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阴雄-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就开始分兵,包围杨御藩的大营,以免他也趁机撤回莱州城,到时候可就难办了。
这几天来跟杨御藩交战多次,他麾下明军的战斗力,给了李九成很深刻的印象,都快赶得上自己手底下的辽东老兵了,自己手底下的辽东老兵,都是跟鞑子拼命厮杀之后,优胜劣汰的强兵,也不知道这杨御藩究竟怎么把士兵训练的这么强的。
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将他们消灭掉,让他们安然撤回莱州城,到时候进攻莱州城的难度,将会大大提升,野战之中都难以消灭的敌人,攻城战消灭他们难度要大上数倍,这些道理李九成还是很清楚的。
说干就干,李九成和耿仲明将营中的火炮,以及天津总兵王洪留下的那二十门佛郎机集中到一起,一共六十多们大炮,对着杨御藩的大营展开了轰炸,高速飞行的弹丸,不断地砸向杨御藩的营地。
杨御藩也只能继续指挥炮兵还击,得益于手下炮兵的高水平发挥,不断地有炮弹飞向跑军炮兵阵地,对叛军炮兵造成了大量的杀伤,从而减轻了不小的压力。
尽管如此,杨御藩也清楚地知道,此刻自己依旧处在巨大的劣势之中,叛军无论是在人数,火炮,弹药还是粮食方面,都占据着巨大的优势,而自己的唯一的优势,不过是高昂的士气罢了。
第208章 死战()
前一天的炮战,杨宇凡需要应对的不过是二十门火炮,然而让到了今天,需要应对的却是将近七十门火炮,而且昨天的战斗中,已经有两门佛郎机发生了炸膛,压力倍增。
炮战之后,叛军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杨御藩的通州兵依靠着坚固的寨强,奋力抵抗着叛军的进攻,尽管叛军人数众多,攻势凶猛,但士兵们却没有丝毫退却,他们都知道,一旦叛军攻破大营,他们必当死无葬身之地。
这几天来的战斗,他们给叛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就算叛军首领想要招降他们,底下的士兵们也会把他们活活撕碎,双方几天来积攒的怒气,根本不可能化解。
就这样,杨御藩的精明指挥和士兵们的拼死抵抗下,叛军的进攻被打退了,但是这并不是结束,叛军就像没完没了一般,刚刚打退一波,还没缓过劲来,又上来一波,没完没了。
如果换做其他的明军,比如王洪手下的天津兵,故意能抗住两次进攻就不错了,但是他们是通州兵,不是那些滥竽充数的天津兵能比的。
尽管叛军有着火炮数量的优势,还有着人数上的巨大优势,整整一天的攻击下来,仍旧没能突破杨御藩的大营,留下了满地的尸体和残骸。
一天的战斗结束了,杨御藩整个人都虚脱了,这一天下来,光他亲手斩杀的叛军就不下五十人,现在拿着碗吃饭,手都抖个不停,一碗饭吃完,起码有半碗洒在了地上。
虽然叛军没能攻破大营,但是清点战后的损失,还是让杨御藩倒吸一口凉气,虽然预计伤亡会很惨重,但是还是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之前三天的战斗加起来,伤亡也没有超过六百人,今天仅仅一天的战斗打下来,伤亡居然都快接近千人了,前三天积累起来的高昂士气,一天就被消耗光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叛军足足有六十多门炮,自己这边只有八门炮,即使叛军炮手的水平再差,这么大的数量差距也能弥补过来。
这就导致,原本就损失了一部分的炮手,此次作战中,损失更为严重,而且又有两门炮发生了炸膛,剩下六门炮经过这么多次的轰击,也都在炸膛的边缘了,炮手也严重不足。
整个大营都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士兵们都在嚷嚷着要撤回莱州去,继续守下去只有等死的分了,援军等不到不说,王洪的那两千多天津兵也跑了,在不撤退就都打光了。
即使他们战斗力强,而且作战勇猛,悍不畏死,但不代表着他们愿意陷入这种必死的结局,从与叛军接战到现在,一共四天,四场大战下来,他们斩杀的叛军起码有五千人了,足以证明他们的悍勇。
但是,如果继续死守下去,砍再多敌人都是徒劳无功的,他们的确是悍不畏死,但那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当赌注,搏一个远大前程,继续死守下去,他们是能源源不断的获取战功,但是,这些战功绝对无法变现,他们也就没必要坚持下去了。
不光是底下的士兵,甚至连杨御藩最得意的下属……游击将军何永宁都建议撤退,他也对继续守下去持悲观态度,认为他们已经斩杀了足够多的敌人,即使撤退也不算是一场败仗。
这可是个每次打仗都喜欢冲在前头的狠人,绝对不是一个懦夫,连他都考虑撤退了,足以见得局势到了何种地步,杨御藩也开始思索,这个时候是不是该撤退了。
于是,杨御藩略微权衡了一番,很果断的做出了决定……撤退,趁着夜色突围,然后撤回莱州城,如果在不撤退,等到天亮之后,叛军在轰上这么一阵子,然后全军压上,到时候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了。
于是,整个营地剩余的一千三百多人,就连忙收拾起来,准备等到黎明时分,突破叛军的包围,一举撤回来州城。
为了撤退行动能够顺利进行,杨御藩专门派出了部分士兵出营骚扰,为突围行动做准备,提高突围的成功率。
这年头由于营养不良,维生素A的缺乏,大部分士兵都有夜盲症,杨御藩挑选出来这一部分,就是夜里能看清楚的士兵。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假装要突围的样子,不断地骚扰南边和西边的叛军,让他们疲于奔命,反正夜里他们能够借助火把行动,叛军即使有货吧也看不清东西,基本没什么危险。
出去一部分负责放哨的士兵,其余的士兵都吃饱喝足,睡大觉去了,他们要保持好体力,毕竟这里到莱州城可是有八十里,一旦突围成功,叛军一定会穷追不舍,如果休息不好,铁定是逃不掉的。
