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本科生-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告退。”陈近南见皇帝端起茶碗,以为事情谈完了,就要立刻。

    “慢着。你从国内召集一批好手,集训三个月后,另有他用。”朱由检喊住了陈近南。

    “不知圣上需要什么样的好手?”陈近南问。

    “擅长刺杀的。”朱由检说。

    “目标是谁?”陈近南问。

    “和冯锡范合伙,目标倭国天皇。”

    朱由检说完,陈近南总算心里平静了,原来皇上是想利用冯锡范去挑起郑家和倭国的关系。

    一旁的王承恩听完,嘴角上扬,露出笑容。这老家伙跟在崇祯身边多年,什么样的黑暗政治没见过的。

    虽然郑家功劳是大,但是掌握的权势也大。现在看朱由检的做法,明显是带着帝王之术了,王承恩的心里也放下了。

    其实朱由检对郑家出手,并非是玩什么帝王术。其出发点,还是因为后世带来的观点。

    郑家和日本之间的牵扯太深了,如果大明对这件事视若无睹,那么倭国就会利用这层关系慢慢影响大明的外交,最终日本有可能崛起。

    这绝非危言耸听。试想后世台湾那帮子日寇余孽的做法,朱由检不得不防。

    为此,朱由检把北海道敕封给田川次郎,倭国都能忍。而郑家,也是抱着北海道能和倭国和平相处的心思去的。

    朱由检能想到郑芝龙现在有多想重开对倭这条贸易海陆。反正郑家的想法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将来一定会有一大批和日本友好的后代出生……

    朱由检要是让这件事促成了,那将来的中原,怕是又要吃一次大亏。绝对不能让这件事做成,他宁愿牺牲郑家。

    那么,什么事是倭国人最忌惮,最不能碰的呢?当然是日本天皇。那是日本人的信仰,终其全部历史,天皇家族就没有被换过。

    砸了天皇,也就彻底砸了大和民族的根。这才是产出变态种族最有效的办法。

    那么,派谁去干这事呢?

    对头,必须是郑家在北海道的亲信,冯锡范这个郑家第一侍卫长,再何时不过了。

    有一点是清楚的,冯锡范这家伙并不忠诚,最后他投降了是真。说明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是有弱点的。

    而当大明皇帝的亲信这个诱饵,已经足够大了。

    “老家伙,陪我去后宫吧!”朱由检站了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又想起了自己的老婆孩子。

    亲儿子已经两岁了,长得反而挺秀气,明显像熊丽静。

    但是现在南京后宫里住着的,可不是只有熊丽静一个妃子了。朱由检的后宫队伍壮大了不少,另外还有朱慈焕也住在后宫,这是因为朱慈焕的团队正在实验的技术到了紧要关头了,为了保密需要。

    “皇上今儿想去哪个妃子处?”王承恩一脸淫笑。

    “去你个鬼,爷爷今儿是去看三皇子的。”朱由检踢了一脚王承恩,这老头越老越黄。

    朱由检突然发现自己思想进步了,这天下的很多物种,可不都是越老越黄嘛。

    朱慈焕的团队就是大明的电力团队,神秘的几乎没多少人知道。

    电这个事物,比起蒸汽机更难让世人理解。除非电灯泡发明出来,否则很难普及。朱由检当然知道电有多大用处,但是他还是不想现在就投入大规模研究。

    那最为小范围研究的课题,电当然是用了做通讯使用的。这玩意可比鸽子好用多了,尤其是无线电发报机,就是革命性的产物。

    而大明的有线电报,早就制作出来了,那东西在后世一个理科本科生眼里,实在不值什么。无线电发报机,到底还是费点事的。

第633章 朱慈焕的女朋友() 
朱慈焕当了一年兵,差点就不想回来了。要不是朱由检派王承恩去劝,这小子估计就准备改志愿当将军了。

    论起崇祯留下的三个儿子,朱慈焕的资质最高,而且文武双全。这个武当然不是匹夫之勇。

    严格说,他是在开智之年目睹家庭变故,然后又在朱由检和九儿的悉心教导下成长起来的,自己刻苦加上知识的熏陶,自然出类拔萃。

    这小子一进部队,完全就显露出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知识和思想。因为他就是在将军山长大的,对火器时代战争的理解要远远超过别人。

    所以,他认为自己就算留在军队,也能当一名好的指挥员。

    但是,朱由检肯定不会让他留在军队的。理由很简单,朱慈炯已经留在军队了,三个皇子都掌权,这事能好得了?

    于是乎,王承恩亲自出马,把朱慈焕给拉了回来。

    “皇儿,实验做到哪一步了?”朱由检慢悠悠地来到这个小院。

    这个院子他太有印象了,当初南渡过来,第一批工匠营的人才就是住在这里的。大明第一本简陋教材也诞生在这里。

    现在这里成了大明第一个无线电实验室了。院落的中央已经竖起了高大的天线,但是这天线是用铁线做的,因为大明还弄不出铝来。

    就为了几公里的接受信号,光是天线就大得吓人,这技术要想实用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嘘,正搜索信号呢。”朱慈焕一边回答,一边把耳朵凑近一个简陋的,完全是用纸糊的小盒子跟前。那玩意居然是喇叭,纸糊的电喇叭。

    朱由检自己都看待了,这儿不光有纸糊的喇叭,还有慢慢移动的拨针。不是旋转钮,就是靠手在铜线圈上滑动。

    幸好这个时空的电磁空间干净,否则朱由检怀疑这一套玩意能搜索得出信号?

