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本科生-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是我错怪你了?”许定国虽然心里受用,但是还没有彻底改变他对许定国的看法。

    “我对大帅好不好,大帅等会进了城就知道。这睢州城我都已经打扫干净了,就等着大帅带着您的手下入住了。城里最好的姑娘我都给你准备妥当了,酒宴就设在尚书府。快请大帅~”

    许定国高喊一声,旁边的锣鼓齐动,一群所谓的乡绅更是不停的鼓动,让高杰非常有面子。

    高杰这个时候,脑壳也在转圈。之所以赶急赶忙的来睢州,就是因为之前接连给许定国发了好几道军令,许定国都没消息。

    后来,有消息说后金的先头部队一千多人已经到了曹县一带。高杰知道,后金恐怕也是奔着河南来的。更有消息说,许定国偷偷的把儿子送过了大河,准备向后金投降。

    高杰心想,后金不过才一千来人的先头部队,大军离得还远,许定国就算想投降后金,也不该是在这个时候吧,怎么说,他高杰的徐州军说杀过来就杀过来了。

    “不行,我得为大局着想,不能因为我要杀许定国,就真把他逼到后金那边去了。”

    刚刚还满肚子怒气的高杰,转眼就改变了心思。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也是很容易发生错误判断的。

    言谈间,两人过了护城河吊桥,就入了睢州东城门。刚到一街角,一个穿着甲胄的军官突然就跑了出来,一把拦在高杰的马前面。

    “什么人这么大胆?”高杰的护卫立刻上前,几把长剑已经团团围住了这个军官。

    “大帅,这个狗贼许定国要杀你。”

    许定国被这突然冒出来的状况吓坏了。高杰赶来的匆忙,许定国在睢州的布置太匆忙,当然有很多漏洞。

    可是事情已经出了,许定国只能强装镇定,还一连微笑,显得很无所谓。

    高杰回头看了看许定国,发现他并没有慌张的神情。

    “老许,看来你这睢州城里,想挑拨咱们的不只是说我坏话的人哦。”

    “肯定啊,有人说大帅的坏话,自然也就有人在大帅面前说我的不是。哈哈,反正我老许心中无愧!”

    许定国虽然在笑,其实后背上的汗已经冒了出来。他的左手已经握紧了剑鞘。

    “来人,将这个大胆狂妄的家伙着马前鞭笞六十。”

    既然许定国之前说把讲自己坏话的人打了一顿,高杰认为他也要有样学样。

    “大帅,小将所说千真万确。你不听忠言,坏了大明的前程,后悔莫及啊!”

    挨打的军官拼命的挣扎,一个劲的叫喊。

    “还在鬼叫。老许,这家伙就交给你了,我高杰从来明人不做暗事,只要你一心为大明,我高杰就当你是兄弟。”

    许定国此时一颗心顿时落了地,感激涕零地拱手道:“大帅如此信赖,教定国如何报答?”

    高杰一摆手道:“唉,哪里话?你我兄弟,何必客气。”

    两人继续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睢州城最好的酒楼,即著名的葵丘驿。

    但一行人在此并没有停留,穿过气势雄伟的镇襄楼,沿着城内东西通衢继续西行,来到过街而立的两座巍峨的袁尚书大石牌坊下,石坊的主人就是袁可立。

    因睢州和许定国的老家太康县为相邻乡帮,袁可立对许定国曾有过知遇提携之恩,这在当时是尽人皆知的,许定国当着众人的面也故作虔诚地对大石坊下马拜了再拜,口里还念念有词。

    众人见是天启皇帝帝为袁大司马御制器物,皆跟随下拜。

    睢州城并不大,人口也不算多。睢州城里最出名的就是袁枢的祖宅:袁尚书府邸。

    袁枢的老爹袁可立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为“四朝元老”之臣,诰“五世恩荣”之赏。

    老袁家的府邸很出名,因为这里是大明最豪华的私人书画博物馆。府中珍藏了大量董其昌等名家的书画达一万多幅。

    许定国给高杰安排的住处,就是尚书府邸。

第121章 豪门宴会() 
袁府很大,不算后花园,光是前院就是一座五进的大宅子。

    临街两边各有一座袁可立的“三世司马”和”宫保尚书“二石坊,睢州城一大名器。

    单说这匾额最上方刻有明崇祯皇帝亲笔御书的“玉音”二字,而那“玉”字中间的一点偏点在了右上方,亦为古今之一大奇观。

    两边书“四朝元老、五世恩荣”字样,中间坊额是袁可立祖、父三世的恩诰功名,文曰:“诰赠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永康、诰赠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淮、特授

    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可立”。

    字为前朝书法大家袁可立的同年董其昌亲笔,字体流畅秀逸,大可尺余见方。而纪事匾为当今南都大学士礼部尚书孟津王铎所书。而领衔督造这大石牌坊工程的便是京营总督李

    国祯(李襄城)和袁可立的门生杞县状元刘理顺。

    紧随许定国的越其杰和张缙彦,也都是当世名士,为文为书也算冠甲一方,对这熠熠生辉的镂雕大石坊仔细品评啧啧称赞了一番,袁枢也自在旁边不停地解释着,对董宗伯和先

    父的旷世交游进行着解说。

    高杰和许定国都是粗人,实际上什么也看不懂却又不得不装腔作势,再说也毕竟是崇祯皇帝的御制器物。一行人观摩良久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石牌坊进入了“尚书府”的大门,

    这大门坐北朝南,为辕门式建筑,很有气势。

    许定国令衙役仆人大摆酒席,宴请高杰这次带过来的部下将士。

    在宴席开始之后,许定国首先自罚三杯,态度谦卑又恳切。老许带头,一干陪客自然是极尽所能,一个个的都轮番上阵,大有不把高杰灌倒不罢休的阵势。

    许定国看了一眼高杰,只见他已经喝开了,正撸起袖子和几个将军划拳,遂找了个理由告罪失陪。

    袁府临街隔壁的一处院落,许定国刚刚进门,就立刻让人关闭了大门。

    “给我押过来。”许定国黑着脸,一双老鹰般的眼睛红透了,要吃人一般。

    众亲兵将浑身伤痕累累的军官五花大绑的押了上来。

    许定国嘿嘿冷笑,盯着对方看了半天,方道:“老子瞎了眼,先前怎么就没看出来你是奸细?”

