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虽然河西水师实力弱小,船只也不多,但至少能给辽东运来所需物资。”
“有了河西在背后支持,再加上邺城慕容德摇旗呐喊,大王还怕什么?!”
……
将刘穆之、孙处安排下去休息,慕容会将慕容农单独留下议事。
“王叔,你说孤该不该答应河西人?”
“唉,眼下国事艰难,仅靠你我很难实现燕国复兴。”
“河西虽然不怀好意,可从对付魏国上来说,那个大都护倒与咱们目标一致。”
“有了河西在背后支持,起码暂时解了魏国封锁之困。”
“这倒也是!”慕容会微微颔首。
目前,魏国虽暂时无意图谋辽东,可为了防止慕容会坐大,拓跋珪特地下令封锁辽东。
不准一粒粮食、一寸布匹进出辽东,誓要将北燕上下困死、饿死在辽东。
虽然北燕还可从高句丽获取物资,可高句丽同样十分警惕北燕,严格控制着物资流出。
哪怕这一次没有河西人上门,到了开春时,为了生存慕容会也不得不出兵打仗。
第452章 都在备战()
p
隆安元年初,随着河西军主动停止攻势,让关陇形势再度恢复稳定。
不过,明眼人心里都清楚,安定沦陷后,后秦疆域进一步缩小,未来前景也愈发晦暗。
当后秦躲在角落里舔舐伤口时,河西上下则在庆祝安定大捷。
正月十五,左司马王镇恶令檀道济、桓振留守安定,其则亲率大军主力班师。
这一天,风和日丽,姑臧内外,欢声笑语,人头攒动。
无数百姓拥挤在城外直道两侧,热情高涨地迎接凯旋将士。
午时,直道上走来一队人马,当先一人正是大将王镇恶,左右跟着薛彤、韦道福、杨佛嵩等人。
刹那间,整个队伍就被两旁欢声笑语淹没了。
大家全都争相目睹众将士风采,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响彻云霄。
王镇恶面带微笑,骑在马上频频向人群招手致意,引起人们阵阵呼应。
猛然间,远远地王镇恶看到了大都护身影。
顿时,这位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立即跳下马背,大步流星地向卫朔走去。
而卫朔见王镇恶走来,也笑着迎上前去。
“末将参见大都护。”
说着王镇恶就要大礼参拜,不料中途却被两只有力的手搀扶起来。
卫朔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发自肺腑道:“此次顺利拿下安定,卿当为首功。”
“主公过誉了,臣不敢当。”
“安定之战之所以一战功成,一赖主公威名赫赫,宵小闻之纷纷束手就缚;二则仰仗众将士奋勇杀敌。”
“至于某家……不过立下一点儿微末功劳,何足道哉?”
居功自傲历来乃取祸之道,王镇恶如何能不清楚这些?
面对大都护由衷夸赞,他只有谦虚谦虚再谦虚,以免惹来祸患。
看到这一幕,卫朔微微颔首,满意地拍了拍对方肩膀。
“卿不愧是国士大才,有古名臣之风,乃吾之大树将军也!”
所谓大树将军,乃东汉光武帝麾下大将冯异。
其位居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是古代将军中居功不自傲之典范。
巧合的是,冯异也是光武帝刘秀平定关陇的重要功臣。
卫朔将王镇恶比作名将冯异,既是夸奖,也是鞭策。
他本人愿意做汉光武,也希望王镇恶向冯异学习,自此君臣相得,善始善终。
而王镇恶显然明白大都护心意,也由衷地发出阵阵爽朗笑声,个中寓意不言自明。
随后,卫朔挽起王镇恶,与一众文武,齐齐向城内走去。
当天晚上,大都护卫朔在府上大排宴宴,专为前线将士庆功。
华灯初上,凡有功将士、名人士子纷纷云集卫府。
仆人将酒水佳肴一一摆上,跟往年相比,今年各色佳肴中多了些海鱼制品。
得益于远洋捕捞业发展,为河西提供了丰富的海洋食物。
如今罐头鱼早已横行河西,虽然味道不太好,却是不少普通百姓首选肉类。
宴席一开始,照例由卫朔带头,先为战斗中阵亡将士敬酒。
众人举起酒樽,遥敬一番后将酒沥洒在地,以慰藉九泉下之下的袍泽。
这场宴席一直持续到很晚才结束,几乎人人都喝了个伶仃大醉。
……
短暂庆祝过后,河西上下开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关中大战上。
隆安元年,正月下旬,卫朔再次召开军政联席会议,密议出征关中事宜。
虽然去年河西遭遇了天灾,但因赈灾及时,应对措施得当,大大减少了损失。
如今经大半年休养,虽还未彻底恢复,但已不影响关中大战。
会议一开始,联勤司姜纪向大都护汇报了物资筹备情况。
“禀主公,刚过完年,联勤司就开始向秦、朔、并三州调集物资,预计二月中旬将完成物资调配。”
“二月中旬?大战预计什么时候开打?不耽误正事吧?”
“不耽误,要等到二月下旬,河西军才会在陇右、上郡、安定一带会发起佯攻。”
“嗯,联勤司做得不错。”
卫朔坐在上面,微微颔首,对联勤司工作十分满意。
他环顾四周一眼,笑道:“眼下粮草不愁,兵力部署也将到位,接下来谁来讲讲排兵布阵?”