    “滴滴滴…”突然一阵比蚊子还细小的声音传了过来,凑在纸喇叭跟前的一群年轻人立刻高兴地大叫起来。

    他们欢呼着,跳跃着,完全把身边的皇帝忘记了。

    一位穿着改良版汉服的年轻姑娘,居然直接伸开了双臂,和朱慈焕拥抱在了一起,两个人使劲抱着转圈圈。

    王承恩看得目瞪口呆,眼睛瞪得老大。这要是在皇宫外面,老头敢直接派人把那姑娘装麻袋里丢秦淮河里去。

    “咳咳…”朱由检自己也看不下去了。

    “父皇皇上……”众人这次发现是皇上在旁边呢,感情刚刚朱由检的问话,他们没一个人听出来了。

    “实验成功了吗?”朱由检饶有兴趣地观看屋子里的一堆破烂,东摸摸,西瞅瞅。

    “父皇,这东西不能随便碰。”朱由检嫌弃的东西,可是在朱慈焕的眼中全是宝贝,他生怕朱由检给弄坏了。

    “你肚子里的那点电学知识,还是老子教你的呢。”朱由检丢下手中一个小物件,不屑地说。

    “启禀皇上,实验已经成功,刚刚接收到的就是燕子矶发来的信号。”刚刚那个姑娘居然骨气胆量回答了朱由检的问话。

    朱由检看了看女娃子的长相,似乎像是哪见过,但是没印象了。

    “你是谁家的闺女?”朱由检突然来了兴致,这么大胆,看来不是一般人。

    “皇上,她是驼子的侄女,您亲自带回南京的。皇后娘娘的干女儿……”王承恩补充道。

    “我说怎么有点眼熟呢,朕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哦。”王承恩一提,朱由检立刻想起来了。

    当初在大冬天里跳金钱河,朱由检可是背着这女娃一起过河的。难怪这姑娘这么大胆了,原来有这层渊源。或者说,驼子的侄儿侄女,算是皇家帮忙养出来的。

    “她可聪明了,学东西比我都快。”朱慈焕明显有点维护他的小女朋友。

    “晚上一起到皇后哪里吃晚饭。”既然是熟人,又是年轻人自由恋爱,朱由检没有理由阻挡。他大大方方地做出来邀请,等于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晚上一定去。”朱慈焕特别高兴,一口就替女方答应了下来。

    朱由检还是盼望崇祯留下的四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的。目前这四个孩子已经成家了两个,另外两个也到了成婚的年龄,是该抓紧了。

    话扯回来,朱慈焕的无线电其实难度也不大。做出无线电并不难,难得事这一套设备的加工工艺。

    这可不是后世,可以淘宝一堆现成的零件组装,这个时代电子元器件可全部都是从无到有。

    要想做出一整套可以便捷式使用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朱由检认为单靠朱慈焕他们是不行的。

    这件事既然已经做到这种程度了,是该到了需要全力攻关的时候了。

    “王承恩,这件事就教给你了。你亲自出面,找各个研究院的人,想各种办法,把朱慈焕的这套玩意做成小型的东西出来。”朱由检想了想,觉得王承恩出马比较合适。

    其一,王承恩历来代表的是大内,他出马反而没有人注意。一般人会觉得这又是大内在折腾什么玩意而已。

    其二,王承恩出马,很多人会更上心,但是不留心。

    等到东西做完,恐怕也没人知道是干嘛的。另外,这套设备不只是诞生了无线电报,同时也附带这诞生了很多新东西,比如喇叭。

    还有可能诞生电灯泡,或者会发光的电极管。还有一堆其他的发明。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一个项目带出来的,或许就是一个产业。

    “老奴一定亲自把这件事办好。”王承恩今天也很高兴,主要是朱慈焕有媳妇了,而且朱由检还亲自点头了。

    崇祯留下的儿子一个个结婚,最高兴的恐怕就是王承恩了。

    另一个原因,朱由检亲自交代办好朱慈焕的事,这说明皇帝很重视朱慈焕的研究。皇子们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这算是双喜临门。

    王承恩老于人情世故,岂能不知这里面的道道。他就算豁出老命,也会把这件事办的天衣无缝的。

第634章 自家地里转一转() 
就算在白雪茫茫的林海,也到处都有一些没有树木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往往连接在一起,组成一道道网路,像是大地为林海画出的棋盘格的棋路,固定在山川之间。

    这种棋路,在温暖的时候,就是河流,而在大雪纷飞的季节,像是铺好的雪路,平坦而遥远。

    一道浅浅的、平平的车轮印记沿着雪面伸向远方,这是北地特有的人类的足迹。

    一群哈士奇喘着粗气奋力地拉着雪橇,奔跑在河滩的大地上,这里的积雪足够让雪橇安全滑行,不会有撞击石头的危险。

    雪橇是白色的,雪橇上的战士穿得也是白色的,除了拉雪橇的狗,其他和景色几乎融为一体。

    “班长,咱们还要走多远啊?”一个小个子的战士摘下厚厚的面罩,吐着白色的雾气说。

    “小陈,注意防护。尽力少说话,班长心里有数。”另一个战士的个子也不高,但是显得比刚刚说话的战士更有经验。

    后世说在东北不能在野地里拉屎,免得把屁股冻掉了。但是这里比东北还北,温度自然还要低。

    这一队巡逻的明军士兵,编制是一个班,也是众多巡逻队中的一支。大明北地的巡逻队装备很专业,甚至连防风眼罩都有,其他的例如面罩,皮帽,皮衣,雪地靴,全部都装备了。

    可即使如此,每一次巡逻回去,仍然有战士被冻伤。

    沿着大河,后勤保障的人员一共设有两百多处补给站,光是这些补给站就派驻了近五千名士兵。另外还需要足足三千人的运输队向各补给站运送补给。

    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为了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