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从刚刚刘参军之表现看,参军身手矫健,足以跟蜀汉关张二将比肩。”

    这话一出,司马曜忽然心头一跳,心中那丝不快瞬间消失地无影无踪,同时看向刘裕的目光也炙热起来。

    能坐上天子之位,司马曜绝非一般酒囊饭袋之辈。

    从他有条不紊地削弱世家、夺回朝中大权,又安排心腹出镇地方、制衡司马道子可看出,此人有手段、有心机。

    原本他的确恼恨刘裕自不量力输了比试,可如今冷静下来一想,忽然发现刘裕对他掌控北府兵十分有用。

    别看他已安排王恭坐镇京口、节制北府兵,可司马曜也清楚北府兵大权仍旧控制在刘牢之等北府旧将手中。

    更何况猛将对于君主而言,犹如宝马对名将,谁见到了都想收为己用。

    忽然间,司马曜换上一副笑容,不但赦免刘裕无罪,更是当场册封他为鹰扬将军。

    虽然只是个杂号将军,仅仅是第五品秩,更没有开府领兵大权,却也远比之前一个小小冠军将军府参军强多了。

    对刘裕来说,算得上是一步登天!

    他当即跪倒在地,向天子表达忠心。

    旁边司马道子虽然看得心急火燎,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刘裕投入天子怀抱。

    当然了,刘裕也不傻,很清楚若非卫朔中途讲情,他别说升官,恐怕还会被天子降罪。

    只是他一时想不明白,与他毫无交情的大都护,为何会主动替他说话?

    更别说他可是擒获了康龙,导致河西军功亏一篑,按说卫朔不落井下石就很好了。

    虽然他满腹疑惑,只因场合不对,却也只能先将疑惑深埋心底。

    ……

    再次回到大殿内,众人早已没了心思继续开朝会,在天子随意讲了几句后,就散了。

    出了宫门,卫朔正要往驿馆去,忽然听见背后有人喊他名字。

    他转身一瞧,发现刘裕正疾步向他赶来。

    来到跟前,刘裕立即大礼参拜道:“末将多谢大都护仗义执言。”

    “哈哈哈,将军不必如此,朔不过是据实而答罢了。”

    卫朔上前搀起刘裕,上下又仔细打量了一眼,满眼赞叹不已。

    “好一条雄武大汉!”

    “若非将军已被朝廷征用,朔真想把将军弄到西北杀胡去。”

    “在下也深恨未能早日结识大都护。”

    感叹过后,刘裕这才赧颜道:“适才得大都护援手,在下无以为报。”

    “故略备酒水,还请大都护莫怪在下唐突。”

    “哈哈哈,德舆亲来邀约,朔岂能推辞?你且稍等片刻,待朔去安排一下。”

    “大都护请便,裕在此恭候便是。”

    卫朔冲刘裕一拱手,转身对崔宏、桓振等人吩咐起来。

    他让桓振、高进之、康龙先去驿馆休息,而后带着崔宏前去赴宴。

    不一会儿功夫,卫朔、崔宏跟着刘裕来到一家酒楼。

    这座酒楼装饰奢华,若非刚刚得了赏赐,刘裕绝不敢在这儿请客吃饭。

    待小二将酒菜摆上,众人随后宾主落座。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崔宏崔玄伯,清河人。”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玄伯公,失敬失敬。”

    卫朔诧异地问:“咦?德舆也听过玄伯公大名?”

    “玄伯公号称冀州神童,在下如何没听说过?只是没想到竟在大都护麾下做事。”

    “冀州神童乃老夫少时名号,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接下来三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席间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朔在西北曾与无数豪杰交手,其中不乏吕光、姚苌、拓跋珪等诸多胡族豪杰。”

    “然其中堪与刘参军比肩而论者,唯有拓跋珪一人而已。”

    “拓跋珪?”这是刘裕第一次了解天下豪杰,不由来了兴趣。

    “嗯,拓跋珪虽是仰仗父祖之资,然其年少立国,手段不凡,又有智谋之士辅佐,他日有望与朔争夺北方霸权者,唯此一人耳。”

    “慕容垂呢?今鲜卑慕容氏虎踞河北,部下能人好事者极多,难道还不足以入大都护法眼?”

    “哈哈哈,慕容垂日渐年迈,勇武不复当年矣,不足为虑。”

    恰在此时,天空中隐隐有冬雷传来,卫朔心中一动,不由想起了《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桥段。

    想到这儿,他忽然来了兴趣,压低身子小声问刘裕:“德舆知龙之变化否?”

    闻言刘裕心神大震,不明所以,遂小心翼翼道:“未知其详。”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故而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朔久历四方,也知当世英雄。”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刘裕闻之不由心旌摇曳,不能自已,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野心忽然间一下子全冒出来。

    见识过了建康的繁华后,他再也不愿默默无闻下去。

    看着有些失态地刘裕,卫朔患得患失,不知道过早激发刘裕野心,对他来说是利是弊。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裕才渐渐平复下来。

    他一边端起酒杯借以掩饰,一边问:“天下谁能当之?”

    卫朔认真地看了他一眼,而后以手指刘裕,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德舆与朔耳!”

    刘裕闻言,登时吃了一惊,手中所执酒杯,不觉落于地下。

    “大都护说笑了,欲不过一寒门竖子,安敢自称英雄?”

    看着连连谦虚的刘裕,卫朔不以为然道:“朔虽说是初入江东,但一路走来,相继与各地刺史、大员接触,遍观江东各地,堪与德舆相比者,唯荆州桓公幼子桓玄一人。”

    “言重了,言重了,南郡公乃豪门出身,在下岂敢与他比肩!”