闻言,参军司王买德当仁不让地站了起来。
他拿起竹竿,走到一巨幅地图前,向众人详细介绍了一下具体进兵方略。
“关中除了四塞之险外,还有一处渡口,亦为出入关中之重要通道,即蒲津渡。”
“而扼守蒲津渡口的重镇是蒲坂,而今蒲坂尚归河东柳恭所属。”
“此地西临黄河,既是自河东进入关中的跳板,也是由关中进入河东的桥头堡。”
“如果说潼关是关中东边正门,那么,蒲津渡可说是关中侧门。”
“历史上,凡东西方对峙,一旦双方胶着于潼关,必设法从蒲坂——这个侧门寻找机会,以打开局面。”
“而河西攻略关中之重点,当在于如何从蒲坂偷袭关中。”
“参军司有什么具体方略么?”
“回主公,参军司只提供大的战略方向,具体如何谋划由下面各将领负责。”
“另外,为以防万一,出征关中期间,臣提议再调六厢步骑进驻九原城、雁门关。”
“好,就依买德之议。”
会议最后,卫朔又殷殷叮嘱道:“关中与西北不同,局势相对复杂一些。”
“除了胡汉之间恩怨纠葛外,其间牵扯不少关陇世家。”
“关陇世家比陇右、河西世家力量强大些许,为避免将其逼到胡虏一边,须暂对世家予以招抚。”
在座诸人都是聪明伶俐之辈,自然明白话中深意。
虽然大都护讨厌世家态度反复,可为了拿下关中,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与世家合作。
从这也能看出,大都护卫朔十分重视此次关中大战。
虽然关中历经多次战乱,眼下还不及河西富庶,也就比塞外蛮荒之地好上一些罢了。
不过,关中虽然疲敝,可其底子在那儿放着。
卫朔相信,只要稍加休养,必能重现秦汉辉煌。
更别说,拿下关中后,河西不仅可窥伺司州、豫州等富饶中原一带。
甚至还可经陈仓道南下,经略汉中、蜀地。
一旦拿下汉中、蜀地,必成强秦之势,距离一统天下也不远矣。
……
长安,后秦王宫内,太子姚泓正和姚显、姚旻等商议军情。
由于事情紧急,连久病在身的尹纬也出席在列。
如果不是姚硕德重任在肩,不方便离开雍城,恐怕也会被召回长安议事。
随着姚硕德率军西归,总算挡住了河西军南下兵锋,也暂时稳住了安定一线局势。
同时,在姚硕德威压下,原本人心惶惶的各部胡人,又重新宣誓向长安效忠。
不过,眼下关陇面临的军事压力依然很大。
上郡、安定郡、陇右三地河西驻军,犹如巨石一样压在后秦人心头,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
“孤刚刚得到消息。”姚泓看了众人一眼道。
“数日前,大都护卫朔在姑臧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讨灭秦方略。”
“不过,由于河西防范甚严,暂时无法探得其中细节。”
“毫不客气地说,接下来我大秦将面临灭国之危。”
“孤请教诸位,谁有应对之策,还请不吝赐教。”
姚泓话音一落,现场顿时陷入死寂。
列位后秦大臣无不面面相觑,谁也不知怎样答复太子。
最后还是尹纬拖着病体回道:“若无意外,开春后,河西将会大举入侵关中。”
“而今河西全面占据上风,我秦国实无力与之正面相抗。”
“原本魏国应是我大秦强援,可如今拓跋珪正全力筹谋南下,怕是不会介入关中纷争。”
“唉,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殊死抵抗,还有什么策略可讲?!”
第453章 三路围攻()
p
泾水自六盘山东麓而下,一路吸纳了茹河、马莲河、黑河等上千条大小支流,由安定城南向东南流入新平郡。
而安定郡与新平郡分界线,是泾水与黑河之间的塬面,称为鹑觚塬,又称浅水塬。
浅水塬并不是一个小的塬面,而是泾黑之间的广阔塬面。
此地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古至今共展开过八百多次战役。
浅水塬北接河西走廊,南临长安,此处若有闪失,长安西北向将门户洞开。
骑兵可沿泾水谷地快速推进,几日内便可兵临长安城下,可见其重要性。
秦汉以来,为了防御这片战略重地,各朝皆在浅水塬西北设有鹑觚县,属安定郡。
同时,还在浅水塬东南筑新平城,扼守骑兵南下之路。
今河西与后秦,分据鹑觚、新平城,形成鼎峙之势。
时间过得飞快,原本河西是一片冰雪世界,很快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场蓄谋已久的灭国战争,徐徐拉开了帷幕。
隆安元年,二月,卫朔带着康龙、蒯恩、姜纪、崔宏等人悄悄进入安定。
这天,在泾水北岸,卫朔在檀道济、崔宏等人陪同下,正凝神南望。
在众人身后,是数万严阵以待的河西将士。
远处泾水劈开崇山峻岭,从六盘山深处澎湃而来,在郁郁葱葱的广袤高原上,一泻千里向东南流去。
“大都护,沿泾水往东南便是新平郡,而过了新平郡再继续往南,将直抵渭水北岸。”
说着檀道济跺跺脚下,意气风发道:“安定就是悬在秦人头上的一把利剑。”
“而我军占领安定,等于将利剑加在了秦国脖子上!”
“只要大都护一声令下,安定大军即可南下直趋长安。”
卫朔没有说话,默默的将目光转向了远方,心中不禁赞叹檀道济目光敏锐。
不过,眼前时机尚不成熟,他不可能同意对方想法。
开战之前,参军司下达的军令十分明确,安定方向乃佯攻。
其实不止安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