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好意思,让府君久等了。”
“哈哈哈,道和客气了,走走走!大家进屋再谈。”
三人并肩步入大厅,而后分宾主落座。
袁山松作为主人坐在上首,刘裕与刘穆之下首相陪。
“不知府君请在下过来所为何事?”
“这个……不知道和可知近日叛军动向?”
“略有耳闻!”
“听说叛军又退回了会稽,并依托浙江死守,是这样吗?”
“没错!”
袁山松一指刘裕道:“刘将受命剿灭叛匪,却因缺少水师,不敢冒然南下。”
“他听说河西在吴郡有一支水师,故想请河西水师助他一臂之力。”
“什么?!”刘穆之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河西在吴郡有水师并非什么机密,上到太守、下到百姓,几乎人尽皆知。
倒不是刘穆之不想隐瞒,而是他知道这事根本瞒不住。
只要他招募当地青壮入水师;只要水师出现在吴郡海域,早晚会被外人发现。
但一直以来众人都在淡化这件事,刘穆之很少与众人公开谈这事。
而河西水师行事更是十分低调,除了日常接流民外,几乎很少在吴郡公开露面。
而吴郡上下也对此熟视无睹,与河西形成了某种默契。
今天刘裕忽然请河西参与剿匪,震惊了刘穆之。
他担心朝廷那边反应,毕竟一旦参与作战,河西水师必然将出现在朝廷视线中。
除此之外,刘穆之还担心打破河西与天师道之间平衡。
说来或许很多人不相信,自叛乱爆发以来,吴郡之所以没受到叛军大举进犯。
是因为河西与天师道之间存在有默契,以吴郡安宁换取河西继续向天师道出售军械。
不然凭数百护卫以及数千羸弱不堪的郡兵,怎么可能保吴郡上下平安?
今日若是答应了刘裕出兵请求,必将激怒天师道,从而惹来报复。
若朝廷有能力一举剿灭叛乱,那河西水师跟着痛打落水狗倒也没啥。
但刘穆之深知天师道厉害,哪怕刘裕再厉害,短时间内也休想彻底剿灭天师道。
万一有天师道余孽逃走,将来必成河西海上心腹之患,对海外计划产生重大影响。
“江东不是有水师?且实力强大、天下闻名!将军何必舍强求弱呢?”
“河西那支水师不过是乌合之众,实不堪担此重任,还请将军另请高明。”
“道和有所不知,朝廷水师身担重任,暂时无暇顾及东南。”
“若非如此,裕也不会来求道和帮忙。”
“这……”
刘穆之沉吟了片刻,又问:“不知刘将军准备如何使用水师?有具体方略吗?”
“本将意兵分两路,一路在浙江北岸耀兵,以吸引叛军注意。”
“另一路借道吴郡南下,在水师协助下,从海盐登船,直扑对岸会稽。”
“嗯,不错!刘将军果然深通兵法。”
“那不知河西水师可愿助战?”刘裕满脸殷切地看着刘穆之。
刘穆之权衡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刘裕请求。
他想给孙处他们找个实战机会,检验一下河西水师训练情况。
“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刘裕欣喜若狂道。
“刘将军莫高兴太早,某还有一个要求没说。”
“为了不引起其他麻烦,这一次河西水师将以江东水师名义参战。”
“没问题!”刘裕一口答应下来。
第516章 庆功封赏(上)()
p
“扫灭索虏,收复司州,恭贺左司马成就不世之功。”
“大都护英明神武,乃华夏中兴第一人。”
“为河西将士贺,为左司马贺,为大都护贺。”
盛夏,当邺城大捷传入关中,顿使河西上下陷入漫天欢喜之中。
各家报馆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以赞颂卫朔、歌颂河西众将。
八月初,等出征战将士凯旋回到长安,更将这份喜悦推向绝顶。
在迎接仪式上,大都护卫朔趁机对外宣称,将在长安举行一次盛大庆功宴席。
这一次宴席不仅是为出征将士庆功,更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宣传宴。
因为参加宴席者,除了河西一众文武外,卫朔也邀请了众多世家名士。
当消息一经放出,顿时引来各方追捧,各世家名士纷纷齐聚长安。
除了陇右、河西、河东等世家之外,包括关中、河内世家,甚至隔河相望的中原世家,全都派出人员参加。
虽说卫朔内心深处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些世家名士,更知道他们几乎都在胡虏政权中任过职。
比如出身荥阳郑氏的郑温、郑烨父子,便曾在后燕朝中担任要职。
但出于长远考虑,卫朔少不得要召见、宣慰众人,以昭示其礼贤下士、仁厚之名。
八月初九,在长安皇宫内,一场盛大宴席徐徐拉开帷幕。
此次盛会上,将遍宴文武官员、四方豪客,河西上下极为重视。
从一大早开始,侍卫、仆人、侍女们便在宫中进进出出。
他们不仅要把宫中庭阶清扫干净,还要搭设舞台、安置座位,当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华灯初上,开始有宾客陆陆续续入席。
这时,仆人、侍女们愈发忙碌起来,他们端着膳食、酒水一一送将上来。
偏殿内,又有丝竹管弦之声次第响起,舞伎则踏着曼妙舞姿袅袅而来。
时间流逝,殿内宾客渐多,顿时变得嘈杂起来,相熟之人纷纷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这时,郑温带着儿子郑烨走进大殿,他举目一望,不由暗暗感叹:好盛大的场面啊!
