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凡有幸活到今天,最低也是都伯一级,手底下管着百十来人。

    假若认识几个字,又参加过武备学堂培训,那只能用前途无量来形容。

    好比苏震,假若不是卷入此案中,等再过几年至少也能当上个指挥使。

    面对不断有新人加入进来,高昌故旧担心利益受损,逐渐团结在李暠、段业、许昭等人周围。

    下面监军使一看苏震背景,哪敢轻易上报?

    万一被顶头上司惦记,日后还怎么混?

    正当众人眼巴巴看着卫朔,等着大都护决断时,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凌乱脚步声。

    只见一侍卫匆匆奔了过来,嘴里嚷嚷道:“大都护,大事不好啦!”

    “什么事?”

    “有百十名当地驻军嚷嚷着要见大都护论理说公道,带着兵器直奔这边而来。”

    “康统领正带着侍卫前去拦阻,命在下先行前来禀报大都护。”

    王镇恶闻言不由脸色大变,狠狠跺了一下脚,怒骂道:“苏震,真是好狗胆!”

    得知有人搞事,卫朔也不拖沓,当机立断开始发号施令。

    “王仲德。”

    “末将在。”

    “本都护授权尔接管魏安大营,连同府兵、厢军、侍卫一并归你节制,立即将不这群宵小之辈全抓起来!”

    “另外,但有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遵命。”领命后王仲德转身离去。

    待吩咐完王仲德,卫朔又端起桌上茶盏,喝了口茶水道:“接下来大家坐下来等吧。”

    ……

    开始时那百十名骄兵悍将还气势汹汹,又面对着康龙这个老熟人,顿觉有恃无恐。

    众人纷纷表示只是想到大都护面前申辩,以免被小人肆意污蔑。

    很快王仲德带着大队人马赶到,又毫不客气地直斥众人。

    “奉大都护将令:全营戒严,尔等已暂被列为乱兵。”

    “本将依令将尔等擒拿,谁再敢负隅顽抗,以叛军论处!”

    这群骄兵悍将虽然平日里蛮横无理,但也深知河西军军纪森严,非常清楚眼下及时收手还有一丝活路,真要被冠以乱军被镇压,恐将死无葬身之地。

    “尔等真要违抗大都护将令吗?”见众人还犹豫不定,王仲德又乘机大喝了一声。

    这一下众人无不脸色大变,须知众人自从军时就受教诲,要无条件忠诚于大都护,无条件地服从大都护将令。

    再加上众人当中又有不少是新天师道信徒,更是将大都护当成神明一样来崇拜。

    故一听大都护之名,众人再无侥幸之心,纷纷举手向王仲德臣服。

    至此,骚乱得以顺利平息,虽然除了部分人等受到些许惊吓外,再没有任何损失。

    可此事造成的影响却远未结束,随后整军行动开始以无可匹敌的姿态推行开来。

    ……

    要说骚乱事件中,除了苏震以及部分乱兵外,最倒霉者当属凉州都督段业。

    不少人认为是段业没有尽到应有职责,甚至还有人说是他在背后蛊惑。

    客观来说出现这种事,确与段业脱不了关系。

    段业哪儿都好,偏偏性格偏软,属于老好人一类。

    这种人很少与人红脸,故人缘极好。

    正因为他平时缺乏威严,才会有人铤而走险,试图以下犯上。

    当段业接到魏安大营发生骚乱消息时,整个人都吓傻了。

    有人建议他即刻去魏安大营求见大都护,假如段业真听了此建议,估计这辈子也毁了。

    幸好关键时刻段业没有昏了头,果断地拒绝了此建议。

    之前大都护讲得分明,整训期间各级将领无权插手,他不得将令如何敢私自去魏安?

    就在段业惴惴不安时,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命他赴魏安的将令

    二月底,在魏安大营中军大帐内,坐满了卫朔、王镇恶、王买德等高级将领。

    突然,大门被推开,段业满头大汗地从外面走了进来,浑身上下满是尘土。

    他一进来,大帐内瞬间鸦雀无声,众人目光全聚在他身上。

    除了康龙、李暠、杜进等人略微担忧地看了段业一眼外,其他人全都面无表情。

    而段业也不与众人打招呼,向卫朔施礼后,径直走到一角坐了下来。

    然后他默然地低着头,看着地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好了,人都到齐了,下面开始议事。”

    “蒙逊,你先把事情来龙去脉再讲一遍。”

    听沮渠蒙逊将完,段业才对整件事有所了解,同时也轻轻松了口气。

    依军法他顶多也就是领导不力,甚至连渎职都算不上。

    “长绪来了吗?”

    见大都护招呼自己,段业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声答道:“主公,末将在这里。”

    “来了就好,本来不该把你叫来,但我担心你多想,才让人把你找来。”

    “也希望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全军整训不是整人,绝不会无缘无故冤枉军中大将。”

    “长绪你这次表现很好,没有在情况不明时上蹿下跳,表现出一名将军应有的镇定与风度。”

    “另外,这也说明了长绪问心无愧啊。”

    “长绪追随我多年,他这个人我是了解的,能力不俗且脾气最好。”

    “这么多年来,我从未见过他与别人红过脸,更不可能煽动部下围困本都护。”

    段业闻言感动得热泪盈眶,语气哽咽。

    “末将今生得遇大都护实乃三生有幸,无论怎样末将也不会背叛大都护。”

    卫朔笑着点了点头:“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第262章 陶潜暗访(上)() 
安抚好段业,接下来卫朔面容一整,环顾周围一眼后,为骚乱事件做了最后总结。

