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福,你是个聪明人,具体该怎么做,不用在下交代了吧?!”

    “不过呢,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记住!有些话出得我口,入得你耳,绝不能再告诉他人。”

    “将来若有一丝一毫风声走漏,嘿嘿!有什么后果,你自己去想。”

    韦道福满头大汗,指天发誓道:“请姜大人放心,在下晓得轻重,绝不敢让任何流言蜚语损害大都护清名。”

    “嗯,很好!只要这事办得漂漂亮亮,我当亲自在大都护面前给你请功。”

    ……

    一个邦国将要衰亡时,内忧外患就会纷至沓来。

    两者相互作用,最终使得国家百病缠身,即使是华佗再世,也无力回天。

    今后秦面临的正是这种局面,战场上接连失利,敌人兵临城下,彻底激化了内部矛盾。

    广平公姚弼之前仗着姚兴宠爱,早对太子姚泓掌权不满。

    只不过姚泓一向深得朝中大臣支持,让姚弼无从下手。

    今随着尹纬、姚硕德、狄伯支、姚旻等一干重臣死的死、降的降,让太子实力大为减弱。

    而太子意欲投降,又引起部分宗室大臣不满。

    恰在此时,杜坦奉韦道福之命投靠了姚弼,并鼓动姚弼勾结宗室,密谋作乱。

    “如今国政日非,民心紊乱,君何不统领大军,攻取皇宫,废除姚泓?”

    “倘若能成就霸业,则大秦幸甚。”

    在杜坦三寸不烂之舌下,原本是作乱犯上的阴谋,竟变成拯救大秦江山的‘义举’。

    而姚弼也居然相信了杜坦所言,他阴沉着脸,背着手,在大堂踱来踱去。

    突然,他停住脚步,假惺惺地说:“今国家内忧外患,若此时乘机起事,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杜坦暗地里冷笑一声,表面上极尽蛊惑道:“逆取顺守,古今皆然,公何必疑虑?”

    姚弼动心了,不过他有些担心自己实力不足,打不下皇宫。

    “倘若起兵,有几分胜算?”

    “嘿嘿!守军大多驻扎在外城,以防备河西军。”

    “而内城兵力空虚,若乘虚而入,将十拿九稳。”

    人人都想当皇帝,更别说姚弼出身后秦宗室,向来又极受姚兴宠爱,自然也眼馋。

    只要一想到将来坐到金銮殿上,接受群臣山呼万岁,哪怕是过一下瘾,姚弼也兴奋不已。

    他乌黑的眼珠兴奋地乱转,最后一咬牙道:“此次若能侥幸成事,卿当为第一功臣。”

    ……

    自当日与姜纪分别后,韦道福立即将杜坦召来商议对策。

    最后两人决定兵分两路行动,一方负责联络对议和不满的后秦宗室,挑拨对方叛乱。

    另一方则暗中将世家私兵集中起来,做好平叛准备。

    这天,韦道福接到杜坦密报,立即快马飞报太子。

    原本姚泓已被当前形势弄得焦头烂额,今日又一听说宗室谋乱不由大惊失色。

    随后他急忙召集朝中大臣,商定平乱对策。

    在其他人还沉浸在震惊当中时,韦道福却把早想好的平叛策略讲了出来。

    “殿下务忧,末将有一计可平定眼前祸乱。”

    “不知爱卿有何妙计,还请速速讲来。”

    已束手无策的姚泓,不仅把韦道福当成了救命稻草,还当成了朝廷柱石,言听计从。

    韦道福侃侃而谈道:“今国事艰难,又变生肘腋之祸。”

    “故须以雷霆手段,迅速灭之,方不致酿成更大祸患。”

    “不过,眼下事态紧急,再从外城调兵已然来不及。”

    “末将不才,原以本部人马出战,擒杀姚弼等一干逆贼。”

    “爱卿忠勇,孤已知之,然可否少做杀孽?只需将姚弼等人擒住即可。”

    “末将遵令。”

    别看韦道福表面答应得挺痛快,其实心中想的却是斩草除根。

    当下韦道福领着世家私兵出了皇宫时,正好迎头撞上姚弼叛军,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直到身处重围,姚弼才晓得什么时害怕、后悔。

    当他四下寻找杜坦身影时,这才发现杜坦已不知何时不见踪迹。

    姚弼刚要破口大骂,却被纵马赶上来的韦道福一刀枭首。

    在这场后秦宗室掀起的叛乱中,前后共有数千人被杀,其中大部分是后秦宗室亲近。

    韦道福为了向大都护表决心,他不光将后秦宗室中姚苌、姚兴两人同辈族人杀个精光,连姚兴儿子也杀了不少。

    除了太子姚泓一家外,只有一两个襁褓中孩子侥幸躲过一劫。

    经此一乱,姚氏元气大伤,姚泓再也支撑不住,当即决定向河西投诚。

第477章 双雄并起() 
p

    隆安元年,四月中,在内忧外患交相逼迫下,姚泓终于下定决心向河西投降。

    破晓时分,朝阳刚刚从东边升起,长安西门外,河西军大营内就响起了击鼓声。

    河西士卒全副武装排着整齐队伍列阵而待,每个人脸上都挂着难以抑制的笑意。

    大都护卫朔一身戎装,在王仲德、康龙、崔宏等文武陪同下,有说有笑地来到辕门外。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长安城西正门、侧门也一齐大开,无数身影从城内缓缓而出。