差不多寅时过后,也就是后世凌晨五点过后,负责骚扰的那一批士兵也停止了行动,因为接下来就是准备突围了。
有通宵玩游戏经历的人可能知道,第一次通宵的时候,能扛到五点不睡觉的人是不存在的,这些叛军士兵们面临的情况更为恶劣,因为他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必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这可比打游戏累多了。
于是乎,被骚扰了一夜的叛军,安静下来之后,基本上都是倒头就睡,浑然不知,被他们包围的明军,此时正准备突围而去。
随着杨御藩一声令下,这不足以一半的明军,从南门倾巢而出,杀向建立了简易营寨的叛军营地,大部分叛军此时才入睡没多久,睡得正是香甜的时候,对于这样的攻击根本没有防备。
在杨御藩的带领下,一千三百明军顷刻间杀出大营,将南面的两座叛军大营摧毁殆尽,然后骑兵负责驱赶这些四散而逃的叛军,让他们去冲击其他的叛军营地,掩护步兵们的撤退,顺便再砍上几个人头,发泄一下心中的怒气。
这些明军的战斗力很强,而且战斗素养不低,又有骑兵掩护的情况下,整个撤退行动进行的井然有序,简直并没有被打散,没有最终演变成溃逃,这个时候如果叛军追上来,他们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第209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杨御藩的撤退行动,很快就被李九成得知了,他驻扎在大营的东侧,距离杨御藩大营只有三里的距离,这个距离在佛郎机射程之外。
作为了一个十多年仗的人,他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一批明军,于是很果断的下令追击,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全部消灭掉。
连续四天,四场大战,让李九成郁闷到了极点,当初从吴桥开始,一路顺风顺风拿下登州,没有那一次战斗让他这么憋屈。
即使在黄县遇到了小小阻碍,也就是耗费的时间长了点,最终还是拿下了黄县,对付的明军差不多也有两千多人,但是最终只付出了六七百人的代价就拿下了,哪像这次,付出了五千人的代价,居然还攻不破明军大营。
其实他也知道,杨御藩手下的明军,其实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主要还是自己手下,很大部分都新招收的流民,难民,地痞无赖之类的,大大降低了军队的平均战斗力,导致打了这么久都没解决掉这一批明军。
虽然伤亡绝大部分集中在新兵上,他并不心疼,但还是感觉憋屈,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他亲自上阵,带头追杀起来。
后面的战斗,基本上就是一场典型的追击战,一方全力撤退,一方全力追击,杨御藩还不时安排人手打阻击,各种能够阻挡叛军追击的法子都被用了出来。
比如,用火药伏击,虽然大炮没法带出来,但是火药还是带了一部分,下面的人就用这些火药,做了一些类似后世土地雷的陷阱,虽然黑火药做成的地雷威力不大,对叛军造成不了多少杀伤,但还是搞得叛军疑神疑鬼,生怕追的起劲,突然脚下发生爆炸,虽然不一定会死,但是这年头受伤也不是件小事。
整个撤退行动,从凌晨开始,一直到傍晚才结束。
最终,杨御藩付出了差不多四百人的代价后,成功带领着剩余的九百人逃回了莱州城,而且一个个都精疲力竭,入城之后雷的瘫倒在地上,久久不能起来。
听完杨御藩诉说整个事情的经过,在场的众人无不沉默了下来,一时间厅堂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还是徐从治率先打破了沉默,说道“玉泽,你不必自责。
这件事情不怪你,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能够给予叛军重创,并且谈知道叛军真正的实力,还能够全身而退,已是难能可贵了。”
然后又对众官员说道“本官认为,杨宗兵作战勇猛,重创敌军,应当予以嘉奖,诸位认为如何?”
徐从治一省巡抚都发话了,其他官员自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其实他们也都清楚,即使想要治罪于杨御藩,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杨御藩老早就跟着徐从治手下打仗了,算得上是他的亲信,他必定会维护的。
而且,他们也没有针对杨御藩的动机,人家是客军,无论打得如何,到时候都会回到通州驻守的。
从杨御藩的诉说中,他们能看得出来,杨御藩真的是尽力了,连续四天,四场大战打下来,歼灭叛军五千多人,就算是杨御藩为了推脱责任吹牛,战绩里面有水分,打个对折,那也是三千人啊。
以三千兵力对数倍的敌军,杀伤远超自身的叛军,然后还能全身而退,足以见得,杨御藩是一员猛将,接下来就是防守莱州的战斗了,有这样一员猛将坐镇,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他们可不会蠢到自断臂膀。
左监军徐得时率先说话了“大人,下官认为杨总兵非但无过,反而有功,不光探明了叛军的底细,还给予了叛军重大杀伤,恶狠狠地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
虽然杨总兵撤回来了,但是这一仗终究还算得上一场胜仗,应当给予杨总兵嘉奖,倒是那天津总兵王洪,微站怕死,临阵脱逃,应当予以严惩!”
初来乍到的谢琏也发话了“是啊,如果部队王洪予以惩戒,恐怕底下将领都如王洪一般缺战怕死,恐怕这叛军也就没那没容易剿灭了,徐大人,敢问那王洪现在何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