    突然间,许定国就从亲兵手中夺过长剑,一剑插在军官的大腿上骂道:“你不是要告发本镇吗?叫你告!叫你告!”

    那军官当场疼的大叫,许定国还不解恨,顺势又扭动了一下剑把。军官此时已然伤痕累累,气若游丝的犹自骂道:

    “老狗,你年届七旬,即将化为朽木。不自思善,以保晚节。谁料大明养你千日,不思报恩,竟然想投靠异族满虏,谋害忠良。

    早年袁大人待你何等厚恩,而今你竟思谋在其府第内发动大兵祸谋杀义士,以此投靠袁大人的对头满虏,真是忘恩负义至极,你来日何以面对九泉下的袁大人。你,你会不得好

    死的!”

    许定国猛的抽出长剑,按住对方的肩膀,对着心窝一桶说道:“我好不好死你是看不到的。如今他袁司马的时代已经过去,我该报答的都报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识时务者为俊

    杰,你可以见鬼去了…”

    军官一口鲜血喷出,顿时将许定国那张呲牙裂嘴的老脸溅得狰狞可怕。

    许定国晦气地吐了口唾沫,叫道:“来人,快给我打水洗脸!那边还等着我呢,还得出去见高贼,以防生疑。”

    话说袁府的这一顿酒,从晌午一直喝到将近晚上。

    睢州城实在是不大,根本就没有地方安置高杰带过来的人。许定国显得有些为难,小心翼翼的走到高杰身边:

    “大帅,今日天色将晚。城中没有军营,您看这徐州兵如何安置?”

    高杰一听有些不高兴:“老许,之前你没有在城里驻军?”

    “哎哟我的大帅,这城里可是袁尚书的府邸,我哪敢让我的兵进城住啊。这不是您来了嘛,这才让人打开城门的。”

    高杰见许定国表情诚恳,不疑有他。

    “既然城里住不下,那就先让他们住城外吧。李本深,你带队,住城外去。”

    李本深是高杰的外甥,算高杰最贴心的亲信了,言行都以高杰为准。

    但是越其杰和袁枢不干了,拉着已经喝得有些糊涂的高杰说:“许定国态度太好了,不像是初次见面的感觉啊。刚刚又发生军官告状的事,要是许定国真的有其他心思,我们身

    边没人恐怕不行吧,望大帅三思。”

    高杰打了一个酒嗝,笑道:“两家的兵都在城外,我对他这么诚恳,他必以诚相报,怕什么?”

    “那我们身边多少还是留点人才好。”

    “你自己的家,你说留多少?”高杰望着袁枢,到底袁枢是这家里的主人。

    “我家虽然大,但是家里人也多,加上各位大人以及随从之外,最多也就能能住下三五十个人。”袁枢心里计算了一下,总共加起来,怕是也有七八十了。

    “那就再留下五十个护卫,多了也没地方住啊。”

    怎么算,人数都有些少,但是没办法,环境就是这样。越其杰、袁枢和陈潜夫也只得同意。

    “来人,把所有灯笼都挂起来,酒菜再换一茬而,我们接着喝,今晚谁不喝醉就别想离开。”

    许定国见这边已经决定的差不多了,心里暗暗高兴,大声嚷嚷着。

    一时间,尚书府第内张灯结彩,人进人出,喜气洋洋,一派歌舞升平。

    许定国在灯火辉煌之中,来到高杰跟前,便如沐春风般地拱手道:“大帅光临鄙城,顿令蓬荜生辉呵。今权借老恩公袁大人府第恭迎将军,表借花献佛之意。”

    高杰一摆手道:“老许,别酸溜溜了。俺高杰人称翻山鹞,一介武夫而已,不喜繁文缛节。”

    许定国呵呵一笑,躬身让过,邀请高杰重新入席。

    高杰见许定国表现的如此爽快,心中早就高兴了,满口酒气的搂着许定国的肩膀说:“老许,你我今夜就结拜兄弟,共同为大明永保江山,如何?”

    “大帅说的,正是我的心思。大帅愿意和我结拜,是抬举我,给我长脸啊!”

    “哈哈哈。。。。。。”

    这个时候,高杰才四十来岁,而许定国,已经快七十了。

    听闻两个大将军要结拜,人群里立刻就有人起哄,一片叫好。

    来到屋内神龛前,许定国叫道:“来人呀,案台摆上,今夜我要与高帅共结金兰。”

    仆人喜笑声声,早忙开了。

    不多时,拜上香案。正中供奉刘、关、张画像,点上香火。

    许定国于是便与高杰歃血钻刀,跪在案前盟誓道:“我等二人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共举北伐,矢志报国。如有贰心,天诛地灭,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盟誓罢,许定国论齿年长许多,但他硬是要认高杰为兄。高杰好为大,也不推辞,欣然接受。

    于是当下许定国叫一声:“大哥”,高杰应一声:“贤弟”。两人哈哈大笑,抱成一团。两边将士也俱各开怀大笑。

    许定国大喜,命奏乐、再次开宴。

    席宴设在尚书府内院的藏书楼下大厅内,这是尚书府最宽敞豪华的厅堂,诸将士由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