    头前一人赫然是后秦太子姚泓,其手捧降表,口衔玉璧,正徒步向河西大营走来。

    此时姚泓面色惶恐,即便卫朔亲口承诺保证他性命安全,他依然感到不安。

    姚泓自幼熟读汉家经史子集,深知胜利者的承诺最不可信。

    只是走到今天这一步,家国命运已完全不由他控制。

    在姚泓身后,是一大群后秦文武,其中大部分是普通官员,而后秦宗室则几乎全丧生于那场动乱之中。

    这些后秦文武倒没像姚泓那样心神不宁,面上也少了一丝惶然和忧虑。

    不过,大多数人都微微佝偻着身子,向对面大都护露出谄媚笑容。

    看着姚泓与后秦文武小心翼翼地趋步而来,卫朔心潮起伏。

    自晋愍帝投降匈奴,在历经近百年风雨之后,长安城终被河西收复。

    后世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一提起长安,心中总会莫名的激动。

    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朝代——汉唐,皆都长安而君临天下。

    此次入关看似十分轻松,从二月出兵,不过月余就兵临渭水。

    而后在渭南与胡骑主力展开决战,最终全歼了三万胡骑,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渭南大胜终使姚泓动摇了坚守决心,做出了献城投降的决定。

    正是这一决定,不仅让河西避免陷入到惨烈的攻城战当中,又节省了大量时间。

    整个过程看起来很轻松,却是得益于河西十年来积累下来的战略优势。

    没有上郡之战、平阳之战、安定之战等一系列胜利,怎么可能做到举手灭后秦?!

    姚泓来到卫朔面前,恭敬地献上表书、玉玺、典籍、图章,以示投降。

    卫朔接过降表、玉玺等物,又轻声安抚了姚泓几句,至此受降仪式结束。

    而后他派河西军入城,迅速接管城防,并约束兵士不得劫掠地方。

    原本人心惶惶的长安百姓,亲见河西军军纪严明,民心亦随之安稳下来。

    ……

    待一切安置妥当,卫朔与崔宏两人在数百侍卫护卫下,出了皇宫,径往城东走去。

    行了不到一里,来到一座庙前,匾额上写着草堂寺三个大字。

    众人径行入内,到了后面禅房,只见一位白须白眉的老僧与一青年和尚端坐在蒲团上。

    此时两人正自闭目入定,对众人进来,似乎全然不觉。

    卫朔打了个手势,轻轻地在旁边蒲团上坐下,崔宏与康龙则立于其身后。

    过了良久,那老僧吁了口气,缓缓睁开眼来。

    “大师,你我又见面了。”

    这老僧正是当初离开姑臧的高僧鸠摩罗什,这些年来他一直在长安弘扬佛法。

    旁边那个年轻和尚则是后秦天王姚兴,不!现在应该称为行痴和尚。

    鸠摩罗什冲卫朔微微点了点头,又闭上双目,入定去了。

    见状康龙眉头一皱,刚要发火,却见大都护一摆手,当即住口不言。

    卫朔并不在乎鸠摩罗什态度,而是将目光转向旁边姚兴。

    却见姚兴一副僧徒打扮,若非卫朔提醒,崔宏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僧人竟是曾斩杀苻登、风云一时的天王姚兴。

    后来卫朔在寺内一共待了一个多时辰,与天王姚兴述说了一下后秦结局。

    也不知是姚兴已皈依佛门,还是为了避嫌,总之面对卫朔讲述,他爱理不理。

    最后自感无趣,卫朔遂带着人离开了草堂寺。

    刚一出庙门,崔宏就忍不住地道:“主公,这姚兴真一心向佛啦?要不要斩草除根?”

    卫朔略一沉吟道:“眼下还看不出来真假,不过也没必要急着动手,先派人看紧他。”

    “这样也好!反正来日方长,只要咱们自己不出错,一个废了的姚兴无足轻重。”

    “是呀!接下来河西最大敌人乃魏王拓跋珪。”

    一提起拓跋珪,卫朔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河北局势,他不愿河北落入魏国手上,

    他蹙着两道浓黑的眉,淡淡地问崔宏:“你觉得拓跋珪能打下河北吗?”

    “慕容垂作为一个并无经世济民才能的君主,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后燕从慕容垂晚年时就开始衰亡了,嗣位的慕容宝又懦弱无能,不仅自己身死,还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拓跋珪兵精将勇,乘危而入,拿下河北只是时间问题。”崔宏神色凝重,呻吟片刻道。

    其实不用崔浩讲明,卫朔心里也明白,河北多半是保不住了。

    “若此时河西军东出太行山,能不能阻止魏国鲸吞河北?”

    崔宏微微摇头道:“眼下关陇初定,人心尚且不稳,不宜冒然出兵河北。”

    “唉,玄伯公所言甚是。”

    卫朔也感到自己太心急了,不觉哑然失笑。

    当晚,卫朔在原后秦宫中设宴,与一众文武庆祝关中大捷。

    宴席上,众人包括卫朔在内皆兴奋不已。

    但凡有点儿见识之辈,都看得出来收复关中对河西意味着什么。

    不说一统天下十拿九稳,起码有了五六成把握。

    ……

    随着后秦灭亡,燕国四分五裂,北方正式进入双雄对峙局面。

    在卫朔底定关中时,河北之战业已进入尾声。

    隆安元年,四月,在河西将一统关陇时,河北也爆发了惊天之变。

    原本东燕与魏国为友邦,可随着中山陷落,两国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讨伐中山之战中,东燕因为出工不出力,最终只得了高阳一郡,其余州郡皆归魏国。

    慕容盛对此十分不满,正好此时北燕慕容会派了使者过来,欲与东燕结盟伐魏。

    慕容盛二话不说立即答应下来,并还拉上了南燕慕容德。

    殊不知,慕容德早有了离开河北心思,大量物资正往滑台集中,以便将来渡河南下。

    不过,慕容德老奸巨猾,他不仅未向另两家透漏南下计划,还蛊惑对方出兵。

    此时,随着慕容麟政权被灭,河北局势逐渐转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