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如此,武关也称不上固若金汤,因为守军数量少、战斗力弱。

    不过是靠着武关险要、荆州军战力不强,才堪堪挡住了晋军兵锋。

    由于山路狭隘,大型的攻城器械诸如投石车等攻城器械,全都无法运抵武关城下。

    当晋军杀到武关城下时,只能凭借人海战术,发起蚁附攻击。

    等守军消耗殆尽时,再一举拿下武关。

    此办法虽然笨拙、残酷,却胜在稳妥、可靠。

    这天,当太阳将要下山时,攻城晋军已伤亡累累,损失惨重。

    原本想一鼓作气地拿下武关,不料却遭到了当头一棒。

    殷仲堪只得下令鸣金收兵,暂且安营扎寨,明日再战。

    ……

    十一月中旬,一场比较罕见的大雪席卷了关中,将长安城装扮的银装素裹。

    大街上,裹着冬装的人们依旧在寒风中簌簌发抖,加快脚步向家中走去。

    不等天黑,原本熙熙攘攘的街上,已经寂落无人。

    后秦皇宫坐落在长安中心,在寒风中坚守岗位的侍卫,纷纷缩着脖子。

    每个侍卫都在心底里暗暗诅咒这该死的天气,盼着早点结束今天的执勤。

    忽然之间,从大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辆马车辗着冰辙,向王宫急驰而来。

    侍卫们刚要出言训斥,却见马车“吱”的一声在王宫门前停了下来。

    从车上跳下来一人,此人峨冠博带,神色冷峻。

    众侍卫一看,顿时不敢阻拦。因为来者不是旁人,而是当朝丞相姚晃。

    姚晃出身羌族,既是当朝宰相,还是先帝姚苌指定的辅政大臣之一。

    众侍卫不敢怠慢,纷纷拱手施礼道:“见过丞相大人。”

    姚晃只是微微地点了一下头,径直奔宫里而去,步履匆匆,踩在积雪之上,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丞相大人行色匆匆,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名侍卫看着姚晃背影嘟囔道。

    “是呀,我看丞相大人一脸凝重,定然是有重大之事发生。”另一名侍卫附和道。

    侍卫头领把脸一沉,低声喝道:“军国大事,也是你们可以妄议的?”

    “好好站岗,休得再胡言乱语。”

    那两名侍卫自觉失言,赶紧噤声不语,笔直而立。

    丞相姚晃穿过长长的回廓,直奔太极殿而去。

    此时太子姚泓正在批阅奏章,自从其父姚兴沉迷佛教后,朝中大小事务全由他负责。

    姚泓刚看完雍城姚硕德送来的奏章,轻轻地叹了一声

    河西在陇右一向屯有重兵,对后秦而言压力重重。

    他身体本就不好,结果刚看了一会儿奏章,就感得头昏脑胀。

    姚泓放下奏章,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些疲劳。

    “启禀殿下,丞相大人求见。”近侍上前轻声地禀报道。

    姚泓微微一怔,暗道:天都这么晚了,丞相还有何事?

    “让丞相进来。”

    很快姚晃在内侍引领下,走了进来。

    姚泓忙摆摆手,止住了要施礼的姚晃,问:“不知丞相前来所为何事?”

    “启禀殿下,武关传来急报,臣不敢耽搁,连夜送来,请殿下定夺。”

    姚泓一听是来自武关的急报,不由大感疑惑道:“武关怎么了?拿来让孤瞧瞧。”

    姚晃从宽大的袍袖中掏出一封奏章,双手递了上去。

    说实话,姚泓一直最操心陇山一线,几乎每天都要浏览西线军报。

    至于东线、南线,由于东晋甚少主动进攻,基本上处于平安无事状态。

    姚泓若无其事地打开了奏章,这不看不打紧,方一看,惊得他脸色惨白,瞠目结舌。

    “晋……晋军北……北伐?”姚泓喃喃自语着,脸色极度难看。

    “这……这怎么可能?晋军不是在北伐河北吗?怎么又来打我关中?”

