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天子门生-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短的祭文念过后,众士子跟随学政一道叩拜,待礼仪结束后。岑学政这才转过身来。

    “诸生。今日尔等便要赶赴京师准备应考。我为学政,当有数言,须当谨记。”

    “请学政训示。”

    “秦州一地,素来文风凋敝。我来时,听闻前次科考虽有六十人前往京师,然中第者不过一人。莫论江南之地,便是相邻州府,相较之下,也是惨淡至极。”

    岑学政面色有些严肃。

    “我知你等当中有些人从未到过京师,此一去,还望莫要被繁华遮了眼,忘却自己究竟是为何而去。你们的身上,不仅肩负自己的前途,更关乎我秦州的声誉。”

    “到达京师后,会有州中礼曹带尔等下榻。一应饮食,亦是齐备。尔等当好生研读学问,若是有贪恋风花雪月的,待来年四月回来,小心我夺了尔等前途。”

    岑学政的警告不无道理。

    往年就有不少士子,进了京师各种贪花恋色,以至于荒废学业。想来岑学政是个极为严格的人,压根容不得这等人存在。

    众人听完后,心内自然是有些紧张。不过因为时间关系,岑学政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兴致,便草草结束了祭典。只等巳时初在州府衙门前聚集。

    告别了一干士子,沈耘匆匆回到客栈,背起沉重的包裹往州府行去。

    与沈耘一般想法的人很多,只是出了门,便看到不少外县的士子也走在路上。几次见面相互之间也是熟悉了,自然走到一处,谈笑着徐徐前行。

    不一时,便走到了地方。

    此时秦州礼曹早已经贡品整理完毕等候在大门前,看到沈耘等人过来,笑着点点头,便指使几人前往一处马车上候着。

    沈耘只以为接下来一路都要坐着马车,面上不禁露出一丝苦涩。什么样的官道他可是见识过的,在没有水泥混凝土的时代,官道上虽然会平稳一些,可是马车上也不见得能有多舒服。

    不说别的,就那些个零星的碎石块,就能让坐在车上的人感受到什么叫颠簸。

    “兄台,咱们接下来,也不知多久才能到汴京。”

    沈耘想问问,这个书生上一次就去过,想来经验是比较丰富的。

    “如果一路上都是晴天,估计五六天就能到了。”对方的回答让沈耘大吃一惊:“什么,五六天?马车这么慢,难道夜里不需要歇息的吗?”

    “沈兄说的哪里话,想来应该是第一次出远门吧。咱们秦州可不是只有陆路啊,想想城外的渭水,这会儿咱们坐马车出城,是州府为了昭彰文名。”

    听到这番话,沈耘才恍然大悟。

    根据先前自己所读的地理志,从秦州出发,沿渭水到河中府汇入黄河,一路东向,确实很快就能够到达汴梁。而这书生说五六天,估计是算上了沿途补充给养的时间。

    不好意思地笑笑,沈耘并未掩饰自己的孤陋寡闻:“当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沈某坐在这车上,便忘了居然还有水路。哈哈哈,若非仁兄指点,沈某只怕还要担心许久。”

    一番自嘲,更显得沈耘谦和。马车中几个士子善意地大笑几声,也纷纷说起自己第一次进京赶考的趣事来。

    马车上的气氛,一时间欢快了不少。

    果然如那士子所言,等参加省试的五十二名举子悉数到场,礼曹便拜别了州中诸人,一行数十辆车马,浩浩荡荡地出发,往城外渡口行去。

    如此声势,自然引得州中百姓纷纷驻足围观。尤其是看到一行士子的身影,马车上挂着红绸,百姓纷纷喝彩祝愿起来。

    感受着这样热闹的场景,沈耘心中满满都是慨叹。

    不过小半个时辰,车队走出城门,到了渡口。

    好事的百姓都是随着马车缓缓走过来,以是停下马车,当沈耘等人背着行囊下了马车后,都被眼前的人山人海给惊呆了。有生之年,还真是第一次看到万人空巷是什么情况。

    一旁的士子忽然拽了拽沈耘的衣袖,低声提醒:“沈兄,该你说点什么了。”

    口上说着,下颔却微微朝围观的百姓们点点。

    沈耘立刻知道,这是要让自己作为贡举士子的代表,向秦州百姓说几句。讲真,沈耘心里是真的有些发慌。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

    惴惴不安是难免的,但既然是不能推辞的事情,沈耘也不能就怯场了。

    在一群人诧异的目光中,沈耘放下行囊,缓缓走到人前,而一干士子,除了韩扬还有些不屑之外,其他人纷纷站在沈耘身后。

    “诸位乡亲,某沈耘,代秦州贡举士子凡五十二人,感谢诸位前来相送。临别之意,在殷殷期盼,我等深感厚意,不胜惶恐。惟到京师后,焚膏继晷日夜苦读,力争杏榜有名,方不负诸位乡亲美意。”

    沈耘的话让不少人叫起好来,喝彩之后,随即纷纷祝愿:“我等也祝诸位秀才榜上有名,为咱们秦州争光。”

    带着士子们一拜,沈耘这才点点头,走到了礼曹身边。

    此时礼曹已经着手安排人手往渡口边的大船上搬运贡品。见沈耘过来,点点头,微笑着问道:“沈生可曾准备好了,这一船东西放好了,便要让你等登船。”

    “劳烦了,我等皆已准备妥当,只能礼曹公处理完毕,便可登船。”

    礼曹点点头,让沈耘暂且耐心等候,便重新回到船上仔细查验起贡品来。

    正闲着无聊与几个士子一起谈天说地,忽然间人群中有人叫道:“沈公子,沈公子。”

    这个声音沈耘很熟悉,是范府门子的。与其他人告个罪,走到人群前头,便看到门子拼命地往里头挤。

    看着也委实有些艰难,沈耘冲面前的人们拱拱手:“诸位,沈某有位朋友前来相送,不知能否挤挤让他过来,也好方便叙话。”

    榜首的面子,百姓们还是要给的。依照沈耘所说,挤了挤,门子便被放了进来。

    看到沈耘,门子哭丧的脸也堆上了笑容:“还是公子说话有用,我都喊破了嗓子,也不见人家能让让。”

    “都是大家给面子,不是我说话有用。好啦,这么辛苦地赶来,不知所为何事?可是全叔有什么事情交代?”

