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晖、阳昧等得便是这句话,遂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鼓噪着向涪城杀去。

    涪城守将乃益州刺史毛璩弟弟毛瑾,他压根儿没想到东征大军会哗变。

    结果事发仓促,根本来不及阻止人手守城,直接被叛军攻入城中。

    毛瑾力战多时,浑身上下多处受伤,最终体力不支倒地,被叛军残忍地割下头颅。

    叛军杀掉毛瑾后,遂拥谯纵为益梁二州刺史。

    虽然打下了涪城,但谯纵却高兴不起来,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已没了回头路。

    他看着其他几个兴奋不已地叛军将领,摇头叹息道:“这一次老夫被你们害惨啦!”

    “将来谯氏若有灭族之祸,也都因尔等之故。”

    “我们杀死毛瑾,毛璩岂能肯罢休,肯定会派兵来讨伐我们。”

    “甭说毛璩派兵来,就是他亲自来,我们也会打败他。”

    说这话的叫谯明子,乃谯纵兄弟。

    他与谯纵被逼谋叛不一样,谯明子有野心,想学刘璋、公孙述、李雄之辈割据蜀地。

    他见哥哥说这等丧气话,不由觉得谯纵胆子太小。

    谯纵厉声道:“你懂什么?你们觉得老夫是在害怕毛璩、害怕江东吗?”

    “不,不是!”

    “老夫怕得是关中雍王,你们觉得雍王会眼睁睁任由我们割据蜀中?”

    不过,此时侯晖、阳昧、谯明子等人已被即将到手的荣华富贵迷花了眼,哪里听得进谯纵良言?

第544章 请旨平叛() 
p

    隆安元年,金秋十月,桂花如期迸放,秋天的脚步正悄然来临。

    秋风吹过渭水两岸、关中平原,田野中留下一片金黄色,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在洛水岸边,数百名侍卫精骑分散开来,团团守护着一顶硕大帐篷。

    在帐篷内,雍王卫朔正听崔宏、韦道福等人汇报各地秋收事宜。

    春种秋收历来为农桑大事,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

    婚礼过后,卫朔立即将重心放在指导秋收上。

    为了显示他重视农桑之意,他还带着崔宏、韦道福、胡藩、康龙等人四处视察。

    有时夜幕降临,错过了城池乡镇,他不得不在野外露宿。

    像眼前一样,随便找块空地,扎起帐篷,布置成一个简单的营地。

    大帐内,卫朔揉揉太阳穴,看着面前送来的又一叠公文,不由苦恼地叹了一口气。

    别看内阁已承担了大部分政务,但仍有快马将各种公文络驿不绝地送到他手上。

    每天崔宏、韦道福带着胡藩、郑烨等秘书郎们,将文件一一分门别类,按轻重缓急依次送交雍王处理。

    最后众人还要将卫朔处理好的文件,再转交给等候信使,由其负责送达各方。

    地盘大了,势力大了,虽然风光了,但肩上担子也更重了。

    卫朔强打精神,将注意力集中放在公务上。

    一时之间,整个大帐内寂静无声,只有沙沙翻动纸张的声音。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帐帘掀起,康龙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

    “大王,歇息一下,先吃点儿东西再批阅文件。”

    卫朔扭动几下酸疼的脖子,鼻头耸动顿时闻到一股烤肉香味儿,不由感到饥肠辘辘。

    他合上公文,看着托盘中的几碟小菜与一大块烤肉,不由笑道:“还挺丰盛嘛,这烤羊肉是你去打来的?”

    “嗯,末将带着几个侍卫搜遍了方圆数里山林田间。”

    “其他人都有吗?”

    “有,都有!人人有份。”

    “嗯,如此最好!”

    “出去后告诉大家再坚持一下,等秋收结束,我等便可回长安好好歇息一下。”

    说完卫朔便不再废话,说实话他确实也饿极了,当下拿起烤肉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他就消灭了一大块儿烤肉,忍不住打了个饱嗝儿。

    正当卫朔想饭后小憩一二,不料一抬头却见崔宏快步闯入大帐。

    他手上举着一份急报,满头大汗道:“大王出大事了,蜀地乱了!”

    “真的?!”

    刚填饱肚子的卫朔一跃而起,一把抢过急报,展开快速浏览起来。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喃喃自语:“时机终于成熟了……?”

    “主公,今蜀中各方已打成一锅粥,河西南下机会来了!”崔宏目光灼灼道。

    “以玄伯公之见,接下来河西该当如何?”

    “最好先肯定要征得朝廷同意,如此殿下才能名正言顺地调兵南下。”

    “当然了,黑线不能被动等朝廷旨意。”

    “反正之前大王已秘密在秦岭一线布置了兵力,如今可以让众将开始行动了。”

    “嗯,玄伯公所言甚和我意!”

    “你即刻替孤拟一道奏折,向天子请旨平叛。”

    “另外,再给穆之去一道密信,让他去找王谧,务必让王谧说动桓玄。”

    ……

    当河西使者急速赶往建康时,益州局势正一步步恶化。

    毛璩得知谯纵发动兵变杀害了毛瑾,忙调兵遣将,准备平定叛乱。

    他先派参军王琼领三千兵为前锋,又派兄弟毛瑗领四千兵为后应。

    然出乎毛璩预料的是,两路官军竟中了谯纵奸计,遭遇叛军伏击。

    大战过后,七千兵马折损大半,只剩下两千多人退入成都。

    与此同时,侯晖、谯明子等叛军将领已率大军进抵成都近郊,包围了城池。

    不得不说,大晋这些年在蜀地还真不怎么得人心。

    除了少数人心向晋室外,大部分僚人、氐人,甚至晋人都站到了叛军一边。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官军怎么可能守得住成都?