    “殿下,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还是抓紧时间想出应对办法吧。”

    姚泓眉头大皱道:“目前我部精锐全集中在西线防备河西,哪里还有多余兵力?”

    闻言,姚晃不由面露苦涩,谁能想到前几年还威震关中的后秦,竟没落至此。

第433章 被阻武关() 
p

    由于陇关丢失,使得后秦不得不退据雍城(今凤翔县),以防河西。【。m】

    而河西若想从陇右东入关中,雍城就是第一座需攻克的坚城。

    雍城是一座古老城池,曾做秦国国都一百余年。

    其位于雍水河之北、纸坊河以西的黄土台原上,城垣平面呈不规则方形。

    雍城高大坚固,易守难攻,由于人口较少,事实上其已变成一座军城。

    后秦在城内常年驻扎有数万精锐,由陇西王姚硕德亲自统领。

    平阳之败后,陇西军团已成为后秦最后一支精锐大军。

    这天,陇西王府内,姚硕德正在看朝廷发来的调兵指示。

    由于荆州军攻势猛烈,武关一线岌岌可危,朝廷想调陇西军团东援。

    姚硕德看完朝廷来信,扭头看向跟随他出征的两位姚氏年轻一辈姚训、姚详。

    “朝廷让咱们尽快撤军东还,支援武关一线战事。”

    “什么?如此一来,雍城不就空虚了?万一河西军东犯,怎么办?”

    姚硕德长叹一声,唏嘘道:“放心吧,河西军暂时不会来!”

    “啊,这是为何?”

    “因为那个卫朔不想便宜了晋人,他巴不得咱们与晋人打个两败俱伤。”

    “只要这最后一支精锐耗在武关前线,日后河西便可兵不血刃拿下关中。”

    “啊?那……那干脆不撤军了,大军继续驻守雍城,抵御河西。”

    闻言,姚硕德苦笑道:“不撤不行啊!”

    “眼下武关战事紧张,荆州军随时有可能破关而入。”

    “难得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姚训满脸期盼地看着叔爷爷,在他眼中姚硕德是羌族中最有本事之人。

    因为整个后秦疆域,几乎是姚硕德一人打下,连那个名震天下的大都护也对他赞誉有加。

    大都护曾多次公开表示,姚硕德是后秦中唯一一个称得上名将的人。

    甚至姚详认为,近年来,河西之所以没进犯关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姚硕德还在。

    用中流砥柱来形容姚硕德,一点儿也不为过。

    果然没让姚详失望,只听姚硕德轻声道:“当然不是。”

    “只要咱们速战速决,以最小代价解决东线晋军,再迅速回师西线即可。”

    “你俩下去准备一下,大军即刻东撤。”

    太宁二十年,十一月,姚硕德率三万精锐密出雍城,回援东线。

    大军轻装简从,除了武器铠甲,不带任何辎重物资,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行军速度。

    至于物资补给,姚硕德提前派出快马,通知沿途郡县提前准备好粮草,以供大军补给

    如此既可以保证充足补给,也丝毫不耽误行军速度。

    接到陇西王姚硕德将令,沿途各郡县的太守、县令等官员不敢怠慢,迅速将干粮、草料放置路边,静候大军来取。

    三万人、六万匹战马每日所耗物资不是个小数目,为了不给地方小县找麻烦,姚硕德一般只在大城停歇。

    姚硕德从雍城出发,一路经右扶风、始平国、京兆郡等郡县,风尘仆仆赶向了武关。

    ……

    在武关城下,晋军中军大营内,浑身上下全是血污的杨佺期正垂头丧气地跪在地上。

    头盔已经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包头发的布巾也掉落地上,浑身满是破痕,盔甲更是东一块西一块散落着。

    “把他给我拉出去砍了!”荆州刺史殷仲堪暴跳如雷地喝道。

    几名亲兵闻声上前,正要将杨佺期拉下去。

    旁边殷顗忙出言道:“使君且慢,今雄关未破,却先杀大将,不吉也!”

