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帝王路-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虽然想不出来这样的计谋,但刘裕结合自己知道的情报,还是能够分析出杜畿这条计谋的可行性。在他看来,杜畿这条计谋很是不俗。
首先,此计操作起来不难,不需要太多人力物力;其次,此计效果很好,定然可以减轻袁术给他的压力。
真的,刘裕乍听此计,顿生一种拨云见日的喜悦。之前,纪灵攻占葛陂,并且手握三万大军,对上蔡虎视眈眈,让他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再加上曹仁和刘备的夹击,让他感觉自己就是一头困兽,只是在做无谓的抵挡。
可现在不同了,他觉得自己并不是没有机会击退来犯之敌。只要说服刘表,只要让刘表拖住袁术的人马,他就有一搏的机会。
他不怕拼搏,就怕没有拼搏的机会。现在机会有了,剩下的就是一刀一枪的拼了,是胜是败也不会有遗憾。
“伯侯,此计甚妙。”情不自禁,喜上眉梢,刘裕一脸兴奋的说道,“哈哈,诸位,只要能拖住袁术的人马,我们便可以先击退曹仁和刘备,然后回过身来对付袁术。只要能错开他们,我们定然可以保住汝南。”
“公子说的不错,刘备兵马本来就不多,曹仁也要防着张绣,我们并不是不可能击退他们。”尽管说的沉稳,但杜畿显然也很兴奋。一来因为有了生机,二来也是因为自己想出的计谋。
不得不说人压榨压榨,还是很有潜力的。比如杜畿,他乃是文武全才,但他的武才主要体现在用兵之上,可现在居然想出这样的计谋。
众人听刘裕和杜畿这么一说,当即也吵吵闹闹的笑起来,沉闷的氛围顿时被打破。
过了一会儿,等众人都笑过了,杜畿才再次说道:“公子,此事关系重大,不如让我亲自去荆州一趟吧。”
“不行,你要在上蔡主持全局,上蔡不能没有你。”杜畿话声才落,刘裕就果断拒绝,“我不放心上蔡的大族,除了许家,还有那张家。不要忘了,昨天他才摆了我一道。”
“不然,公子。上蔡大族早就是惊弓之鸟,轻易不敢再反叛公子。就比如那张家,他敢明目张胆的不效力公子,却不敢私下里背叛公子。”似乎料到刘裕会拒绝,杜畿笑着解释道,“公子两次血洗上蔡,只要是个人,估计就不敢再造反了。而且如果不能让刘荆州发兵,即使上蔡安稳也没什么用。”
“这也罢,你带一队护卫,快马加鞭赶往荆州,切记要快。还有,不管成与不成,记得要火速回来上蔡。等下我写一封信,你带着信就去吧。
另外,上蔡的大族也不能不防。这样吧,存勇、子耀,上蔡就交给你二人了。我希望你二人能守好上蔡,待伯侯回来,再完完整整的交给他管理。”
被杜畿说动,刘裕当机立断的改了初衷,决定让杜畿去荆州。不过说着说着,他突然想到荆州的那些人才们。
除了颍川和冀州,荆州大概是人才最多的了吧。文有诸葛亮、庞统、徐庶等等,武有黄忠、魏延、甘宁很多很多,不止这些人,比如说还有文聘、马良什么啊!
刘裕人才紧缺,想到荆州这么多人才,他如何能不眼红。但他也知道,他虽然贵为皇兄,并且名声也传出去了,但真正愿意来汝南效命的绝对不多。那些人不傻,他们比旁人还要精,怎么可能看不出汝南的形势?
“伯侯,你此去荆州,我有个任务交给你。”尽管不报多大的希望,但刘裕还是不甘心的想试一试,“这个任务就是说动荆州的人才来汝南,比如庞统、徐庶、甘宁、魏延这些人都是大才,能不能招揽过来,全看你的口才了。”
“公子放心,畿一定竭力说服他们,不过公子最好给他们各准备一封招贤信,好让他们知道公子求才若渴的诚心。”
“嗯,我稍后一起写。”点点头,刘裕开口说道,“好了,接下来分配一下任务吧。伯侯去荆州,存勇和子耀守上蔡,子龙和仲康守汝阴,伯谷防御纪灵。”
“伯谷、仲康,你二人为主将,各带三千精兵。存勇守上蔡,除了三千精兵,还有两千郡守兵。存勇,三方无论哪一方求援,你都要立即率领三千精兵救援。我自领三千精兵,救援叔至。”分配好任务,刘裕又分配了一下兵力。
说实话,汝南的兵马兵不多,上次刘裕所谓有三万兵马,完全是唬贾诩的。是的,他是有三万人马,但真正能投入战争的只有两万不到,另外的一万是新兵、是郡守兵、是运粮兵,一击即溃,根本不敢投入战争。否则估计不止他们自己逃跑,还能带着老兵一起逃跑。
“诸位,都回去准备准备,明日清晨发兵。”一脸肃穆,刘裕面无表情的沉声说道,“此战,只许胜不许败!胜了,扬名天下;败了,长眠土中。好了,都回去休息吧。”
“必胜,必胜!”
“必胜,必胜!”
