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滏口陉古道经过此地时,沿河而行,南面是高山多悬崖,北面是起伏地。

    鉴于伏击的目的是大量歼灭敌人,选在这种蜿蜒于山间谷地上组织伏击,河西军居高临下进退自如,而敌人则处于既无回旋余地,又无依托招架的地形上,很容易被击溃。

    站在斜坡上,王镇恶对身边叱干阿利感叹道:“真是一个理想的伏击地,在路北设伏,便于隐蔽,又便于出击。”

    “而敌人退无后路,守无凭藉,且此居中,是壶关至涉县的必经之地。”

    “大军从南北两侧依托高地摆兵布阵,以南北两侧的夹击钳住敌前锋,东西两头拦堵住敌后卫,绝不会有一个敌人能逃出包围圈。”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镇恶便开始静候敌人上门,谁料这一等竟是小半月。

    原来当涉县遭到土匪袭击消息传到慕容绍耳中时,刚开始并未引起他重视。

    太行山山高树密,历来是土匪、山贼的好去处。

    一旦天下大乱,就会有人逃到山上,占山为王。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残部号黑山军,其活动区域便在太行山诸山谷之中。

    正是因为知道山中多有盗匪,慕容绍才没将秃发傉檀袭击放在眼里。

    可没过多久,慕容绍便意识到事情不是他想得那样简单。

    这伙盗匪不断打劫来往粮草,以大大影响到壶关得失,让他再也无法坐视下去。

    当再一次接到粮草被打劫,涉县受到骚扰的讯息后,慕容绍当即点起两千人马,出了壶关向西,准备好好教训一下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匪。

第330章 伏击燕军() 
p

    慕容绍刚离开壶关,便被一直暗中监视的河西斥候察觉。

    王镇恶当即率大军从清障河谷地出发,沿山间小道隐蔽地向伏击地域开进。

    由于近来连日小雨,使得道路泥泞,加上山路崎岖,极大地增加了行军难度。

    好在河西军训练有素,众将士皆深知此战意义,故全军将士情绪高涨,斗志昂扬。

    翌日拂晓,大军顺利进入伏击阵地。

    王镇恶当即下令严密封锁消息,搞好隐蔽、伪装,以免被敌人发现。

    整个设伏阵地,多是背阴面,坑坑洼洼中积满了雨水。

    清晨时,山里气温很低,众河西将士忍受着寒冷,一动不动地隐蔽着。

    王镇恶守在高地上,密切关注战场形势,准备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作为当世兵法大家,他一向认为伏击战役,‘伏’是手段,‘击’是目的。

    ‘伏’是为‘击’创造条件,‘击’是‘伏’的必然结果。

    ‘伏’的好差,决定着‘击’的效果大小,二者相互关联,不可缺少。

    伏击战役,当敌人没有出现之前,待伏军队必须要耐心沉着地等待。

    既不能袭击过早,暴露伏击意图,致使敌人转头脱离逃跑。

    又不能出击过迟,只能揪住敌人尾巴,打不着或歼灭不了敌人。

    时间很快过去一整天,可敌人依然踪迹全无。

    此时正是考验耐心的时候,在王镇恶强令下,全军上下继续隐蔽待命。

    直到众人等得有些焦急时,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顿时让两侧河西人紧张起来。

    远处,约两千后燕军士,排着长龙式队伍,正由东边向伏击路段缓缓开来。

    由于燕军大队人马是在谷底沙滩上通过,路面松软,骑兵只能下马缓慢地爬行。

    王镇恶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敌人,等后燕人马全进入伏击圈,才下达了攻击命令。

    顿时,埋伏在周围的河西军突然杀出来,长弓、连弩顷刻间一齐开火,箭矢犹如暴雨般地洒向敌人。

    毫无戒备的后燕人被突如其来的猛烈袭击,打得懵头转向,惊慌失措。

    士卒、战马在山沟里像没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整个行军队形一下子失去控制,混乱不堪。

    有的后燕人拉着马缰爬上马背,试图骑上战马逃跑,可还没跑几步,便像靶子一样被弓箭手射死。

    还有一部分后燕人妄图顽抗,却被漫天飞舞的弩箭压得抬不起头。

    队伍当中的慕容绍已意识到自己中了埋伏,不过他没联想到河西身上,只是诧异土匪战斗力超乎想象。

    此次为了剿灭山贼,慕容绍带来了两千步骑,结果一照面便被消灭一小半。

    此刻正值傍晚,周围古木遮天,成百上千名‘贼子’借着光线晦暗,手持刀枪棍棒倏然发起攻击。

    且一上来便是连弩齐射,漫天羽箭自四面八方嗖嗖射出,同时还滚下不少石块和圆木等物。

    走在最前面的士兵猝不及防,顿时被射死、砸伤好几个。

    “弟兄们小心!大家就地建起防御阵地,实施反击!”

    吼完,慕容绍抽出长刀,不断呵斥手下,试图组织有效反击。

    但由于现场无比混乱,各种声音压过了一切。

    除了他身边亲兵听清了主将命令,大多数人仍然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

    但见河西军将士立于高地一侧,居高临下,使用全身力气,将事先准备的巨石和滚木统统推落。

    “轰隆隆……”霎时间,阵阵骇人的巨响暴起。

    后燕人忽然听见巨响,不觉抬头扬望,顿时吓得魂魄尽飞,只见无数巨石和滚木正往他们的头顶轰然坠落。

    数息之后,百十人被砸成了肉酱,红艳艳的血液伴随着碎裂的肢体飞溅,场景血腥宛如地狱。

    也有幸运躲过滚木擂石的后燕人,可惜不等他们喘口气,那些爆裂开来的碎片激射开来,飞向惊惶失措的人群。

    谷道内空间不大,刚好够一横列二十来人通过,两千人在狭长的谷道内显得尤为拥挤。

    而在巨石、滚木不断落下的情况下,拥挤难以动弹无疑是最为致命。

    巨石、滚木好似陨石流星般,不断从上面坠落,砸得后燕人哇哇大叫。

    为躲避乱石、滚木,为了活命,后燕人互相推挤,整个队伍乱成一团,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看着周边死相极为惨烈的袍泽,不少燕军士卒开始丢下兵器逃跑。