    已冷静下来的殷仲堪,看到杨佺期狼狈不堪的样子,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他冲那些亲兵摆摆手道:“算了,尔等下去吧。”

    亲兵们先是一愣,连忙应道:“诺,小的遵命。”

    虽然被免除一死,可杨佺期依旧失魂落魄地跪在那里,嘴中喃喃自语。

    “刺史大人,末将该死呀!五千弟兄攻了十天十夜,死伤过半!”

    “原本都已登上武关城头,可最终还是没能攻下,导致近三千兄弟白白丢了性命。”

    “使君,末将回去该如何去面对他们亲人!”

    杨佺期泪流满面,黑乎乎的脸上,被泪水冲出一条条沟壑。

    在他充满歇斯底里的声音中,让人感到一阵莫名的哀伤和凄凉。

    殷仲堪黯然无神地看着杨佺期,心中乱如麻。

    除了一开始大军进展顺利外,在刚过去的十几日里,荆州军困顿于武关城下不得寸进。

    杨佺期亲自率领五千精兵日夜不停地利用撞车、云梯等器械攻城。

    有好几次都差点儿攻下城头,结果还是被关内守军反击出来。

    如此反复数十次,十几日下来,城上城下的尸首已经堆积如山,双方死伤惨重。

    眼看一个月将过去了,曾经想要纵马关中、灭亡后秦的壮志,在这座不大却足够险要的武关城下被击得粉碎。

    五万多人马围着武关日夜攻打,连荆州最勇猛善战的将军杨佺期都被派了上去,依然是饮恨关下。

    想到这儿,殷仲堪心中不由一阵火大。

    凭什么人家卫朔谋取西北、刘裕横扫青兖就能秋风扫落一般容易,偏偏轮到他就一头撞了个满头包。

    殷仲堪原本打算在这次‘举世瞩目’的北伐中一鸣惊人,让别人知道他殷仲堪不仅仅只会夸夸其谈,也是一员名将,好趁机洗刷殷氏之耻。

    可一连近一个月拉锯,荆州军在武关城下硬是难再进一步。

    巨大的失败彻底让殷仲堪失去了冷静,生怕步了先人殷浩后尘,情绪愈发急躁不安。

    最后,殷仲堪无可奈何地挥挥手,无力地说道:“杨将军,此战失利与你无关,你先下去休息吧。”

    等亲兵扶着杨佺期离去,殷仲堪颓然地跪坐在上首,对北伐前景不由悲观起来。

    沉寂许久之后,殷仲堪终于抬起了头,然后低声问殷顗道:“兄长,为什么大都护不从陇右出兵关中?”

    “若河西人在陇右响应,我荆州军怎会打得如此艰苦?”

    殷顗闻言循声望去,却见之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堂弟殷仲堪。

    此刻眼中正露着无助和迷茫的眼神,如同一个迷路地孩子在祈求帮助一样。

    殷顗心中一痛,不由黯然长叹起来。

    作为殷仲堪心腹、亲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殷仲堪对此次北伐倾注了多少心血。

    甚至说对方赌上了全部身家也不为过,原本殷仲堪想凭借北伐立功来摆脱桓玄压制。

    但人算不如天算,他和殷仲堪都低估了后秦实力。

    总觉得后秦在河西面前不堪一击,那也不过尔尔。

    殊料,仅仅一个武关,便让数万北伐大军挫于城下一个月。

    要是按照这种打法,不知哪年哪月才能打到长安,收复关中。

    看着依然巍巍屹立的武关,想起过去一个月中噩梦一般的经历,再想起一点动静都没有的陇右河西军,殷仲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