众人虽然一脸肃穆,都依旧斗志昂扬,大声怒吼两遍“必胜”,这才陆续退出大堂。刘裕也让杜畿回去,说书信随后让人送过去,叫他回去休息休息,不要在这等了。
杜畿也没有坚持,当即拱手告退。
心事重重,虽然已经着手破局之策,但刘裕仍然担忧不已。战局风云变幻,可能一个细节变化,就能导致满盘皆输。然而再怎么担忧也没有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回到房中,刘裕当即写了几封书信。他管不了那么多了,给自己记得的人才都写了一封信,纵然被人讽刺被人拒绝也不管。当然,也给刘表写的求救信。
当这些书信都写好了,他把毛笔放下来。可是想一想,他又拿起毛笔,给甄姜写了一封信。
前世今生,只有甄姜这件事让他惭愧不已。他虽然不是什么专情的男人,但也并不是什么好色之徒。故而,他写了一封信给甄姜,道歉与解释。
写好之后,他又逐一检查一番,然后才叫了两个护卫。一个送信给杜畿,一个送信给甄姜。
事情算是弄完了,他准备洗漱洗漱就休息,但此时突然一个护卫跑进来,也不知道有什么事。
第192章 大憾事()
“匆匆忙忙的,有什么事?”看着站在眼前的护卫,刘裕淡淡问道。
护卫恭敬的躬着身子,拱手回道:“主公,今日招贤馆传来消息,说来了一位奇人,不能确定是不是人才,因此想让主公前去鉴定。哦,他们还呈上来一首诗。”说着,护卫将诗呈给了刘裕。
见护卫呈上来,刘裕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在他看来,汝南没有什么大才,而且凭一首诗能证明什么?当然,那位也许也算个人才,但汝南战况紧急,刘裕根本没有心情理会。若不是战况紧急,他可能还会亲自前去,就算不为那个人才,好歹也把自己求才若渴的诚心传递出去。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不甚在意,刘裕接过那诗随意放在案几上,然后摆手示意护卫下去。
护卫只是传递消息,也不管刘裕看不看,自然传到了就下去了。
待护卫走后,刘裕则没有看诗,而是拖着疲倦洗漱去了。半个时辰后,他一身清爽的回到房间,准备熄灯睡觉,但却随意扫到了桌子上的诗。然后,他不仅被其吸引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确不知吾。”
很简单的诗歌,意思很明显,但刘裕却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了。
皱着眉头,刘裕捧起写着诗的这张纸,这纸虽然不是那么白,有点泛黄,但在东汉末年已经是好纸。这并不是刘裕鼓捣出来的,而是东汉末年本来就有的纸张。
没有在意纸张,刘裕眼睛紧紧盯着那首诗。过了许久,他突然一拍大腿,惨叫道:“该死,这诗、这诗”
话还没说完,他已经将纸张一甩,飞奔而出,大步流星的走出内院,大声喊道:“备马备马,快备马!”
护卫见刘裕一脸急色,慌忙牵出战马。而刘裕见战马牵出来,立马夺过马绳,翻身上马,朝招贤馆飞奔而去。
不一会儿,刘裕已经风风火火的赶到招贤馆,大声喊起来,“来人,来人啊,今日来的大贤呢?”
招贤馆的小吏听见声音,开始还很恼怒,可分辨出来人是刘裕之后,慌忙跑了出来,连衣服都没穿好。
“主公,什么、什么大贤?”小吏见刘裕的样子,吓的说话都颤抖了,一时根本没想起什么大贤不大贤。
刘裕见小吏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当即缓声说道:“你今日不是差人送一首诗给我嘛,那个作诗的人呢,他还在不在这里?”
“噢,那个人啊,他在招贤馆等了半个时辰,然后便离开了。我给他一份官职,他还不要,直接就走了。”小吏似乎听刘裕这么一说,想了起来,滔滔不绝的说道。
但刘裕听到“走了”,便一脸失望,没有心情再听下去。但就在此时,小吏突然又说道:“哦,对了,那人还留了一份书信给主公。也不算是书信,就是一张写满字的纸。”
“上面写了什么,快快与我呈上来。”心里失望的刘裕,听见小吏的这句话,当即振奋的说道。
小吏不敢怠慢,连忙将那人的留言取来递给刘裕。刘裕一把接过来,立即就打开细看。这一看不要紧,直看的刘裕脸色数变,也让一旁的小吏胆战心惊,生怕惹怒了刘裕。
半个时辰后,刘裕仰头长叹,恨道:“可惜可惜,我若是稍有些重视,这位大贤也不会溜走了。对了,你可知那人叫什么?”
“不知,他没有留下姓名。”小吏听见刘裕询问,连忙恭敬的回道,不敢有半点隐瞒。
刘裕心里虽然已经有了答案,但不敢确定究竟是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人,故而才有这一问,可惜小吏并不知道那人的姓名。
摆手示意小吏下去休息,而刘裕自己则转身出了招贤馆的门。他一边走,一边又看向那张纸,忍不住再次一叹。
“此人,绝对是大贤,可惜可惜啊!”
原来纸上写的乃是那人自己的所见,当然,仅仅是那人的所见,刘裕也不会如此惊叹。主要是那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推论刘裕的处境,最后得出――刘裕现在的境况,也就是遭到三方夹击的事。
除此之外,那人还给了几条建议,其中就包括杜畿想到的那两条,但他说的更细。而除了那两条,他还提出了更重要的第三条,然而可惜的是――写到第三条建议的时候,不仅字迹潦草难识,而且还中断了。
这第三条计谋才是关键,如果能成功,可以说轻易就化解了汝南的危机。然而,实在是可惜
“离间计,吕布袁术?”坐在马上,刘裕喃喃自语,“到底要怎么离间,他二人都快结成亲家了,我还怎么离间。不过历史上,他们确实没有结成亲家,只是那也是因为袁术称帝的事。”
“可恶啊可恶,居然白白错过这样一位大贤。如果、如果能得到他,汝南之局便可以轻易破解该死该死,来人啊,给我在城中搜寻,同时贴出告示”
内心懊悔不已,刘裕当即派出人马搜寻,却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搜寻到。除此之外,他还让人将那封信送给杜畿,希望杜畿从中悟出第三条计谋。
当然,他自己也有思考,他觉得关键应该就是“袁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