    接下来无论卫朔怎么说,刘裕嘴上总不承认自己是英雄豪杰。

    至于他心底到底是怎么想的,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第234章 落魄主簿() 
街道边,卫朔指着刘裕逐渐远去背影问崔宏:“玄伯,你觉得此人如何?”

    “当为一代枭雄!”

    “然也,朔也有同感。”

    “环顾天下,堪与朔敌手者,除了北魏拓跋珪外,唯此人也!”

    “既如此……主公为何不?”说着崔宏伸出手掌在胸前比划了两下。

    “哈哈哈,玄伯务忧,朔不除此人,并非迂腐,而是留着他更有利。”

    “愿闻主公高见。”

    “刘裕命格贵不可言,其运道比蜀汉昭烈帝强上百倍。”

    “但可惜的是,他跟昭烈帝一样出身寒门。”

    “这一点放在世家当权的江东尤为致命,假若这一次没有我暗中相助,刘裕想当上将军除非爆发战乱,不然他一辈子也别想出头。”

    “可即便如此,刘裕想上位也会难如登天。”

    “再者刘裕出身寒门,万一他成功上位,为了稳固统治,定会大举清洗世家。”

    “主公打算借刘裕之手削弱江东世家?”

    “此是其一,朔还有另一层顾虑。”

    “玄伯也随行观察了许久,不知对江东有何看法?”

    “日薄西山而已!”

    “谢安石之后,朝廷再也找不出一个合格宰相。”

    “司马道子废物一个,大晋早晚必亡于此人之手。”

    “是啊,朔正是有此顾虑,才迟迟不愿对刘裕下死手。”

    “主公担心江东一乱,其他人无法掌控大局,会被北地胡人坐享渔利?”

    “嗯,说起来东晋上下稍有名望者朔都已有所接触,除了桓玄有几分本事外,其余皆碌碌之辈。”

    “而桓玄此人比桓温差远了,做事急躁,没有远谋,不足以谋大事。”

    “唯有刘裕此人,手段、能力皆是不凡,只是出身稍微差了些。”

    “将来江东一旦有变,我河西万一自顾不暇,也只能仰仗此人维持大局了。”

    “主公胸襟开阔,亘古未有,臣倍感钦佩。”

    这是崔宏发自内心的感慨,他没想到卫朔会这么顾全大局。

    为不让胡虏得利,宁愿放刘裕一马,不怕对方日后成为河西心腹大患。

    “哈哈哈,玄伯过誉了,朔可没那么高尚。我虽然不会骤然下杀手,却也不会放任刘裕不管。”

    “听说有不少两淮子弟流落京口,其中有不少是寒门俊杰。”

    “故而近日我准备前往京口一趟,准备招揽一些寒门人才,省得将来为刘裕所用。”

    ……

    数日后,卫朔打着招募船师名义启程前往京口。

    京口地处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重。

    其地为江南运河的北口,过长江与江淮运河相联。

    晋室南渡,征北、镇北、安北、平北等将军府及北中郎将府常设于此,因而有‘北府’之称,连大名鼎鼎的北府兵也是因镇京口而得其名。

    当然了,这都不是卫朔前往此地的原因,真正原因是京口隐藏了不少大才。

    历史上,协助宋武帝开创大业的众多文臣武将,皆出身于京口,如何无忌、魏咏之及其兄弟(魏顺之、魏欣之)檀凭之、檀韶及其兄弟(檀道济、檀祗、檀隆)、刘道怜(刘裕二弟)、刘毅及其弟刘藩、孟昶及其族弟孟怀玉、臧熹及其从弟臧宝符、周安穆、刘蔚及其从弟刘珪之、周道民、田演等。

    这些都是历史上随刘裕一同起兵的同谋,其中绝大部分是北府或官宦子弟出身,几乎不可能被卫朔招揽。

    毕竟这些人在京口已有了稳定基础与家世,不可能抛弃一切,前往前途莫测的河西。

    卫朔也没有把目标对准这些人,他要招募的是后来追随刘裕的寒门人才,比如大名鼎鼎的刘穆之,以及猛将蒯恩等。

    ……

    太远十七年即公元392年冬,当卫朔抵达京口时,难得下起了大雪。

    往年这个时候,河西、朔方早是白茫茫一片。

    故看到眼前一幕,让卫朔等人倍感亲切。

    卫朔伸手推开车窗,瞬间大团大团的雪花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地面上早已铺满厚厚的一层白雪。

    “这是今年南方下得第一场雪,此刻也不知北方已下过几场雪了?”

    看着外面茫茫大雪,卫朔忽然想起了河西。

    他却不知在宋繇、崔浩、王镇恶等人共同努力下,新收复的秦州已逐步走上正规。

    注视着落在掌心晶莹剔透的雪花,卫朔这才想起今年怕是不能回河西过年了。

    这时车队停下,崔宏上前请示:“主公,眼下已进入京口,接下来咱们去哪里?”

    “嗯,先找家客栈安顿下来再说。”

    “诺!”

    随着一阵车辙滚动声音响起,车队继续沿着街道前行。

    此时地上的积雪已将近一尺,天空还在大团大团落着雪花,车轮陷在积雪中,行动愈发艰难。

    终于走了很久,卫朔等人在一家客栈们前停下。

    由于天寒地冻,大多数人只能窝在家中,只有少数人出门,使得客栈内除了几个客人在喝闷酒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