除了骑兵之外,我朝另一大王牌“。催怀远顺着赵简的话,在心中分析一下之后,两眼放出兴奋的光芒。
赵简听完催怀远的分析,兴奋的来回走动:“火器、火器,小盛叔一直和我们说,未来是火器主导的时代,能战胜骑兵的,唯有火器。我听说水师之所以能纵横四海,其原因就是火器比弓箭射程远,所以麻雀商会的海上航道,才能稳如泰山。我朝水师提督衙门,才能威临大海。我们既然,有这样的机缘,为什么不去试试。等会去听小盛叔教导的时候,我们顺便去问问“。
“想建立一直纯火器的军队,只怕开销会很大。朝中的钱财,或会不足。若贾叔不出手赞助,只怕此事会有点难度“。催怀远想起司马昭和别人闲谈之时,曾经无意中说过,此举有些劳民伤财,所谓火器,其实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赵简想到有一次,和刘盛一起去江陵府的情景,摇了摇头:“我上个月和小盛叔一同前往神机营,里面的火器库存足够组建一支八千人的大军,同时那些弹药。哪怕不在生产,也能支持一支八千人的纯火器军队,消耗两年。听啊福哥说过,朝廷凭借着。水师提督府,在大海之上,征收的过往商贾的赋税。就能很轻易的建立一支,最少三万人的纯火器军队“。
“水师提督府,果然富得流油。不愧是我大周,最富裕的衙门。难怪户部,做梦都想,把它变成,自己的下属衙门。原来那里,是一座金库“。催怀远听的咋舌,火器烧钱天下皆知。据说辽国,处心积虑的打探到神机营之秘。结果辽帝却欲哭无泪,哪怕他大辽,倾家荡产,也喂不饱这头吞金兽,所以只能作罢。从此火器的吞金兽之名,远波诸国。
“咳、咳……“。贾福一脸阴沉的,牵着两匹马走来。两人本来谈的兴起,却听咳嗽声,连忙看去。不由得,面面相窥。
贾福见篝火之上的烤兔,心中食欲大起,但又想到自己牵的两匹马,不由得虎着脸:“是谁想出来的主意,把我和盛哥儿的坐骑。丢在树林之外,吃农田的庄稼“。
“贾叔让它们吃庄稼,真不是我们的主意,刚刚……“。催怀远听见贾福的询问,心里一突。这两匹马,不会真的在吃庄稼的时候,被贾叔抓了个正着吧。自己和简哥儿的命,也未免太苦了点。
不等催怀远说完,贾福把手中的缰绳往地下一扔:“要不是被你贾叔我,抓个正着,你认为我吃饱了撑得慌。不是你们放的,难道是它们,自己挣脱了缰绳,跑出去的“。
“缰……我们没有拴缰绳,其实我们的本意,是想让它们。自由自在的,在这树林里面,好好吃草的“。催怀远听见贾福的斥责,不好意思的解释。毕竟这个主意,是自己出的。
贾福听见没拴缰绳,邹起眉头,紧接着就是一顿训斥:“这么大的人了,不是贾叔要说你们,别告诉我,你们不会拴马,以后你们别想,在骑我和盛哥儿的坐骑了“。
“啊福哥,你消消气,来吃点兔肉。我们刚刚烤的,怀远还特意,在上面洒了美酒“。赵简见贾福虽然对着催怀远一阵训斥,但目光却有意无意的看向烤兔。连忙讨好似的,走向烤兔,撕下一个前腿,递给他。
贾福接过兔肉,问了问,感觉真香。紧接着就是一大口,心中一阵舒爽。可随即反应过来,这样不妥。刚想继续火训斥,但毕竟吃人的嘴短,想到这里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下不为例……“。
催怀远一愣,随即在心中,偷偷笑起来。亏得自己,怕的要死。原来贾叔,这么好对付。想到这里,连忙讨好似的,拉着贾福,和赵简。一同走向篝火,坐下来品尝烤兔。(。)
第二百二十七章 形势突变()
清晨洛阳城外,四名骑士,飞快的奔驰。满脸的风尘,马蹄甚是急促。
“八百里加急军情,闲杂人等让开……“。城中百姓纷纷退让,四名骑士快奔跑。不多时行至皇城,皇城守将不敢怠慢,迅检查一番,打开城门放行。
早朝之上,宰相王安,正在奏报变法的事情。四名骑士,排成一队快跑来。
“报……北方紧急军情,辽、西夏、吐蕃、交趾四国,以在两个月前,秘密结盟,意图瓜分我朝。辽往燕云囤积三十万大军,是有南下之意“。
“报……西北紧急军情。西夏突袭夏州,战事胶着,请求朝廷早日派遣援军“。
“报……西南紧急军情。吐蕃倾全国之力。大举攻伐我朝两川之地,请求朝廷支援“。
“报……南方紧急军情。交趾突然北上,江南震动。幸亏金陵援军及时赶到,才阻敌于国门之外。但江南承平日久,军旅战斗力不高,兵力又不足五万。敌人又是我军的三倍,恐无法久守,还请朝廷定夺“。
接二连三一共四封战报,每一封都十万火急。除辽屯兵三十万,在燕云意图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外。西夏、吐蕃、交趾三国,皆出死力。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一时之间,大有风雨欲来,危如累卵之势。群臣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陛下此四国狼子野心,我朝切不可服软“。
“这些年我朝全力西拓,陇右诸州。军旅越来越强盛,西夏、吐蕃胆寒。同时水师纵横四海,交趾惊惧。此三国对我朝,日益忌惮,趁此良机,必会奋力一战“。