    在谯纵、侯晖等人引诱下,城内一些将领见事不可为纷纷暗通叛军。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城中内应悄悄打开了城门,将叛军迎入成都。

    猝不及防之下,守城士卒很快被叛军像切菜砍瓜似的统统杀死。

    毛璩、毛瑗等人来不及躲避,不幸都被叛军杀害。

    几天后,谯纵入城,自称蜀王,在成都开始设置百官、称孤道寡。

    他任命谯供为益州刺史,谯明子为巴州刺史,率部众五千,以防江东。

    ……

    封疆大吏被害,朝廷上下格外震怒,但由于桓玄忙着搜捕会稽王余党,无暇顾及益州。

    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桓玄巴不得毛璩被杀,因为这样一来便少了一个反对他的藩镇。

    但桓玄心中也明白,对益州叛乱绝不能姑息,不然将有损他威望。

    不过,眼下桓玄根本无力应对益州之乱,只能眼睁睁看着谯纵割据蜀地。

    正当桓玄束手无策时,雍王请战奏章进了建康,引起内外一片哗然。

    桓玄拿不定主意,遂召集王谧、羊孚、殷仲文、卞范之等心腹商议对策。

    “雍王请旨南下平叛,对此尔等有何看法?”

    “这个……”卞范之凝眉道。

    “雍王乃当世枭雄也!”

    “其请旨南下,绝非仅仅是为了帮朝廷平定叛乱,臣觉得他十有八九看中了天府之国。”

    其他人纷纷附和卞范之,而桓玄闻言则不置可否。

    说实话桓玄才不关心益州归属,哪怕最终被叛军或者河西占去也行,总比落到毛璩手上用来反抗他好。

    但他能这样想,却不能这样做。

    毕竟眼下他已入主建康,本身代表着朝廷,若对此不闻不问,绝对有损其威望。

    旁边王谧看了一眼桓玄,又想起刘穆之曾交代过的话,他开始鼓动三寸不烂之舌。

    “谯纵、侯晖原本皆为朝廷官吏,今其举兵造反,无疑是给南郡公您脸上抹黑。”

    “想当初,您为何起兵清君侧?不正是因为会稽王父子无能,坐视东南大乱吗?”

    “若是您也任由蜀地叛乱四起,那将来难保不会有人将南郡公您当成会稽王父子啊。”

    王谧此言一出,现场顿时陷入死寂,连卞范之也是皱眉不语。

    桓玄则凝眉细想,觉得王谧所言有理,不由暗暗思忖:“如今尚有刘裕这个劲敌在,万一他以此为借口起兵,岂不坏了大事?”

    “但如果据此出兵平叛,成功了还好,若是不幸兵败岂不自坠声势?”

    当桓玄左右为难之际,却听王谧又道:“如今南郡公初入京师,各方局势尚且不稳,不宜冒然出兵伐蜀。”

    “不若顺势允了雍王所请,一来借河西之力平定叛乱。”

    “二来若是雍王接了圣旨,也正好借机向外界表明,他是站在您这一边。”

    “如此既免了大军远征之苦,又能借雍王虎威震慑宵小,不是一举两得么?!”

    “着啊!稚远兄此言大善。”桓玄大喜道。

    “本公这就给直元下旨,让他即刻南下平定叛乱。”

    见桓玄拿定了主意,其他人自是不敢有异议,纷纷表态支持。

    唯卞范之觉得不妥,但他又没有更好办法,只好暂时保持沉默。

    直到圣旨被拟定,王谧心中才长长松了口气,总算不负刘穆之重托。

    朝廷旨意很快到了长安,至此卫朔已扫平了全部障碍,谁也无法阻止河西南下取蜀。

    河西兵马纷纷云集秦岭一线,兵锋直指汉中、蜀地。

第545章 剑指汉中() 
p

    公元214年,汉益州牧刘璋向刘备投降。

    至此,蹉跎数十载的刘皇叔终于初步实现了隆中对中跨有荆益、鼎足三分的目标。

    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曹操大军入汉中,张鲁遁走巴西的传闻。

    一时之间,蜀地震恐!

    史载:“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不能止。”

    曹操克汉中为何给蜀地带来如此大的惊慌?这要从汉中战略位置说起。

    汉中位于秦岭之中,是汉水在秦岭中形成的一片冲积平原。

    其四面群山环绕,地形险要。

    由汉中向北,有数条栈道险途通往关中平原,自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谷、骆谷和子午谷。

    向东沿汉水而下,可抵达上庸郡。

    向西经武都,则连接陇右之地。

    向西南经阳平关、剑阁、梓潼,可通往成都。

    从整体上看,汉中是连接关中与蜀地之间的桥梁。

    无论对于关中还是蜀地,汉中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屏障。

    如果汉中掌握在关中势力手上,蜀地即将直接面临军事威胁。

    以至于蜀右将军黄权大声疾呼,称:“如失汉中,则三巴不振也!”

    由此可知,汉中对蜀地割据势力的重要性。

    此次河西攻伐蜀地,首先便要夺取汉中这块战略要地。

    派出请旨特使后,卫朔并未傻等朝廷旨意,而是早早开始谋划攻蜀大计。

    在对蜀作战会议上,除了王镇恶、王买德、姜纪、崔宏、胡藩、桓振、朱龄石、毛德祖、沮渠男成等将参与外,还有当初从蜀地率流民北归的牛寿被邀请参加。

    这是牛寿第一次进入枢密院内,看什么都稀奇,尤其当他看到那副巨大沙盘时,更是瞠目结舌。

    他自知地位不高,今日有幸进来,不过是因他在蜀中生活多年,了解蜀中地理罢了。

    因此一进来,牛寿便十分知趣地坐在了角落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