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言韩卓也愣住了,如今内有河西来逼迫割地,外有魏国动手明抢入侵,这这可如何是好?
慕容德呆了半晌,最后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道:“麻烦别驾去告诉李先,就说寡人愿接受河西条件。”
“但我有两个条件,其一汲郡枋头仍归南燕,以保证滑台侧翼安全。”
“其二河西须在太行山一线广布疑兵,以助我南燕逼退魏军。”
面对魏军突然南下,慕容德不得不妥协,不然南燕将腹背受敌。
与魏结盟倒不是不行,只是中间不好操作,时间上来不及。
须知魏燕之间有血仇,若要与魏和解,恐怕慕容德需花大量时间来说服他人。
而眼下他最缺时间,这才不得不受河西逼迫。
不过,慕容德心中已对河西有了怨恨之意,未来有机会肯定要报复回去。
当李先再次见到韩卓时,发现对方神情有些恍惚。
“韩别驾不舒服么?怎么看起来有些萎靡不振?”
“啊?没什么,只是想起大燕目前处境,心有所感罢了。”
对此,李先只是耸耸肩,表示爱莫能助。
韩卓收拾一下心情,强颜欢笑道:“特使,我家大王决定答应河西条件,割让河内、汲郡。”
“不过需要河西出兵助我大燕逼退魏军,另外枋头暂时不能割给河西。”
“怎么?魏军南下了?”
“嗯!”
韩卓面色凝重道:“魏王遣拓跋烈统大军五万南下,其前锋已深入赵郡。”
“特使当知,仅靠大燕绝非魏军对手,河西必须尽快出兵援救。”
“没问题!只要燕王答应割地,其他一切都好说。”李先爽快道。
从目前形势而言,暂时维持南燕存在,对河西而言利大于弊。
甚至,河西上下都巴不得南燕渡河南下,而不是北上转投魏国。
“哦,对了,先差点儿忘了,还有一件事要麻烦贵国。”
“什么?!特使,您可不能得寸进尺啊。”韩卓咬着腮帮一字一顿道。
“哈哈哈,别驾误会了,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笑罢,李先俯身向前,压低声音道:“听说后燕灭亡后,太乐诸伎躲到了邺城,我主闻之心痒难耐。”
“特地让在下问问,不知可否让他们到长安一趟,以了我主一番心愿。”
所谓太乐诸伎,是指古代朝廷的宫廷乐队,象征意义等同于玉玺。
或许有人会不解,不过是一支破乐队,怎能跟传国玉玺相提并论?
其实不然,孔圣人曾经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礼崩乐坏’。
可见音乐在古代地位相当高,在古代有圣人教化的含义,有着特殊意义。
昔日,晋统一全国后,为了显示太平盛世、天朝威仪。
在全国范围内征召有音乐天赋的人,经层层选拔,最终挑中了一千多人,有男有女。
经过严格的培训,成立了一支皇家乐队。
从此,这支乐队代代相传,成镇国之宝。
刘曜攻陷洛阳,将太乐迁往平阳。
靳准作乱,刘曜将太乐迁往长安。
石勒灭前赵,又将太乐迁往襄国。
冉闵灭后赵,将太乐迁至邺城。
前燕灭冉魏,太乐归了前燕。
王猛灭前燕,将太乐迁至长安。
慕容冲攻入长安,太乐归了西燕,转徙至长子。
西燕灭亡前,慕容冲将太乐转送给慕容垂。
中山陷落,乐工多逃至邺城。
虽然这支乐队先后经历了前秦、西燕、后燕、南燕,但一直被认为是最正统的太乐,被称为天下第一宝贝。
卫朔来自现代,自然想不到太乐诸伎的重要性。
但崔宏、姜纪等人各个学富五车,对太乐诸伎早垂涎三尺。
如今有机会将他们从胡虏手中解救出来,自然不会放过。
面对河西要求,韩卓不敢擅专,只好回去向慕容德请示。
慕容德面露难色,他本打算日后登基上用呢,怎愿拱手让给河西?
韩卓微微叹息一声道:“大王,地都割了,也不差几个乐伎。”
“以我大燕实力,根本保不住这些宝贝,不如拿他们换些好处。”
“换什么好处?”慕容德闷声道。
“粮草、军械,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物资。”
韩卓冷笑一声道:“有了粮草、军械,大王才能整顿军队,才有望守住邺城,才有机会南下齐地。”
“而这个卫朔深谋远虑,恐怕巴不得咱们南下齐地,故只要大王开口,对方就一定会答应。”
慕容德负手走了几步,来到窗前凝视着远方。
过了许久,他才下定决心道:“好吧,就依别驾之意,尽快跟河西达成妥协。”
“大王英明。”
很快李先与韩卓签署合作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河西以慕容超、部分物资以及协助南燕击退魏军为条件,换取汲郡、河内二郡(除枋头)以及一百二十多名太乐诸伎。
第485章 北府平叛()
p
在北方诸势力围绕邺城展开激烈交锋时,南方五斗米教则迎来了最大挑战。
三万北府兵在刘牢之统帅下,浩浩荡荡开向南方。
刘牢之选择出兵南下,除了想捞取军功之外,也是觊觎三吴富庶。
早在许多年前,他就听说三吴豪强各个富得流油。
今战事一起,那些豪强财富多半将落入天师道叛军手上。
而叛军在北府名将刘牢之眼中,压根儿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虑。
在刘牢之看来,顶多一个月,北府兵就能荡平叛乱。
随后那些落入叛军手上的财宝,不就全成了北府兵战利品?