但见偌大宫殿上,约有千名文武官员、世家名士、诸藩国使节济济一堂。
众人按官衔大小、亲近疏远、地位高低依次落座,各色腔调、语言顿时充斥了整个大殿。
每条案几上都摆满了珍馐果品,精制的酒具里也盛满了美酒。
左右还站着侍女、仆人,随时为宾客斟酒送菜。
而卫朔从南燕抢来的太乐诸伎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们早在偏殿展开布置,将各器件排列成队,准备为众人奉上一场盛大演出。
“大都护到。”
“咚咚咚。”
忽然传来一声爆喝,两队盔甲鲜亮的侍卫赫然出现,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
同时百名大汉敲动牛皮鼓,顿时鼓声阵阵,由缓而急,声震宫阙。
众侍卫合着鼓声举刀齐呼,又引得河西上下同声欢呼。
大都护卫朔在漫天欢呼声中,缓缓走向正中主位,众人纷纷躬身迎拜。
等卫朔走到主位站定,鼓乐声才戛然而止。
“参见大都护。”
“众位免礼请坐。”
“谢大都护。”
“今日设宴乃专为出征将士庆功!来人,给有功将士斟酒。”
话音刚落,侍女拿起酒壶上前给王镇恶、蒯恩、薛彤、檀道济、秃发傉檀等一一斟满酒水。
众人将自是不能推辞,纷纷用左手举起酒杯,右臂横于胸前,以军礼相谢。
“谢大都护。”
“来,朔敬诸位一杯!望尔等戒骄戒躁,为华夏再建新功。”
“诸位请。”
“大都护请。”
酒一下肚,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
同时丝竹声又起,歌姬开始随乐声翩翩起舞。
不愧是太乐伎,演奏技艺果然高超,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只见乐声一起,殿内瞬间鸦雀无声,须臾喝彩之声响彻天际。
宴席当中,或许是场面太大,又或许是自持身份,众世家名士表现地很是斯文。
如此连有功将士也跟着放不开,甚至酒也不敢多饮,唯恐一会儿喝得晕头涨脑,失了体统。
在一片喧嚣中,卫朔将康龙招来,附耳低声吩咐了几句。
“大都护有令:诸将劳苦功高,而今此宫中设宴,乃专为与尔等庆功。”
“万望诸将放开拘束大胆吃喝,不要负了大都护一番美意。”
王镇恶、秃发傉檀、叱干阿利、蒯恩、薛辩、薛彤众将听完康龙转述,忙起身相谢。
但等众将落座后,依然拘谨放不开。
“大都护唯恐大家拘谨,这才让康大统领过来传话,怎么尔等还是放不开啊?”
见状,王镇恶遂拿起一只鸡腿张口大嚼,顿时汤汁淋漓,嘴唇、下巴上都沾了不少。
他边吃边劝道:“今日是为我等大排宴席,可别辜负了大都护一番好意。”
“哈哈哈,左司马说得极是,主公体谅我等,咱们可别在这儿矫情了。”
蒯恩哈哈一笑,挽了挽袖子,学起王镇恶胡吃海塞起来。
其余众将见此,亦是不再拘束,纷纷开怀畅饮。
与武将这边极为喧闹不同,世家名士则相对文雅许多。
尽管当前并不歧视武将,但仍有世家名士对表现‘粗鄙’的河西众将微微皱眉。
只有少数目光深远之辈才从中看出一些不同,河西军制与魏晋两朝截然不同。
各级将领从无私人部曲之说,彻底杜绝了私兵诞生。
“父亲,大都护如此纵容众将,难得不担心产生藩镇割据吗?”
“你看今日南朝,荆州桓玄、北府刘裕无不割据一方。”
“河西非南朝可比,更非国弱君懦之时,哪里容得下藩镇军阀啊?!”
“大都护雄心勃勃,早早定下了文武分制之策,将来光复华夏者必是此人。”
父亲的一番话,郑烨并不是很明白。
但有一点他知道,荥阳郑氏已决定投靠河西。
关中初定时,郑家已开始打探与大都护有关的讯息。
哪成想越是了解大都护,郑家越是凛然心惊,再难生出异心来。
卫朔之见识、眼光、手段,都让郑家父子钦服不已,甚至私下里称卫朔为魏武之后汉家第一豪杰。
他们这一次应邀来关中,就是为了投机,以为家族谋取未来。
阳曲郭氏、河东柳氏、汾阴薛氏、京兆韦氏、杜氏、冯翊游氏、安定胡氏等家族,这些都是最近一两年内才投靠河西的世家。
与敦煌郭氏、张氏、武威马氏、天水姜氏等陇右世家相比,他们虽然底蕴深厚、门第也高,却因投靠时间太晚,使得在河西的地位远远不如对方。
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关陇世家暗中与中原世家合作,准备过些日子进行劝进。
这件事眼下还在暗中谋划阶段,估计还要再等几日才开始实施。
在很多人眼中,大都护是个英明不下于魏武的主公,一个能中兴华夏的圣君,一个能驱除胡虏的豪杰。
带着这些耀眼光环,卫朔即位登基,实是北地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而建康城内那个白痴天子,被众人遗忘、抛弃,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我郑家若能追随大都护完成驱除胡虏、复兴华夏之伟业,必能名留青史。”
“是啊!老夫没想到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华夏复兴,若是现在死了也无憾啦。”
“当真是国祚不绝,天佑华夏啊。”
郑温一想起永嘉以来华夏遭受的苦难,不由得慨叹不已。
他六十多岁高龄啦,何曾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呢?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