“若辽人南下,我朝四面开战,只怕危以……“。
王安见百官议论纷纷,好似想到了什么,看向一名信使:“大理呢?大理是什么态度“。
“启禀陛下、丞相,大理国,态度暖味不明。只是在四方边境,严阵以待,好似毫不知情一般“。一名信使听见王安的询问,连忙恭恭敬敬的回答。
曹高走来,接过四名信使,手中的奏报。转身往御前走去,转交给柴誉。
四封奏报被一一翻看完毕,柴誉陷入沉思:“若说大理毫不知情,朕断然不信。只怕此事,以被其默许。要不然吐蕃和交趾,不会如此肆无忌惮,攻伐我朝“。
此言一出,群臣如梦初醒。议论之声,渐渐消停。现在讨论的那是为什么会出现,如今的局面。而是如何,才能破局。
“陛下要想破局,先在南方,若能说动大理,攻伐交趾。一战大胜,使吐蕃闻言,不敢轻举妄动。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辽国,拖延南下的日期。陛下在征大军,攻伐西夏,只要度够快。在辽国未能反应之前,打退西夏的入侵,则能转危为安“。王安在心中,瞬间分析出破局的关键点,对着柴誉侃侃而谈。
百官听见王安之言,心中一阵嘀咕。若不是碍于宰相威严,只怕早已吵的不可开交。
有一官员,大步走出,看向王安:“下官敢问丞相,大理态度模拟两可,我朝想要改变他们的态度,谈何容易。更何况还要,说服他们出兵交趾,更要一战定大理。这桩桩件件,不亚于上青天“。
“丞相,辽国南下一派,好不容易得势。要想拖延他们南下,只怕会更加艰难“。又一名官员大步走出,百官目光顺着话音,齐刷刷的看向王安。毕竟这两个问题,也是他们心中所想。
王安听见百官的询问,看向柴誉:“陛下若能得两人之力,可化解南北两方危局“。
“愿闻其详,朕洗耳恭听“。本来听见这两个问题,柴誉心中就是一震。现在王安既然心有谋划,自然有丝欣喜。
王安好似在思索,转头目光扫视百官,又看向柴誉:“大理长公主段昭蓉,辽国太子耶律景“。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于三年前的事情,他们早有耳闻。听说自从哪天开始,大理长公主段昭蓉,就渐渐和陛下以及宰相疏远。且不说她会不会帮忙,就算她有意相帮。可她毕竟归政五年之久,在此等国之大事面前,恐怕也是无能为力。至于辽国太子耶律景,好似和本朝,从未有过什么交集。
“若能得到这两人相助,或有可能。只是就算大理长公主同意我大周的请求,说服大理皇帝,出兵交趾,恐怕丞相一战而全胜的说法,也有失妥当。毕竟交趾和大理,两国实力不相伯仲“。柴誉稍稍思索,摇了摇头,此事很难。
王安显然知道柴誉担忧的是什么,有些欲言又止,索性把心一横:“陛下不管是大理长公主,还是辽国太子耶律景。都非我们,所能劝动“。
百官听闻,满朝哗然,在也顾不得宰相的威严,有胆大的站出来,大声指责。
“荒谬,身为宰相怎么能在大朝之上,说出这样的言论“。
“既然是不可能之事,丞相你又何必多费唇舌……“。
一些言管,接二连三的站出来,纷纷弹劾。曹高见事态又扩大之意,又见柴誉一个暗示,两忙大喝:“大朝禁止喧哗……“。
百官纷纷闭口,大殿之上,为之一静。
“陛下我们不行,但有人能行。臣听闻辽国太子在我朝为使者之时,多受礼部李尚书恩惠,又和刘盛、贾福相交莫逆。李尚书不知本相,说的对不对“。王安说完看向李渺,询问起来。
李渺大步走出,看向柴誉,微微躬身一礼:“陛下,宰相之言,确实如此。当年臣也是谨守本分,至于私交和恩惠,到是谈不上“。
“臣恳请陛下,让李尚书,带着刘盛、贾福两人的书信。亲自前往辽国,此事则不难“。王安见李渺大大方方的承认,微微点头。此人识时务,又和刘盛相交甚厚,能不冲突最好。
柴誉陷入沉思,等想明白,前因后果之后,微微点头:“此事就烦劳李卿,先去贾家村,要到书信。在以我朝使节的身份,赴辽国和辽国太子商议此事“。
“陛下且慢,一事不劳二主。李尚书此去贾家村,还请告知刘盛详情。请他劝说大理长公主,并且和他一同赴大理,争取一战定交趾“。王安见李渺正要领旨,连忙把心中所想的,和盘托出。
听见刘盛这两个字,百官集体失声。以他的战绩,领兵五千,败敌六万,夺取天险之地。以他之才,宰相的谋划,倒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听说,他淡泊名利,三年前又生那样的事情。想请他出山,只怕很难。
柴誉听见王安的这番言论,露出迟疑的表情:“请刘盛出山,朕求之不得。只是此事,恐怕不易“。
“陛下放心,臣李渺必会完成,这两件事情。他刘盛就是不想出山,也会把他绑去大理“。李渺见柴誉露出迟疑的表情,连忙一阵保证。对于三年前的事情,心中有些愧疚。此次既然能去贾家村,誓要把刘盛拉出来。
柴誉见李渺,信誓旦旦,大喜过望:“卿若能办成这两件事情,朕记你功。待卿功成,朕必御驾亲征,战西夏杨我大周之威“。
“臣必不负,陛下之望“。李渺躬身,郑重的领命。(。)
第二百二十八章 周勃归来()
“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