一想到无数财宝以及身段柔美的吴女,刘牢之与北府众将们就感到浑身燥热不已。
于是,一接到朝廷平叛旨意,北府兵动作十分迅速。
与谢琰汇合后,五万联军当即渡江南下。
由于河西意外插手,使得吴郡没有像历史那样沦陷,太守袁山松也活得好好。
故联军便没有分兵吴郡,反而一前一后沿太湖西岸直逼义兴郡。
五月初,前锋谢琰率军进入义兴郡,成功攻克郡治阳羡,并斩杀了天师道骨干许允之。
首战告捷,让平叛联军士气大振。
在将义兴太守魏鄢迎回本郡后,谢琰再度率军南下,进攻吴兴郡。
几日后再度传来捷报,谢琰击破吴兴叛军,并斩杀叛军头领丘尪。
眼看谢琰连战连捷,而北府兵却还一无所获,刘牢之再也坐不住了。
据斥候探查,眼下天师道主力正集中在会稽。
他当即率本部三万余人马悉数南下,准备收复会稽。
殊料,南下大军却在钱塘县一头撞上了北上支援吴兴的五斗米教援军。
这天,孙恩率援军渡过浙江(今钱塘江),正要向北挺进,忽然看到前面尘土飞扬。
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乱民,正闹哄哄向这边涌来,看上去各个惊慌失措。
孙恩看到这一幕,不由心中一咯噔,恐怕吴郡义军处境不妙,援军终究来晚了。
他命人将乱民拦下,厉声喝问道:“快说,前方发生了何事?”
乱民中一些天师道教民看到教众兄弟来了,顿时有了主心骨。
有人上气不接下气道:“回祭酒,北北府军来了,他们杀了丘祭酒和许多兄弟,眼下正向会稽杀来。”
得知北府兵就在前面,孙恩不由面色剧变,心脏也开始剧烈跳动起来。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北府兵,换成谁也不可能做到面不改色。
假若这一次带来的是教众精锐,孙恩或许还有把握与刘牢之一较高下。
可此次奉命北上,他所率义军是刚刚新编入伍的青壮。
凭这样一群乌合之众,想在野外战胜北府兵,无疑是痴人说梦。
只是到了如今处境,大军还来得及撤退吗?
“诸位莫慌!”
孙恩最先回过神,大声喝道:“北府军虽然威名赫赫,但距离淝水之战已过去了十二年。”
“这些年来,北府兵鲜有参战,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想当初,鲜卑人南下侵扰,结果北府兵不战而逃,刘牢之甚至不敢迎战。”
“那依祭酒之意我军该当如何?”
“眼下前有敌军将至,后有浙江阻路,若冒然撤军,恐引发慌乱,有全军覆没之忧。”
孙恩面色发狠道:“不若整军与敌决一死战。”
“若能一举击溃北府兵,不仅有望解除吴兴危机,还有望一举将朝廷援军逐出义兴、吴兴两郡。”
听到祭酒孙恩叫嚣着要击败刘牢之,麾下众人无不面面相觑。
对面可是大名鼎鼎的北府兵,不是一触即溃的各地郡兵。
刘牢之更是名震天下的无敌猛将,而不是被他们杀得屁滚尿流的世家名士。
眼看众人依然犹豫不定,孙恩大手一指北边道:“刘牢之麾下可是有五千精骑,撤退是自寻死路。”
“唯一活路便是回师与敌死战,尔等还在犹豫什么?!难不成你们真想死在这儿?!”
在孙恩不断激励下,义军总算稳住了心神,开始排兵布阵起来。
不过,义军终究缺乏训练,布阵布了半天,反倒越布越乱。
与此同时,北府前锋已距离天师道义军不足三里,甚至已有斥候出现在义军周围。
“报!将军,前方三里外发现叛军援兵,逃兵已跟叛军援兵汇合。”
“哈哈哈,来得好!老夫正愁手痒痒,敌人就自己送上门来。”
刘牢之扬起马鞭,一指前方吩咐道:“众将听令,即刻南下,与老夫一举荡平叛军。”
“诺!”孙无终、高雅之、刘敬宣、刘轨、何无忌、竺谦之、竺郎之等北府众将齐声应是。
不多时,在正北偏西方向,威震天下的北府兵终于在孙恩面前露出庐山真面目。
不愧是精锐之师,三万大军不见一丝紊乱,排着整齐队列缓缓向义军压来。
大阵中旌旗飘扬,刀枪林立。
中间最高一杆大旗上,绣着一个硕大的刘字,周围环列了数不清的各色旗号。
孙恩面色沉凝,双目中爆出精芒,紧紧盯着正不断靠近的北府兵。
刘牢之骑在高头大马上,瞥了一眼对面还在乱哄哄布阵的乱军,不屑地笑了笑。
“将军,末将不才,愿领兵出击叛军!”旁边何无忌请命道。
“诶,你急什么?!他们不是在布阵吗?让他们布!等布好阵,再一举全歼叛军。”
“啊?哈哈哈。”北府诸将闻言纷纷大笑。
唯刘敬宣眉头一皱,虽然他也没将所谓叛军放在眼里,可众将如此轻敌也是不妥。
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没说什么。
他父亲刚刚坐上北府大帅,正志得意满,绝不乐意被人当众打脸。
且,正如其父所言,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即便完成了布阵又能如何?
过了许久,刘牢之向前面望了望,猛地一挥手:“列阵,迎敌。”
当下数名传令兵纵马驰出,来回传达军令,顿时阵中号角声、喝令声此起彼伏。
全军三万余人闻令纷纷止住步伐,骑兵散向两翼,步卒则以最快速度布起锥形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