    “整件事来龙去脉业已调查清楚,说起来不过是苏震受人蛊惑,以为此次调查专为找他麻烦,遂暗中鼓动几名同乡故旧闹事,试图想借此向上施压。”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全军上下仍然没有正确认识到整军目的所在。”

    “回去之后,镇恶、买德你俩要尽快将整军本意向各级将领解释清楚。”

    “属下遵命。”

    “不过,骚乱之事虽已查明,但苏震接受富商献女一事不能不引起重视。”

    这才是卫朔关注的重点,透过这件事可看出,有些人已将恶爪伸向军中。

    河西军虽然还未沦为某些世家、富商手中‘私军’,但已有了公器私用之苗头。

    对此,卫朔不由感慨万千。

    之前他绝没想到河西军会堕落地如此之快,同时也愈发坚定了他整军决心。

    数日之后,有关魏安骚乱一事有了处理结果,卫朔以军法署名义通报全军。

    参与骚乱的一百一十三名军士全除被勒令退役外,若再被查处有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还将服劳役五到十年不等。

    其余没有参与者,也因此而受罚被关禁闭,理由是没有及时制止众人,以维护军令军纪。

    为此,卫朔再次下令全军重新学习军中条令、条例。

    除此之外,凉州都督府上下也有不少相关人员遭到降职处理外,且全员再重新学习一遍军中条例。

    至于被军中上下关注的段业,并未因此而受重罚,被罚了半年俸禄而已。

    然经此一事,段业算是吃足了教训,从此之后他一改往日和善,开始严格要求起来。

    这样的处理结果让全军上下目瞪口呆,之前不少人以为这一次会杀不少人呢。

    毕竟在古代,这种骚乱落在某些人眼中跟谋逆差不多。

    通过此事,卫朔终于向河西军上下表明了整军真实用意。

    之前甭管卫朔怎么再三保证、解释,也无济于事,众人仍是心怀忧虑,不然何来魏安骚乱?

    现在好了,他既借魏安骚乱表达了不满,让整军有了大义所在。

    同时他又依法薄惩众人,借机向各级将领表明:整军只为革除军中弊端,绝不是为了整人,更不会大肆清洗。

    如此一来,众将再无疑虑,整军也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在接下来长达数月的整军行动中,共计有一百二十四名都伯及以下低级将领,二十一名军候、军司马,三名指挥使以上高级将领被勒令退役并受到惩罚。

    除此之外,厢军、府兵加在一起还清退了近千名不合格的普通士卒。

    经此番大规模整训,让各级将士对军纪军法有了更深认识,让原本开始散漫的军风为之一肃。

    同时卫朔还趁机将世家、豪强、富商伸向军队的魔手斩断,大大加强了对军权的控制。

    这一次受重罚的将领大多与世家、豪强、富商有牵扯不清的关系,甚至有人将军中机密暗中泄露给外人。

    在惩罚军方同时,卫朔也没放过那些敢向军队伸手的豪强、世家,且处罚力度十分大。

    视情节严重与否,最轻者都被判了个全家流放,稍微严重一点儿更是直接被斩首。

    这一番大肆屠戮再次震慑了各世家,也让众家主晓得军队乃卫朔禁脔,谁敢冒然染指就洗净脖子等着被砍头吧。

    从此之后,外界再没人敢轻易与军方私下有联系,军中也没人再敢将军中之事外泄。

    河西军渐渐与外界隔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

    在卫朔忙着整顿军队时,陶潜早已踏上暗访之路。

    与卫朔交谈后,踌躇满志的陶潜拿着都护府开具的文书告示,独自一人踏上了访查之路。

    他雇了一辆马车,从姑臧出发,将一路向西横穿整个凉州,最终直达高昌,沿途考察各地吏治民生,将所见所闻刊登在未来的《河西旬报》上。

    坐在宽敞明亮的马车上,陶潜感觉不到一丝颠簸,好奇之下遂掀开了窗帘。

    一望之下,一条笔直宽阔的水泥直道蜿蜒伸向远方,根本看不到路尽头在哪儿。

    河西道路交通如此便捷,就不得不提正进行中的大‘一’字交通计划。

    自卫朔入主河西,每年都花费大量钱财、人力来整修各地道路,还规划了一条纵贯东西的水泥直道。

    以高昌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东,先后途径敦煌、酒泉、张掖、姑臧,而后今年又将南下延伸至上邽。

    经数年紧张施工,近八成路段业已通车竣工,唯有南下姑臧至上邽段还在建设当中。

    陶潜从未见过如此规整道路,不由发出一声惊呼。

    “莫若鬼斧神工耶?!不然路面怎会如水面一样光滑平整?!”

    旁边向导听了,不由笑道:“先生第一次来河西,没听说过水泥很正常。”

    “水泥?水泥是何物?”

    向导乃本地人,对河西诸事十分了解,讲起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水泥是一种建筑材料,为墨工学堂发明,可用来修建城池、道路、桥梁、房屋等。”

    “此物最是神奇,开始时为粉末状,加水搅拌之后,置于阴凉处自干。”

    “等干了之后犹如岩石般坚固,且风雨不惧。”

    “自从墨工学堂搞出了水泥,每年官府都会招募青壮整修道路桥梁。”

    “如此一来各地百姓岂不要受劳役之苦?”

    “哈哈哈,先生多虑啦,大都护体恤民力,不准官府无偿征发徭役,必须出钱雇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