    “公子果然聪敏,一看就知道我不是来看热闹的。对了,全叔有两封信,要托你带到京中,交给大公子和小公子。这是书信,还请沈公子收好了。”

    门子说着,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信来。

    沈耘一看,就知道门子为何进来的这么艰难了,合着,是一路护着书信挤进来的。

    而全叔这个时候让自己捎信过去,显然是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去两家拜会。个中心意,沈耘直觉得满满都是感动。

    “还请转告全叔,沈耘一定不负厚望。”

第七十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 
长帆扬起。

    这艘庞然大物缓缓离开了渡口,顺着水流,将站在岸上的百姓目光扯得越来越远。绕过了几个弯,然后便消失在了群山深处。

    没了看头的百姓们自然纷纷散去,而在大船上,沈耘等士子的新奇才刚刚升起。

    沈耘不是没有坐过船,后世那种钢铁巨轮也曾被他踩在脚下。

    然而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独特的地方。这木船自然也有新奇之处,无论是制造的手段,还是它独特的模样,以及站在船头看风景的舒畅。

    满怀好奇的样子,让周围的士子都抿嘴笑着。

    不过,除了韩扬,谁都不曾笑话沈耘的举动。他们第一次登上大船顺流而下的时候,也是如此的模样。

    让沈耘好奇了一番,闲来无事的士子们便聚在,想要找些事情消遣一二。

    “沈兄,看的乏了,不妨来一起耍一番,也胜过闷在那里。”

    “这渭水你都看了多少年了,也不差这点时间。到了河中府,大船汇入黄河,到时候沈兄在看个够。”

    得到邀请,沈耘自然不会拒绝,走过来的时候,不少士子已经围坐成一圈,待他也坐下之后,便叫嚷道:“沈兄,咱们先前商量着要玩飞花令,你来不来。”

    飞花令,是一种雅令。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不论是吟诵前人诗句,还是自己即兴创作,都必须要求对令人与行令人吟诵的诗句格律一致。

    沈耘登时也来了兴趣。

    这样的方法既能及时行乐,又可以检验自己胸中所学,当真是个好事情。

    “既然如此,不知哪位仁兄起头?又作何字令?”

    “周兄既然是这游戏的发起人,便以他起头吧。”士子中有人建言,自然获得了许多人的赞同。

    那姓周的士子笑容满面地应承道:“既然如此,那周某级献丑了。咱们此时身在渭水,便以‘渭’字作令,我先起头,渭城朝雨浥轻尘。”

    “周兄当真狡猾,这一字,只怕是存心为难我来。”

    “闻兄,该你了。”

    “那我便对,清渭东流剑阁深。”

    “谁言渭浦栖迟客。”

    “暂教泾渭各清浑。”

    到了第四句之后,本来应当是要重新起头的,只是这读书人大抵都好自行增加难度,纷纷起哄:“莫要另起,照着顺序接下来。”

    依照规则,那么下一句便要在第五个字出现渭。不得不说,越往后,这难度就越大,以至于接下来的士子很是为难地苦思一会儿,这才对上。

    “夕阳空照渭河流。”

    虽然语句平白,但好歹也算是前人诗句,倒是侥幸过关。而接下来一个士子则早有准备:“骢马徐郎过渭桥。”

    到了第七个字,委实让挨到顺序的士子脸色发苦:“诸位仁兄,我这也太倒霉了吧,怎的就让我挨到了这里。苦思冥想,胸中无计。”

    “哈哈哈,金兄,来来来,正好我来时偷偷携了一壶酒。正好派上用场,满饮此杯。”

    一边的士子很是促狭地取来茶水,以茶代酒,让其他人纷纷大笑起来。

    令停顿到了这里,本来应该在金姓士子饮茶后,重新起令的。但很多人心里也没有可以接的令,便停顿了一会,一同思考起来。

    “沈兄,你学识渊博,不知心中可有答案?”苦思无计,诸生只能看着沈耘问道。榜首自然会多一些光环,比如现在,就被安上了学识渊博的帽子。

    沈耘点点头,这并没有什么出风头的,这会儿本来就是相互探讨取长补短,自己不说,反而会有人记恨。

    “这个自然是有的,杜子美《诸将五首》里头,便有‘多少材官守泾渭’,还有以为刘沧,唐宣宗大中八年进士,也有一句‘云楼欲动入清渭’。”

    沈耘的答案,让很多人非常满意。心中默默记下这两句,又让沈耘将全诗背诵了几遍,这才感叹道:“沈兄之才学,我等当真不如。”

    “诸位过誉了,你等也知道,沈某承蒙范府以为老管事照顾,经常送旧书来抄。这私底下,自然也是熟读了不少的珍本的。诸位若是有此机会,必胜过沈某许多。”

    一番谦虚之后,飞花令重新开始,而沈耘无形中也越来越让这些士子们钦佩。

    玩闹了些时间,眼看着正午已到,这腹中也有些干瘪。虽说各自家境有差,但在这船上,都算同舟共济了。而且到了汴梁还要相互照应,此时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吃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