    眼看战场上愈发混乱,慕容绍只得亲自动手斩杀数人,才堪堪止住颓势。

    在数波弓箭、弩箭、滚木、擂石杀伤之后,叱干阿利、秃发傉檀各率部分人马从前后杀出。

    周围鼓声大作,原本密不透风的箭雨终于消失,紧跟着喊杀声四起。

    喊杀声连绵不绝,夹杂着山谷回音,让后燕人感觉周围似有千军万马。

    许多手持刀枪的河西军,呼啸着朝燕军扑来。

    由于地形狭小,根本不允许双方摆阵型,全都混战在一起。

    士气低落的后燕人,哪里是气势如虹的河西军对手?

    甫一交手,后燕一方就有十多人被砍倒在地。

    冲在最前面者,是赫然是叱干阿利。

    他扯开嗓门,大声吼道:“河西军在此,尔等还不马上束手就缚?”

    “但有顽抗之辈,统统斩杀,一个不留!”

    直到这时,被伏击的后燕人才搞明白,原来对手根本不是什么土匪、山贼,而是河西军。

    如此一来,原本好不容易被鼓起的勇气,顿时又是一泻千里。

    “将军,赶紧撤吧!”

    “再不走,不光你我将陨落于此,恐怕壶关也保不住啦。”

    根本不用他人提醒,当得知对手是河西军时,慕容绍便晓得自己中了算计。

    如今此处已是绝地,绝对不可久留。

    否则一旦全军覆没,壶关必然不保!

    眼下他唯一想法便是尽快冲出伏击圈,最好还能撤回壶关。

    当下慕容绍再也顾不上惊骇发呆,厉声大喝道:“快退,快退,快往后退!!!”

    喝毕,慕容绍一拉马缰,在数十个亲卫簇拥下,望回路疯狂冲去。

    不过,一行人才冲出去没多远,便听到前头传来阵阵喊杀声。

    原来负责观敌料阵的王镇恶早料到慕容绍会逃跑,遂提前安排好叱干阿利前来拦截。

    叱干阿利带人堵着退路,将试图逃窜的后燕军士一一击杀。

    由于道路狭窄,尽管负责拦截的河西军不过数百人,却将谷口牢牢把控住。

    后燕人连续冲了数次,都以失败告终,根本没有一人能冲出去。

    距离谷道三十步的范围内,简直成了死亡地带。

    一队队后燕人在慕容绍严令下,冒着箭雨不断地发起冲锋。

    但一旦到了死亡地带,那恐怖的箭潮,立刻将所有人射成一只只刺猬。

    假若后燕人想借助盾牌掩护突围,立刻又有巨石、滚木砸向他们,直到将盾墙砸个四分五裂。

    慕容绍见后路被河西军堵住,立即便明了河西人意图,顿时一张脸又是苍白又是狰狞,不甘地怒吼着。

    在不到半柱香时间里,后燕人足足死了一千多人,巨石、滚木以及尸体碎骸遍布谷道。

    王镇恶站在远处山岗上,一直在观察整个战场。

    此时敌人已被分割成数段,不仅不易集中兵力反击,也不便指挥和配合,更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

    眼见敌人已到了穷途末恐,他果断抓住战机,一声令下,向残敌发起最后一攻。

    河西将士犹如猛虎下山一样冲入敌阵,迅速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敌人。

第331章 后燕退缩() 
p

    公元394年开春以来,天下形势风云突变,让人应接不暇。

    夏季刚过,平阳惨败、壶关失守、雁门血战等消息飞快地传播开来,天下顿时惊愕哗然。

    谁也没想到,河西竟凭一己之力,独抗秦魏燕三大胡族势力。

    秦魏两国多少跟河西打过交道,对其实力有一定认知。

    偏偏后燕,一向有北方第一强国之称,又是首次与河西正面交锋。

    结果消息传至中山,众人无不感到震惊莫名。

    以前北方,大国小国,几乎都知道在卫朔入主之后,河西有了另一番气象。

    然则这番气象究竟意味着何等实力,对后燕而言,始终是一团迷雾莫测高深。

    即便河西有东夺朔方、南取陇右之赫赫功绩,但除了有切身体会的北魏与后秦外,后燕对河西实力依旧不以为然。

    自慕容垂以下,大都以为目下之河西,充其量堪堪与后秦匹敌罢了。

    谁要说河西堪与北魏、后燕这等强国对抗,后燕大部分人都会哈哈大笑一通了事。

    毕竟,河西地处偏僻西北,这等势力再怎么折腾,落在后燕人眼中,并不意味着真正具备与中原强国对抗之实力。

    然而形势发展,完完全全出乎后燕预料。

    先是平阳之战,后秦被逐出河东;紧接着是雁门血战,又将北魏铁骑挡于北地。

    最后当壶关陷落,后燕国内顿时为之变色!

    直到这一刻,后燕人才终于意识到,河西实力极为强大。

    平阳、壶关、雁门三场大战消息相继传来后,其实不止是后燕人震惊,连北魏、后秦也受到极大震撼。

    方今天下乃胡汉相争之世,一个东晋已经令诸胡吃尽了苦头。

    若再来一个比东晋还要生猛狠勇的河西,诸胡如何不芒刺在背?

    自永嘉之乱爆发以来将近百年,各胡政权几曾有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